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痛风病与关节滑液中形成的尿酸钠(NaUr)有关(NaUr增多,病情加重),其化学原理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饮食中摄入过多食盐,会加重痛风病病情B.大量饮水会增大痛风病发作的可能性
C.寒冷季节更易诱发关节疼痛D.患痛风病的人应少吃能代谢产生更多尿酸的食物
2024-02-21更新 | 161次组卷 | 4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2 . 900 ℃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0 mol乙苯,压强为2Mpa,发生反应:   。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010203040
n(乙苯)/mol0.400.300.24n2n3
n(苯乙烯)/mol0.000.10n10.20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容器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水蒸气作为稀释剂,则乙苯的转化率大于50.0%
B.反应在20 min时反应速率v(H2)=0.004 mol·L-1·min-1
C.9000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2/3MPa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10 mol乙苯、0.10 mol苯乙烯和0.30 mol H2,则达到平衡前:v<v
2023-09-0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022-11-02更新 | 741次组卷 | 97卷引用:辽宁省恒仁满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A.实验室采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Cl2+H2OH++Cl-+HClO
B.工业上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H<0选择500℃
C.H2、I2、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加深H2(g)+I2(g)2HI(g)
D.SO2氧化成SO3,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2SO2(g)+O2(g)2SO3(g)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B的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②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B浓度一定增大
③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值减小
④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g)+D(g)A(g)+B(g)
⑤增加A的量,A的转化率减小
⑥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V()、V()都不变
A.①③⑥B.①⑤C.①④⑤D.①②⑤
2022-04-14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6 . 碳酸锶(SrCO3)难溶于水,主要用于电磁材料和金属冶炼。一种由工业碳酸锶(含少量Ba2+、Ca2+、Mg2+、 Pb2+等)制备高纯碳酸锶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I. Cr(OH)3为两性氢氧化物;
II.常温下,各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合物Cr(OH)3Ca(OH)2Mg(OH)2SrCO3
Ksp近似值1×10-315.5×10-61.8×10-115.6×10-10
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的电子式为_______
(2)“除钡、铅”时,pH过低会导致(NH4)2CrO4的利用率降低,原因为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还原”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4)用氨水和NaOH分步调节pH,而不是直接调节溶液的pH≈13的原因为_______
(5)“调pH ≈13”后需对溶液进行煮沸并趁热过滤出滤渣2,煮沸并趁热过滤的原因为_______
(6)已知:碳酸的电离常数Ka1=4.4×10-7、Ka2=4.7×10-11,则“碳化”时,反应Sr2+(aq)+2HCO(aq)SrCO3(s)+H2CO3(aq)的平衡常数K=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7)“系列操作”中包含“200°C烘干”操作,烘干过程中除蒸发水分外,还能够除去SrCO3中的微量可溶性杂质,该杂质除NH4HCO3外还可能为_______ (填化学式)。
2022-04-09更新 | 1198次组卷 | 13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由γ一羟基丁酸(HOCH2CH2CH2COOH)生成γ-丁内酯( )的反应如下:HOCH2CH2CH2COOH +H2O。在25°C时,溶液中γ一羟基丁酸初始浓度为0.180mol/L,随着反应的进行,测得γ一丁内酯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t/min215080100120160220
c/(mol/L)0.0240.0500.0710.0810.0900.1040.1160.132
A.在120min时,γ一羟基丁酸的转化率为50%
B.在50~80min内,以γ一丁内酯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7mol/(L·min)
C.在25°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2.75
D.为提高平衡时γ一羟基丁酸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移出γ一丁内酯
2022-01-13更新 | 34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化学试卷
8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的化合物的反应对缓解能源危机、治理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1)基态氮原子有___________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2)肼是一种高能燃料。已知各共价键键能如表:
N≡NO=ON−NN−HO−H
键能(kJ/mol)946497193391463

N2H4(g)+O2(g)N2(g)+2H2O(l) ∆H=___________ kJ/mol,(注:肼的结构式为: )
(3)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以乙烯作为还原剂的脱硝(NO)原理,其脱硝机理如图1,脱硝率与温度、负载率(分子筛中催化剂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若图1反应中NO与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该脱硝原理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为达到最佳的脱硝效果(分析图2),应采取的条件为___________(填温度和负载率数值)。
(4)CaSO3与Na2SO4混合浆液可用于脱除NO2,反应过程为:
Ⅰ.CaSO3(s)+SO(aq)CaSO4(s)+SO(aq)
Ⅱ.SO(aq)+2NO2(g)+H2O(l)SO(aq)+2NO(aq)+2H+(aq)
浆液中CaSO3质量一定时,Na2SO4的质量与NO2的去除率变化趋势如图所示。a点后NO2去除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检测烟道气中NOx含量的步骤如下:
Ⅰ.将VL气样通入适量酸化的H2O2溶液中,使完全被氧化为NO
Ⅱ.加水稀释至100.00mL,量取20.00mL该溶液,与V1mL c1 mol·L1 FeSO4标准溶液(过量)充分混合;
Ⅲ.用c2mol·L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 Fe2+,终点时消耗V2mL。
①某同学设计的如图滴定方式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夹持部分略去,填字母序号)
a.      b.        c.
②滴定过程中有下列反应:3Fe2++NO+4H+=NO↑+3Fe3++2H2O, MnO+5Fe2++8H+=Mn2++5Fe3++4H2O,判断下列情况对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___________
b.读取KMnO4标准溶液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___________
2021-12-1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煤炭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但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炭资源至关重要。回答下列问题:
(1)煤的干馏反应中ΔS___0(填“>”、“<”或“=”)。
(2)煤的液化的原理是C(s)+H2O(g)CO(g)+H2(g) ΔH=akJ/mol;CO(g)+2H2(g)CH3OH(l) ΔH=bkJ/mol。则反应C(s)+H2O(g)+H2(g)CH3OH(l)的ΔH=___kJ/mol。
(3)煤的气化的原理是C(s)+2H2(g)CH4(g) ΔH。在1L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碳,并充入2molH2,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①有关图1、图2的说法正确的有___(填字母)。
a.p1<6MPa b.T1<1000K
c.ΔH>0                    d.工业生产中,当温度为T2时,压强越高,经济效益越好
②图2中A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p=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煤可以生产水煤气。如图是反应CO(g)+H2O(g)H2(g)+CO2(g) ΔH<0中CO和CO2的浓度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曲线,则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写出1种即可);若t4时刻通过改变容积的方法将压强增大为原来的2倍,在图中t4~t5区间内画出CO、CO2浓度变化曲线,并标明物质名称(假设各物质状态均保持不变)___
2021-12-15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发生反应2X(g)Y(s)+Z(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一定量氩气,平衡不移动
B.加入一定量X,达新平衡后α(X)不变
C.加入一定量Z,达新平衡后m(Y)减小
D.升高温度,若c(Z)增大,则H>0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