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氯气与碱溶液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0 道试题
1 . 双氧水和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两种消毒剂,了解物质的性质是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品的基础和前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H2O2的性质
序号实验实验现象
向5%H2O2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a. 溶液紫色褪去
b. 有大量气泡产生
向5%H2O2溶液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c. 溶液变蓝

① 从理论上看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具有还原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 能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的实验是_____(填序号)。可作为证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填字母序号)。
(2)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
① 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可制得84消毒液,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 84消毒液不能用于钢制器具的消毒,原因是NaClO具有_________ 性。
③ 84消毒液的溶液在浸泡餐具过程中,因吸收空气中CO2消毒杀菌能力增强,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符合规律:   ______+ ______ = ______+ _____   (填物质类别)
(3)2016年巴西奥运会期间,由于工作人员将84消毒液与双氧水两种消毒剂混用,导致游泳池藻类快速生长,池水变绿。一种可能的原因是NaClO与H2O2反应产生O2促进藻类快速生长。
① 该反应说明氧化性:NaClO_______ H2O2的(填“>”或“<”)。
② 当有0.1mol O2生成时,转移电子_______mol
2020-01-19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化学试题
2 . 某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
资料:
i.Mn2+在一定条件下被Cl2或ClO-氧化成MnO2(棕黑色)、 (绿色)、 (紫色)。
ii.浓碱条件下,可被OH-还原为
iii. Cl2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Na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
序号物质aC中实验现象
通入Cl2通入Cl2
I得到无色溶液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
5%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40%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B中试剂是_______
(2)通入Cl2前,Ⅱ、Ⅲ中沉淀由白色变为黑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对比实验I、Ⅱ通入Cl2后的实验现象,对于二价锰化合物还原性的认识是_______
(4)根据资料ii,Ⅲ中应得到绿色溶液,实验中得到紫色溶液,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通入Cl2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氧化为
①化学方程式表示可能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_______,但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碱性变化很小。
②取Ⅲ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40%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变为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溶液绿色缓慢加深,原因是MnO2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可证明Ⅲ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③取Ⅱ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水,溶液紫色缓慢加深,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
2024-01-1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84消毒液适用于家庭、医院、饭店及其他公共场所的物体表面消毒。某小组针对84消毒液的性质展开探究。

实验一:探究84消毒液的氧化性

资料显示:洁厕灵(含盐酸)和84消毒液不能混合使用,否则易产生有毒气体。

他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上述资料的真实性。


(1)盛装84消毒液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D装置中应盛装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3)若B装置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则证明上述资料真实可靠。
(4)若实验中观察到C装置中溶液先变红色后变黄色,则红色变黄色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84消毒液的漂白性


(5)一定体积和浓度的84消毒液的漂白效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温度高于40℃时,漂白效率急剧减弱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6)为了探究84消毒液的漂白效率与pH的关系,设计如下实验:


3%的84消毒液

溶液

盐酸

5%品红溶液

蒸馏水

实验现象

0

0

2mL

5滴

0

不褪色

0

2mL

0

5滴

0

不褪色

10mL

0

0

5滴

5mL

较快褪色

10mL

2mL

0

5滴

3mL

缓慢褪色

10mL

0

2mL

5滴

3mL

很快褪色

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2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制备流程如下:

资料:Ⅰ.K2FeO4可溶于水,微溶于KOH溶液,难溶于乙醇。KOH易溶于乙醇。
Ⅱ.在碱性溶液中稳定,中性和酸性溶液中不稳定。
(1)K2FeO4具有强氧化性,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价。
(2)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补全“氧化”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ClO+ Fe3+ + 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氧化”中NaOH溶液过量的目的是使稳定存在
b.“转化”中生成K2FeO4固体
c.设计物质循环的目的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5)粗K2FeO4转化为纯K2FeO4的操作包含洗涤,去除固体表面的KOH,可以用___________洗涤。
5 .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并探究及其化合物的漂白作用(Ⅳ中夹持装置已略去,a为干燥的红色纸条,b为湿润的红色纸条)。

(1)装置Ⅰ可用于制取,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装置Ⅲ中的试剂名称为_______
(3)装置Ⅳ中a处红色纸条_______(填“无明显变化”或“褪色”,下同),b处红色纸条_______
(4)装置Ⅴ中溶液可吸收并制得漂白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为探究装置Ⅴ中所得的漂白液的漂白效果和氧化性,某化学小组设计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可知:
ⅰ.溶液具有氧化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蓝后褪色;
ⅱ.溶液的会影响溶液的漂白效果。
具体实验操作如下:
实验操作
漂白液+石蕊试液

漂白液+石蕊试液

漂白液+石蕊试液
实验现象混合后溶液的短时间内未褪色,一段时间后蓝色褪去混合后溶液,蓝色迅速褪去,无气体产生混合后溶液,蓝色迅速褪去,并产生大量气体,使湿润的淀粉试纸变蓝
①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而不是,因为不稳定,不易保存。写出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实验Ⅲ中产生的气体是,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③对比实验Ⅱ和Ⅲ,溶液的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会提高的氧化性。
6 . 某小组利用氯气与NaOH制取NaClO并探究其性质。
已知:①Ag2SO4:白色固体,微溶于水。
②在水中,Fe3+的存在形式有:[Fe(H2O)4(OH)2]+呈黄色;[Fe(H2O)6]3+呈淡紫色,通常只能观察到无色。
I.制备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一段时间后,NaOH已完全反应,测得A中溶液pH=10,用化学用语表示其原因:_______

