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的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一)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锌与酸的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锌质量锌状态c(H2SO4)V(H2SO4)金属消失时间
10.10 g颗粒0.5mol/L50mL500s
20.10 g粉末0.5mol·L-150mL50s
3a g颗粒1.0mol·L-150mL125s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和2表明,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2)实验1和3研究的是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a=___________g,实验3金属消失所用的时间比实验1要短,请用有效碰撞理论加以解释___________
(3)该同学研究发现:相同的锌粒分别与H2SO4、盐酸反应(操作如下图),现象差异明显(稀盐酸中锌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要比稀硫酸快)。该同学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设:

a.氯离子对反应起促进作用,加快了反应的进行;
b.___________,减缓了反应的进行。
为进一步证实猜想b,该同学在室温下,分别取5mL 0.2 mol·L-1盐酸溶液于两支试管中,一份加入一定量的固体___________ (填“所加试剂化学式”),另一份作对比实验,再分别同时加入完全相同的锌粒,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4)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加入少量CuSO4粉末,可加快产生H2的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 (结合化学方程式作出合理解释)。
(二)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
t℃70080083010001200
K0.60.91.01.72.6
请回答下列问题:
(5)该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6)800℃,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混合物,起始浓度为c(CO)=0.01 mol/L,c(H2O)=0.03 mol/L,c(CO2)=0.01mol/L,c(H2)=0.05mol/L,则反应开始时,H2O的消耗速率比生成速率 ___________ (填“大”、“小”或“不能确定”)。
2 . 氢能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新能源,CH4—CO2催化重整是目前制取氢气且同时减缓温室效应的重要方法。
已知:① CH4—CO2催化重整的反应如下:
反应Ⅰ:CH4(g) C(s) + 2H2(g) ΔH1 = +75 kJ·mol−1 K1 = 0.25
反应Ⅱ:CO2(g) + C(s) 2CO(g) ΔH2 = +175 kJ·mol−1 K2 = 8
工业上可用CO2与H2反应制取甲烷、甲醇等化工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CH4、CO2催化重整生成CO、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
(2)在恒温恒压下,向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等物质的量的CO2,并分别加入两种不同催化剂ⅰ和ⅱ,测得相同时间内CO的百分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同时测得相同时间内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如下表所示。
时间/小时12345
甲烷转化率/%6571808792
二氧化碳转化率/%6673838994
催化剂_______(填“ⅰ”或“ⅱ”)效果好,b点正反应速率_______(填“>”“<”或“=”)b点逆反应速率;
从理论上讲,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应该相等,但从表格数据可知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均大于甲烷,原因是_______
积碳是造成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反应Ⅰ和反应Ⅱ均可能引起积碳,研究发现,如果反应Ⅰ不发生积碳过程,则反应Ⅱ也不会发生积碳过程。根据反应Ⅰ和反应Ⅱ分析,为保持催化剂的活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3 . CH4—CO2重整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CO2利用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经济效应和社会意义。该过程中涉及的反应如下:
主反应:CH4(g)+CO2(g) 2CO(g)+2H2(g)       H1=+247.3kJ·mol-1
副反应:CO2(g)+H2(g) CO(g)+H2O(g)       H2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H4(g)、CO(g)和H2(g)的燃烧热(H)分别为-890.3kJ·mol-1、-283.0kJ·mol-1、-285.8kJ·mol-1,H2O(l)=H2O(g)       H=+44kJ·mol-1。该副反应的H2=___kJ·mol-1
(2)___(填标号)有利于提高主反应中CO2的平衡转化率。
A.高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低温低压
(3)800℃,在容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1molCH4,发生上述反应,4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反应前后总压强之比为,H2的物质的量为1.75mol。
①反应达到平衡时:v(CO2)=____mol·L-1·min-1,CH4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c(CO)=____mol·L-1
②副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22-02-1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兵团地州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4 . 氨是最重要的氮肥,是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其合成原理为:N2(g)+3H2(g)2NH3(g) ΔH=-92.4kJ·mol−1
I.在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N2和3mol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1)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__92.4kJ(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浓度比是_______;N2和H2的转化率比是_______
(3)升高平衡体系的温度(保持体积不变),平衡将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当达到平衡时,充入氩气并保持压强不变,平衡将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5)若容器恒容、绝热,加热使容器内温度迅速升至原来的2倍,平衡将_____(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移动”)。达到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原来的2倍。
II.该反应N2(g)+3H2(g)2NH3(g) ΔH=-92.4kJ·mol−1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图是某一时间段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关系曲线图。

(6)t1、t3、t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
t1_______,t3_______,t4_______
(7)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
A.0~t1B.t2~t3C.t3~t4D.t4~t5
2021-08-06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重铬酸铵[(NH4)2Cr2O7]的部分性质及组成进行探究。已知:(橙色)+H2O2(黄色)+2H+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NH4)2Cr2O7固体,滴加足量的浓KOH溶液,振荡、微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固体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NH4)2Cr2O7(摩尔质量252g/mol)的分解产物,按如下图连接好装置,在A中加入5.040g样品进行实验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
②加热A至恒重,观察到D中溶液不变色,同时测得A、B中质量变化分别为2.00g、1.44g。写出重铬酸铵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③C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021-04-2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新和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氟碳铈矿(主要成分为CeFCO3)是提取稀土化合物、冶炼铈的重要矿物原料,以氟碳铈矿为原料提取铈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CeFCO3中Ce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氧化培烧时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氧化焙烧后的产物之一为CeO2,则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___
(3)为了提高酸浸率,可以适当提高反应温度,但温度偏高浸出率反而会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已知有机物HT能将Ce3+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该过程可表示为Ce3+(水层)+3HT(有机层) CeT3(有机层)+3H+(水层)。向CeT3(有机层)中加入稀硫酸能获得较纯的含Ce3+水溶液,从平衡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5)298K时,向c(Ce3+)=0.02mol·L-1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来调节溶液的pH,若反应后溶液pH=10,此时Ce3+是否沉淀完全?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已知:Ksp[Ce(OH)3]5×l0-20,c(Ce3+)-5mol·L-1 视为沉淀完全}。
(6)写出向Ce(OH)3悬浊液中通入氧气得到产品Ce(OH)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