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盐与碱的反应是水溶液中常见的反应,某学习小组展开相关探究。
Ⅰ.NH4Cl抗碱容量(σ)的测定
(1)某小组同学测定NH4Cl固体抗碱容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a.配置100mL0.2mol·L-1NaOH溶液;
b.称取xgNH4Cl固体,溶于20mL水中,用上述NaOH溶液滴定至pH=11.
已知:氯化铵的抗碱容量是指用NaOH溶液滴定NH4Cl溶液至pH=11时,单位质量的NH4Cl所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即σ=
①步骤a需要称量NaOH固体为______g(保留一位小数)
②步骤b需要用到下图所示仪器中的______(填名称)。

③步骤b消耗NaOH的体积为ymL,则σ=______mol·g-1
Ⅱ.NH4Cl-NH3混合溶液抗碱能力的探究
NH4Cl-NH3混合溶液具有抗碱能力。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的pH变化不大。
已知:i.25℃时,NH3·H2O的Kb=1.75×10-5=10-4.8
ii.NH4Cl-NH3混合溶液的抗碱能力与、[c()+c(NH3)]有关
(2)NH4Cl溶液显酸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
(3)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c)+c(NH3)]一定时,对混合溶液抗碱能力的影响。分别向溶液1、溶液2、溶液3、溶液4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溶液组号组成体积/mL
10.2mol·L-1NaCl溶液15
20.1mol·L-1NH4Cl3
0.1mol·L-1氨水12
30.1mol·L-1NH4Cl7.5
0.1mol·L-1氨水7.5
40.1mol·L-1NH4Cl12
0.1mol·L-1氨水3
①实验结果显示,NaCl溶液不具备抗碱能力,即曲线______(填曲线标号)表示溶液1.
②实验结果显示,当[c()+c(NH3)]相同时,越大,混合溶液的抗碱能力越强,则曲线b表示溶液______(填溶液组号)
③已知A点时,c(NH4)=c(NH3·H2O),则此时溶液的pH=______(精确至小数点后1位)。
2024-04-19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化学试题
2 . 乙烯是制造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等化学产品的基本原料。C2H6裂解制C2H4是化学工业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目前裂解方法有电催化、光催化裂解、直接裂解、氧气或二氧化碳氧化乙烷裂解等。乙烷直接裂解、乙烷二氧化碳氧化裂解和乙烷氧气氧化裂解的反应如下:
(Ⅰ)C2H6(g)C2H4(g)+H2(g) △H1=+125kJ·mol-1
(Ⅱ)CO2(g)+C2H6(g)C2H4(g)+CO(g)+H2O(g) △H2=+177kJ·mol-1
(Ⅲ)2C2H6(g)+O2(g)2C2H4(g)+2H2O(g) △H3=-211.6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键能:E(C—H)=416kJ·mol-1,E(H—H)=436kJ·mol-1,由此计算生成1mol碳碳π键放出的能量为_______kJ。
(2)在一绝热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2H6发生反应(Ⅰ),反应过程中容器内压强(P)与时间(t)变化如图1所示,随着反应进行,a~b段压强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

(3)反应(Ⅱ)的Arrhenius经验公式实验数据如图2中曲线a所示,已知Arrhenius经验公式Rlnk=-+C(Ea为活化能,k为速率常数,R和C为常数)。反应的活化能Ea=_______kJ·mol-1。当改变外界条件时,实验数据如图中曲线b所示,则实验可能改变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

(4)乙烷氧气氧化裂解制乙烯,除发生反应(Ⅲ)之外,还发生副反应(Ⅳ):2C2H6(g)+7O2(g)4CO2(g)+6H2O(g)。在800℃时用乙烷氧气氧化裂解制乙烯,乙烷的转化率、乙烯的选择性和收率随投料比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C2H4的选择性=×100%
C2H4的收率=C2H6的转化率×C2H4的选择性
①控制=2而不采用选择性更高的=3.5,除可防止积碳外,另一原因是_______<2时,越小,乙烷的转化率越大,乙烯的选择性和收率越小的原因是_______
②一定温度和压强为5.8pMPa条件下,将C2H6和O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2∶3通入密闭弹性容器中发生反应,平衡时,C2H4选择性为60%,C2H4的收率为48%。该温度下,反应2C2H6(g)+O2(g)2C2H4(g)+2H2O(g)的Kp=_______(用含字母p的代数式表示,带单位。已知Kp是用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分压来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 . 某化学小组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探究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条件。

