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唐六典·鸿胪寺》记载,鸿胪寺之职,“掌宾客及凶仪之事,领典客、司仪二署”,“掌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归化在蕃之名数……凡朝贡,宴享、送迎预焉,皆辨其等位,而供其职事,凡酋渠首领朝见者,则馆而以礼供之。”

材料二   地方行政制度变迁的核心就是政区和政府组织层次级数的变化,这一变化集中地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此长彼消的过程。下表是历代政区与地方政府的层级变化表。

历代政区与地方政府的层级变化表

时期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
/县、道
/郡、王国县、道
魏晋南北朝郡、王国
隋、唐前期/府、州(郡)
唐后期五代府、州
府、州、军、监
布政使司(省)府、直隶州
府、直隶州、直隶厅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指出唐朝鸿胪寺的职能,说出当时与其职能相近的政府机构名称,从民族关系角度简析它们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完成表格并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
2024-01-0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下面表格中的空白部分。
发明家主要成就发明家主要成就

瓦特(1736-1819)

蔡伦(?-121)

材料一   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将中国作为参照,探讨欧洲的诸多问题。……在官僚制度方面,他们对中国科举制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这种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将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科举制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


(2)根据材料一,概述当时我国传播到欧洲的文化成果及其对欧洲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欧洲国家的“中国热”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怎样的时代要求?

材料二   下表是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中国西方

宋应星(1587-约1666)编写了总结性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他反对不切实际的科举之学,提倡有实用价值的学问

牛顿(1643-1727)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这充分展示了科学的巨大魅力,对以后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理性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


(3)根据上表分别说明17世纪中外科技成就的特点。并指出牛顿的科技成就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
2019-11-1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关于婚姻有一整套严密的礼法规定。如,西周即有“六礼”,规定婚约订立应遵循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程序,再如,中国历代都在私有财产问题上规定女子应“无私货、无私蓄、无私器”,又如在离婚问题上,汉朝时就有“七出”的法律规定,若妻子犯有“不孝”、“无子”、“淫乱”、“镞妒”、“多言”、“恶疾”、“盗窃”中的任何一项,丈夫就可以休妻,且“七出”是丈夫单方决定的,同时古人还有“聘则为妻,奔则为妾”的说法,认为妾是买来的,不能行婚姻之礼,自然没有任何权利。

——摘编自刘晓霞《近代婚姻法律制度变革研究》等

材料二   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编订了《中华民国民法典》,其中《亲属编》为婚姻变革提供了法律的依据与保障。《亲属编》里明确规定,“婚约,应当由当事人自行订立,其非男女当事人自行订立之婚约,非得其本人追认,自难生效”,并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赋予妻子私有财产权”,以及“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处置其私有财户”。

此外在离婚问题上法律强调“夫妻两愿离婚者得自行离婚”,而且还在财产分割方面给予妇女倾斜性的保护。但《亲属编》却并未对当时呼声较高的废妾做明文规定,采取默许、放任态度。

——摘编自余华林《女性的“重塑——民国城市妇女婚姻问题研究》等

材料三   下表为1938-1943年《大公报》中婚姻启事的数量统计(节选)

——根据1938—1943年《大公报》统计总结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亲属编》中关于婚姻的法律规定与中国古代相比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南京国民政府的婚姻法律制度变革。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表格中的一条信息并解释说明。
2019-02-1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表格能将各种信息良好地综合在一起,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很好的一种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概况
鸦片战争以后林则徐雇人翻译《四国志》《各国律例》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李善兰翻译《方圆阐幽》《垛积比类》
徐寿翻译《化学鉴原》华蘅芳翻译《地学浅释》
徐建寅翻译《声学》《电学》
甲午战争后大同译书局、译书出版社(均为自办)严复翻译《天演论》《原富》
马君武翻译《卢梭民约论》(《社会契约论》杨廷栋翻译《万法精理》
民国以后陈独秀翻译《现代文明史》胡适翻译《最后一课》《弑父之仇》
注: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材料二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学东渐的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许多杰出的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中的几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提取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两项信息。
(2)材料二中图②人物对中国近代化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3)材钭二中促使图⑥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
2017-02-2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治国主张
儒家孔子
实行“仁政”;民贵君轻
道家老子
韩非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材料二   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

(1)材料一为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治国主张”的研究性学习任务表。请你结合所学在表格①②③④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这一“跨世纪大辩论”的影响。
2023-10-2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向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农村经济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允许部分农副产品的生产交换可以完全由市场调节,并明确了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目标。这一年不少省份出现了“万元户”。

1984年四川、河北、湖北、福建等省百户“万元户”基本情况表

户数人口劳动力纯收入(万元)
种植业(蔬菜、花果、粮食)2319611229.02
养殖业(家禽蜂虫、猪、牛等)181317320.15
工业、手工业(工业品加工、农产品加工)962489.19
交通运输业2921110531.09
服务业1621.20
建材业1521.20
综合经营191629419.41
总计100773436111.26

(1)从表格数据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万元户”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万元户”出现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国家博物馆曾展出大英博物馆(该馆建于1753年)的100件世界文物,各具代表性的文物引起大家的关注,其中包括体现中华文明的九件珍贵文物。

