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923 道试题
1 . 陈胜在发动起义时,借助楚国名将项燕的旗号称“大楚”。 当农民起义军攻占陈县时,陈胜“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自称“楚王”,把建立的政权号称“张楚(张大楚国)”。这反映出秦末农民起义(     
A.存在一定局限性B.群众基础广泛
C.欲恢复楚国统治D.性质发生变化
2 . 明刀作为战国时期燕国的货币,在赵国、齐国等国也可流通。据统计,明刀出土的地区遍及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等地区,一次出土可达上百枚,甚至上千枚。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长途贸易的兴盛B.兼并战争的缓和
C.区域经济的交流D.燕国币制的先进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疫情多发,文献中“大疫”“时疫大行”等记载不时出现,唐朝也不例外。唐朝尽管医疗机构很完善、发达,但仍无法有效应对大规模暴发的疫病。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医疗资源的不均与不足。在此情况下,基层民间医疗有所开创和发展。悲田病坊是唐朝开创的救助病残、乞丐及贫民的专门机构,它的服务对象就是社会的底层群体。病坊的所属关系:一是受官府管理,经费也来自官府;二是僧人自行管理,经费来源于寺院。悲田病坊的设置是儒家仁政思想的实践,一方面从民间的角度弥补了医疗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在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的情况下救助社会底层百姓。其设置影响深远,为后世所继承。

——摘编自胡阿祥等《中国通史大师课》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思想基础。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基层民间医疗开创的原因及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防治疫病的经验对今天的借鉴价值。
2024-01-13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官考试除另有法律规定外,分为文官高等考试和文官普通考试。关于考试资格,凡民国男子年满21岁以上者,得应文官考试,女子不得参加文官考试。

文官高等考试分甄录试、初试、大试。(1)甄录试为笔试……甄录试落第者,不能参加初试。(2)初试。先笔试,后口试。……初试及第者,授以学习员证书,由国务总理咨送各官署学习2年,学习员学习期满时,由各该长官呈请大试。(3)大试。也是先笔试,后口试。考试科目为现行法令解释、设案之判断、草拟文牍。……第三次落第者,不得再考。文官普通考试的科目为国文、历史、地理、笔算、法学通论、经济学6门。……考试及格者,授以试补官证书,按照其等第的高下,依《文官任用法》叙补。

——据1913年《文官考试法草案》整理

材料二 19世纪初,英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这样,英国政府的官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他们随内阁共进退;另一类是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可以长期任职。

材料三 西方的文官制度,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有了法制化、正规化的内涵,各个国家基本上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其实施过程中的正规性;而中国的科举制由于是服务于专制的政治体制,以皇权为中心,因此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和人治化的内容,也没有形成相应的完整的制度和法规。科举往往随皇帝意志的变动而变动,可废可立,不利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柯海丽《中西方选官制度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洋政府时期文官考试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制定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初英国文官制度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举制、西方文官制和近代中国公务员制三者间的内在关联,并在此基础上概括近代中西方选官制变革的共同因素。
5 . 联合国颁布的《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报告》指出:倡导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共同参与社区事务,以自身的努力和政府联合一致,合理利用社区内外资源,共同为改善社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而努力。材料旨在强调(     
A.发挥社区的独立自主B.政府与社区的共同努力
C.发挥政府的主要职能D.政府对社区的放任自流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观点一国权不下县,县下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
观点二传统中国中央专制集权制度的最大特征是皇权统治支配着整个社会,因而“自秦汉起,从皇帝、郡守、县令到乡三老、亭长、里魁就形成了一整套的统治体系”。
观点三19世纪以来某些西方观察家提出:中国的村社是“地方自治主义式的民主”或者是一种“自由的、自我管理的社团”。这种想法已绝对不可信。
观点四传统的乡村治理的常态既非“自治”,也非“专制”,而是实行“官督绅办”观点五在清代中国,地方权力只在官吏与士绅之间进行分配。

——摘编自郑卫东《中国乡村“双轨政治”的变迁》


结合材料、提炼自己的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楚,表述清晰)
2024-01-12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一定角度看,古代中国社会史就是一部社会教化史。中国传统教化思想是以国家为主导的多元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整合行为。在国家层面重视对教化的弘扬、表彰和政治推崇。所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同时辅之仁政,从制度上保障教化的推行,故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精英统治阶层要求做到率先垂范。正如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历史上,地方士绅在社会教化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德性高尚之人成为人们推崇和学习的对象,他们可以利用自身声望和社会地位支持着家族、家乡的发展。

——摘编自雷月荣、程红艳《论中国传统教化及其当代德育价值》

材料二   《唐律疏议》提出以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为指导思想,而罗马日耳曼法系下的《法学总论》把基督教中衡平的理念引入法定权利和义务。《法学总论》中存在着大量的强行性规范,其规定只是单纯地否定或强行要求某一行为,很少阐述若违反该法律应负的法律责任,而《唐律疏议》在相应规则后都附有不同程度的处罚性规则。《法学总论》对物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它将物权分为了所有权、地役权、用益权、使用权等,并对每一项物权进行了以篇为框架的阐述,而《唐律疏议》缺乏所有权这一重要概念,在债的制度上,唐律则体现出朴素、简洁的特点,其广度仅涉及契约、侵损等领域。

——摘编自陆涵缘《浅析<法学总论>与<唐律疏议>的差异》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国家、精英统治阶层和地方士绅在社会教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疏议》与《法学总论》的不同之处。
8 . 在中世纪欧洲,香料被看作是上层社会的标志,其价格昂贵,被称为“黑色黄金”,一些贵族家庭会以香料来彰显自己的财力。16世纪以来,香料大量涌入欧洲等地,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寻常百姓的大众化商品。这反映了当时(       
A.近代商业贸易方式发生了变化B.世界市场的逐步建立
C.香料受价格革命的影响D.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9 . 在洋务运动的影响和洋务官僚的推动下,清政府要求各地官吏,荐举“才有专才”“奇才异能”的通达洋务和自然科技的专业型人才;如数学家李善兰就是经郭嵩焘荐举,被朝廷任命为京师同文馆算学总教习。这说明清政府(     
A.逐渐把科学知识作为选拔官吏的条件之一
B.已经完全废除了推行一千多年的科举制
C.从形式到内容完全改变了传统的用人模式
D.对中国近代第一批新式人才持观望态度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3世纪开始,金、银两种铸币同时作为本位货币在市场上流通的复本位制,开始在包括英国在内的大部分欧洲国家实行。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使英国率先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世界贸易的扩大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物价飞速上涨,纸币贬值。1816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银币重铸和管理王国内金币和银币法案》(简称《金本位制法案》),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黄金作为货币本位来发行纸币的地位。此后,其他国家先后采用金本位制,形成以英镑、金币、黄金在国际上流通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44个国家的代表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美国经济被沉重打击;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西欧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美国无力承担稳定美元汇率的责任,相继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各国继而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瓦解。

——摘编自刘长伦《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历程》


围绕“世界货币的演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