供选试剂: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0.1 mol·L-1的H2SO4溶液、MnO2固体、KMnO4固体。
(1)小组同学设计甲、乙、丙三组实验,记录如下:
操作现象
向装置I的锥形瓶中加入MnO2固体,向装置I的____中加入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连接装置I、Ⅲ,打开活塞装置I中产生无色气体并伴随大量白雾;装置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迅速变蓝
向装置Ⅱ中加入KMnO4固体,连接装置Ⅱ、Ⅲ,点燃酒精灯装置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不变蓝
向装置Ⅱ中加入____,向装置Ⅲ中再加入适量0.1mol·L-1的H2SO4溶液,连接装置Ⅱ、Ⅲ,点燃酒精灯装置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蓝

(2)丙实验中O2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乙、丙实验可知,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为进一步探究该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采取的实验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甲、乙、丙三组实验推测,甲实验中可能是I中的白雾使溶液变蓝。为了验证推测,可将装置I中产生的气体通入_________(填字母)溶液中,依据实验现象来证明白雾中含有H2O2
A.酸性KMnO4B.FeCl2C.H2S
(5)资料显示:KI溶液在空气中久置的过程中会被缓慢氧化:4KI+O2+2H2O=2I2+4KOH。该小组同学取20 mL久置的KI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结果没有观察到溶液颜色变蓝,他们猜想可能是发生了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造成的,请设计实验证明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离子液体是一类具有很高应用价值的绿色溶剂和催化剂,其中的EMIM+离子由H、C、N三种元素组成,结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碳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达式为_____;基态碳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形。
(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NH3、NO3-、NO2-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不同于其他两种粒子的是_____。NH3比PH3的沸点高,原因是______.
(3)氮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都大的原因是_____
(4)已知分子中的大键可用符号表示,其中n代表参与形成大键的原子数,m代表参与形成大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键可表示为)。EMIM+离子中的五元环跟苯分子相似为平面结构,则EMIM+离子中碳原子杂化方式有:_____,其中的大键应表示为_____.
(5)立方氮化硼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但热稳定性远高于金刚石,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立方氮化硼属于晶体,其中硼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已知:立方氮化硼密度为dg/cm3, B原子半径为xpm,N原子半径为xpm,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晶胞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为______(列出化简后的计算式)。
2019-12-01更新 | 7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5 . SO2的含量是衡量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指标。工业上常采用催化还原法或吸收法处理SO2
(1)在复合组分催化剂作用下,CH4可使SO2转化为S,同时生成CO2和液态H2O。
已知:CH4(g)+2O2(g)=CO2(g)+2H2O(l) ∆H=-890.3kJ/mol
S(s)+O2(g)=SO2(g) ∆H=-291.2kJ/mol
则CH4和S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用H2还原SO2生成S的反应分两步完成(如图1所示),该过程中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①分析可知X为_______(填化学式),0〜t1时间段的温度为_______
②用H2还原SO2生成S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焦炭催化还原SO2生成S2,化学方程式为2C(s)+2SO2(g)=S2(g)+2C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1mol/LSO2与足量的焦炭反应,SO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
①该反应的△H_______(填“>”或“<”)0。
②计算a点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
(4)工业上用Na2SO3溶液处理硫酸厂的废气SO2得NaHSO3溶液。
①某温度下,用1.0mol/LNa2SO3溶液吸收纯净的SO2,当溶液pH降至5时,吸收能力显著下降,应更换吸收剂。此时溶液中_______。(已知该温度下H2S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5010-2,Ka2=1.25l0-6)
②用惰性电极电解NaHSO3废水可使吸收液再生,原理如下图所示,M和N为离子交换膜。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2019-12-01更新 | 6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6 . 碲(Te)具有两性特征,铜阳极泥是提取碲的主要原料,碲在铜阳极泥中主要以MezTeCMe表 示金属Cu、Pb、Au、Ag等)的形式存在。
(1)利用“氯化浸出-还原法”制备Te的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①浸出液的主要成分为CuSO4、HAuCu、H2TeO3,则浸出渣的主要成分 为____(填化学式);“浸出”过程中有少量污染性气体生成,该气体是_______(填物质名称)
②已知HAuCU是一种强酸,则“一级还原”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③欲得到64g碲,则“二级还原”过程中至少需通入____mol SO2。 “氧化碱浸-电解法”指的是在氧化剂的作用下,Cu2Te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TeO3和Cu(OH)2,经电解即可获得Te。
①以空气为氧化剂进行“氧化碱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电解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③与“氯化浸出-还原法”相比“氧化碱浸-电解法”的优点是____(任写一点)
2019-12-01更新 | 70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7 . 下表是A、B、C、D、E五种有机物的有关信息: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与溴水反应的生成物的名称叫做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在一定条件下,A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分子F,与F在分子组成和结构上相似的有机物有一大类(俗称“同系物”),它们均符合通式______。当n=___时,这类有机物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体。
(3)B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填序号)。
①无色无味液体 ②有毒 ③不溶于水 ④密度比水大 ⑤任何条件下不与氢气反应 ⑥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均褪色
写出在浓硫酸作用下,B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由C氧化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与E反应能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酯,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工业上回收利用某合金废料(主要含Fe、Cu、Al、Co、Li等,已知Co、Fe都是中等活泼金属)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Ksp[Cu(OH)2]=4.0×1021,Ksp[Al(OH)3]=1.0×1032,Ksp[Fe(OH)3]=1.0×1038,Ksp[Fe(OH)2]=8.0×1019。pH=7.3时Li+或Co3+开始沉淀。
(1)金属M为_____________
(2)①加入H2O2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氨水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室温下,使溶液中杂质离子刚好沉淀完全而全部除去(浓度小于1.0×105mol·L1) 。需调节溶液pH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充分焙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Li2CO3微溶于水,其饱和溶液的浓度与温度关系见下表。操作2中,蒸发浓缩后必须趁热过滤,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10306090
浓度/mol・L10.210.170.140.10

