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76 道试题

1 . 稻香中国。

前两周的升旗仪式上,纪念袁隆平爷爷的视频让大家格外感动,班里的集邮爱好者带来了他的一部分与水稻有关的邮票,引发热烈讨论。水稻是中国重要粮食之一、它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农业发展历程,邮票虽小,方寸之间可见大天地。




①河姆渡遗址生产工具②都江堰③徐光启④汉代耕种


⑤联产承包好2023年世界第一株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五十周年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201723《科技创新》邮票(54)渤海粮仓示范工程

1.请根据时间先后,将以上邮票反映的内容进行排列。(填写序号)
①—(____)—(____)—(____   ⑤—⑦—⑧—⑥
2.水稻,玉米,小麦,甘薯,马铃薯是目前中国最主要的五种粮食作物,除了水稻之外,其余原产地都来自国外,它们的来源地是(双选)
A.西欧B.北非C.美洲D.西亚
下面选项有问题3.根据邮票①,④,⑤,当时的水稻种植的劳作方式分别是什么?(填字母)①____   ____   ____A.家庭劳作   B.集体劳作   C.作坊劳作4.综合上述邮票蕴含的信息,同学们找到了中国农业发展因素的密码并填写了一部分,请将剩余邮票填补至相应位置。(填写序号)
政策支持
技术革新
工具改进
经验总结
5.重视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是中国一直践行的理念,谈谈重视粮食安全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2023-12-1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随着列强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形成。

材料一:


   
1.请根据图片信息,将以下内容补充完整(填写):
图一侧面反映了_______(历史事件)后西班牙对拉丁美洲的殖民掠夺;图二直接展现了________(历史事件)完成后英国对亚洲的进一步殖民开拓;图三意欲表现出_______(历史事件)后列强对_______(地区)的侵略意图。

材料二:在农业方面,西班牙不许拉丁美洲种植宗主国所出产的橄榄、葡葡和采树等,强迫种植市场上特别需要的产品,如棉花、可可、蓝靛、烟草等,这样就使拉美许多地区走上畸形的种植单一农作物的道路。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6页

材料四:《卢加德勋爵为帝国主义和对非洲的间接统治进行的辩护》

欧洲国家对“非洲的瓜分”世界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大事件——肇始于日益增长的商业竞争。竞争使文明国家认识到,确保世界仅存的可供工业企业扩张的土地的安全,有着生死攸关的必要性。

在海外扩张中投入的财富,为了我国大众的最终利益而流通。……我们来到非洲,传播文明与和平,建立公正的政府……

我们不是强迫原住民戴上外来统治的枷锁,剥夺他们与生俱来的自由权利。通过并依靠原住民进行统治,永远是英国殖民政策的关键原则,这一原则与德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强硬独裁政策相比,已成为我国作为一个成功殖民国家的要诀,并使我国在非洲部落和人民间受到欢迎,他们对前述其他国家则进行着持久的反抗。此外,非洲人民有自然顺从于高级权威的倾向。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魏凤莲、张颖、白玉广译:《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2.结合所学,材料三中马克思所说的“破坏”和“重建”的“双重使命”具体有哪些内涵?
3.在材料四中卢加德看来,作为“文明国家”的标准是________(双选)
A.强大的武力B.尊重人民的自由
C.民主的体制D.高度发达的科技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如何看待卢加德勋爵的的辩护?
2023-12-1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早期人类在世界各地曾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历史上的世界性帝国助推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图1                                                                                             图2
   
                                               图3
1.观察上述帝国统治范围,他们共同连接的古代文明区域有________(三选)
A.埃及文明B.希腊文明C.印度文明D.两河文明
2.促使上述古代帝国先后崛起的重要因素是________(单选)
A.交通的便利B.农耕文明的发展C.贸易交流的频繁D.教育的普及
3.有学者认为:波斯帝国的征服(战争规模和征服区域)大大超过了它以前的帝国,可以说明这一观点的有________(单选)
①地跨亚欧非三大洲②实行行省制度
③较完善的税收系统④任用马其顿人担任主要职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古代波斯帝国修筑了众多驿道,中国秦朝修建了连通全国的驰道和直道,罗马帝国有“条条大道通罗马”的说法。古代帝国修建大通道意在________(单选)
A.强化地区控制B.发展商业贸易C.推动文明交流D.方便民众生活
5.公元1世纪以来,在古代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地区,佛像制作较多地吸收了希腊式雕像和浮雕的风格,强调自然的写实性。上述风格形成的历史原因是________(单选)
A.种姓制度的实施B.婆罗门教的盛行
C.波斯帝国的统治D.亚历山大的东征
6.某一古代帝国盘踞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处,掌握亚欧的陆上交通线约600年。其最高统治者使用伊斯兰教宗教领袖的尊号,同时又宣称自己是东罗马皇帝的正统继承者。这一帝国是________(单选)
A.德里苏丹国B.奥斯曼帝国C.阿拉伯帝国D.俄罗斯帝国
7.希腊艺术家米隆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创作青铜雕塑《掷铁饼者》,原作已经遗失,左图是古罗马时期艺术家雕刻的大理石复制品。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左图所示雕塑,是研究古代希腊审美情趣的        ,(单选)是研究古罗马雕刻技术的        。(单选)
   
