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有效控制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因此捕集、利用CO2始终是科学研究的热点。
(1)新的研究表明,可以将CO2转化为炭黑回收利用,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①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②整个过程中Fe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③写出CO2转化为炭黑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电解法转化CO2可实现CO2资源化利用。电解CO2制HCOOH的原理如图所示。

①写出阴极CO2还原为HCOO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
②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区的KHCO3溶液浓度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
2020-10-25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2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方法进行探究。
(1)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H2O2溶液分别进行H2O2的分解实验,实验报告如下表所示(现象和结论略)。

序号温度/催化剂现象结论
140FeCl3溶液
220FeCl3溶液
320MnO2
420
①实验1、2研究的是__________ 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②实验2、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2)查文献可知,Cu2对H2O2分解也有催化作用,为比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
②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以收集到40 mL气体为准,忽略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
(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可发生反应: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实验时发现开始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一段时间后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对此展开讨论:
①某同学认为KMnO4与H2C2O4的反应是______热反应,导致_______________
②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___的影响。要证明你的猜想,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
3 . 氧化剂H2O2在反应时不产生污染物,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Ⅰ. 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探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下表所示的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反应物催化剂
10 mL 2% H2O2溶液
10 mL 5% H2O2溶液
10 mL 5% H2O2溶液+1 mL H2O1 mL 0.1 mol·L-1FeCl3溶液
10 mL 5% H2O2溶液+1 mL HCl溶液1 mL 0.1 mol·L-1FeCl3溶液
10 mL 5% H2O2溶液+1 mL NaOH溶液1 mL 0.1 mol·L-1FeCl3溶液
(1)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同学们进行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分析该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
         
Ⅱ. MnO2对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某实验小组对H2O2的分解做了如下探究。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研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记录的一组数据,将状态不同的0.1 g MnO2分别加入盛有50 mL等浓度的H2O2溶液的大试管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结果如下:
MnO2状态触摸试管情况观察结果反应完成所需时间
粉末状很烫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4 min
块状微热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30 min
(1)写出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该反应是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____有关。
(3)实验过程中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和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__,计算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 . 目前,燃煤脱硫是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主要脱硫方法有以下几种:
Ⅰ.石灰法原理为:2CaO(s)+2SO2(g)+O2(g)⇌2CaSO4(s)
(1)T1℃时,向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CaO(s),并通入2molSO2(g)和1molO2(g)发生上述反应,2min时达平衡,此时CaSO4(s)为1.8mol。0~2min内,用SO2(g)表示的该反应的速率v(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催化氧化法   
活性炭催化氧化法是基于活性良好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作用,其反应机理为:
O2+2C→2C—O;SO2+C→C—SO2;C—SO2+C—O→C—SO3+C;
C—SO3+H2O→C—H2SO4;C—H2SO4→H2SO4+C。
(2)整个过程中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性炭在反应过程中作催化剂,改变了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反应速率        B.反应限度        C.反应焓变        D.反应路径        E.反应活化能
Ⅲ.CO还原法原理为2CO(g)+SO2(g)⇌S(g)+2CO2(g)     ΔH
已知:S(g)+O2(g)=SO2(g)     ΔH1=-574.0kJ·mol-1;CO燃烧热为283.0kJ·mol-1
(4)起始温度为T2℃时,分别在三个容积均为10L的绝热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O(g)+SO2(g)⇌S(g)+2CO2(g),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容器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CO2(g)的物质的量/mol
CO(g)SO2(g)S(g)CO2(g)
10.50.50A
10.5000.8
2100b

①容器乙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再向其中充入CO(g)、 SO2(g)、S(g)、CO2(g)各1mol,此时v(正)__________ v(逆)。(填“>”、“<”或“=”)。
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b=1.6                 B.平衡常数甲>乙               C.达到平衡的时间:丙<乙
2018-12-05更新 | 58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H2O2作为氧化剂在反应时不产生污染物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比较Fe3+Cu2+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定性分析: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溶液改为Fe2(SO4)3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A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向外拉出一段后松手,过一段时间后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本在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中,酸性高锰酸钾和弱酸草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明显提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亚铁盐与H2O2溶液的反应。
【实验I】试剂:酸化的0.5mol·L-1 FeSO4溶液(pH =0.2),5%H2O2溶液(pH=5)。
操作现象
取2mL上述FeSO4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5%H2O2溶液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稍后,产生气泡。测得反应后溶液pH = 0.9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
(1)上述实验中H2O2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试剂:未酸化的0.5mol·L-1FeSO4溶液(pH=3),5% H2O2溶液(pH=5)
操作现象
取2mL5%H2O2溶液于试管中,
加入5滴上述FeSO4溶液,
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产生大量气泡,并放热,反应混合物颜色加深且有浑浊。测得反应后溶液pH =1.4
(3)将上述混合物分离,得到棕黄色沉淀和红褐色胶体。取部分棕黄色沉淀洗净,加4 mol·L-1盐酸,沉淀溶解得到黄色溶液。初步判断该沉淀中含有Fe2O3,经检验还含有SO42-。检验棕黄色沉淀中SO4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对于生成红褐色胶体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设:
ⅰ.H2O2溶液氧化Fe2+消耗H+
ii.Fe2+氧化的产物发生了水解
①根据实验Ⅱ记录否定假设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验证假设ⅱ: 取__________溶液,加热,溶液变为红褐色,pH下降,证明假设ii成立。
(5)将FeSO4溶液加入H2O2溶液后,产生红褐色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Ⅲ】若用FeCl2溶液替代FeSO4溶液,其余操作与实验Ⅱ相同,除了产生与Ⅱ相同的现象外,还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褪色。
(6)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7)由实验I、Ⅱ、Ⅲ可知,亚铁盐与H2O2反应的现象与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有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