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2024·山东青岛·二模
1 . 将钛铁矿()、磷灰石矿与锂灰石矿三矿耦合,按“原子经济”的绿色工艺技术路线生产磷酸铁锂,同时充分利用伴生元素。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钛在酸性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为
溶液为紫色;常温时,有关电对的电极电势   
   。一般标准电极电势越高,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③25℃时,
回答下列问题:
(1)T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试剂X”为______(填化学式)。
(2)“酸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水解”过程中通过观察溶液保持紫色,判断无被氧化,该方法的依据是______
(4)循环利用“滤液2”的操作单元名称为______。“气体1”为______(填化学式)。
(5)“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将铁离子恰好沉淀完全()时,______
7日内更新 | 189次组卷 | 2卷引用:T18-工业流程题
2 . 斑铜矿(主要成分是Cu5FeS4,含少量SiO2)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含铜矿物之一,以斑铜矿为原料可实现如下转化。

已知:①CuCl为白色晶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可与NaCl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Na[CuCl2]
②Cu+酸性条件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Cu。
加热时易失去NH3
请回答:
(1)①溶液A中加试剂X可实现FeCl3的循环利用,则试剂X是_______
②固体C可通过溶解、过滤、蒸馏等操作分离出硫单质,溶解时最适宜的溶剂为_______
A.水                    B.NaOH溶液                    C.CS2                    D.酒精
(2)步骤Ⅱ需快速将固体B投入到NaCl溶液中,原因是_______
(3)写出溶液D中的所有阳离子_______
(4)写出反应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将斑铜矿在有氧条件下用氨水浸出,可制得晶体,反应原理为(未配平)。设计由浸出液制取晶体的实验方案:_______
2024-05-13更新 | 296次组卷 | 2卷引用:T18-无机推断题
2024·浙江·模拟预测
3 .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可推测其性质,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物质性质描述推测
A三甲基铝Al(CH3)3暴露空气中瞬间着火,与水反应剧烈水反应可得到CH4和Al(OH)3
B三氟化氯
ClF3
极强助燃剂,能发生自耦电离:
2ClF3+
BrF3比ClF3更易发生自耦电离
C亚铁氰化钾K4[Fe(CN)6]食盐的抗结剂,3K4[Fe(CN)6] 12KCN+Fe3C+5C+3N2在空气中灼烧,生成K2CO3、FeO、CO2和N2
D魔酸SbF5∙HSO3F五氟化锑和氟磺酸的混合物,是一种酸性比普通无机酸强106~1010倍的超强酸SbF5∙HF是超强酸
A.AB.BC.CD.D
2024-05-05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选择题6-10
4 .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一种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含少量Fe的氧化物、SiO2、Au等)为原料制备纳米Cu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水合肼(N2H4·H2O)易溶于水,具有弱碱性和还原性,能与铜离子形成络合物。
②Cu2+4NH3[Cu(NH3)4]2
③Cu2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与铜反应转化为Cu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溶浸”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两条即可)。
(2)溶浸后,滤渣的主要成分为Au、SiO2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加入双氧水氧化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加入N2H4·H2O “还原”,产生一种气体单质,该气体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
若加入N2H4·H2O的量不足时,生成另一种还原产物(属于氧化物),该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5)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分别测得纳米Cu的产率随c(N2H4·H2O)和pH变化的曲线如图。

①c(N2H4·H2O)>3.25 mol·L-1时,纳米铜的产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②pH过大,纳米Cu的产率反而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024-05-0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FHgkyldyjhx03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北京西城·一模
5 . 某小组同学探究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液与某些常见金属离子的反应。
已知:i.(淡绿色)、(紫黑色)、(无色)
ii.在酸性溶液中转化为、S和SO2
iii.BaS4O6可溶于水、BaS2O3微溶于水。
(1)将S粉加入沸腾的Na2SO3溶液中可制得Na2S2O3,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研究 Na2S2O3与某些常见金属离子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X溶液现象
ICuCl2溶液溶液变为淡绿色,水浴加热至50℃以上,逐渐析出黑色沉淀
FeCl3溶液溶液变为紫黑色,片刻后溶液变为无色
AgNO3溶液逐滴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振荡后沉淀溶解,得无色溶液
①取I中的浊液,离心分离,经检验,沉淀是Cu2S和S的混合物,清液中存在
i.补全I中生成黑色沉淀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查阅资料可知,常温时,生成黑色沉淀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大,但仍需水浴加热至50℃以上才出现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
②Ⅱ中,被Fe3氧化的主要产物是,还有很少量的。取Ⅱ中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实验证实了此结论。

