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87 道试题
1 . 工业上从金矿中提炼黄金可以采用氰化法,即:用NaCN稀溶液浸取粉碎的金矿石,生成溶于水的配位化合物Na[Au(CN)2],再用Zn置换出Au,产生的含氰废水经处理后排放。已知:HCN剧毒,易挥发,25℃时Ka(HCN)=4.0×10−10
(1)配离子[Au(CN)2]中的中心离子是___________,配体是___________
(2)Zn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4周期第___________族。
A.IIAB.IIBC.0D.12
(3)配制NaCN溶液时,将NaCN固体溶于___________溶液中,再用蒸馏水稀释。
A.HClB.KOHC.NaClD.NaOH
(4)25℃时,等浓度等体积NaCN与HCN混合后溶液的pH>7,原因是___________
(5)25℃时,H2CO3的Ka1=4.2×10−7,Ka2=4.8×10−11,将CO2通入NaCN溶液中,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可用Cl2处理含CN废水:
___________CN+___________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HCO+___________N2↑+___________Cl+___________。
①CN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写出CN的电子式___________
②将上述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并配平。___________
③若标准状况下5.6m3Cl2发生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7)酸性、碱性条件下,H2O2都能氧化废水中的CN,但实际生产中却不选择酸性条件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6-0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题
2 . 现有一种以为载体的废旧催化剂,表面积碳且被有机物覆盖,含少量金属银。某实验室设计以下流程拟对废旧催化剂中的和Pt进行回收。

已知:不溶于硝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中将废催化剂焙烧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操作Ⅳ的名称是___________;检验废渣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步骤Ⅲ中氧化剂是,反应后Pt转化成,每生成1mol,需要消耗H+的量为___________mol。该步骤中有氯气生成,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步骤V中,在适当酸度下,树脂上发生:吸附在树脂上得以富集,饱和后的树脂用碱液淋洗后得到含铂溶液,而要使树脂再生能重复使用,最好使用___________(填化学式)淋洗。
(5)步骤Ⅵ中生成沉淀,将该沉淀在下煅烧生成铂和三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成份之一。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6-0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雅安市神州天立学校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四)-高中化学

3 . 喹啉广泛用于医药、染料、农药和化学助剂等领域。在无水体系中利用Skraup反应制备喹啉的反应原理如下:

物质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熔点(℃)沸点(℃°
甘油9217.8290
苯胺93-6.2184
硝基苯1236210
喹啉129-15.6238.1
已知:ⅰ.喹啉具有碱性,在较高温度下易被氧化;
ⅱ.硫酸亚铁作反应的缓和剂。
实验步骤:
①预热:在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2.0 g 晶体和19 g无水甘油,控制温度在180℃左右,加热5 min。
②加料:待自然降温至100℃左右,依次加入4.65 g苯胺,4 g硝基苯和9 mL浓硫酸。
③制备:先用小火加热装置A,当反应液微沸时先立即移去加热装置,保持微沸继续反应,后小火回流2 h。

④氧化:向反应液中加入40%的NaOH溶液呈强碱性,用水蒸气蒸馏。将馏出液用浓硫酸酸化至强酸性,然后用冰盐浴冷却至0℃,慢慢加入NaNO₂溶液至反应液使淀粉-KI试纸变蓝立即停止。再将反应液置于沸水中加热15 min,待无色气体逸出后,停止加热。
⑤蒸出:将溶液转移至圆底烧瓶,滴加40%NaOH溶液至强碱性,再用水蒸气蒸出。
⑥提纯:将粗品经分离、提纯、干燥后得到产品4.3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步骤①预热的目的是______
(2)步骤③中,移去加热装置后若反应液继续沸腾,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步骤④中淀粉-KI试纸变蓝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重氮盐,加热煮沸时水解产生和苯酚。
步骤⑤中加入40%NaOH溶液的作用有:①______,②将喹啉硫酸盐转化为喹啉,③中和苯酚,使之转化为苯酚钠从有机物中分离。
(5)检验步骤⑤中苯酚是否除尽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6)计算该实验中喹啉的产率: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 . 已知: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某兴趣小组按以下方法制备
Ⅰ.在100mL锥形瓶内加入4.5g研细的、3g 和5mL水,加热溶解后加入0.3g活性炭作催化剂。
Ⅱ.冷却后,加入浓氨水混合均匀。控制温度在10℃以下,并缓慢加入10mL 溶液。
Ⅲ.在60℃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再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晶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Ⅰ中加入的原因之一是增大的浓度,以抑制步骤Ⅱ中的电离
B.步骤Ⅱ控制温度在10℃以下的主要原因是防止受热分解
C.步骤Ⅲ中一系列的操作包括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024-06-0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5 . 碲广泛用于半导体器件、合金、化工原料及铸铁、橡胶、玻璃等工业。工业上利用电解铜的阳极泥(主要成分为,还含有Ag、Au、Si等元素)提取碲,其工艺流程如图甲所示。

