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盖斯定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7 道试题
1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及有关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的,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B.已知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里反应的中和热的,则
C.下,将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放热,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D.已知条件下:   ,则稳定
2 . 理论研究表明,在101kPa和298K下,HCN(g) HNC(g),异构化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CN(g)比HNC(g)稳定
B.该异构化反应的△H=+59.3kJ·mol-1
C.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反应热和活化能
D.完全断开1mol HCN(g)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热量比完全断开1mol HNC(g)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热量多
2021-11-23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实验班)化学试题
3 . 为了研究反应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当向盛有的试管中滴加试剂时,看到形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___________释放出来。
(3)若甲烷的燃烧热为,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已知

则高温下 ___________
4 . 甲醇作为燃料,在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时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汽油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辛烷[]。已知:25℃、101kPa时,1mol完全燃烧生成气态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5518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已知:25℃、101kPa时,
相同质量的甲醇和辛烷分别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较多的是______
(3)某研究者分别以甲醇和汽油做燃料,实验测得在发动机高负荷工作情况下,汽车尾气中CO的百分含量与汽车的加速性能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信息分析,与汽油相比,甲醇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
Ⅱ.甲醇的合成
(4)以为原料合成甲醇,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补全图:图中A处应填入______
②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5)已知:1mol液态甲醇完全气化需吸热37.4kJ,1mol液态水完全气化需吸热44.0kJ,由合成1mol液态甲醇和1mol液态水将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kJ热量。
(6)已知:


为原料合成甲醇的反应为
该反应的______kJ/mol。
2021-10-2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调研化学试题
5 . 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获取反应能量变化有多条途径。
(1)通过化学键的键能计算。已知:

完成转化Ⅲ需要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F﹣F、H﹣H、H﹣F,稳定性强的是___________;计算可得:H2(g)+F2(g)=2HF(g)H=___________
(2)通过物质所含能量计算。已知:1mol白磷(P4,s)和4mol红磷(P,s)与氧气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E表示能量)。

P4(白磷,s)=4P(红磷,s)H___________0(填“>”或“<”),物质的稳定性:白磷___________红磷(填“>”或“<”),红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4P(红磷,s)+5O2(g)=P4O10(s)H=___________kJ•mol1
(3)通过盖斯定律可计算。已知在25℃、101kPa时:
Ⅰ.2Na(s)+O2(g)=Na2O(s)H=﹣412kJ•mol1
Ⅱ.2Na(s)+O2(g)=Na2O2(s)H=﹣511kJ•mol1
写出Na2O2与Na反应生成Na2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21-10-22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文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充电电池、干电池的叙述合理的是___
①干电池可以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和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②锌锰干电池长时间连续使用时内装糊状物可能流出腐蚀电器
③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
④充电是使放电时的氧化还原反应逆向进行
(2)为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中国政府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二氧化碳再次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H2(g)+O2(g)=H2O(l) ΔH1=-285.8kJ/mol
②C2H5OH(g)+3O2(g)=2CO2(g)+3H2O(l) ΔH2=-1366.8kJ/mol
③H2O(l)=H2O(g) ΔH3=+44kJmol-1
则CO2与H2反应生成C2H5OH(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3)镁和铝插入NaOH溶液介质中,___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___
(4)目前常用的镍(Ni)镉(Cd)电池,其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Cd+2NiO(OH)+2H2O2Ni(OH)2+Cd(OH)2,已知Ni(OH)2和Cd(OH)2均难于溶水但能溶于酸。正极的反应式是___
(5)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上电流的方向应从___电极(“填A或B”)流向用电器。内电路中,CO___电极(“填A或B”)移动,电极A上CO参与的电极反应为___
2021-10-2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化学试题
7 . 研究表明:丰富的CO2可以作为新碳源,解决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碳源(石油和天然气)枯竭危机,同时又可缓解由CO2累积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实现CO2的良性循环。
(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加氢合成低碳烯烃。现以合成乙烯(C2H4)为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CO2(g)+H2(g)CO(g)+H2O(g) H=+41.3kJmol-1
第二步:2CO(g)+4H2(g)C2H4(g)+2H2O(g) H=-210.5kJmol-1
①CO2加氢合成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要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CO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填字母)。
A.减小压强       B.增大H2浓度 C.加入适当催化剂       D.分离出水蒸气
(2)另一种方法是将CO2和H2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甲醇蒸气和水蒸气。现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CO2和2.75mol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在不同条件下测得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上述反应的H___0(填“>”或“<”),图中压强p1___p2(填“>”或“<”)。
②经测定知Q点时容器的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则Q点H2的转化率为___
③N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021-10-1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9月份月考(1-4班)化学试题
8 . NO用途广泛,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的反应历程与能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第Ⅱ步反应为:

①第Ⅰ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关于的反应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相同条件下,决定该反应快慢的步骤为第Ⅱ步反应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会使E1、E2、E3同时减小
C.第Ⅰ步反应为吸热反应,第Ⅱ步反应为放热反应
D.反应的中间产物是和NO
(2)NO的氯化还原反应为。研究表明:某温度时,v=,其中。该温度下,当时,实验测得v的关系如图一所示,则m=___________,n=___________

(3)NO易发生二聚反应。在相同的刚性反应器中充入等量的NO,分别发生该反应。不同温度下,NO的转化率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二所示。

①该反应的___________0(填“>”“<”或“=”)。
②a、b处正反应速率va___________vb(填“>”“<”或“=”)。
③c点对应体系的总压强为200kPa,则T2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2021-10-10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以NOx为主要成分的雾霾的综合治理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1)N2O是一种强温室气体,且易形成颗粒性污染物,研究N2O的分解对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碘蒸气存在能大幅度提高N2O的分解速率,反应历程为:
第一步:(快反应)
第二步:(慢反应)
第三步:(快反应)
实验表明,含碘时N2O分解速率方程(k为速率常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N2O分解反应中:k值与是否含碘蒸气有关
B.第三步对总反应速率起决定作用
C.第二步活化能比第三步小
D.IO为反应的催化剂
(2)汽车尾气中含有较多的氮氧化物和不完全燃烧的CO,汽车三元催化器可以实现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汽车尾气中的NO(g)和CO(g)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成两种无污染的气体:
①已知:反应,若CO的燃烧热为-283.5kJ/mol,则=___________
②若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和1molNO,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CO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D.
③研究表明氮氧化物的脱除率除了与还原剂、催化剂相关外,还取决于催化剂表面氧缺位的密集程度。以(A、B均为过渡元素)为催化剂,用H2还原NO的机理如下:
第一阶段:B4+(不稳定)+H2→低价态的金属离子(还原前后催化剂中金属原子的个数不变)
第二阶段:Ⅰ.+□
Ⅱ.
Ⅲ.
Ⅳ.
Ⅴ.
注:□表示催化剂表面的氧缺位,g表示气态,a表示吸附态
第一阶段用氢气还原B4+得到低价态的金属离子越多,第二阶段反应的速率越快,原因是___________
(3)之间存在反应。将定量的放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得其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图中a点对应温度下。已知N2O4的起始压强为108kPa,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 ___________kPa(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②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N2O4、NO2的消耗速率与自身压强间存在关系,其中k1、k2是与反应温度有关的常数。相应的速率、压强关系如图所示,一定温度下,k1、k2与平衡常数Kp的关系是k1=___________,在图上标出的点中,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点为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021-10-10更新 | 36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以锌锰废电池中的碳包(含碳粉、Fe、Cu、Ag和MnO2等物质)为原料回收MnO2的工艺流程如下:
I.将碳包中物质烘干,用足量稀HNO3溶解金属单质,过滤,得滤渣a;
II.将滤渣a在空气中灼烧除去碳粉,得到粗MnO2
III.向粗MnO2中加入酸性H2O2溶液,MnO2溶解生成Mn2+,有气体生成;
IV.向III所得溶液(pH约为6)中缓慢滴加0.50mol•L-1Na2CO3溶液(pH约为12),过滤,得滤渣b,其主要成分为MnCO3
V.滤渣b经洗涤、干燥、灼烧,制得较纯的MnO2
(1)Ι中Ag与足量稀HNO3反应生成N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已知II的灼烧过程中同时发生反应:
MnO2(s)+C(s)=MnO(s)+CO(g)       H=+24.4kJ•mol-1
MnO2(s)+CO(g)=MnO(s)+CO2(g)       H=-148.1kJ•mol-1
写出MnO2和C反应生成MnO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H2O2的电子式为_______,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
(4)III中MnO2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溶解一定量的MnO2,H2O2的实际消耗量比理论值高,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
(5)IV中,若改为“向0.50mol•L-1Na2CO3溶液中缓慢滴加III所得溶液”,滤渣b中会混有较多_____杂质。
(6)V中MnCO3在空气中灼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21-10-03更新 | 5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