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的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金属钼具有高强度、高熔点、耐磨抗腐性等优点,用于制火箭、卫星的合金构件。钼酸钠晶体(Na2MoO4·2H2O)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缓蚀剂。利用钼矿(主要成分MoS2,还含少量钙、镁等元素)为原料冶炼金属钼和钼酸钠晶体的主要流程图如下:

(1)Na2MoO4·2H2O中钼元素的价态为___________,煅烧产生的尾气引起的环境危害主要是:___________
(2)用浓氨水溶解粗产品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MoO3___________氧化物(填“酸性”“碱性”或“两性”)。
(3)操作Ⅰ是___________,操作Ⅱ所得的钼酸要水洗,检验钼酸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采用NaClO氧化钼矿的方法将矿石中的钼浸出。
①请配平以下化学反应:_________
NaClO+___________MoS2+___________NaOH=__________Na2MoO4+___________Na2SO4+___________NaCl+___________H2O。
②钼的浸出率随着温度变化如图,浸出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放热或吸热)。
2024-03-1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德化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Ⅰ.在0.1 mol·L-1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2O+H2O 2HCrO2CrO+2H
(1)在强碱溶液中,铬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向重铬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溶液中c(Cr2O)/c(CrO)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Ⅱ.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 顺序可能有如下四种关系:并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①c(Cl-)>c()>c(H)>c(OH-)              ②c(Cl-)>c()>c(OH-)>c(H)
③c()>c(Cl-)>c(OH-)>c(H)              ④c(Cl-)>c(H)>c()>c(OH-)
(2)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 ___________,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选填序号)。
(3)若上述关系中③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
(4)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HCl)___________c(NH3·H2O)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Ⅲ.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某市售白醋(含,是一元弱酸)的总酸量。实验步骤如下:
(5)①量取10.00mL市售白醋,在烧杯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即得稀释白醋溶液。取该稀释白醋溶液20.00mL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几滴___________作指示剂。
②用0.1000mol/L NaOH溶液滴定,当___________时,停止滴定,并记录NaOH溶液的最终读数。重复滴定4次。
③实验记录如下:
滴定次数1234
V(稀释白醋)/mL20.0020.0020.0020.00
(NaOH)/mL15.0015.0414.9616.52
按上述数处理,可得c(市售白醋)=___________mol/L。
④在本实验的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 (填字母)。
A.碱式滴定管在滴定时未用NaOH标准溶液润洗
B.锥形瓶在滴定时剧烈摇动,有少量液体测出
C.锥形瓶中加入待测稀释白醋溶液后,再加少量水
D.碱式滴定管的尖嘴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E.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
2024-02-1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格致鼓山中学、教院二附中、铜盘中学、十五中、十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3 . 草酸亚铁晶体( FeC2O4·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呈淡黄色,可用作照相显影剂。某实验小组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I.采用如下装置(可重复选用)进行实验探究纯净草酸亚铁晶体受热分解的产物。
   
(1)装置D的名称为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d→e→b→c→尾气处理装置(填仪器接口的小字母编号)。
(3)能证明分解产物中存在C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将54.0g草酸亚铁晶体在氮气的氛围中加热分解,得到分解产物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4)B点时,固体只含有一种铁的氧化物,则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Ⅲ.文献表明:相同条件下,草酸根(C2O)的还原性强于Fe2+。为检验这一结论进行以下实验。
资料:ⅰ.草酸(H2C2O4)为二元弱酸。
ⅱ.三水三草酸合铁酸钾K3[Fe(C2O4)3]·3H2O为翠绿色晶体,光照易分解。其水溶液中存在:[Fe(C2O4)3] 3Fe3++ 3C2O K=6.3×1021
通过Fe3+和C2O在溶液中的反应比较Fe2+和C2O的还原性强弱
操作现象
在避光处,向10mL0.5mol∙L-1FeCl3溶液中缓慢加入0.5mol∙L-1K2C2O4溶液至过量,搅拌,充分反应后,冰水浴冷却,过滤得到翠绿色溶液和翠绿色晶体
(5)取实验中的少量晶体洗净,配成溶液,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继续加入硫酸,溶液变红。加硫酸后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经检验,翠绿色晶体为K3[Fe(C2O4)3]·3H2O。请设计实验,确认实验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
2023-08-20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八县(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4 . 一碳化学技术是指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甲醇等为原料,用化工的方法制造产品的化学体系的总称,一碳化学技术的应用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I、
II、
反应___________。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含量___________(填“增多”或“不变”或“减少”)。
(2)在压强、的起始投料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I、II,实验测得的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
其中曲线②表示___________平衡时的选择性;温度高于时,曲线①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为同时提高的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的选择性,应选择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填标号)。
A.低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高温、低压。
2023-02-11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科学家实现了喹啉并内酯的高选择性制备。合成路线如下图。

已知:
i. R―Br+R'CHO
ii. ROH+R'BrROR'
iii.碳碳双键直接与羟基相连不稳定
(1)试剂a为_______;B中官能团的电子式为_______
(2)B(苯胺)具有碱性,B转化为C的反应中,使B过量可以提高ClCH2COOC2H5的平衡转化率,其原因是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H→I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5)K是F的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结构还有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6)D和I转化成J的反应过程中还生成水,理论上该过程中消耗的与生成的J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022-04-08更新 | 123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福建省高考真题变式题(有机综合题)
6 . 含铬电镀废水的主要成分如下表,常用“沉淀法”和“药剂还原沉淀法”进行处理。
离子Cr(Ⅵ)
含量/28.3812.920.340.0690.014

