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图:

(1)反应I:
反应Ⅲ:
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对反应Ⅱ,在某一投料比时,两种压强下,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_______(填“>”或“<”)。
(3)可以作为水溶液中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将ⅱ补充完整。
i.ⅱ.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探究i、ⅱ反应速率与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饱和溶液加入到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易溶解在溶液中)
ABCD
试剂组成
实验现象溶液变黄,一段时间后出现浑浊溶液变黄,出现浑浊较A快无明显现象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A快

①B是A的对比实验,则_______
②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 . 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2)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
(3)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的变化是:E1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4)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mol-1,写出其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5)反应3Fe(s)+4H2O(g)Fe3O4+4H2(g),在一可变的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①增加Fe的量, 其正反应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以下相同)。
②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其正反应速率_______
③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的体积增大,逆反应速率_______
2020-10-24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南昌新东方】)5. 2020 高二上 进贤一中 期中考试 田荣达
3 . 《化学反应原理》对于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及其规律是极为重要的,它们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际价值;它们不仅是核心的基础化学知识,而且对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有甲、乙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设计了以下实验
I.甲组同学,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设计了如图A、B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定性比较:图A可通过观察___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CuSO4改为CuCl2更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
(2)定量比较:如图B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
(3)将0.1 mol MnO2粉末加入到50 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计算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请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Ⅱ.乙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加热仪器和夹持仪器均已省略)。
(1)实验原理: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
(2)实验目的:

装置A,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装置B,探究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通过A、B装置,分别进行了三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并经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实验组号温度/℃Na2S2O3溶液H2SO4加入H2O 的体积/mL出现沉淀所需时间/s
体积
/mL
浓度/ (mol • L−1体积/mL浓度/(mol • L−1
I050.1100.158
050.150.11012
3050.150.1104
结论1:由Ⅰ和Ⅱ两组数据可知,_______
结论2:由Ⅱ和Ⅲ两组数据可知,________
4 .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是综合利用CO2的热点研究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1)CO2催化加氢生成乙烯和水的反应中,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n(C2H4)∶n(H2O)=__________。当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增大压强,则n(C2H4)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理论计算表明,原料初始组成n(CO2)∶n(H2)=1∶3,在体系压强为0.1MPa,反应达到平衡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x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C2H4、CO2变化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CO2催化加氢合成C2H4反应的ΔH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
(3)根据图中点A(440K,0.39),计算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MPa)−3(列出计算式。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反应往往伴随副反应,生成C3H6、C3H8、C4H8等低碳烃。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乙烯选择性,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7-09更新 | 16366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新课标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利用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 + 5 H2C2O4 + 6H+ ═ 2Mn2+ + 10CO2 + 8H2O
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实验中所用KMnO4溶液均已加入H2SO4):
甲组: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气体体积的大小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
某同学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其中A、B的成分见下表

序号

A溶液

B溶液

2mL0.2mol/LH2C2O4溶液

4mL0.01mol/LKMnO4溶液

2mL0.1mol/LH2C2O4溶液

4mL0.01mol/LKMnO4溶液

2mL0.2mol/LH2C2O4溶液

4mL0.01mol/LKMnO4溶液和少量MnSO4



(1)实验开始前需要检查气密性。分液漏斗中A溶液应该__________加入(填“一次性”或“逐滴滴加”)
(2)完成该实验还需要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实验结束后读数前需要移动量气管,使两个量气管的液面相平。
乙组:通过测定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的多少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
为了探究KMnO4与H2C2O4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在室温下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编号

1

2

3

4

水/mL

10

5

0

X

0.5mol/L H2C2O4/mL

5

10

10

5

0.2mol/L KMnO4/mL

5

5

10

10

时间/s

40

20

10

——


(3)X=____,4号实验中始终没有观察到溶液褪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2号反应中,H2C2O4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5)在实验中发现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时,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某同学认为是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所致,重做3号实验,测定过程中溶液不同时间的温度,结果如表:

时间/s

0

5

10

15

20

25

30

温度/℃

25

26

26

26

26.5

27

27


结合实验目的与表中数据,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的猜想还可能是_________的影响。
2020-05-15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南昌新东方】2018-2019 莲塘一中 高三11月 012
6 . 亚硝酰硫酸(NOSO4H)主要用于染料、医药等工业。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制备少量NOSO4H,并测定产品的纯度。已知:NOSO4H遇水分解,但溶于浓硫酸而不分解。