(5)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Li2CO3制取锂,阳极生成两种气体,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6)①用Li、Co形成某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是LiCoO2,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充电时,Li还原为Li,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池负极材料碳-6(C6)中(如图a)。电池反应为LixC6+Li1-xCoO2C6+LiCoO2
写出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锂硫电池的总反应为:2Li+SLi2S,图b表示用锂离子电池给锂硫电池充电,请在图b的电极( )中填写“Li”或“S”,以达到给锂硫电池充电的目的。
2019-01-30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广东省广大附中等三校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理综化学试卷
11-12高二下·安徽铜陵·阶段练习
真题 名校
9 . 过渡金属催化的新型碳﹣碳偶联反应是近年来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如:
反应①

化合物Ⅱ可由化合物Ⅲ合成: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______
(2)化合物Ⅱ与Br2加成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3)化合物Ⅲ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4)在浓硫酸存在和加热条件下,化合物Ⅳ易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含甲基的产物,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注明反应条件),因此,在碱性条件下,由Ⅳ与CH3CO﹣Cl反应生成Ⅱ,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5)Ⅳ的一种同分异构体Ⅴ能发生银镜反应,Ⅴ与Ⅱ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生成化合物Ⅵ,Ⅵ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
10 . 2014年初雾霾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地区。其中,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
2NO(g)+2CO(g)2CO2(g)+N2(g)。在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时,c(CO2)随温度(T)、催化剂的表面(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此判断:

①在T2温度下,0~2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
②当固体催化剂的质量一定时,增大其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在上图中画出c(CO2)在T1、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________
③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中有含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①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 kJ·mol1;1 mol水蒸气变成液态水放热44 kJ;N2与O2生成NO的过程如下,

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________
②在恒压下,将CH4(g)和NO2(g)置于密闭容器中,也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CH4(g)+2NO2(g)N2(g)+CO2(g)+2H2O(g) ΔH<0,提高NO2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_
A.增加原催化剂的表面积
B.降低温度
C.减小投料比[n(NO2)/n(CH4)]
D.增大压强

(3)在容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内(装有等量的某种催化剂)先各通入等量的CH4,然后再分别充入等量的NO和NO2。在不同温度下,同时分别发生上述的两个反应:并在t秒时测定其中NOx转化率,绘得图象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结论一:在250~450 ℃时,NOx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450~ 600 ℃时NOx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3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高三5月高考模拟理综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