已知:①是一种两性氧化物,微溶于水,易溶于强酸和强碱。
为酸性氧化物,溶于水生成亚硒酸。常温下,亚硒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焙烧”时,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写一种即可);流程中多次用到过滤操作,实验室进行过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
(2)“氧化焙烧”后碲元素转化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水浸”后,“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4)“酸化”后,碲以形式存在,则“还原”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室温下,用水吸收二氧化硒,得到溶液的pH=2,此时溶液中_______
(6)近年,碲化镉太阳能发电玻璃在我国发展迅猛,被誉为“墙壁上的油田”,碲化镉立方晶胞结构如图乙所示。碲化镉的化学式为_______,Cd原子周围等距离且最近的Te原子为_______个,测得碲化镉晶体的密度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晶胞边长为_______pm。

6 .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等.工业制硝酸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②③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若有完全转化为,理论上共需要消耗
C.吸收塔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浓硝酸在光照下会逐渐变黄,原因是浓硝酸光照时分解生成了
7 . 氮、磷及其化合物在科研及生产中均有着重要的应用。
(1)三氟化氮()气体是一种新型电子材料。其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反应生成HF、NO和HNO。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
(2)联氨()是一种常用的强还原剂。可用以下方法制得(装置如右图):NaClO碱性溶液与尿素[化学式为,沸点196.6℃]水溶液在40℃以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再迅速升温至110℃继续反应。滴液漏斗内的试剂是______;制备联氨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与澄清石灰水混合,溶液体积为2L,半分钟后的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2mol,______
(4)已知:分子中的键能为a kJ/mol;分子中键能为b kJ/mol;1mol 转化为气态P原子吸收能量c kJ。写出反应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2024-06-0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省略)制备氨气并进行喷泉实验.
i.氨气的制备:打开,关闭固体在甲处试管内反应生成
ⅱ.氨气的喷泉实验:当丁中溶液变蓝后,停止制备,关闭,打开,挤压胶头滴管,三颈烧瓶内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试管内生成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丁处倒置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氨水中含有的分子有______________
(2)C→D过程中,三颈烧瓶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能灼伤皮肤、眼睛、呼吸器官的黏膜等,若实验室用稀硫酸吸收氨气,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该兴趣小组利用如图3所示装置进行另外一种喷泉实验.

①锥形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烧杯中发生反应(未配平),该反应的氧化剂为__________ (填化学式),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9 . 化学小组实验探究悬浊液的反应。
资料:i.(无色),易被氧气氧化为
ii.很不稳定,易转化为
iii.在酸性溶液中易转化为
实验一:I.向溶液中加入浓溶液,制得悬浊液,测得
Ⅱ.向悬浊液中通入产生大量白色沉淀A,测得
(1)产生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推测白色沉淀A中可能含有。为检验白色沉淀成分,进行实验二:
实验二:将实验一中所得的白色沉淀A过滤、洗涤,并进行如下实验。

①经检验白色沉淀A中无,试剂a为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实验推测白色沉淀A为,推测依据是___________
③产生白色沉淀A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④实验二中无色溶液变为蓝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为排除实验一溶液中的影响,小组同学进行了实验三
实验三:
I.向溶液中加入浓溶液,过滤,洗涤沉淀,取洗涤液,__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将洗净的固体加水得悬浊液,测得
Ⅱ.向悬浊液中通入SO2至过量,观察到局部先产生少量浅黄色沉淀,而后转化为紫红色固体,溶液变为绿色[含],测得溶液
Ⅲ.向溶液中通入至过量,无明显现象。
①补全步骤I中的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
②经确认浅黄色沉淀为,紫红色固体为悬浊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结合化学用语解释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
③解释实验三中步骤Ⅲ与步骤Ⅱ现象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实验,与二价铜反应的产物与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答出两点即可)。
10 . 选择性还原技术(SCR)可以有效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已知:ⅰ.在164℃以上时可加速分解成
ⅱ.当NO与的物质的量相同时,会发生快速反应:
(1)钒基催化剂()可用于,反应机理与催化剂表面的活性吸附位点有关。基于Lewis酸位点的SCR催化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①脱除NO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若烟气中含有硫的氧化物,则会降低的反应速率,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臭氧对反应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在不同温度下,经相同时间后测得不同投料比时NO的脱除率如图所示。

①温度低于250℃时,投料比为0.5时,NO脱除率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350℃后,NO脱除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答出两点)。
(3)以电化学结合氧化法除去烟气中的,装置如图所示。

①若阳极区生成1mol,则经过质子交换膜的___________mol。
②从资源利用角度说明结合电解法与氧化法的优点___________
2024-06-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练习化学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