材料一   表《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下)》目录(摘编)

章节标题代表性文物举例
第十五部分现代世界的入口(公元1375年至公元1550年)印加黄金美洲驼(黄金雕像,来自秘鲁)、明代纸币(纸币,来自中国)
第十六部分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公元1450年至公元1650年)双头蛇(马赛克装饰小塑像,来自墨西哥)、柿右卫门瓷象(陶瓷雕像,来自日本)
………………
第十八部分探索与剥削(公元1750年至公元1820年)阿坎鼓(制于西非,发现于美国弗吉尼亚州)、澳大利亚树皮盾牌(来自澳大利亚)
第十九部分批量生产,大众宣传(公元1780年至公元1914年)小猎犬号上的精密计时器(来自英格兰)、维多利亚早期的茶具(炻瓷镶银茶具,来自英国)
………………

材料二   关于大英博物馆的价值或影响的不同见解。

普罗克特认为:“大英博物馆有着浓重的殖民主义思想体系”;

乐晓君在《大英博物馆——藏品中的人类发展史》中谈到:“大英博物馆的每一件藏品都在讲述人类文明发展的故事”;

谢小琴在《现代性视野下大英博物馆》中讲:“博物馆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帝国的实力是大英博物馆发展的基础”。


(1)根据材料一的表格,将《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下)》目录进行阶段性划分,并结合“标题”和所学说明理由。
(2)从材料二对大英博物馆评价的三个观点中任选其一,根据所学写出两个可以支持该观点的史实论据。(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
8 . 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泉州文化遗产(部分)及价值贡献表注:●核心贡献;○辅助贡献

文化遗产组成部分价值贡献
制度保障多元社群运输网络生产基地
官方制度海神信仰社会精英宗教人士中外商人产业平民码头航标制瓷冶铁
市舶司遗址



天后(妈祖)宫




泉州文庙及学宫







开元寺





伊斯兰教圣墓







德化窑址






安溪冶铁遗址







江口码头






六圣塔






——摘编整理自《泉州商贸中心》

材料二13-14世纪意大利商人开始向中国进发,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家族来到中国,热那亚商人在泉州建立了“商站”。意大利商人通过与中国的直接和间接贸易,掌握了在欧洲出售东方商品的垄断权。意大利商人从英、法等地运回羊毛,在本土组织呢绒生产,将呢绒运到地中海东岸地区销售以取东方的商品。呢绒制造业在意大利北部城市迅速崛起。出于海上贸易和争夺制海权的需要,威尼斯和热那亚等城市都建立了自己的舰队,造船业也随之兴起。在商业的实践中,意大利商人形成一套完整的商业谋略和经商方法。例如在商业活动中实行“委托制”、“股份制”,同时“海上保险业"、“票据"支付方式等也逐渐开展起来。……地中海区域的商业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并对欧洲历史发展起到过重要的促进作用,西方史学把上述现象称之为“地中海商业革命”。

——摘编自微博作者《“泉州一威尼斯”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泉州成为宋元时期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历史背景。
(2)对材料一表格中的泉州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并概括其历史价值。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地中海商业革命”是如何推动欧洲历史发展进程的。
9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复原图 春秋牛尊(山西浑源出土)

材料二   七国乃是以春秋时代许多战争而产生的集权国家,已不是原来的封建诸侯国。这些集权国家的政权在官僚士大夫之手而不在封建贵族之手。一些国君意识到,要想比对手在王位上坐得更久,就不能让地方封建领主继续分享他的权威。领地不能再作为封邑进行分封。春秋末年,普遍的做法是任命地方官来管理各个地区。许倬云(历史学家)先生将这种国家称之为“新型国家”。

材料三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材料四   先秦诸子百家的部分主张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依据材料二,借助表格内容提示,概括战国“新型国家”的主要特征。

(3)参照示例,先从材料三中选取任意一个观点(道家除外),然后从材料四中选择对应的史实加、以印证。
10 . 政治制度和政策必须顺应时代而变化,方能推动社会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重要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其中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改革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深远。请结合所学,完善下面表格。

材料一   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新纪元。从此,“人民”、“民主”、“共和”、“科学”、“自由”、“解放”等等词汇开始写入历史的新篇章。然而,这一切并不是在二十世纪初的几年里突然迸发出来的。它在中国出现或形成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在清代的最后几十年里已经开始。虽然民国的政治制度与清末改制所形成的政制还有很大的不同,但前者是后者的一种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着递变关系。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2)作者认为:“虽然民国的政治制度与清末改制所形成的政制还有很大的不同,但前者是后者的一种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着递变关系”。请从民主宪政发展的角度论述这一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二   


   图1                                                  图2

11943111日外交部长宋子文和英国驻华大使薛穆在签约仪式。

1943年1月11日,重庆国民政府和英国、美国分别签订了条约,取消英美两个国家在华的治外法权。

2: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左)和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右)。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由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


(3)阅读材料二图文资料,分别说明两个事件的历史背景。
2020-11-1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