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金属铬坚硬,耐腐蚀,可做镀层金属,并且在制皮革,羊毛,火柴,颜料等方面均有其应用。但是Cr(Ⅵ)致癌,因此国家对废水中Cr含量有严格的排放标准。已知: Ksp[Cr(OH)3]= 1 ×10-32
(1)基态Cr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
(2)还原法
①可以选择焦亚硫酸钠或硫代硫酸钠(Na2S2O3在酸性条件下分解为HSO、SO)处理含铬(VI)废水,处理费用低。其工艺流程如图:

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
②Cr2O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强,其他条件相同,pH<2.5时pH过低,充分反应后除铬率反而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
③室温下,加入石灰乳调节pH,当Cr3+完全沉淀时[c(Cr3+)≤1 ×10-6mol/L],溶液pH范围是 _______
(3)Fe3O4/纳米Fe去除法
(i)某研究小组经查阅资料,发现磁铁矿Fe3O4辅助纳米Fe可以降解废水中的Cr2O。为验证其准确性,进行了如下实验,相同时间内得到如下实验结果。
实验编号纳米 Fe(g/L)Fe3O4(g/L)Cr2O实际降解率
10.05051.4%
2027.12%
30.05286.67%
(ii)依据如下两个图示信息,上述实验3降解Cr2O效率增大的原因是 _______
2022-04-20更新 | 4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检测化学试题
2 . 自然界中锰是含量较高的元素,分布在海洋深处与地壳中,它有多种化合价,如KMnO4(Ⅶ)、K2MnO4(Ⅵ)、MnO2(Ⅳ)等具有氧化性,MnSO4(Ⅱ)等具有还原性。
(1)工业上常用锰酸钾溶液电解制备高锰酸钾,写出离子方程式___
(2)某兴趣小组用KMnO4滴定法测定补铁剂乳酸亚铁{[CH3CH(OH)COO]2Fe}中Fe2+含量进而计算产品中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
①结果测得产品的质量分数总是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___
②在滴定的时候发现,一开始反应很慢,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迅速加快,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验证的实验方法是___
(3)地下水中往往铁锰元素含量超标,常以Fe2+、Mn2+形式存在,可用ClO2水溶液去除铁、锰元素。随ClO2浓度、pH的增加,铁锰去除率或浓度变化曲线如图:

已知:1.碱性越大,Mn2+越易被氧化为MnO2,MnO2水合物可吸附Mn2+
2.ClO2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消毒中常用作杀菌剂并转化为Cl-,碱性会歧化为ClO和ClO
①ClO2投加1.2mg前后,去除铁锰情况如图的原因是___
②pH6~8锰去除率增大,其原因是___
3 . 苯乙烯是生产塑料和合成橡胶的重要有机原料,国内外目前生产苯乙烯的方法主要是乙苯用金属氧化物催化脱氢法。
I.直接脱氢法反应方程式为:+H2(g)
(1)经研究表明,在固定空速(恒压)条件下,该反应存在乙苯的转化率较低、金属氧化物表面存在积碳等问题。若改通650℃水蒸气与乙苯混合气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加入水蒸气的作用是___
II.近年来,有研究者发现若将上述生产过程中通入水蒸气改为通入,在气氛中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更容易进行,+CO2(g)
该反应由于催化剂金属氧化物的不同,可能存在三种反应机理
(2)①逆水煤气机理:即反应,促进反应正向进行,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晶格氧机理:Ar气氛下进行乙苯基本脱氢时消耗晶格氧,催化剂上金属钒(V)的化合价降低;将反应后的催化剂用再生,可以重新得到高价态的钒(V),补充晶格氧。因此高价态的钒(V)是反应的催化活性中心,的作用是保持钒(V)物种处于高价态。催化循环可表示如下:

则上述机理图中物质X为_______。(填“”或“”)
③550℃耦合乙苯脱氢

由图中过程可知,酸性位和碱性位都是反应的活性中心,乙苯脱氢是催化剂上的酸碱位协同作用的结果。酸性位上发生乙苯分子的吸附活化;弱碱性位参与脱去,而强碱性位活化,被活化的很容易和反应,生成苯乙烯。由于催化剂的碱性不同,在上发生的是直接脱氢,而在上发生的基本上是耦合脱氢的原因是_______
(3)从资源综合利用角度分析,乙苯与混合制苯乙烯的优点是:_______
(4)含苯乙烯的废水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可采用电解法进行处理,其工作原理如图(电解液是含苯乙烯和硫酸的废水,pH=6.2),已知:(羟基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将苯乙烯氧化成

