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02 道试题
1 . 研究表明,催化分解的微观机制是复杂的,可以形成以下基本观点:循环反应;且反应产生的强氧化性羟基自由基(·OH)起到了关键作用,该过程被称为类-Fenton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羟基自由基(·OH)所含电子的数目为
B.可以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分解反应的反应热
C.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的反应为
D.去除废水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主要利用了羟基自由基的还原性
2 . 某同学对甲苯与高锰酸钾水溶液反应速率做了如下两个探究实验:
实验Ⅰ: 取一定量的甲苯与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混合,振荡缓慢褪色。
实验Ⅱ: 在实验Ⅰ的试剂取量基础上,再加入的冠醚(18—冠—6),振荡,褪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冠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与冠醚形成的超分子可溶于甲苯
C.冠醚与之间以弱配位键作用实现对的识别
D.实验Ⅰ反应速率小的原因是高锰酸钾不溶于甲苯,氧化剂与还原剂甲苯接触不充分
2024-04-04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某学习小组利用5H2C2O4+2KMnO4+3H2SO4=2MnSO4+K2SO4+10CO2↑+8H2O来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先分别量取KMnO4酸性溶液、H2C2O4(一种弱酸)溶液,然后倒入大试管中迅速振荡,通过测定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1)下列因素能加快该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___。
A.加入少量K2SO4固体B.加入少量NaCl固体
C.增大压强D.加入少量Na2C2O4固体

(2)为了观察到紫色褪去,如果H2C2O4与KMnO4溶液的体积相同,则它们初始物质的量浓度需要满足的关系为:c(H2C2O4):c(KMnO4)___________
(3)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
编号
H2C2O4溶液KMnO4溶液温度/℃褪色时间/s
浓度/mol·L-1体积/mL浓度/mol·L-1体积/mL
a0.102.00.0104.025t1
b0.202.00.0104.025t2
c0.202.00.0104.050t3
①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组合实验编号是___________
②已知b实验生成CO2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请在图中画出a实验生成CO2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___________

③实验b测得混合后溶液褪色的时间为30s,忽略混合前后体积的微小变化,则这段时间平均反应速率v(H2C2O4)=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4)在实验中,草酸(H2C2O4)溶液与KMnO4酸性溶液反应时,褪色总是先慢后快。
①乙同学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___________
假设2:生成Mn2+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假设3:生成CO2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假设4:反应生成的K+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丙同学认为假设4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
②丁同学用如下实验证明假设2成立:在A和B二试管中分别加入4mL0.2mol·L-1草酸溶液,再在A试管中加入lmL0.1mol·L-1MnSO4溶液、B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mL蒸馏水,然后在两支试管中同时分别加入1mL0.1mol·L-1KMnO4酸性溶液。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在B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同学们认为不宜用MnCl2溶液代替MnSO4溶液对该反应进行催化探究,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
2024-04-03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4 . 据文献显示:催化合成DMC的一种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反应中间体
B.①②③中均有的断裂
C.可有效提高DMC的产率
D.合成DMC的反应为
5 . 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内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合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合物B生成化合物C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B.化合物D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化合物E和F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化合物H、I互为同分异构体
6 .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催化剂a表面发生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B.反应生成的原子利用率(期望产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比)为100%
C.在催化剂b表面形成氮氧键时,涉及电子转移
D.使用催化剂a、b均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产量
7 . 氧化铟基纳米催化剂可用于选择性加氢制备,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每生成,转移电子
B.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是杂化
C.该反应过程中只有键断裂,没有键断裂,但有新键形成
D.催化剂,参与反应生成了过渡态物质,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
8 . 2023 年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创新使用了绿色“零碳甲醇”作为燃料,这不仅在亚运史上是第一次,在全球大型体育赛事上也是首次实现了废碳的再生利用。“零碳甲醇”是符合“碳中和”属性的绿色能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主要利用以下反应合成甲醇: CO2(g)+3H2(g)CH3OH(g)+H2O(g)。已知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的= -akJmol-1,ΔS=-bJmol-1K-1(a>0,b >0),假设该反应的焓变和熵变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请计算该反应能够发生的适宜温度T的取值范围 ___________K(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目前有多种用于工业捕集CO2的方法,主要分为吸收(物理吸收、化学吸收、生物吸收)、吸附、深冷分离和膜分离等,也有将不同捕集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一种模拟脱除工业尾气中CO2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某温度下,吸收塔中H2CO3溶液吸收一定量的后,则该溶液的pOH=___________(该温度下H2CO3的Ka1=4.6×10-7,Ka2=5.0×10-11   Kw=1×10-a,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3)CO2合成甲醇的工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称为直接法:CO2直接加H2合成甲醇;一类称为间接法:CO2和H2通过逆水煤气反应,先合成CO后,CO和H2再合成甲醇。
I.CO2 (g)+3H2 (g)CH3OH(g)+H2O(g)   ΔH1=-48.9kJmol-1
Ⅱ.CO2(g)+H2(g)CO(g)+H2O(g)   ΔH2= +41.1 kJ·mol-1
Ⅲ.CO(g)+2H2(g)3CH3OH(g)     ΔH3=-90kJmol-1
①若利用间接工艺法合成甲醇,反应的决速步为逆水煤气反应,下列示意图中能体现上述反应体系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_ (填字母)。

②室温下,二氧化碳与氢气合成甲醇的平衡常数K为6.8×10-3,寻找催化效率高、选择性高的催化剂是推动该反应投入实际生产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某催化剂下,反应Ⅲ的反应历程(图中的数据表示的仅为微粒的数目以及各个阶段微粒的相对总能量,﹡表示吸附在催化剂上)如图所示:

已知V中有一种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V可表示为___________
③工业生产中测定体系的压强具有实际意义。一定温度下,仅利用反应Ⅰ直接合成甲醇,将体积分数为a% CO2、3a% H2 的进料气(含杂质气体),以 Cu/Zn/Al/Zr纳米纤维为催化剂,控制压强为50 bar(1 bar=100 kPa)发生反应I,进料气中杂质气体不反应,达到平衡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90%,达到平衡时, p(H2) =___________bar,反应I的平衡常数Kp= ___________bar-2(Kp为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4)甲醇便于运输,是一种具有前景的液体燃料,利用手持技术,通过测定甲醇、乙醇、正丙醇等三种物质在温度传感器尖头处蒸发时的温度变化曲线,根据曲线下降的幅度和速率的快慢,可以比较它们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请判断表示甲醇的曲线是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

9 . N2H4是一种强还原性的高能物质,在航天、能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我国科学家合成的某Ru(Ⅱ)催化剂用[L-Ru-NH3]+表示|能高效电催化氧化NH3合成N2H4,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图中L为原子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L-Ru-NH3]2+中Ru的化合价为+3
B.反应Ⅳ中有非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C.电催化氧化NH3合成N2H4发生在电解池阳极区
D.N2H4与NH3中 N 原子的 VSEPR 模型均为四面体形
10 . 镍基材料作为甲醇反应催化剂已被广泛研究。近日,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提出均能催化甲醇反应,其反应历程的片段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文献中反应指的是还原反应
B.吸附甲醇的效果:劣于
C.催化下,消耗的步骤为决速步
D.上述历程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由转化为
2024-04-0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