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0 道试题
1 . 下图是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

该示意图反映了(       
A.北宋丞相权力遭到了极大削弱B.北宋官僚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
C.北宋实行了二府三司制D.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国策
2 . 《皇明祖训》为明太祖主持编撰的典籍,其规定:“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守分勿动……朝廷即斩奸臣。”这一规定(     
A.严禁大臣干预皇位继承B.旨在维护皇权的稳定性
C.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体现D.确立兄终弟及继承制度
3 . 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西汉政府在海南岛首置珠崖、儋耳二郡,合十六县,户二万三千余,约十二万人,这些户皆是编户。这些人多数属于中原人或汉族。据此可推知,汉武帝时期(     
A.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B.中原文化在海南得到传播
C.海南移民以民间移民为主D.完善了海南的基层管理
4 . 魏晋时期,“州”发展为一级行政单位,且州郡数量不断增殖,人口不过汉代的几分之一,州郡县数却远超东汉,地方上为增加将帅资位而建州郡,还有为了羁縻“异国之人”而设州县者,刺史守令皆用豪酋。这一时期州郡的增殖(     
A.表明疆域扩大导致机构的增加B.旨在推进民族交融的进程
C.折射出政权统治蕴含重大危机D.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5 .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经历了秦汉时期郡县两级制,魏晋时期州郡县三级制,唐代道州县三级制,宋代州(府、军、监)和县两级制,清朝省府县三级制的演变调整。这种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C.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D.抵御少数民族的侵扰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事件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

乃立九品官人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

隋炀帝大业年间

始置进士科

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

始置武举

——摘引自《通典》卷十五《选举三》

材料二   朱熹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时说:“本朝鉴五代之弊,遂尽夺节度使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1)材料一反映哪几种选官制度?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选官标准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意义。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代之弊”是什么?概括北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所采取的措施及其产生的影响。
2023-12-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尚书在汉初是隶属九卿之一的少府,汉武帝之后逐渐发展成为行政中枢机关--尚书台,参与皇帝决策,起草皇帝诏书,还可以对三公的行政工作实行监督检查。三公府对尚书起草的诏书也可拒绝执行。这反映了汉代(     
A.实现了中枢权力相互制衡B.存在官僚党派斗争
C.确立皇帝执掌的中朝机制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8 . 元朝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两到三个省,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源于元朝(       
A.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B.民族征服的特殊背景
C.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D.地方割据势力较强大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下是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的部分目录

第二章远古的遗存

第三章古老的神话和传说

第四章商周奴隶制国家

第五章东周初年和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第六章秦汉时期。封建社会的成长

一、秦,第一个封建皇朝

二、秦末农民大起义

三、西汉皇朝的建立和巩固

四、西汉的盛世

五、西汉的衰落。绿林、赤眉军大起义。

六、东汉皇朝的建立和长期的动荡。黄巾军大起义

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八、封建关系的成长

第七章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发展

第八章五代宋元时期。封建社会的继续发展

第九章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老

——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根据材料提取中国古代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023-12-05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4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公元前104年,王温舒任河内太守(治所在今河南武陟县)时,将郡中不法豪族千余家判为死刑。然后他使用事先准备好的五十匹马接力传送,两天就取回了朝廷执行死刑的批文,案件得以迅速执行,郡中居民无不对此感到惊奇。这一事件主要说明(     
A.地方豪族是国家治理的主要威胁B.信息传递是监察效率的影响因素
C.地方自主能力影响中央决策效能D.司法审判公正增进民众心理认同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