(1)装置A制取SO2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导管b的作用是___
(2)装置B中浓HNO3与SO2在浓H2SO4作用下反应制得NOSO4H。
①该反应必须维持体系温度不得高于20℃,采取的措施除了冷水浴外,还可以是___(只写1种)。
②开始反应缓慢,待生成少量NOSO4H后,温度变化不大,但反应速度明显加快,其原因是___
(3)装置C的主要作用是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该实验装置存在可能导致NOSO4H产量降低的缺陷是___
(5)测定亚硝酰硫酸NOSO4H的纯度
准确称取1.380g产品放入250mL的碘量瓶中,加入0.1000mol·L-1、60.00mL的KMnO4标准溶液和10mL25%H2SO4溶液,然后摇匀。用0.2500mol·L-1草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消耗草酸钠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已知:2KMnO4+5NOSO4H+2H2O=K2SO4+2MnSO4+5HNO3+2H2SO4
①配平:__MnO4-+__C2O42-+__=__Mn2++__+__H2O
②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
③亚硝酰硫酸的纯度=___。(精确到0.1%)[M(NOSO4H)=127g·mol-1]
7 . 酸性溶液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某同学设计如下表所示方案探究温度、浓度改变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情况。
实验序号 实验温度 参加反应的物质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
溶液含硫酸 溶液
A 298 2 4 a 0
B 2 3 a 10
C 318 2 a 1
(1)实验中a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探究温度变化对反应速率影响情况的两组实验是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实验B中数据计算,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3)他们发现,A组实验中收集的体积如图a所示;若使A组反应在绝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的反应速率随着时间的变化如图b所示。

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一是产物中是反应的催化剂;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b信息知,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其用量________填“有关”“无关”或“无法确定”
2020-01-24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南昌新东方】5. 南昌三中 徐钢 吴丹.
19-20高二上·江西南昌·期中
8 . (主要指)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有效去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催化剂能催化反应生成.
(1)在有氧条件下,将一定比例的O2、NH3和NOx的混合气体,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M的反应器中反应,反应相同时间NOx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的去除率先迅速上升后上升缓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当反应温度高于时,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2)在无氧条件下,将一定比例的的混合气体通过两种不同催化剂,测量逸出气体中氮氧化物含量如图,从而确定脱氮率(注:脱氮率即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反应原理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适当增加的量有利于提高烟气脱氮率
B.使用第②种催化剂更有利于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C.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对脱氮率没有影响
D.催化剂①、②分别适合于左右脱氮
(3)对于反应:
一定温度下,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此时容积为与反应时间t变化曲线X如图所示。

①若在时刻改变一个条件,曲线X变为曲线Y或曲线Z。变为曲线Y改变的条件是______。变为曲线Z改变的条件是______
②若降低温度,达到平衡,请在上图中画由曲线X在的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____.
2019-12-1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南昌新东方】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9 . 某实验小组设计实验,利用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测定溶液紫色消失所需时间的方法,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供选择的实验药品有:0.01mol·L1酸性KMnO4溶液、0.1mol·L1酸性KMnO4溶液、0.1mol·L1H2C2O4溶液、0.2mol·L1H2C2O4溶液。
(1)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
实验 酸性KMnO4溶液 H2C2O4溶液 褪色时间/s
c/(mol·L1) V/mL c/(mol·L1) V/mL
0.01 4 0.1 2 t1
a 4 b 2 t2
①表中a=________、b=________
②甲组实验KMnO4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用含t1的式子表示)。
(3)测得某次实验(恒温)时,溶液中Mn2+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图。请解释n(Mn2+)在反应起始时变化不大、一段时间后快速增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0-1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三校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联考化学试题
10 . 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能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应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1)反应Fe+H2SO4=FeSO4+H2↑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
①该反应为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图2实验装置,在甲试管里先加入适量铁片,再加入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③若要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铁片改为铁粉B.稀硫酸改为98%的浓硫酸C.升高温度
(2)若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装置如图3所示。

①铜为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②若该电池反应过程中共转移0.3 mol电子,则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__L。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