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36 道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aF2与浓H2SO4糊状混合物可用于刻蚀玻璃
B.NaOH是强碱,因此钠盐的水溶液不会呈酸性
C.溶洞的形成主要源于溶解CO2的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
D.KMnO4与H2C2O4的反应中,Mn2+既是还原产物又是催化剂
2022-10-17更新 | 464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河北省高考真题化学试题
2 . 环氧乙烷(,简称EO)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消毒剂。由乙烯经电解制备EO的原理示意图如下。

(1)①阳极室产生Cl2后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CH2=CH2+HClO→HOCH2CH2Cl。
②结合电极反应式说明生成溶液a的原理_______
(2)一定条件下,反应物按一定流速通过该装置。
电解效率η和选择性S的定义:
η(B)=×100%
S(B)=×100%
①若η(EO)=100%,则溶液b的溶质为_______
②当乙烯完全消耗时,测得η(EO)≈70%,S(EO)≈97%,推测η(EO)≈70%的原因:
I.阳极有H2O放电
II.阳极有乙烯放电
III.阳极室流出液中含有Cl2和HClO
……
i.检验电解产物,推测I不成立。需要检验的物质是_______
ii.假设没有生成EO的乙烯全部在阳极放电生成CO2,η(CO2)≈_______%。经检验阳极放电产物没有CO2
iii.实验证实推测III成立,所用试剂及现象是_______
可选试剂:AgNO3溶液、KI溶液、淀粉溶液、品红溶液。
2021-09-03更新 | 6624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北京化学高考真题
3 . 工业上以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含有少量NiS、CuS、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K4[Fe(CN)6]•3H2O,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焙烧”时氧化产物有Fe2O3和SO2
B.“调pH”分离Fe3+与Cu2+、Ni2+是利用了它们氢氧化物Ksp的不同
C.“溶液Ⅰ”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OH-+6HCN+Fe2+=[Fe(CN)6]4-+6H2O
D.“一系列操作”为过滤、洗涤、干燥
4 . 探究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中有不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在过硫化钠()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淡黄色沉淀和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发生歧化反应:

B

已知呈红棕色,将气体通入溶液中溶液先变为红棕色,过一段时间又变成浅绿色。络合反应速率比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快,但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更大。

C

燃着的镁条插入盛有的集气瓶中。冷却后,往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溶液。剧烈燃烧,集气瓶口有淡黄色固体附着,集气瓶底有白色固体生成。试管中没有产生黑色沉淀镁能在中燃烧:

D

探究电石与水的反应

将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了乙炔
A.AB.BC.CD.D
5 . CS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以利用硫(S8)与CH4为原料制备CS2,S8受热分解成气态S2,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CH4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CS2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
(2)某温度下,若S8完全分解成气态S2。在恒温密闭容器中,S2与CH4物质的量比为2∶1时开始反应。
①当CS2的体积分数为10%时,CH4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②当以下数值不变时,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气体密度b.气体总压c.CH4与S2体积比d.CS2的体积分数
(3)一定条件下,CH4与S2反应中CH4的平衡转化率、S8分解产生S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生成CS2的反应为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工业上通常采用在600~650℃的条件下进行此反应,不采用低于600℃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用燃煤废气(含N2、O2、SO2、CO2、H2O、NOx等)使尾气中的H2S转化为单后硫S,可实现废物利用,保护环境,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21-09-07更新 | 596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天津化学高考真题
6 . 明代《徐光启手迹》记载了制备硝酸的方法,其主要流程(部分产物已省略)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eSO4的分解产物X为FeOB.本流程涉及复分解反应
C.HNO3的沸点比H2SO4的低D.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
2021-11-09更新 | 5604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福建化学高考真题
7 . 某学习小组将Cu与的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并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I.实验准备
(1)稀硫酸的配制
①配制溶液,需溶液的体积为______mL。
②在实验室配制上述溶液的过程中,下图所示仪器,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Cu与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II.实验探究
【实验任务】利用相关原电池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影响因素。
【查阅资料】其他条件相同时,参与原电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
【进行实验】
(3)利用下表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4,记录数据。

装置

实验

序号

烧杯中所加试剂

电压表

读数

30%

1

30.0

/

10.0

2

30.0

1.0

9.0

3

30.0

2.0

8.0

4

35.0

1.0

已知:本实验条件下,对电压的影响可忽略。
①根据表中信息,补充数据:__________
②由实验2和4可知,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
(4)由(3)中实验结果,小组同学对“电压随pH减小而增大”可能的原因,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1: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随pH减小而增强。
猜想2:酸性条件下,Cu的还原性随pH减小而增强。
为验证猜想,小组同学在(3)中实验1~4的基础上,利用下表装置进行实验5~-7,并记录数据。

装置

实验

序号

操作

电压表

读数

5

/

6

①向______(填“左”或“右”)侧烧杯中滴加溶液。

7

向另一侧烧杯中滴加溶液

②实验结果为:______,说明猜想2不成立,猜想1成立。
(5)已知Cu与反应时,加入氨水可形成深蓝色的。小组同学利用(4)中实验5的装置继续探究,向左侧烧杯中滴加5.0mL一定浓度的氨水,相比实验5,电压表读数增大,分析该电压表读数增大的原因:__________
【实验结论】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与其浓度、pH等因素有关。
2023-02-19更新 | 180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8 . 家务劳动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相关解释错误的是
A.用过氧碳酸钠漂白衣物:具有较强氧化性
B.酿米酒需晾凉米饭后加酒曲:乙醇受热易挥发
C.用柠檬酸去除水垢:柠檬酸酸性强于碳酸
D.用碱液清洗厨房油污:油脂可碱性水解
7日内更新 | 179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高考化学试题
9 .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中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B.乙的作用为除去中的HCl
C.丙中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D.为吸收多余的,丁中可盛放NaOH溶液
2023-02-19更新 | 1785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10 . 向mg由铁粉和铜粉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NO的体积[V(NO)](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m(固体剩余质量)随加入的稀硝酸的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稀硝酸的浓度为0.4mol·L-1
B.a点时,100mL稀硝酸中溶解了Fe和Cu共8.4g
C.b点对应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Fe2+、Fe3+、Cu2+
D.加入稀硝酸至400mL时,收集到的V(NO)约为6.91L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