A.原始资料B.非原始资料
8.根据考古发现和学者研究,古罗马时期的人民曾大量复制“掷铁饼者”雕塑,结合所学,说说这些复制出来的文物具有怎样的研究价值?
2023-12-1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国权路某高中历史研究小组了解到有历史学家提出“晚明大变局”这一观点,即晚明的 中国相比于之前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研究小组尝试通过史料研读,初步还原史家得出这一结论的研究路径。

步骤一

研究该问题的起点,首先要了解晚明之前的中国状况。为此,研究小组首先基于以下资料,对晚明之前的中国各方面状况进行分析:

材料一:“农夫蚤(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经,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非乐(上)》

材料二:“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正犯比照已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

——明初制定的《大明律》

材料三:“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朱子语类》

1.上述材料分别是从哪些视角描述晚明之前的中国状况? 概括上述材料所描述的中国状况。

步骤二研究小组又找来晚明的一些材料。

材料四:“夫天生·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答耿中丞书》

材料五:“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展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白取分金为饕飧计。”

——《西台漫纪》

材料六:“隆庆元年,福建巡抚都御使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奉旨允行。”

——《东西洋考》

2.对比步骤一和步骤二所列材料,研究小组认同“晚明大变局”这一观点。说明其理由。
3.研究小组认为要进一步证明“晚明大变局”这一观点,还可以补充的是(     )(双选)
A.新的农作物品种出现B.一年两熟耕作方式出现
C.赋役制度出现新变化D.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步骤三

4.研究小组归纳总结,上述探究活动涉及到哪些史学研究方法?
2023-12-1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有人说,历史总会有一些节点,决定国家的命运以及世界未来的局势。

1.根据提示完成表格,将相关材料与结论进行配伍。

工业革命时期得到英国纺织工厂                                           B. 工业革命前后的英国城市分布

C.工业革命前后英国主要工业生产情况                                                            D. 《联合体之王》(1901年)
E. 比起以前,人类生产出更多钢铁,制作出更多服装,兴建出更多建筑……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生产超出了需求……购物已成为人类最喜爱的消遣……各种宗教节日都已经成为了购物节。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结论:①生产方式转变       ②生活方式改变
材料(填字母)结论(填序号)
9.1         E社会生产力提高
B        E    9.3
A             9.2       9.3

2.19世纪中叶,伴随着工业化浪潮,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扩展。请将下列历史事件名称与其相关的言论或政令配伍。
10. 南北战争
11.农奴制改革
12.王朝统一战争
13.明治维新
A.”我不愿农民过于优厚,但我要防止暴动
B.“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C.“铁血政策”
D.叛乱州或地区境内所有奴隶永远获得自由

3.依据下图信息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双选)(     
A.世界各地联系加强B.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C.落后国家渐趋赶超D.世界各地区分工明显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工业化浪潮是决定世界未来局势的一个“节点”?
2023-12-1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中古时代

某学习小组选择以“中古时代”为主题,展开自己的课题研究。请帮助他们完成以下的课题内容。


(1)请将以下关于西欧封建社会发展进程的表格填写完整。
西欧封建社会发展简表

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
前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后期____________加强城市复兴→城市自治
关于中古时期的亚洲,同学们就以下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请帮助他们做出决定。
(2)将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传入欧洲的是(       
A.希腊人B.罗马人C.阿拉伯人D.奥斯曼人

(3)历史上最后一个控制丝绸之路西段要冲(包括今天的伊斯坦布尔巴格达、麦加和开罗),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帝国是(       
A.法兰克王国B.罗马帝国C.拜占庭帝国D.奥斯曼帝国

(4)以下表述中,属于对历史事件的主观认识是(       
A.巴格达曾是阿拉伯帝国的都城
B.646年,日本孝德天皇开始进行改革
C.1453年,奥期曼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
D.笈多帝国保留藩王体制,政令不统一

(5)日本开始模仿隋唐制度的标志性事件是(       
A.幕府建立B.大化改新C.入侵朝鲜D.明治维新

材料一   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篘新酒,金刀鲙锦鳞。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嗐哩嘛哈《答大明高皇帝问日本风俗诗》


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
(6)材料一中的“中原国”当指唐朝。
(7)材料一涉及“唐、汉”,说明作者对中华文化有所了解。
(8)作者称“桃李一般春”说明作者内心认为本民族文化更加优秀。
2023-12-1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7 . 伴随着人类的活动,植物从原产地逐渐走向全世界,在文明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请将下列植物与原产地相匹配。(填序号)


