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4 道试题
1 . Ⅰ.完成下列问题
(1)叔丁基氯与碱溶液经两步反应得到叔丁基醇,反应(CH3)3CCl+OH-→(CH3)3COH+Cl-的能量与反应进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CH3)3C+比(CH3)3CCl稳定
C.第一步反应一定比第二步反应快
D.增大碱的浓度和升高温度均可加快反应速率

(2)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4kJ·mol-1
C.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D.N2(g)+3H2(g)2NH3(g);ΔH=-akJ·mol-1,则将14gN2(g)和足量H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0.5akJ的热量

(3)已知反应:2NO(g)+2CO(g)=N₂(g)+2CO₂(g),在298K、100kPa的条件下,其中ΔH=-113.0kJ·mol-1,ΔS=-145.3J·mol-1·K-1,该反应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理由为___________。实际上,如果不采取一定措施,汽车尾气并不会自动消除,原因是___________
Ⅱ.CH4和C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转化为合成气(主要含H2、CO和少量H2O的混合气体)。
主反应为:I.CH4(g)+CO2(g)2CO(g)+2H2(g),ΔH1=+247kJ·mol-1
主要副反应有:Ⅱ.CO2(g)+H2(g)CO(g)+H2O(g),ΔH2=+41.2kJ·mol-1
Ⅲ.CH4(g)C(s)+2H2(g),ΔH3=+74.8kJ·mol-1
Ⅳ.CO(g)+H2(g)C(s)+H2O(g),ΔH4=-131kJ·mol-1
完成下列填空:
(4)写出CH4和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对于反应Ⅰ,有利于提高CH4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条)。
(6)反应Ⅰ温度控制在550~750℃之间,从反应速率角度分析,选择该温度范围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7)某温度下,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0.16,该温度下,测得容器中CH4、CO2、CO和H2的浓度分别为0.5mol/L、0.5mol/L、0.25mol/L、0.25mol/L,此时,反应Ⅰ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若不是,预测反应的方向。___________
(8)CH4和CO2各1mol充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I。
①300℃,100kPa,反应达到平衡时CO2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则n(平衡时气体):n(初始气体)=___________

②若A、B、C三点表示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已达平衡时CO2体积分数___________点对应的平衡常数最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对应压强最大,理由是:___________
2024-02-1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 上海市行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绿色发展、生态保护成为中国的新名片.
Ⅰ.已知25℃和下:



(1)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得合成气,在密闭容器中分别通入,发生反应:
(2)该反应在____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3)下列能判断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一定温度下,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密度保持不变
B.容积固定的绝热容器中,温度保持不变
C.一定温度和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再改变

Ⅲ.如图所示组成闭合回路,其中甲装置以和为原料新型电池,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乙装置中a、b为石墨,b极上有红色物质析出

(4)装置中气体A为___________(填“”或“”),d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5)乙装置中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工业上可用丙烯加成法制备1,2-二氯丙烷,主要副产物为3-氯丙烯,反应原理为:


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发生反应,容器内气体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时间/min

0

60

120

180

240

300

360

压强/kPa

80

74.2

69.2

65.2

61.6

57.6

57.6


(6)用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压的变化表示反应①的反应速率,即;则前内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该温度下,若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反应①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保留小数点后2位).
2024-02-1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3 . 2023年9月23日晚,杭州亚运会采用了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作为燃料,点亮了主火炬。工业上利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1)在下图的坐标系中,画出能体现上述反应特点的大致图像:___________

(2)在一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 CO和3mol 模拟反应的过程。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断裂1.5个H—H键的同时,有个O—H键生成
B.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C.的体积分数之比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3)为探究该反应合适的反应温度,某小组进行了一系列测试,保证每次初始的原料气组成及反应时间一致,测得的转化率如图所示。试解释的转化率先增后降的原因___________
2024-02-1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等级)试卷
4 . “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的再资源化利用。
(1)氨的饱和食盐水捕获是其利用的方法之一,反应原理为:。该反应常温下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基掺杂形成(等),能用于捕获,原理如下图所示。已知阳离子电荷数越高、半径越小,阴离子越易受其影响而分解。