用H2O代替Ⅱ中的FeCl3溶液,重复上述实验, CS2溶解后几乎无固体剩余。
i.仅由溶液1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后得到沉淀2,不能说明Ⅱ中生成了,理由是___________
ii.补全实验方案证实上述结论:将沉淀1洗净,___________
③向Ⅲ的无色溶液中继续加入0.5mL 0.1mol·L1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g2S2O3。静置,得到黑色沉淀Ag2S,同时生成强酸。生成Ag2S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软硬酸碱原理认为,Ⅲ中, Ag为软酸,为软碱, S2-是比更软的碱,可解释与Ag反应的最终产物为Ag2S。由此推测,Ⅰ中, Cu和Cu2___________是更软的酸。
2024-05-02更新 | 553次组卷 | 2卷引用:提升练08 化学实验综合-【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6 . 溴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和阻燃剂等生产中。一种利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下。
浓缩海水酸化海水含溴空气含溴溶液产品溴
已知:i.与Na2CO3反应时,Br2转化为和Br-
ii.HBrO3为强酸。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化海水通入Cl2提取溴的反应:Cl2+2Br-=2Cl-+Br2
B.脱氯过程脱除1molCl2可能消耗molFeBr2
C.用Na2CO3溶液吸收足量Br2蒸气后,所得产物中的含碳粒子主要是
D.H2SO4酸化后重新得到Br2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5
2024-04-04更新 | 262次组卷 | 2卷引用:压轴题02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规律(5大题型+方法总结+压轴题速练)-2024年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项训练(新高考通用)
7 . N-羧基丙氨酸酸酐广泛用于生物领域,用碳酸二甲酯和丙氨酸为原料可以制备N-羧基丙氨酸酸酐,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强酸性环境不利于反应进行
B.该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反应过程中有的断裂和形成
D.用甘氨酸代替丙氨酸,可制得
2024-04-01更新 | 347次组卷 | 4卷引用:提升练03 反应历程探究与催化原理-【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2024·北京丰台·一模
8 . 某兴趣小组探究高锰酸钾和氨水的反应,实验如下:
序号试剂实验现象
2 mL KMnO4溶液 + 1 mL 10 mol·L-1氨水+0.5 mL蒸馏水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③<②<①。实验均产生棕褐色固体(经检验为MnO2),都伴有少量气泡产生(经检验为N2)。
2 mL KMnO4溶液 + 1 mL 10 mol·L-1氨水 + 0.5 mL 1 mol·L-1稀硫酸
2 mL KMnO4溶液 + 1 mL 10 mol·L-1氨水 + 0.5 mL 1 mol·L-1 Na2SO4溶液
2 mL KMnO4溶液 + 1 mL 5 mol·L-1 (NH4)2SO4溶液 + 0.5 mL蒸馏水 无明显变化
注:实验中c(KMnO4) = 0.01 mol·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发生了反应2 MnO+ 2NH3 = 2MnO2 + N2↑ + 2OH- + 2H2O
B.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② < ①的主要原因:c(H+)增大,MnO的氧化性增强
C.对比实验③④可得出,还原性:NH3 > NH
D.在实验④的试剂中,逐滴加入浓NaOH溶液,可观察到溶液褪色
2024-04-01更新 | 622次组卷 | 5卷引用:通关练03 常考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化学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23-24高三下·甘肃平凉·开学考试
9 . 金属镓在工业和医学中有广泛应用。一种利用锌粉置换渣(主要成分为)制备粗镓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P204、YW100协同萃取体系对金属离子的优先萃取顺序为Fe(Ⅲ)>Ga(Ⅲ)>Fe(Ⅱ)>Zn(Ⅱ)。
回答下列问题。
(1)浸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富氧浸出”中高压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用代表P204,RH代表YW100,“协同萃取”过程中发生反应:,“协同萃取”后无机相含有的主要金属离子为___________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反萃取”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下图所示为系中电势随pH变化的图像。“中和沉镓”时所调pH合理范围为4~___________(填正整数),“碱溶造液”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电解”过程中生成粗镓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5)填隙方钴矿锑化物是一类新型热电材料,钴形成的六面体空隙中分别填充和As,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已知该晶胞参数为a nm,则该晶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

2024-03-01更新 | 455次组卷 | 4卷引用:大题01 化工流程综合题(分类过关)-【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化学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10 . 联氨(N2H4)又称“肼”,具高吸湿性、沸点386.5K、毒性强、还原性强等特性,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常用于做火箭的燃料以及分析试剂中的还原剂。
I.联氨的制备
(1)联氨可用次氯酸钠溶液氧化过量的氨气制得,写出此反应得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此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每生成1mol肼,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
Ⅱ .联氨的结构
(2)联氨具强极性,推测下列结构最接近联氨分子真实结构的是________

A.       反式结构B. 顺式结构

Ⅲ .联氨的性质
(3)①一定条件下, 联氨与二氯化钴(CoCl2)溶液能形成配位化合物Co(N2H4)6Cl2,关于此配位化合物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中心离子是Co2+                                          B.配位数是8
C.配位原子是N原子                                     D.向此配合物的溶液中滴入硝酸银,会产生白色沉淀
②联氨具高吸湿性,原因是_____
③联氨水溶液与氨水类性质相似,将联氨溶于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除形成N2H6SO4外,还可以生成的盐是_____ (填写化学式)。实验发现0.1mol·L1N2H6SO4溶液显酸性,原因是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各种含氮微粒存在关系c()+c(N2H6OH+)____0.1-c(N2H4·2H2O)(选填“>”,“<”或“=”)。
(4)1mol液态联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621.74KJ的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肼有剧毒,但目前仍被普遍用作火箭的燃料,原因是________
(5)联氨在一定条件下被亚硝酸氧化为叠氮酸(HN3),室温下亚硝酸、叠氮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酸名亚硝酸(HNO2)叠氮酸(HN3)
电离平衡常数5.1 x 1041.8 x 105
室温下,则同浓度的HNO2和HN3,其pH值:HNO2____HN3(选填“>”、“<”或“=”), 反应性能类似卤素离子,则难溶物AgN3的Ksp表达式为_________
(6)某研究小组研究联氨和双氧水反应,查阅相关键能数据
化学键N-HO-HO-ON-NN≡N
键能(kJ·mol1)391467138159945
并已知1molN2H4(l)→N2H4(g)与2molH2O2(l)→H2O2(g)共吸热23.76kJ,据此估算化学反应N2H4(l)+2H2O2(l)=N2(g)+4H2O(g)的焓变ΔH=_______ kJ·mol1,反应的熵变ΔS _____0(选填“>”、“<”)。研究小组利用此反应设计出如下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N2H4+4OH−4e=N2+4H2O。则正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
2024-02-18更新 | 363次组卷 | 2卷引用:大题04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分类过关)-【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化学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