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臭氧能氧化,故常被用来治理电镀工业中的含氰废水,其化学反应原理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同素异形体
B.该反应是熵增的过程
C.该反应中为氧化产物
D.反应中所涉及的三种气体分子均为非极性分子
2 . 绿色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积极发展氢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制取H2正成为绿色能源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生物甘油水蒸气重整制氢的主要反应如下:
I.C3H8O3(g)3CO(g)+4H2(g) ΔH1=+251kJ·mol-1
II.CO(g)+H2O(g)CO2(g)+H2(g) ΔH2=-41kJ·mol-1
①反应I能够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
②重整总反应C3H8O3(g)+3H2O(g)3CO2(g)+7H2(g)的ΔH3=____
(2)大量研究表明Pt12Ni、Sn12Ni、Cu12Ni三种双金属合金团簇均可用于催化DRM反应(CH4+CO22CO+2H2),在催化剂表面涉及多个基元反应,其中甲烷逐步脱氢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甲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TS1、TS2、TS3、TS4分别表示过渡态1、过渡态2、过渡态3、过渡态4)。
①Pt12Ni、Sn12Ni、Cu12Ni催化甲烷逐步脱氢过程的速率分别为v1、v2、v3,则脱氢过程的速率由大到小的关系为____
②甲烷逐步脱氢过程中活化能最大的反应步骤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Sn12Ni双金属合金团簇具有良好的抗积碳作用,有效抑制碳积沉对催化剂造成的不良影响,请结合图甲解释原因:____

(3)甲烷干法重整制H2的过程为反应a:CH4+CO22CO+2H2,同时发生副反应b:CO2+H2CO+H2O,T℃时,在恒压容器中,通入2molCH4和1molCO2发生上述反应,总压强为P0,平衡时甲烷的转化率为40%,H2O的分压为P,则反应a的压强平衡常数Kp=____(用含P和P0的计算式表示,已知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甲烷裂解制氢的反应为CH4(g)=C(s)+2H2(g) ΔH=+75kJ·mol-1,Ni可作该反应的催化剂。CH4在催化剂孔道表面反应时,若孔道堵塞会导致催化剂失活。其他条件相同时,随时间增加,温度对Ni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影响如图乙所示。考虑综合因素,使用催化剂的最佳温度为____;650℃条件下,1000s后,氢气的体积分数快速下降的原因是____

(5)我国科技工作者发明了一种电化学分解甲烷的直流电源方法,从而实现了碳和水的零排放方式生产氢气,电化学反应机理如图丙所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
2022-05-24更新 | 41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5月全仿真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
3 . 我国科学家在(自然-通讯》发表了低温高效催化丁烷脱氢制丁烯的研究成果。该过程易发生积炭和裂化等副反应,催化反应历程如图a所示[注:0.06ev表示1个C4H8(g)+1个H2(g)的能量)]

(1)三种催化剂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填“A”、“B”或“C”),以C为催化剂时决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
(2)该反应在____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
(3)已知反应活化能Ea(看作不受温度影响),反应温度T和速率常数k之间的关系符合公式:ln k=-+C,下列ln k~图象与上述三种催化剂关系对应正确的是____


(4)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丁烷和适量的催化剂,发生催化脱氢反应,欲提高丁烯的平衡产率,应采取的措施是___(填标号)。
A.升高温度          B.通入Ar以增大压强            C.加入少量H2
若起始投料量不变,经过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丁烷转化率和丁烯产率如图b所示。温度高于T1时,丁烯产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写一条即可),温度高于T2时丁烷转化率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写一条即可)。
2022-05-12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化学试题
4 . 利用CO2催化加氢可制乙烯,反应为2CO2(g)+6H2(g)C2H4(g)+4H2O(g) △H,在两个容积均为1L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2molCO2、4molH2,分别选用两种催化剂,反应进行相同时间,测得CO2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I时反应的活化能低于催化剂II
B.△H>0
C.b、d两状态下,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D.d状态下,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容器中再加入1molCO2与0.5molC2H4,v(正)<v(逆)
2022-03-30更新 | 1508次组卷 | 12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模)化学试题
5 . 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①C(s)+ O2(g)=CO(g)             ∆H1=-111. 8 kJ/mol;
②C(s)+ H2O(g)=CO(g) +H2(g)                 ∆H2 =130 kJ/mol;
③CO(g)+ 2H2(g)=CH3OH(g)                  ∆H3=- 90.1 kJ/mol;
④2CH3OH(g)=CH3OCH3(g)+H2O(g)          ∆H4= -134 kJ/mol。
则CH3OCH3(g)+O2 (g)=2CO(g)+3H2(g)       ∆H=______kJ/mol;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所采用的有利条件是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
(2)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工生产上利用二甲醚与氧气为原料制备合成气,实际生产过程中常常添加一定量的水蒸气,其目的是______;研究发现,所得平衡混合气体中H2的体积分数随n(O2)/n(CH3OCH3)变化如图所示,试解释该曲线先变大后减小的原因______