时,再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相比,其优点有___________
(3)催化电解吸收溶液可将转化为有机物。
在阴极放电生成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碱性溶液有利于抑制阴极上副产物的产生,该副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在催化剂作用下,以为原料合成,主要反应为:
反应Ⅰ:
反应Ⅱ:
保持压强,将起始的混合气体匀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管,测得出口处的转化率和甲醇的选择性与温度的关系如题图1、题图2所示。

①随着温度的升高,转化率增大、但甲醇选择性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假设定义催化剂催化效率,计算时三种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之比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5 . I.铁触媒催化合成氨经历下图所示①~⑥步基元反应(从状态I至状态VII):

(1)催化反应往往经过物质“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和“脱附”过程。其中,“吸附”过程是上图中的第___________步基元反应,“脱附”过程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过程。
(2)根据上图计算合成氨反应的焓变: 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的___________0(填“>”、“<”或“=”)。
A.>B.<C.=D.无法判断

(4)已知:。合成氨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温度是___________。
A.25℃B.125℃C.225℃D.325℃

Ⅱ.为模拟上述工业合成氨的过程,向体积恒为2L的密闭容器(温度恒为T℃)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发生上述反应,测得N2的体积分数(N2)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t/min01020304050
(N2)0.2500.2250.2100.2030.2000.200

(5)40min时,N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0~40min内,用H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
(7)用%表示N2的平衡转化率,则关于上述平衡体系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若向恒温恒容的平衡体系中充入N2,则%一定增大
B.若向恒温恒压的平衡体系中充入He,则K一定减小
C.若K减小,则温度一定升高
D.若%减小,则K一定减小

(8)T℃时,按下表数据向另一2L恒容容器中投料。则该时刻(N2)___________(N2)(选填“>”、“<”或“=”)。
物质物质的量/mol
N24
H210
NH36
2024-02-1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卷
6 .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ⅰ.CO(g)+2H2(g)CH3OH(g)   ΔH=a kJ/mol;
ⅱ.CO2(g)+3H2(g)CH3OH(g)+H2O(g)   ΔH=b kJ/mol;
ⅲ.CO2(g)+H2(g)CO(g)+H2O(g)   ΔH=−c 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a=______(用b、c表示),已知反应ⅱ在一定条件下可自发进行,则b______(填“>”“<”或“=”)0。
(2)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O2与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仅发生反应ⅲ。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通入CO2时,则v(正)___(填“>”“<”或“=”)v(逆),平衡常数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CO、H2、CH3OH,发生反应ⅰ,其中X、Y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进行1min时三种物质的体积分数均相等。

①Y为_____(填化学式)。
②0~1min时v(CO)为_____mol/(L·min)。
③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______
(4)工业上以为原料可制备合成气(CO、H2),已知、CO的燃烧热分别为890 kJ/mol、285kJ/mol、283kJ/mol,则反应 ______。若该反应的(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平衡后降低温度,则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5)化学反应常伴随热效应。某些反应(如中和反应)的热量变化,其数值Q可通过量热装置测量反应前后体系温度变化,用公式Q=cmT计算获得。
①热量的测定:取0.5000mol/LNaOH溶液和0.5500mol/L盐酸各50mL进行反应,测得反应前后体系的温度值(℃)分别为T0T1,(c分别取,忽略水以外各物质吸收的热量,后同),则该实验测得中和热_____
②下列操作会使所测得的焓变偏小的是______
a.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代替盐酸实验   b.量热装置绝热效果欠佳   c.NaOH溶液量多了
2024-02-0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宣威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Ⅰ.铁触媒催化合成氨经历下图所示①至⑥步基元反应(从状态Ⅰ至状态Ⅶ):

上图中“ad”表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图计算合成氨反应的焓变:N2(g)+3H2(g)2NH3(g)   ΔH=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的ΔS___0(填“>”“<”或“=”)。已知:反应N2(g)+3H2(g)2NH3(g)的|ΔS|=199J/(mol·K),则下列温度中,合成氨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是____ (填标号)。
A.25℃               B.125℃               C.225℃                  D.325℃
Ⅱ.高锰酸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和氧化剂。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电解法制备KMnO4