   
1.小麦________
2.水稻________
3.甜高粱________
4.玉米________
5.“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粮食产量只能满足城邦1/4的消费量,更多的粮食需要用橄榄油、葡萄酒的土特产品与外部交换。”推测这一地区应是________(单选)
A.古代埃及B.古代中国C.古代美洲D.古代希腊
6.某同学计划以此为主题进行课题研究,以下是他初步拟定的提纲,请根据其内容帮助他完成标题匹配:
主题:改变世界的植物
茶叶       A.新航路开辟的起因,到东方寻找比黄金还贵的植物。
甘蔗       B.西班牙对美洲殖民掠夺,带回欧洲后传播到世界各地。
香料       C.“海上马车夫”引入欧洲,是欧洲与中国贸易的重要商品。
马铃薯       D.殖民者引入中南美洲大量种植,开启大西洋奴隶贸易。

材料 与奢侈昂贵的毛纺织品相比,价廉物美的棉织品更受人们欢迎,但当时英国的棉纺织品几乎全部来自印度或中国。面对市场这只无形之手,英国纺织业开始了一场从羊毛到棉花的历史转型……从18世纪开始,来自美洲新大陆的棉花就源源不断地运往利物浦。从18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棉纺织业革命大获成功,……印度变成了向英国提供纺织原料棉花的供应地,也是英国棉纺织品的倾销之地。

——杜君立《新食货志》

7.材料中“纺织业革命”是指_________(单选)
A.新航路开辟B.价格革命C.商业革命D.工业革命
8.结合材料,谈谈植物传播和交流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2023-12-1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工业时代,人类面临城市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请根据提示完成如下学习活动。

第一步:搜集到与工业时代城市环境问题相关的两幅图片(如下)



图1 英国画家约翰.利奇的漫画 图2 法国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创作的油
《大霍乱的温床》(1852年) 画《红磨坊街的舞会》(1876年)
1.选择哪一幅图片能够印证城市环境问题,说明理由。

第二步:为了进一步佐证,检索到下列资料。

2.哪些材料是可以印证这一时期城市环境问题________(多选)
A.英国作家狄更斯的长篇小说《雾都孤儿》(1838年)
B.伦敦的修建排水管道、自来水供应系统的档案文件(1830-1856年)
C.英国剧院已有近200家,音乐厅的数量也迅猛增长,伦敦就有27家(1870年)
D.美国学者索尔谢姆著作《发明污染——工业革命以来的煤、烟与文化》(2016年)
E.1539年法王弗朗西斯一世颁布法令,宣布乱倒排泄物者违法。
F.1899-1905年,莫奈创作了一系列以雾霾下的英国国会大厦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第三步:根据下列二则材料解释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材料一   不同年份人口达10万以上的欧洲城市分布状况图


   

材料二   早期市政建设大事记

1842年英国“查德威克报告”呼吁改善城市供水、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方式。
1848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公共卫生法,赋予城市广泛权力建设现代卫生系统。
19世纪中期英国成立了中央卫生总局和地方卫生委员会,颁布《工业分布法案》为大城市设置了人口和工厂密度上限,开展了大规模的煤气市营运动,关闭淘汰了落后的煤矿产能。
1890年代欧美国家用有轨电车取代马拉街车,实现公共交通的革命,拓展城市空间。

3.观察材料一,1900年的欧洲城市分布比1800年的产生了哪些变化?
4.根据材料一、二解释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023-12-1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7-19世纪,资产阶级在一些国家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1.请将下列事件与发生地点一一对应。(填字母)

(1)独立战争(2)光荣革命(3)法国大革命(4)明治维新(5)王朝统一战争(6)农奴制改革
2.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具有双重性质的是(     )(单选)
A.光荣革命B.法国大革命C.独立战争D.南北战争
3.各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有着共性特点。
(1)英国和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文件分别是(     )(单选)
A.《权利法案》和《宅地法》             B.《大宪章》和《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和《合众国宪法》       D.《大宪章》和《合众国宪法》
(2)英国、美国掌握行政权和立法权的部门分别是(     )(单选)
A.英国:国王和议会,美国:总统和国会
B.英国:内阁和议会,美国:总统和国会
C.英国:国王和议会,美国:最高法院和国会
D.英国:内阁和议会,美国:最高法院和国会
(3)资本主义各国,首相和总统都是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这是受哪位思想家思 想的影响?(     )(单选)
A.洛克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
(4)根据上述探究,各国资本主义制度共同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2023-12-1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思想的流变。

思想因时而变,治国思想的演变也是时代发展的写照。

1.请将表格中的言论与其作者相匹配(每空填写一个字母)
言论作者
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夏殷不易礼而亡。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A.老子   B.孔子   C.商鞅   D.董仲舒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也呈现出不同的治国思想。

请就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道和霸道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重要的两个概念。《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见秦孝公时,先是讲述了上古理想的帝王统治之道和以仁义统治天下的王道,秦孝公不感兴趣。后又讲述了以武力、刑法、权势等统治天下的霸道,秦孝公才“意欲用之矣”。

材料二   贾谊总结秦亡的教训)“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贾谊《过秦论》

材料三   (西汉第十位皇帝汉宣帝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汉书·元帝纪》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何秦孝公为何对“霸道”理论尤为感兴趣。
3.请结合材料二、三,分别概括贾谊和汉宣帝对“王道”与“霸道”的观点。并结合所学分析汉宣帝提出的“霸王道杂之”的历史依据有哪些。
2023-12-1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