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实验基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鱼浮灵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水产养殖的速效增氧剂信息:
①过碳酸钠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50℃开始分解
②2Na2CO3(aq)+3H2O2(aq)=2Na2CO3•3H2O2(aq)△H<0
③过碳酸钠在异丙醇中的溶解度较低
实验室用Na2CO3与稳定剂的混合液和H2O2化合制备过碳酸钠,制备装置如图。

(1)冷凝管中冷凝水的进口是___(填“a”或“b”),恒压滴液漏斗中盛装的药品是___
(2)实验测定反应温度对产物的影响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知最佳的反应温度为15—20℃,请说明选择该温度的理由是___
t/℃活性氧百分含量/%产率/%
5~1013.9485.49
10~1514.0285.78
15~2015.0588.38
20~2514.4683.01
(3)反应结束后,停止搅拌,( ),( ),( ),( ),干燥得到产品,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合理的操作(操作不能重复使用)并排序___
a.蒸发溶剂至100℃,冷却结晶
b.蒸发至大量晶体析出,用余热蒸干
c.加入异丙醇
d.用异丙醇溶液洗涤
e.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
f.抽滤
g.加入氯化钠晶体
h.静置
(4)过碳酸钠成分的测定:
①取适量过氧碳酸钠样品,用蒸馏水溶解后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
②用移液管移取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2-3滴甲基橙,用0.2000mol•L-1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操作2-3次,记录数据。
③用移液管移取12.50mL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用0.0200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操作2-3次,记录数据。
经计算发现过氧碳酸钠中碳酸钠与双氧水的比例大于2:3,引起上述结果可能的原因有___
A.干燥产品时采用了加热烘干的方式
B.上述步骤②操作过程中,滴定完成后,俯视滴定管
C.上述步骤③滴定操作前润洗了滴定管和锥形瓶
D.上述步骤③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无气泡,滴定后尖嘴内有气泡
(5)某小组在常温下进行H2O2在不同pH下,相同时间内溶解氧含量测定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试剂H2O2H2O2+NaClH2O2+Na2CO3H2O2+NaOHH2O2+NaOH
pH6.015.978.148.159.26
溶解氧6.446.489.119.1210.97
结合以上数据分析“鱼浮灵”溶于水后在水产养殖中速效增氧的原理是___
2021-04-30更新 | 343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11高一下·新疆乌鲁木齐·期末
名校
2 . 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这种方法是在电炉里加热时用纯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如图所列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常用的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的氧气按从左到右流向,所选装置各导管的连接顺序是__
(2)C装置中浓H2SO4的作用是___
(3)D装置中MnO2的作用是__
(4)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___
(5)若准确称取0.90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A管质量增加1.32g,B管质量增加0.54g,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___
(6)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要___
2021-01-03更新 | 444次组卷 | 12卷引用:2011-2012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
3 . 钻(Co)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广泛应用。为从某工业废料中回收钴,某学生设计流程如图(废料中含有Al、Li、Co2O3和Fe2O3等物质)。
      
已知: LiF难溶于水,Li2CO3微溶于水。
请回答:
(1)写出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记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
(2)写出步骤中Co2O3与盐酸反应生成Cl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步骤II所得废渣的主要成分除了LiF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4)NaF与溶液中的Li+形成LiF沉淀,此反应对步骤IV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在空气中加热10.98g草酸钴晶体(CoC2O4•2H2O)样品,受热过程中不同温度范围内分别得到一种固体物质,其质量如下表。已知:M(CoC2O4•2H2O)=183g/mol。   
温度范围/℃ 固体质量/g
150--210   8.82
290--3204.82
890--920   4.5

经测定,加热到21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加热到210--290℃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只有CO2,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温度高于890℃时,固体产物发生分解反应,固体产物为__________
4 . 钴酸锂(LiCoO2)电池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新型电源,电池中含有少量的铝、铁、碳等单质。实验室尝试对废旧钴酸锂电池回收再利用。实验过程如下:

已知:①还原性:Cl->Co2+
②Fe3+和C2O42-结合生成较稳定的[ Fe(C2O4)3]3-,在强酸性条件下分解重新生成Fe3+。回答下列问题:
(1)废旧电池初步处理为粉末状的目的是(写两点)_______________
(2)从含铝废液得到Al(OH)3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液A中的溶质除HCl、LiCl外还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LiCoO2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在空气中加热一定质量的CoC2O4·2H2O固体样品时,其固体失重率数据见下表,请补充完整表中问题。
已知:①CoC2O4在空气中加热时的气体产物为CO2
②固体失重率=对应温度下样品失重的质量/样品的初始质量
序号温度范围/℃化学方程式固体失重率
120-220CoC2O4·2H2OCoC2O4+2H2O19.67%
300~35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02%

(6)已知Li2CO3的溶度积常数Ksp=8.64×10-4,将浓度为0.02mol·L-1的Li2SO4和浓度为0.02 mol·L-1的Na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溶液中的Li+浓度为___________mol·L-1
(7)从FeCl3溶液得到FeCl3·6H2O固体的操作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2013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1)ClO2和Cl2(还原产物都为Cl)是生活中常用的净水消毒剂.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时,ClO2的消毒效率是Cl2_________倍.
(2)某无色废水中可能含有Fe3+、Al3+、Mg2+、Na+、NO3-、CO32、SO42中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分别取废水样品100mL,进行了三组实验,其操作流程和有关现象如图所示:操作③的相关图象如图

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需配制1.0mol•L1的NaOH溶液100mL,所需仪器除了玻璃棒、托盘天平、量筒、药匙、烧杯、胶头滴管,还缺少的仪器为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③中沉淀量由A→B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试确定NO3-是否存在?________(填“存在”“不存在”或“不确定”),若存在,试计算c(NO3-)=_____(若不存在,此问不必作答).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
6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信息:钠、镁等活泼金属都能在CO2气体中燃烧。
他们对钠在CO2气体中燃烧后得到的白色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装满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有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假设]假设1:白色物质是Na2O。
假设2:白色物质是Na2CO3
假设3:白色物质是Na2O和Na2CO3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该小组对燃烧后生成的白色物质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方案1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白色物质为Na2O
方案2①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①出现白色沉淀
②无明显现象
白色物质为Na2CO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金属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有可能是氢氧化钠。你是否同意乙同学的观点,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