II.探究性质
取I所得A中溶液5mL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稍过量的0.1mol/LFeSO4溶液和适量H2SO4溶液,观察到无沉淀产生,溶液变为黄色。
(3)甲同学对溶液变黄色可能发生的反应提出下列三种猜想:
猜想1:2Fe2++ClO-+2H+=2Fe3++Cl-+H2O
猜想2:2Fe2++2ClO-+4H+=2Fe3++Cl2↑+2H2O
猜想3:Cl-+ClO-+2H+=Cl2↑+H2O
乙同学认为猜想2和3不合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__。经证实,猜想1正确。
III.进一步探究
取II中黄色溶液,分为4份,进行下列操作。
序号操作现象
i加入NaOH溶液
ii加入AgNO3溶液白色沉淀
iii加入NaI溶液,再加入一定量CCl4,振荡下层呈紫红色
iv加入一定量H2SO4溶液黄色变浅几乎无色
(4)实验i的现象是_______
(5)实验ii加入AgNO3出现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溶液中存在Cl-,原因是_______
(6)资料表明,氧化性:ClO->Br2>Fe3+>I2。甲同学认为由实验iii的现象证明溶液中仍存在ClO-。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推断不严谨,设计了能确证溶液中是否存在ClO-的实验方案:_______
(7)实验iv中黄色溶液变浅至几乎无色,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原因_______
7 . 资料:“84”消毒液中含氯微粒主要有ClO-、Cl-、HClO,相同浓度时,HClO的氧化性强于ClO-。通常情况下,应将“84”消毒液原液稀释后使用,一般不用于衣服等纺织品的洗涤消毒。
(1)常温,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制得“84”消毒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NaClO
规格:1000 mL
质量分数:25%
密度:1.192g/cm3
①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
②“84”消毒液使用时需要稀释,某小组用上述“84”消毒液配制500 mL 0.2mol/L的稀溶液,需要用量筒量取该“84”消毒液体积为_______mL。
③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会造成新配制的稀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
A.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          B.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3)为研究“84”消毒液的性质与使用条件,进行下列实验:
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84”消毒液和5滴紫色石蕊。继续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现象
实验1加入2 mL蒸馏水短时间内未褪色,一段时间后蓝色褪去
实验2加入2 mL 0.0002 mol/L的H2SO4溶液蓝色迅速褪去,无气体产生
实验3加入2 mL 2 mol/L的H2SO4溶液蓝色迅速褪去,并产生大量刺激性的气体
①实验1中NaClO溶液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已知酸性:)
②实验3中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③综合以上实验为提高单位时间内“84”消毒液的漂白效果,你的建议是_______
2023-02-16更新 | 25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终教学质量抽测建议卷化学试题
8 . 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和NaClO,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

已知:①饱和食盐水可以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②碘的溶液显紫红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e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____
(2)b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
(3)取少量和NaClO溶液分别置于1号和2号试管中,滴加中性KI溶液。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加入振荡,静置后层显紫红色。可知该条件下的氧化能力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NaClO。
(4)一定条件下,在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中除了含有氯离子外,还含有ClO、两种离子,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84”消毒液的漂白性(已知该消毒液中存在反应:)。
I.在2mL“84”消毒液中加入2mL水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慢慢褪色。
Ⅱ.在2mL“84”消毒液中加入2mL盐酸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迅速褪色。
Ⅲ.在不同温度时,测得“84”消毒液ORP值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已知:ORP可以表示水溶液中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本实验中,ORP值越大,氧化性越强。
①实验I、Ⅱ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实验Ⅲ中,随温度的变化ORP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③针对不同物品的消毒,需将“84”消毒液稀释到不同的浓度。已知某品牌“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2.6%,若取该消毒液100g,加水稀释成8%的溶液,则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024-03-0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好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9 . 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相关性质检验的装置,实验装置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①装置A中是用和浓盐酸反应制备,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B中加入饱和食盐水的目的________
(2)装置B有安全瓶作用,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C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_
(3)设置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的Ⅰ、Ⅱ、Ⅲ依次应放入________(从下表a、b、c、d中选择)。

选项

a

b

c

d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无水氯化钙

碱石灰

无水氯化钙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4)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5)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84”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的漂白性。
Ⅰ.在2mL“84”消毒液中加入2mL水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慢慢褪色。
Ⅱ.在2mL“84”消毒液中加入2mL醋酸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迅速褪色。
Ⅲ.在不同温度时,测得“84”消毒液ORP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ORP表示水溶液中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ORP值越大,氧化性越强。
①实验Ⅰ、Ⅱ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②实验Ⅲ中,随时间的变化ORP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10 . “84消毒液”是常用的含氯消毒剂。
(1)“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为__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我们可用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备“84消毒液”,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的氧化剂为_____,每消耗120克氢氧化钠,转移电子数为______(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
(2)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84消毒液的漂白性。
Ⅰ.在2mL84消毒液中加入2mL水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慢慢褪色。
Ⅱ.在2mL84消毒液中加入2mL白醋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迅速褪色。
Ⅲ.在不同温度时,测得84消毒液ORP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ORP表示水溶液中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ORP值越大,氧化性越强。
①实验Ⅰ、Ⅱ现象不同的原因是为______
②实验Ⅲ中,随时间的变化ORP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③针对不同物品的消毒,需将84消毒液稀释到不同的浓度。取含次氯酸钠14.9g/L的84消毒液lmL,加水稀释至100mL,稀释后的溶液中,次氯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L。
2024-01-1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适应性测试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