Ⅰ.“沉淀法”工艺流程如下图。

金属离子沉淀完全时()及沉淀开始溶解时的pH如下。
金属离子
pH沉淀完全6.78.32.88.25.6
沉淀开始溶解-13.514.010.512.0

(1)“氧化”过程中转化为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沉降”过程中应调节pH范围是_______~10.5。
(3)已知25℃时。“沉铬”过程中:
①生成铬黄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从平衡角度分析pH对沉铬率的影响_______
Ⅱ.“药剂还原沉淀法”工艺流程如下图。

(4)“还原”过程中,被Cr(Ⅵ)氧化为_______
(5)比较“沉淀法”和“药剂还原沉淀法”工艺的优劣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022-04-02更新 | 473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八地市(福州、厦门、泉州、莆田、南平、宁德、三明、龙岩)2022届高三毕业班4月诊断性联考化学试题
7 . 丁烯和丙烯都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正丁烷制备1−丁烯,然后用1−丁烯制备丙烯。正丁烷催化脱氢制备1−丁烯的反应为:CH3CH2CH2CH3(g)CH2=CHCH2CH3(g)+H2(g) ΔH
已知:Ⅰ.温度过高会引发正丁烷裂解生成低碳烃类的副反应。
Ⅱ.H2(g)、CH3CH2CH2CH3(g)、CH2=CHCH2CH3(g)的燃烧热分别为ΔH1=−Q1kJ•mol−1、ΔH2=−Q2kJ•mol−1、ΔH3=−Q3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ΔH=___________。(用含Q1、Q2、Q3的代数式表示)。
(2)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不同配比的催化剂条件下,催化效果的相关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组催化剂组成正丁烷转化率/%1−丁烯收率/%
1无催化剂50.35
2SiO250.35
3SiO2+9%CrOx25.518.3
4SiO2+15%CrOx27.520.65
5SiO2+21%CrOx2417.8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脱氢反应中SiO2不起催化作用
b.CrOx的含量越高,催化效果越好
c.CrOx的含量对脱氢反应的焓变无影响
(3)其他条件相同,30min时测得正丁烷转化率、1−丁烯收率(收率=×100%)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实际生产温度选择590℃,理由是___________。590℃时,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正丁烷气体,据图1计算0~30min生成1−丁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mol/(L·min)。

(4)在恒压密闭容器中投入等物质的量的1−丁烯和乙烯,某温度下制备丙烯,发生的反应为C4H8(g)+C2H4(g)2C3H6(g),测得C3H6(g)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相对曲线d,曲线c仅改变一个条件,该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5)Kolbe电解羧酸盐法可制取高纯度的烷烃。以Pt为电极,电解高浓度的丙酸钠(CH3CH2COONa)溶液可获得丁烷。装置如图3所示:

①该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
②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8 . 钒(V)为过渡元素,可形成多价态化合物。
(1)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储能系统,工作原理如图:

已知:
离子种类VO2+VO2+V3+V2+
颜色黄色蓝色绿色紫色

①全钒液流电池放电时V2+发生氧化反应,该电池放电时总反应式是___________
②当完成储能时,正极溶液的颜色是___________
(2)金属钒熔点高、硬度大,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低温抗腐蚀性。工业常用钒炉渣(主要含FeO·V2O3,还有少量Al2O3、CuO等杂质)提取金属钒,流程如图:

已知:Ⅰ.钒有多种价态,其中+5价最稳定。钒在溶液中主要以VO和VO的形式存在,存在平衡:VO+H2OVO+2H+
Ⅱ. 部分金属离子的沉淀pH:
金属离子Cu2+Fe2+Fe3+
开始沉淀pH5.27.62.7
完全沉淀pH6.49.63.7

回答下列问题:
①碱浸步骤中最好选用___________(填字母)。
a. NaOH溶液 b. 氨水 c. 纯碱溶液
②焙烧的目的是将FeO·V2O3转化为可溶性NaVO3,其中铁元素全部转化为+3价的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③溶液1到溶液2的过程中,调节pH至8有两个目的,一是除去___________离子,二是促使___________
④沉钒步骤中,钒以NH4VO3的形式沉淀出来。图中横坐标表示反应温度,纵坐标表示沉钒率(沉钒率是指NH4VO3沉淀中V元素的质量和流程起始时在废钒催化剂中V元素的质量之比)。图中温度超过80℃以后,沉钒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⑤常用铝热反应法由V2O5冶炼金属钒,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21-01-14更新 | 332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永安一中、德化一中、漳平一中”2021届高三12月三校联考化学试题
9 . 合成氨是一个可逆反应3H2(g)+N2(g)2NH3(g) ΔH =-92.2kJ•mol-1
(1)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图为:状态②、③、④能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分别向甲、乙两个容器中充入3molH2和1molN2,在700K下发生反应,甲容器保持容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状态,放出的热量分别为akJ和bkJ,则a___________b(填“>”、“<”或“=”) 理由是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_,表中为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由此可推知,表中T1___________T2(填“>”、“<”或“=”)。
T/KT1T2
K1.00×1072.54×105
(4)能使该反应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及时分离出氨气       B.适当升高温度       C.缩小反应容器       D.使用高效催化剂
(5)图中是某时间段中反应的时间—速率图象,则t1时刻平衡向___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t5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___________
2021-01-1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等级考)试题
10 . 反应①Fe(s)+CO2(g)=FeO(s)+CO(g);H1=akJmol-1
反应②CO(g)+O2(g)=CO2(g);H2=bkJmol-1
测得在不同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值随温度的变化如下:
温度/℃500700900
K1.001.462.51

(1)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a___0(填“>”、“<”或“=”)。在500℃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Fe和CO2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4mol,10min后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__,用C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
(2)700℃反应①到平衡,要使该平衡向右移动,其它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填序号)。
A.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B.通入CO2
C.升高温度到900℃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3)由反应①和②可求得反应2Fe(s)+O2(g)=2FeO(s)H3中的H3=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020-06-2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