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英国对日政策在七七事变后由绥靖政策转变为被迫的援华抗日政策。但事实上,1938年英国向日本的出口物资中军用物资占17%,其出口总额占日本进口总额的20.79%,而这期间英国却拒绝向中国提供财政援助。英国的做法是为了(     
A.避免战争形势恶化B.联合美国引火苏联
C.维持亚洲均势局面D.通过妥协保全自身
2023-02-10更新 | 570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联盟(齐鲁名校大联考)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测历史试题
2 . [历史——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北魏中期,私家佃农纷纷脱离世族庄田,世族地主要追回逃亡人口,势必将抢夺国家税户。这是与孝文帝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力量和对基层的控制相冲突的。李冲提出的三长制得到北魏中央高层赞赏。三长制是参照我国古代的乡、里组织制定的。它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取乡人强谨者充当。三年没有过失,可以升迁录用。三长制与新租调力役制结合使北魏政府改变了过去乱征乱要的状况。同时,北魏政府还检括出了强宗豪族大量的“苞荫之户”,国家控制的税户因而增加。三长制的建立,健全了北魏政权的基层统治机构,它既使均田制的推行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又使北魏政府增加赋役来源如愿以偿,这对北魏政权的巩固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北魏以后,直至隋唐中叶,各代虽有变化损益,但都基本沿袭了北魏三长制和租调制的基本形式。

——摘编自青林《陇西李冲与魏孝文帝的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北魏推行三长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三长制推行的效果。
2023-02-10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联盟学校2023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46~1950年杜鲁门执政期间,美联储实行削减军费、紧缩银根的政策,美国失业率由1948年的3.8%上升到1949年的5.9%,股市体现出熊市局面。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迅速命令美军介入,并再次通过扩大战争需求的刺激法案。美国经济出现了“战争景气”。由此可知,美国迅速介入朝鲜战争(     
A.原因之一是克服国内经济危机B.企图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
C.有力维护了雅尔塔体系的稳定D.目的在与苏联争夺东北亚霸权
2023-02-09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1930年3月12日,甘地发起食盐进军号召。他在一个月中步行240英里,到达印度西海岸的丹迪,并从海水里提取食盐。其间追随甘地的人数不断增加,他多次谈及其对非暴力抵抗运动的愿景,并举行记者招待会,还为《民报》和《年轻的印度》口述多篇文章。甘地的这些行动(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B.意在团结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C.恢复了印度的传统经济D.遭到了英国殖民当局的坚决抵制
2023-02-09更新 | 626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基础年级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荣德生,名宗铨,号乐农,生于1875年。与兄长荣宗敬在20世纪前期,创办了近代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集团——以茂新面粉公司、福新面粉公司和申新纺织公司为主体,包括一些相关企业的“三新”荣氏企业集团,成为近代中国杰出的实业家。

全面抗战时期,荣德生在为国家、为自己企业在抗战胜利后的复兴,勾画着蓝图,提出了“大农业计划”。所谓“大农业计划”,实际上是荣德生心目中勾画的“理想国”,是他改革社会政治经济的思想的集中表现。他设想∶以户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每户授田50亩。每十户为一村,十村为一乡,十乡为一镇,十镇为一区。区是基本的行政组织,设有区长管理行政,建有街市互易有无,设有交通、电讯、学校、图书馆、医院、文化娱乐场所和工厂企业,还有农业机械供全区农民轮流租用耕种。荣德生认为∶农村应大力发展副业生产,如植树,育蚕,养鸡、鸭、兔、猪,西北地区还可饲养马、牛、羊,各择所好,分头进行。小城镇可开设一些季节性工厂,吸收农民农闲时进厂做工,农忙时回乡种地,使他们“一年四季不为闲游”,从而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荣德生提出:在区以上设县、专区和省;各省要对人民的衣食住行作出周密的安排,建立起由小学、初中、高中而至大专、大学的教育体系,培养适用人才。

——摘编自钱江《近代民族工业的巨子荣宗敬、荣德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荣德生“大农业计划”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荣德生能够成为近代中国杰出实业家的因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淳熙元年(1174)、淳熙二年(1175),南宋在内政方面出现的最大问题是行用会子的弊端。宋孝宗诏令有关臣僚讨论应对“会子危机”的问题,任职于仓部的辛弃疾进奏了一篇《论行用会子疏》,提出应对“会子危机”的策略。“朝廷用之自轻故耳”“世俗之徒见铜可贵而楮(楮币即纸币)可贱,不知其寒不可衣,饥不可食,铜楮其实一也”“往时应民间输纳,则令见钱多而会子少;官司支散,则见钱少而会子多。以故民间会子一贯,换六百一二十足。军民嗷嗷,道路嗟怨”“夫会子之所以轻者,良以印造之数多,而行使之地不广”。政府“姑住印造”,停止滥印会子。

——摘编自《宋史·辛弃疾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时期“会子危机”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弃疾应对“会子危机”的主要主张并简析其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时,资本主义大国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交战方均以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为最终目标。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长期阵地战的僵局摧毁了他们速战速决的侥幸心理,长期消耗的总体战又将各国的全部国力及其殖民帝国也卷入其中,使整个社会基础受到了空前重创。大战的爆发和战争的长期化,使全世界饱受战乱之苦的普通大众对和平社会有强烈的期待,导致世界和平运动大大发展。与此同时,几乎所有交战国和中立国的政治家都认为“欧洲协调”已崩溃,应建立一个国际常设组织来防止战争爆发。正如华尔脱斯所说:“各国必须找出某种办法来保证以后不会再有这种事发生。这就是促使国际联盟成立的有效的原动力和动机。”

——摘编自徐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和平运动发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后和平运动发展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化学、金属等传统男性占主导地位的行业中,德国女性所占的比例从1914年前的22%猛增到1918年的38%。德国女性在全部领域中的就业比重更是在这短短四年中增长了17%,远远超过了19世纪90年代以来的就业比例。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妇女地位的提高B.工业革命的发展C.传统观念的改变D.社会环境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利曾说:“你可以粉碎敌人,也可以和他交朋友;最危险的是侮辱他,并放他自由。”以下历史事件较能充分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普法战争中德国对法国的宰割B.一战后协约国对德国的处理
C.二战前英法等制造慕尼黑阴谋D.二战后盟国对德国分区占领
2023-01-14更新 | 431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全球化时代的历史书写

作者及著作   
【美】R.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1950年)该书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不同侧面,揭示了19世纪后半叶以来,欧洲文明的演进及其在全球的殖民扩张对世界的冲击。在美国高校历史类课程的实际应用中,该书逐渐成为欧洲历史或西方文明史方向的教科书。
【英】CL.莫瓦特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
全书采用国别史、地区史、专题史交错的混合体例,对世界近代史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跨学科的研究,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尝试加入对当事人心理、性格等层面的分析,主线不清晰,歪曲非西欧国家、特别是亚非国家的历史。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编》
1970年)
采用全球史的视角,将1500年以来的历史分为西方崛起时的世界、西方占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和西方衰落与成功的世界三大阶段,对思想文化史、妇女史着墨不多。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2000年)以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历史事件或运动为逻辑主线来编撰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引入“跨文化交流”的核心概念,揭示文化交流与互动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对历史进程的纵向演进及国别差异的横向揭示不足,对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的内在逻辑和重点内容也凸显不够。


(1)根据材料,概括国外主流世界近现代史教材的特点,并加以阐释。
(2)某中国出版社要编写一部面向全国学生的《世界近现代史》教材,请就本书编写的原则和内容提出你的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