若电路中通过10mol电子,则有_______g苯乙烯被羟基自由基完全氧化成
2023-03-27更新 | 5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煤的洁净技术(包括固硫技术和脱硫技术两类)可有效降低燃煤废气中SO2的含量,已成为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导技术之一。
I.固硫技术:通过加入固硫剂,将硫元素以固体形式留在煤燃烧的残渣中。石灰石是常用的固硫剂,固硫过程中涉及的部分反应如下:
①CaCO3(s)CaO(s) + CO2(g)△H1= +178.30kJ/mol
②CaO(s) + SO2(g) + 0.5O2(g)CaSO4(s)△H2= -501.92 kJ/mol
③CO(g) + 0.5O2(g)CO2(g)△H3
④CaSO4(s) + CO(g)CaO(s) + SO2(g) + CO2(g)△H4= +218.92kJ/mol
(1)△H3=________kJ/mol。
(2)在煤燃烧过程中常鼓入稍过量的空气以提高固硫率(燃烧残渣中硫元素的质量占燃煤中硫元素总质量的百分比),结合反应②、③、④分析其原因:_________
II.电化学脱硫技术是一种温和的净化技术,其基本原理为利用阳极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氧元素为-1价)将燃煤中的含硫物质氧化除去,其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3)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
(4)补全用羟基自由基除去煤中二硫化亚铁(FeS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___FeS2+____·OH=________Fe3++ ______SO+ _____H2O +
(5)利用上述装置对某含FeS2的煤样品进行电解脱硫,测得一定时间内随溶液起始pH的改变脱硫率(溶于水中的硫元素质量占煤样中硫元素总质量的百分比)的变化如图所示。pH大于1.5后脱硫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有:随着pH的升高,反应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降低;__
2021-05-24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调研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探究方案探究目的
A将两只装有NO2的玻璃球分别置于冷水和热水中温度对化学平衡产生影响
B向盛有淀粉、KI的溶液中滴加HNO3酸化的溶液,振荡比较Fe3+和I2的氧化性
C用pH计分别测量等体积HCOOH和CH3COOH溶液的pH推电子基团对羧基酸性影响的比较
D向溴水中滴加少量乙醇,振荡比较Br2在水中和乙醇中溶解度的大小
A.AB.BC.CD.D
2024-01-31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 徐州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以银锰精矿(主要含、MnS、)和氧化锰矿(主要含)为原料联合提取银和锰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I.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于;II.
(1)“浸锰”过程中,溶液可浸出矿石中锰元素,同时去除,有利于后续银的浸出,使矿石中的银以的形式残留于浸锰渣中。
晶胞如图所示,距离S最近的Fe2+的个数为___________

②锰元素浸出时,发生反应:,其平衡常数K与的代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
③去除时,转化为铁盐和硫酸盐,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浸银”过程中,使用过量、HCl和混合液作为浸出剂,将中的银以形式浸出,反应为2Fe3+ + Ag2S + 4Cl-2Fe2+ + 2[AgCl2]-+ S。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浸出剂中的作用为___________
(3)“沉银”过程中,需要加入过量的铁粉。
①使用过量的铁粉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一定温度下,Ag的沉淀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amin后,Ag的沉淀率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4-12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卷
7 . 苯乙烯是生产塑料和合成橡胶的重要有机原料,可由乙苯催化脱氢获得。
I.直接催化脱氢
(1)已知:①C6H5C2H5(g)+O2(g)=8CO2(g)+5H2O(g)        △H1=-4386.9kJ•mol-1
②C6H5CH=CH2(g)+10O2(g)=8CO2(g)+4H2O(g)        △H2=-4263.1kJ•mol-1
③H2(g)+O2(g)=H2O(g)        △H3=-241.8kJ•mol-1
反应C6H5C2H5(g)C6H5CH=CH2(g)+H2(g)的△H=______kJ•mol-1
(2)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乙苯蒸气和高温水蒸气,在0.1MPa和催化条件下,不同温度时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和苯乙烯的平衡选择性如图1所示。

