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10 道试题
1 . 政治制度与法治建设

材料一:

图1                                                                 图2                                

——参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资料绘制

(1)依据材料一,写出图1和图2行政区划示意图分别对应的朝代,选择其中一幅图,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反映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20世纪初,英、日、美等国表示,如果中国能改良法律,就放弃其在华领事裁判权。1902年,清政府任命沈家本(1840-1913)为修律大臣。1904年,修订法律馆正式开馆。沈家本提出“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世界未有无法之国而长治久安者”。北洋政府频繁进行制宪活动,并大量援用清末法律。

时间沈家本参与的重大修律事件(部分)
1906年主持修订《大理院审判编制法》和《刑事民事诉讼法》
1906年《破产律》等获准颁行
1907年拟定《看守所规则》,提出改建新式监狱
1905-1909年翻译《德意志刑法》《法典论》《西班牙国籍法》等几十部法律文献
1912年撰写的《汉律摭遗》定稿,此书全面记载和分析汉律,并且对比唐律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沈家本为近代中国法治建设做出的贡献。
2024-01-2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1946年颁布的《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指出:“各民族之健康为获致和平与安全之基本,须赖个人间与国家间之通力合作。各国间对于促进卫生与控制疾病,进展程度参差,实为共同之危祸。”材料的主要观点是(     
A.提醒各国应重视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
B.呼吁建立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保障人类健康
C.提倡讲卫生应该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D.强调卫生与疾病控制需人类携手共同解决
3 . 毡房是草原民族的民居,俗称蒙古包,一般为圆形,以木条为骨架,外面覆盖毛毡以抵御寒冷,它是一种方便拆合的住宅。这反映出草原民居的特点是 (     
A.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B.体现等级制度的观念
C.因地制宜形成多种样式D.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
2024-01-23更新 | 15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观察下方部分食物的原产地及传入中国的时间表,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作物黄瓜菠菜西瓜胡萝卜玉米、甘薯花生欧洲苹果
原产地印度尼泊尔非洲北欧美洲巴西欧洲
传入时间西汉西汉五代元朝明朝明朝晚期清朝
A.各地的食物通过同一路径传入中国
B.食物物种交流始于新航路开辟之后
C.食物物种的交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D.中外食物物种呈现双向交流的特点
5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时代已尘封于历史的记忆中,现在我国北方人也可以享受到一千多年前唐朝贵妃的“待遇”。发生此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机械化的逐步完成B.农业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
C.运输和保鲜技术的进步D.水果品种改良技术的提高

6 . 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美国的金融海啸迅速波及全球,面对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果断采取承诺人民币不贬值等措施。材料反映出 (     

①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维持汇率稳定的必要性

②美元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唯一货币

③金融全球化、电子化便利了消费,也提高了风险性

④人民币地位稳定,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7 . 自隋朝开始,政府把户籍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要求人们在自己的户籍地参加考试,而且录取名额按照地域进行分配。此做法的影响包括(     
①方便政府组织考试                                        ②强化门阀士族对政治的垄断
③拓展了户籍的功能                                        ④对稳定政权发挥一定的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皇古驿道位于石家庄市西部的井陉县境内,在赵国原车马道的基础上开辟为驰道,后为历代主要驿道,是连接华北和西部的交通要道,驿道上设有为邮差补充给养、转送函件的驿铺。此驿道(     
A.证明了中国道路建设早于罗马古道B.表明“车同轨”政策未得到落实
C.有力地促进了物质传递和信息交流D.建成伊始就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9 . 据睡虎地秦简记载,农业生产中遇到特殊情况时必须上报。其中,《田律》规定了上报的行文要求:一是报告受雨、抽穗及未耕田地的面积数;二是报告降雨量和生长期受益田地的面积数;三是报告受灾田地的面积数。这体现出秦朝(     

①“以农为本”的治国方略                           ②社会治理措施具体细致   

③统治者具有居安思危意识                              ④赋税沉重,田赋税率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观察下方秦国和六国劳动力耕作能力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每户人均面积家庭平均人口数家庭平均劳动力数劳动力耕作人均面积
六国100(亩)8(人)3.5(人)28.57(亩)
秦国108(亩)5(人)2(人)54.00(亩)
A.七国的劳动力耕作水平差距很小
B.秦国家庭劳动力明显不足
C.耕作能力强是秦统一的重要条件
D.六国采用集体劳作的方式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