以石墨、铜为电极,电解K2MnO4溶液制备KMnO4溶液,装置如图所示。
(3)电解过程中,Cu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铜极、石墨极能否互换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K2FeO4和KMnO4氧化性强弱。装置如图所示。

关闭开关K,观察到左烧杯中紫红色溶液变为浅黄色,右烧杯中无色溶液变为紫红色。
(5)关闭K,盐桥中_______(填离子符号)向左烧杯迁移。
(6)石墨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实验结论是氧化性:___ (填>”“<”或“=”)。
8 . Ⅰ.传统的“哈伯法”合成氨原理为:   
(1)上述反应在常温下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2)工业合成氨选择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
(3)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一定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的浓度之比为               b.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4)改变下列条件能加快反应速率,且单位体积内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的是___________
a.增大浓度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
(5)工业合成氨中,下列措施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___________
a.将氨气及时液化,分离出反应体系
b.将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的重新输送到反应器中予以循环利用
c.氨合成塔中内置热交换器用来预热后续通入的冷的氮气和氢气
d.可采用1000℃的高温使得反应速率更快
Ⅱ.科研小组模拟不同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向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不同温度下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与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6)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
(7)在条件下,若此时容器体积为后反应达到平衡,则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平衡常数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Ⅲ.东南大学王金兰课题组提出合成氨的“表面氢化机理”,在较低的电压下实现氮气的还原合成氨。
已知:第一步:(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表示)
第二步:(慢)(吸附在催化剂表面)
第三步:(快)
(8)较传统工业合成氨法,该方法具有的优点___________
2024-02-02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等级考)
9 . 氢能源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能源之一,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制氢(SMR)是一种制高纯氢的方法,其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反应Ⅱ能在____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的条件下自发进行。
(2)某温度下,按照投料比加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则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填分数);实际生产中反应物投料比小于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目的是___________
(3)在常压、600℃条件下,向体系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后可提高的产率。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___
(4)在T℃、条件下,向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水蒸气和,发生反应Ⅲ,达平衡时,的转化率为。平衡时,的平衡分压为___________,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5)调整CO和初始投料比发生反应Ⅲ,测得CO的平衡转化率如图:

A、B、C、D、E中温度最高的点是___________
2024-01-3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10 . 研究碳、氮等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或转化对体会化学与生活有重要意义。
Ⅰ.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总反应为:CO2 (g)+ 2NH3 (g)CO (NH2) (s) + H2O (g)   ΔH该反应的具体过程分两步完成,ⅰ.CO2和NH3生成H2NCOONH4;ⅱ.H2NCOONH4分解生成尿素,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

(1)总反应的______,该反应在______ (填“高温”或“低温”或“任何条件都不”)可以自发进行。
(2)若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反应速率2 v(CO2) = v(NH3)B.混合气体中 CO2的浓度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密度不变D.消耗2 mol NH3的同时生成 1 mol H2O

(3)在恒温、体积为1L的恒容装置中通入CO2和NH3各1mol 、1.5mol,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50%,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_
Ⅱ.亚硝酸钠(NaNO2)是肉制品生产中常使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外观与食盐极为相似,具有较强毒性,误食可能造成死亡。已知常温下 Ka(HNO2)=1.75×104Ka(CH3COOH)=1.8×105
(4)常温下,pH=4的HNO2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约为______mol·L1,浓度均为 0.1mol/L 的 NaNO2和 CH3COONa 的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为__________
(5)高锰酸钾常用于亚硝酸盐的测定。欲测定某样品中NaNO2的含量,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①称取样品a g,加水溶解,配制成100 mL溶液。
②取25.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02000 mol·L1 KMnO4标准溶液(酸性)进行滴定,反应离子方程式是:,滴定结束后消耗KMnO4溶液VmL。
进行滴定操作时无需另加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测得该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写出计算式)
2024-01-2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考试化学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