(已知:高温水蒸气不参与乙苯催化脱氢反应;苯乙烯的平衡选择性指除了H2以外的产物中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乙苯可能会裂解产生积碳覆盖在催化剂表面,使催化剂“中毒”。)
①加入高温水蒸气的作用是______
②实际生产中控制反应温度为600℃的理由是______
II.CO2氧化乙苯脱氢
(g)+CO2(g)(g)+CO(g)+H2O(g)        △H=+158.8kJ•mol-1
(3)CO2氧化乙苯脱氢反应的机理如下:
①晶格氧机理
Ar气氛围下,以高价态钒镁氧化物晶体作催化剂进行乙苯脱氢,并将CO2转化为CO,催化循环可表示为图2,图中物质______(填“MgVmOn+1”或“MgVmOn”)

                                                    图2
②酸碱位协同催化机理

由图可知,酸性位(A)和碱性位(B)都是反应的活性中心,酸性位上发生乙苯的吸附活化;弱碱性位(B1)参与脱去α-H,而强碱性位(B2)活化CO2,被活化的CO2很容易和β-H反应,生成苯乙烯。由于催化剂的碱性不同,在Al2O3上发生的是乙苯直接脱氢,而在Na2O/Al2O3上发生的基本上是CO2耦合乙苯脱氢的原因是______
(4)从资源综合利用角度分析,CO2氧化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优点是______
2023-11-02更新 | 29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调研化学试题
8 . 以银锰精矿(主要含)和氧化锰矿(主要含)为原料联合提取银和锰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于
(1)“浸锰”过程是在溶液中使矿石中的锰元素浸出,同时去除,有利于后续银的浸出,矿石中的银以的形式残留于浸锰渣中。“浸锰”过程中,发生了反应,其平衡常数K与的代数关系式为_______
(2)“浸银”时,使用过量的混合液作为浸出剂,将中的银以形式浸出。
①“浸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浸出剂中的作用是_______
(3)“沉银”过程中需要过量的铁粉作为还原剂。
①“沉银”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一定温度下,的沉淀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解释t分钟后的沉淀率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

(4)“浸锰”过程中产生的可用于“浸银”,生产中需要测定的浓度来确定其用量。测定方法:准确量取20.00浸取液置于250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滴加稍过量的溶液(还原为),充分反应后,除去过量的。用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反应生成),消耗溶液12.00。计算浸取液中的浓度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23-10-22更新 | 2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Ⅰ.为验证不同化合价铁的氧化还原能力,利用下列电池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FeSO4•7H2O固体和蒸馏水配制FeSO4溶液时,还需要加入少量铁粉和________(写名称)。
(2)电池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铁电极溶液中c(Fe2+)增大,石墨电极上未见Fe析出。则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因此,验证了Fe2+氧化性小于________(写化学符号,下同)
Ⅱ.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有毒的Cr2O,必须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还原沉淀法
该法的工艺流程为:CrOCr2OCr3+Cr(OH)3
(3)第①步存在平衡:2CrO(黄色)+2H+Cr2O(橙色)+H2O。若平衡体系的pH=2,则溶液显________色。
(4)写出第②步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
方法二:电解法
该法用Fe做电极电解含Cr2O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进行,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Cr(OH)3沉淀。
(5)用Fe做电极的原因为________
2023-09-1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榴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测试化学试题
10 . 以银锰精矿(主要含)和氧化锰矿(主要含)为原料联合提取银和锰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于
(1) “浸锰”过程是在溶液中使矿石中的锰元素浸出,同时去除,有利于后续银的浸出:矿石中的银以的形式残留于浸锰渣中。
①“浸锰”过程中,发生反应,则可推断:__________(填“>”或“<”)
②在溶液中,银锰精矿中的和氧化锰矿中的发生反应,则浸锰液中主要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___
(2) “浸银”时,使用过量的混合液作为浸出剂,将中的银以形式浸出。
①将“浸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___

②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浸出剂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3) “沉银”过程中需要过量的铁粉作为还原剂。
①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定温度下,的沉淀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解释分钟后的沉淀率逐渐减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

   

(4)结合“浸锰”过程,从两种矿石中各物质利用的角度,分析联合提取银和锰的优势:________
2023-06-28更新 | 9666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