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酸碱中和滴定的综合考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电位滴定是利用溶液电位突变指示终点的滴定法。常温下,用cmol·L−1HCl标准溶液测定VmL某生活用品中Na2CO3的含量(假设其它物质均不反应,且不含碳、钠元素),得到滴定过程中溶液电位与V(HCl)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两个滴定终点时消耗盐酸的体积差可计算出Na2CO3的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至c点对应溶液中逐渐增大
B.水的电离程度:a>b>d>c
C.a溶液中存在:c(Na+)+c(H+)=c()+2c()+c(OH)
D.VmL生活用品中含有Na2CO3的质量为0.106c(V2−V1)g
2021-05-14更新 | 1904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1年湖南省高考化学试卷变式题1-10
2 . 常温下,将0.1000 mol·L-1的KOH溶液分别滴加到20.00 mL浓度均为0.1000 mol·L-1的一元酸HX和HY溶液中,溶液的pH与所加 KOH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点溶液中c(K+)>c(X-)>c(OH-)>c(H+)
B.常温下用0.1000 mol·L-1的氨水(Kb=1.8x10-5)滴定0.1000 mol·L-1HX溶液可用酚酞做指示剂
C.N点溶液中,c(Y-)+2c(OH-)=2c(H+)+c(HY)
D.常温下,将0.1000 mol·L-1HX溶液和0.2000mol·L-1KY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呈酸性
2021-04-04更新 | 71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大联考雅礼十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3 . 25℃时,0.10 L某二元弱酸H2A用1.00 mol·L-1NaOH溶液调节其pH,溶液中H2A、HA-及A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2A的Ka1=1×10-4
B.溶液在X点和Z点时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在Y点时,c(Na+)>3c(A2-)
D.0.1 mol·L-1NaHA溶液中:c(Na+)>c(HA-)>c(H2A)>c(A2-)
4 . 常温下,分别用 0.01mol/L 的 NaOH 溶液滴定与之等浓度的体积均为 25.00mL 的 HA、H3B(三元酸)溶液,溶液的 pH 随V(NaO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 K(HA)数量级约为10-5
B.常温下 0.01mol/L 的 NaH2B溶液的 pH 大于 7
C.NaOH 溶液滴定 HA 溶液应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D.当横坐标为 37.50时,溶液中存在:2c(H+)+c(H2B-)+3c(H3B)=2c(OH-)+3c(B3-)+c(HB2-)
2020-04-06更新 | 46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重点学校2020届高三综合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5 .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NO直接排放将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利用电化学原理吸收和NO,同时获得 产品的工艺流程图如下为铈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Ⅱ中NO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2)含硫各微粒存在于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填标号
A 时,溶液中
B 由图中数据,可以估算出的第二级电离平衡常数
C 为获得尽可能纯的 ,应将溶液的pH控制在 为宜
D 时的溶液中所含粒子种类不同
②若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标况下,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③取装置Ⅰ中的吸收液vmL,用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应装在 ______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 ______
(3)装置Ⅲ的作用之一是再生,其原理如图2所示.图中A为电源的 ______ 填“正”或“负”极.右侧反应室中发生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
(4)已知进入装置Ⅳ的溶液中的浓度为 ,要使 该溶液中的完全转化为 ,需至少向装置Ⅳ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 的体积为 ______   L.
6 . 25℃时,用NaOH溶液滴定H2C2O4溶液,溶液中[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M表示的关系
B.Ka1(H2C2O4)的数量级为10-2
C.向NaHC2O4溶液中加少量NaOH至c(HC2O4-)和c(C2O42-)相等,此时溶液pH约为5
D.在NaHC2O4溶液中c(Na+)>c(HC2O4-)>c(H2C2O4)>c(C2O42-)
7 . 25℃,0.10m/L的弱碱BOH滴定10.00 ml a mol/L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BOH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N点溶液中存在关系式:c(C1)=c(B+)+c(B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溶液中存在c(H+)=c(OH)+2c(BOH)+c(B+)
B.N、Q两点溶液中BOH电离平衡常数:N<Q
C.PBOH过量,此时溶液中c(B+)>c(Cl)
D.a<0.108
8 . 肼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探究小组利用下列反应制取水合肼(N2H4·H2O):CO(NH2)2+2NaOH+NaClO=Na2CO3+N2H4·H2O+NaCl。

实验一:制备NaClO溶液(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制取水合肼.(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已知水合肼具有还原性,被氧化生成氮气。
控制反应温度,将分液漏斗中溶液缓慢滴入三颈烧瓶中,充分反应。加热蒸馏三颈烧瓶内的溶液,收集108~114℃馏分。
(2)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______(填标号)。
A.CO(NH2)2溶液       B.NaOH和NaClO混合溶液
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测定馏分中水合肼的质量分数。采用下列步骤:
A.称取馏分5.000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加水配成250mL溶液。
B.移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 mL水,摇匀。
C.用0.2000 mol·L-1的I2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微黄色且半分钟内不消失,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记录消耗碘的标准溶液的体积。
d.进一步操作与数据处理。
(3)水合肼与碘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滴定过程中,NaHCO3能控制溶液的pH在6.5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滴定时,碘的标准溶液盛放在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若三次滴定消耗碘的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8.00 mL,则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9 . 温度为t℃时,在l0mLl.0mol·L-1的盐酸中,逐滴滴入xmol·L-1的氨水,随着氨水逐渐加入,溶液中的温度变化曲线(曲线I)和pH变化曲线(曲线II)如下图所示(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x=1.0
B.a点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C.b点时,c(NH4+)>c(Cl-)>c(H+)>c(OH-)
D.c 点时,c(NH3·H2O)=mol·L-1
2014·河北石家庄·一模
10 . 关于下列图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I表示:反应I2(g)+H2(g)2HI(g) ΔH<0的υ-t关系,其中t1时刻改变的条件为升高温度
B.图Ⅱ表示: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40.00 mL 0.1000 mol·L-1NaOH溶液的滴定曲线,其中c(CH3COOH)=0.1000mol/L
C.图Ⅲ表示:反应2NO2(g)N2O4(g)的平衡体系中,N2O4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压强(P)的变化关系,其中△H<0、P1<P2
D.图Ⅳ表示:25℃时,分别稀释等体积,等pH的NaOH溶液与氨水时的pH变化,其中曲线a对应氨水
2016-12-09更新 | 131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7届高考模拟试卷(二)理综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