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7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各民族间长期的交融逐渐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1)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
A.民族交融B.多民族政权并立与统一C.早期国家D.明清E.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华文明起源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创建:远古人类、________与秦汉
________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________与隋唐
________:辽宋夏金元
中国版图的基本奠定:________
(2)若就提纲4的主题展开研究,应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填字母)
2024-02-2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19世纪的人类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各种新生事物﹣﹣轮船、汽车、飞机……

材料一:“每年都有几近荒诞不经的新颖事物出现”的这个“卓越不凡的国家”……自1821年第一艘轮船在多佛尔和加来之间开始航行以来,行旅往来已经舒适得多了。“即令遇到逆风,”只要风力不太强的话,渡海现在只需要三、四小时……从伦敦驶往荷兰的轮船,甚至驶往汉堡和哥德堡的轮船,在1828年以来就已经把大部分邮件和客运吸取去了。

——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

材料二:“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人们不自在地隐居在高大公寓的小房间内沉思或空想;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充满了来自传声筒的噪声干扰。

——约翰尤内夫《近代西方的崛起》


(1)从材料一看,这个“卓越不凡的国家”正经历着什么重大事件?期间出现了哪些“新颖事物”?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人们的生活出现了哪些变化?促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024-02-2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20世纪中国”时间轴。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
2024-02-2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下,制度创新首先体现在中央行政制度上,通过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为古代中国三个历史时期中央官制演变示意图。根据图示,完成下表内容的填写。

123
朝代____________
中央官制____________

(2)图2较图1所示中央官制有什么重大变化?其反映的本质是什么?

材料二   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

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

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   B.削减灾区赋税   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

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皇帝,皇帝赞许之,遂令大臣丙负责执行。


(3)根据图3,大臣甲、乙、丙分别代表了哪一机构参与国事讨论。执行A、B、C方案的部门分别有哪些?
①大臣甲所在机构____;乙所在机构____;丙所在结构____
②执行方案A的部门____;执行方案B的部门____;执行方案C的部门____
(4)史家钱穆在《国史新论》写道:“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联系材料一中示意图中央官制的变迁,对此你有何认识?
2024-02-2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动乱分裂下的民族大融合。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融合共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进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汉族和少数民族迎来大融合。

(1)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为频繁的时期,将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按正确顺序排列。(填序号)

材料一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擅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农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山西南部的羯人,大部分都从事农耕,善于织布,喜欢穿青绛色的衣服。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汉族人民也学习经营畜牧业。

(2)在民族交融的大背景下,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在生活习俗上也相互影响。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

材料二   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大力推动民族交融。


(3)图1和图2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的鲜卑族人所穿的不同服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4)根据以上结构图,指出B、C处应填的内容,并从A、B、C、D中任选一例,结合具体史实,对结构图进行说明。
2024-02-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走向统一的国家形态。
考古发掘证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门槛。之后历经夏、商、西周早期国家,至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宣告形成。
(1)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A.内外服制   B.社会大变革   C.百家争鸣   D.郡国并行   E.世袭制
(一)约公元前5000年到约公元前21世纪:从部落到国家
(1)阶级分化,万邦林立。
(2)部落联盟形成,炎黄被尊华夏始祖。
(3)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建立,____取代禅让制。
(二)约公元前1600年到约公元前770年:从方国联盟到封邦建国
(1)商朝国家管理实行②____
(2)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
(三)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统一国家形成前的____
(1)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
(2)商鞅变法奠定统一基础。
(3)____为社会转型提供理论基础。
(四)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1)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
(2)____带来吴楚“七国之乱”。
(3)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民族关系等方面有为而治。
(4)豪强地主势力成为地方不稳定因素。

(2)若就上述提纲中的(四)展开陈述,应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填字母)。


(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某校兴趣小组成员在布展过程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展开热烈的讨论。
春秋战国时期,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要求,试图影响现实政治。请帮助同学们将以下观点与人物配对。(填字母)
A. “为政以德”
B.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C.人性善,提倡“仁政”
D.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E. “非攻”“兼爱”
F.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
①墨子;②荀子;③孟子;④老子;⑤孔子;⑥韩非。
(4)联系所学,简要说说夏商周早期国家和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间的关系。
2024-02-2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分裂动荡导致专制权力产生B.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C.武力夺取政权有利于国家统一D.君主专制是国家统一的决定因素
2024-02-11更新 | 366次组卷 | 184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等级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A.保证了农民的生产耕作时间B.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C.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2024-01-31更新 | 191次组卷 | 192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写道: “则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 岂是郑君之罪也!”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2024-01-29更新 | 203次组卷 | 200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吴淞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10 .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C.王权与神权相结合D.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2023-12-24更新 | 92次组卷 | 172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