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下列操作或装置正确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①用于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催化效果
B.图②用此装置可制CaCO3沉淀
C.图③用于检验铜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混合液中是否含有Cu2+
D.图④用于制备Fe(OH)2沉淀
2022-04-25更新 | 1009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化学试题
2 . 用下列装置或操作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ABCD
目的探究氧化性:检验化合物中是否含钾元素实验室里接收用自来水制取的蒸馏水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装置或操作
A.AB.BC.CD.D
3 .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
B.用图2所示装置蒸发FeCl3溶液制备无水FeCl3
C.用图3所示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D.用图4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2020-03-1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钢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氨气B.制取碳酸氢钠
C.分离碳酸氢钠D.干燥碳酸氢钠
2019-01-30更新 | 6994次组卷 | 117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 . 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Cl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2018-06-10更新 | 11789次组卷 | 84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起点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6 .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C.D.
A.除去Cl2中的HCl杂质B.制备氢氧化亚铁并长时间可观察到白色沉淀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实验室制取NH3
2016-12-0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内蒙古包头九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2014·福建福州·一模
7 . 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图装置证明ρ(煤油)<ρ(钠)<ρ(水)
B.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
C.用丙图装置制取金属锰
D.用丁图装置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2016-11-09更新 | 2128次组卷 | 26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用下列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装置用于Cu和浓H2SO4反应制取少量的SO2气体
B.图2装置用于分离水和溴苯的混合物
C.图3装置用于制备并收集NO气体
D.图4装置用于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9 . 某兴趣小组制备一定量的乙酸乙酯。取3mL无水乙醇,2mL浓硫酸,2mL冰醋酸进行实验,用5mL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产物。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用同位素示踪法可确定酯化反应的原理。若含有同位素的乙醇与乙酸反应,则表示位置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饱和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3)接收装置还可选择图2中的_______。(填序号)

(4)甲同学用含有酚酞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收集产物后振荡,发现红色迅速褪去。甲同学认为是蒸出的乙酸中和了碳酸钠。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对甲同学的推测产生质疑并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酚酞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酚酞试剂是酚酞的乙醇溶液。
实验ⅰ:取振荡后的下层无色液体,分成两份,分别完成以下实验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滴加几滴酚酞试剂溶液变红_______
2滴入乙酸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
①实验ⅰ结论是_______
实验ⅱ:取振荡后的上层液体,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发现出现浅红色,静置分层后红色消失。
实验ⅲ:取5mL饱和碳酸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剂,溶液先变红,再加入3mL乙酸乙酯(不含乙酸)振荡,振荡后红色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②实验ⅲ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
③结合实验ⅱ和实验ⅲ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10 . 硫化碱法是工业上制备Na2S2O3的方法之一,其反应原理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该反应H>0),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硫化碱法制备Na2S2O3·5H2O的流程如下。

(1)吸硫装置如图所示。

①装置B的作用是检验装置ASO2的吸收效率,B中试剂是 ____________ ,表明SO2吸收效率低的实验现象是B中溶液 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使SO2尽可能吸收完全,在不改变A中溶液浓度、体积的条件下,除了及时搅拌反应物外,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条)
(2)假设本实验所用的Na2CO3含少量NaCl、NaOH,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室温时CaCO3饱和溶液的pH=10.2)。
序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 _________有白色沉淀生成样品含NaCl
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溶解,________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pH>10.2样品含NaOH
(3)Na2S2O3溶液是定量实验中的常用试剂,测定其浓度的过程如下:
第一步:准确称取a g KIO3(相对分子质量为214)固体配成溶液;
第二步:加入过量KI固体和H2SO4溶液,滴加指示剂;
第三步: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V mL。
c(Na2S2O3)=_________mol·L-1
已知:IO3-+5I-+6H+= 3I2+3H2O   ,2S2O32-+I2=S4O62-+2I
(4)某同学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都很规范,第三步滴速太慢,这样测得的Na2S2O3浓度可能__________(填不受影响”、“偏低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