(3)某温度下,在VL的刚性容器中充入4.0molCH3OCH3、2.0molO2及2.0molH2O(g),在催化剂作用下仅发生反应CH3OCH3(g)+O2(g)2CO(g)+3H2(g),实验测得容器中压强与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前2.0min内该反应速率v(CH3OCH3)=______mol·min-1;该温度下其分压平衡常数Kp=______(kPa)3.5(已知=12.2)。

(4)二甲醚燃料电池常采用磺酸类质子溶剂,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若消耗标准状况下5.6LO2,则理论上左右两室溶液质量变化的差为______g。
6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混合时,其活化能接近于零,反应速率快,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
C.已知,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已知,则
2020-12-19更新 | 24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化学试题
7 . 合成气的主要组分为CO和H2;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合成气有多种方法,其中Sparg工艺的原理为CH4(g)+CO2(g)2CO(g)+2H2(g)。在特定温度下,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相同量的CH4(g)和CO2(g),改变容器体积,测得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浓度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容器温度/℃容器体积物质浓度/(mol·L1)
CH4CO2CO
300V10.020.020.10
300V2xx0.05
350V1yy0.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低温条件下不能自发进行
B.300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5
C.V1∶V2=3∶7
D.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开始时向甲容器中充入0.28 mol CO和0.28 mol H2,CO转化率一定大于2/7
2020-05-14更新 | 49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2020年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一联考化学模拟试题
8 . 氯气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热车点,回答下列问题:
(1)Deacon发明的直接氧化法为:4HCl(g)+O2(g)=2Cl2(g)+2H2O(g)。可按下列催化过程进行:
Ⅰ.CuCl2(s)=CuCl(s)+Cl2(g)       ΔH1=+83kJ·mol-1
Ⅱ.CuCl(s)+O2(g)=CuO(s)+Cl2(g)       ΔH2=-20kJ·mol-1
Ⅲ.4HCl(g)+O2(g)=2Cl2(g)+2H2O(g)       ΔH3
反应Ⅰ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利用ΔH1和ΔH2计算ΔH3时,还需要利用反应___的ΔH
(2)如图为刚性容器中,进料浓度比c(HCl):c(O2)分别等于1:1、4:1、7:1时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可知反应平衡常数K(400℃)__K(500℃)(填“大于”或“小于”)。设容器内初始压强为p0,根据进料浓度比c(HCl):c(O2)=4:1的数据,计算400℃时容器内的平衡压强=___(列出计算式)。按化学计量比进料可以保持反应物高转化率,同时降低产物分离的能耗。进料浓度比c(HCl):c(O2)过低、过高的不利影响分别是___
(3)已知: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NaClO3。有研究表明,生成NaClO3的反应分两步进行:
Ⅰ.2ClO-=ClO2-+Cl-
Ⅱ.ClO2-+ClO-=ClO3-+Cl-
常温下,反应Ⅱ能快速进行,但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很难得到NaClO3,试用碰撞理论解释其原因:___
(4)电解NaClO3水溶液可制备NaClO4,写出阳极反应式:___
9 . 含氮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一定条件下;2N2(g)+6H2O(g)=4NH3(g)+3O2(g)。已知该反应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表一:
表一:
化学键        H-ON-HO=O
E/(kJ/mol)946463391496

则该反应的△H=___________kJ/mol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NO2与1molO2发生反应如下:
4NO2(g)+O2(g)2N2O5(g)
①已知在不同温度下测得N2O5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常温下,该反应能逆向自发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扩大容器体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B.恒温恒容,再充入2molNO2和1molO2,再次达到平衡时NO2转化率增大
C.恒温恒容,当容器内的密度不再改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则一定是降低了温度
(3)N2O5是一种新型绿色硝化剂,其制备可以用硼氢化钠燃料电池作电源,采用电解法制备得到N2O5,工作原理如图。则硼氢化钠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Y、Z、W分别是HNO3、NH4NO3、NaOH、NaNO2四种强电解质中的一种。下表二是常温下浓度均为0.01mol/L的X、Y、Z、W溶液的pH。将X、Y、Z各lmol同时溶于水中得到混合溶液,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0.01mol/L的溶液XYZW
pH1228.54.5

(5)氮的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的海盐粒子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I: 2NO2(g)+NaCl(s) NaNO3(s)+ClNO(g) K1
II: 2NO(g)+Cl2(g) 2ClNO(g) K2
①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用K1、K2表示)
②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NO和0.1molCl2,10min时反应Ⅱ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min),则平衡时NO的转化率α1=___________;其他条件不变,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α2=___________α1 (填“>”“<”或“=”)
2019-02-13更新 | 289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湖北省荆门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元月调研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10 . 温度为T1时,在三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2NO2(g)2NO(g)+O2(g)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容器
编号
物质的起始浓度
(mol·L-1)
物质的平衡浓度
(mol·L-1)
c(NO2)c(NO)c(O2)c(O2)
0.6000.2
0.30.50.2
00.50.35
A.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8B.容器中发生反应的起始阶段有v>v
C.达到平衡时,容器>1D.达到平衡时,容器与容器中的总压强之比为1617
2018-05-16更新 | 638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武汉市2018届高中毕业生五月训练题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