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为紫色固体,微溶于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制备(夹持装置略)

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_______
②将除杂装置B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_______
③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C中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
(2)探究的性质
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为证明是否氧化了而产生,设计以下方案:
方案I取少量a,滴加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方案II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溶液将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产生。
i.由方案I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_______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氧化,还可能由_______产生(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ii.方案II可证明氧化了。用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
根据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_______(填“>””或“<”),而方案II实验表明,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
2022-12-08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钢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利用下图,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含氯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图中甲-辛均含氯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丙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消毒剂,其化学式为_______;从组成和性质上分析,丁属于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
(2)图中根据氯元素的化合价判断,乙物质的性质_______
a.只有氧化性       b.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只有还原性       d.既无氧化性又无还原性
(3)庚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写出用单质乙制取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4)实验室中单质乙可由和浓的甲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得,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从上图装置中选择),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是_______

A. B. C. D.

3 . 已知:KI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能被空气中的O2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2+4I-+4H+=2I2+2H2O.
(I)某化学小组为探究不同条件对上述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完成下表中①和②的内容。
(限选试剂:0.lmol/L硫酸、0.2mol/L硫酸、1mol/L KOH溶液、淀粉溶液)
组别
温度
KI溶液
H2SO4溶液
淀粉溶液
实验目的
c(KI)
V
c(H2SO4)
V
1
298K
1mol/L
5mL
0.1mol/L
5mL
3滴
1组和2组探究②_______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1组和3组探究反应物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2
308K
1mol/L
5mL
0.1mol/L
5mL
3滴
3
298K
1mol/L
5mL

5mL
3滴

(2)在上述实验中,三种溶液混合的顺序最合理的是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应记录的内容______________。
A.先将硫酸溶液与淀粉溶液混合,然后再加入KI溶液
B.先将KI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然后再加入淀粉溶液
C.先将KI溶液与淀粉溶液混合,然后再加入硫酸溶液
(3)在实验中,发现露置在空气中的KI溶液逐渐变黄色.通过查阅资料知:KI溶液在空气中会生成I2和KOH.小组同学对该描述有疑问:I2为何能与KOH共存?为此提出下列假设进行探究:
假设一:常温下,I2和KOH不反应
假设二:溶液碱性弱,I2和KOH不反应
假设三:…
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完成表中的内容
实验方案
预期实验现象与结论
取少量_____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淀粉溶液,然后逐滴加入________,观察现象
若______________,则假设二正确

(限选试剂:1mol/L盐酸、1mol/L KOH溶液、碘水、淀粉溶液)
2016-12-09更新 | 3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内蒙古包头九中高一下期末化学试题
4 . 如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c、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A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氧化性:Cl2>Br2>I2
Bc处先变红,后褪色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Cd处立即褪色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De处变血红色还原性:Fe2>Cl-
A.AB.BC.CD.D
2023-07-21更新 | 884次组卷 | 54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包钢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5 . 氯气在工业生产中有重要的用途。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在实验室中制备氯气,并进行有关氯气性质的研究。
   
(1)该小组同学欲用图1所示仪器及试剂(不一定全用)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
①写出实验室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已知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15 g/mL,则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浓盐酸起酸性作用和还原剂作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②选择装置,将各仪器按先后顺序连接起来,应该是a→___________→h(用导管口处的字母表示)。
(2)装置C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用E装置吸收多余氯气,写出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检验E中溶液含有氯离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设计并分别利用图2和图3所示装置探究氯气的氧化性,已知碘单质遇淀粉会变蓝。
   
①G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H中溶液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023-07-13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钢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1)人体内的铁元素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正二价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Fe2+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有利于人体吸收。这句话说明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填“氧化剂”或者“还原剂”)
(2)实验室可用KMnO4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①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上述配平的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③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
A.只有还原性                  B.还原性和酸性
C.只有氧化性                  D.氧化性和酸性
④若产生 0.5 molCl2,则被氧化的HCl______mol,转移的电子的数目约为_____个。
(3)根据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回答下列问题:
①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_
②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
③如果反应中转移了0.15 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_L。
2020-12-08更新 | 34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钢铁公司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KClO3和浓盐酸在不同温度下反应,发生以下两个反应。其变化可表示为
反应1:2KClO3+4HCl(浓)=2KCl+Cl2↑+2ClO2↑+2H2O
反应2:KClO3+6HCl(浓)=KCl+3Cl2↑+3H2O
(1)已知反应1的还原产物为黄绿色的二氧化氯,该反应中被还原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产生0.1 mol Cl2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
(2)反应2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
(3)上述反应中浓盐酸表现的性质是(填写编号):反应1中为_________,反应2中为_________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4)将少量氯气通入NaBr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Br-=2Cl-+Br2。将少量氯气通入FeBr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Fe2+=2Cl-+2Fe3+,将少量氯气通入FeI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I-=2Cl-+I2,这个事实说明上述反应中具有还原性粒子I-、Br-、Cl-、Fe2+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标况下,将22.4 LCl2通入2 L 0.5 mol/L的FeBr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标况下,将22.4 LCl2通入2 L 0.5 mol/L的FeI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2020-03-18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钢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已知同周期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增强
B.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增强
D.元素非金属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2019-01-30更新 | 1101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2016学年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12-13高二下·江苏盐城·期末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某同学为了验证碳和硅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步骤:
Ⅰ.打开弹簧夹1,关闭弹簧夹2,并打开活塞a,滴加盐酸。
Ⅱ.A中看到白色沉淀时,…,关闭活塞a。请回答: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步骤 Ⅰ、 Ⅱ 得知盐酸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挥发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        D.酸性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X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为了验证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步骤Ⅱ中未写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硅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原子结构角度加以解释)。
10 .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利用图甲装置,可快速制取氨气
B.利用图乙装置,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
C.利用图丙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D.利用图丁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