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氨气
B.用图2所示装置证明非金属性强弱:S>C> Si
C.用图3所示装置证明酸性强弱:硝酸>碳酸>硅酸
D.用图4所示装置制备少量的乙酸乙酯
2020-07-13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有关混合物分离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 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B.用图2 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C.用图3 所示装置可用于分离苯和溴苯的混合物
D.用图4 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2017-06-1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郎溪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3 . 下列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B.演示NO 的喷泉实验
C.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D.验证苯中是否有独立的碳碳双键
4 . 二氧化氯(ClO2)是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
(1)ClO2性质活泼,气体及水溶液均不能稳定存在,使用时需现场制备或用稳定剂吸收、转化。用将ClO2转化为,的反应装置如图1,已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且温度高于60℃时分解生成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实验时吸收液中的物料比小于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原因可能是_______;为提高吸收率,在不改变吸收液的物料比的条件下,可以改进的措施是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用处理过的饮用水常含有一定量的,饮用水中的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还原为的转化率与溶液的关系如图2所示。反应生成的用标准溶液滴定:

滴定过程为:准确量取VmL水样加入到碘量瓶中,调节水样的,加入足量的晶体,充分反应后,用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入淀粉溶液,滴定至第一次终点,消耗溶液;调节溶液的pH≤2.0,继续用溶液滴定至第二次终点,消耗溶液
①写出当pH≤2.0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两次滴定终点的现象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根据上述数据,测得该水样中的浓度为_______(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③滴定所用碘量瓶(如图3,瓶口为喇叭形,磨口玻璃塞与瓶口间可形成一圈水槽),加入水样和KI晶体后,盖上磨口塞并加蒸馏水液封,滴定前打开瓶塞,让水流下,并用少量水冲洗瓶塞和内壁,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

(3)图4为新型电极材料电解食盐水制取ClO2和烧碱的装置示意图。则A极为_______极,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2022-04-14更新 | 1081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调研理综测试试题
5 . 利用如图装置,以乙酸和乙醇为原料制备乙酸乙酯(加热装置未画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反应物,冷凝水从b出
B.酯化反应结束的标志是分水器内出现分层现象
C.利用分水器可分离出产生的水,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D.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O18OH+C2H5OHCH3COOC2H5+H218O
6 . 氯化亚铜(CuCl)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作催化剂、杀菌剂。化学小组用如图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制备氯化亚铜。

已知:①氯化亚铜是一种白色固体,能溶于氨水,微溶于水,不溶于酒精;在空气中会被迅速氧化。
②在酸性条件下,某些中间价态的离子能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步骤:
I.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三颈瓶中加盐酸调pH至2~3。打开活塞K,通入SO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待反应完全后,再通一段时间的气体。
II.将反应混合液过滤、洗涤、干燥得CuCl粗产品,纯化后得CuCl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
(2)步骤I中通入S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步骤II中采用抽滤法过滤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用95%的乙醇代替蒸馏水洗涤的优点是________
(4)化学小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将分液漏斗中的0.lmol•L-1盐酸换为6mol•L-1盐酸,通入SO2,最终未得到白色沉淀。
①对此现象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Cl-浓度过大,与CuCl发生反应
小组同学对猜想一的原理进行深入研究,查阅资料知:CuCl+Cl-⇌CuCl2-,据此设计实验:将上述未得到沉淀的溶液_____(填操作),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析出,证明猜想一正确。
②猜想二:________
设计验证猜想二是否成立的实验方案________
7 . 碘化钾是一种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实验室制备KI晶体的步骤如下:
Ⅰ.在如下图所示的三颈烧瓶中加入研细的I2和一定量的30%KOH溶液,搅拌(已知:I2与KOH反应产物之一是KIO3);
Ⅱ.碘完全反应后,打开分液漏斗中的活塞、弹簧夹1、2,向装置C中通入足量的H2S;
Ⅲ.反应结束后,向装置C中加入稀H2SO4酸化,水浴加热;
Ⅳ.冷却,过滤得KI粗溶液。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步骤Ⅰ中控制KOH溶液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装置D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H2S和KI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Ⅲ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由步骤Ⅳ所得的KI粗溶液中含有少量K2SO4,需进行提纯,提纯流程如下:
   
①已知白色固体B是混合物,试剂A为__________,为除去溶液C中的杂质,步骤②中调节溶液为弱酸性,则加入HI溶液后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测定最后所得KI晶体的纯度,取a g晶体配制100mL溶液,取出25mL溶液,滴入足量稀的酸性K2Cr2O7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几滴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b mol·L1的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消耗Na2S2O3溶液VmL。
滴定过程中涉及的反应为:则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晶体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
2019-08-25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肉制品生产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备NaNO2(A中加热装置已略去,NO可与过氧化钠粉末发生化合反应,也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NO3)。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A中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3)为保证制得的亚硝酸钠的纯度,C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P2O5     B.无水CaCl2      C.碱石灰       D.浓硫酸
(4)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从提高氮原子利用率的角度出发,其中B装置设计存在一定缺陷,如何改进?_______
(6)已知:2NO2+2I+4H+=2NO↑+I2+2H2O;2S2O32+I2=2I+S4O62
为测定得到产品中NaNO2的纯度,采取如下实验步骤:准确称取质量为1.00g的NaNO2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后,加入过量的0.800mol·L-1KI溶液、淀粉溶液;然后滴加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用0.500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读数,重复以上操作,3次所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0.02mL、19.98mL、20.25 mL。滴定终点时的实验现象____,该样品中NaNO2纯度为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019-04-19更新 | 731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宣城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9 . 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SO2B.用装置乙验证SO2的漂白性
C.用装置丙收集SO2D.用装置丁处理实验中的尾气
2024-03-25更新 | 1028次组卷 | 108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10 . 下列有关实验内容、实验装置和对应实验目的均正确的是
选项

A

B

装置
目的能用于探究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能用于验证分解的催化作用
选项

C

D

装置
将装有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烧瓶分别浸泡在冰水和热水中
目的能用于通过测定收集一定体积氢气所用的时间来测量锌粒与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的速率能用于比较不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A.AB.BC.CD.D
2023-09-1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