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6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两个庚子年,一段屈辱史。1840年和1900年,这两个庚子年间的六十年,是一段不堪 回首的历史。六十年中,列强相继发动了四次以上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清政府一败再败,前一次创伤未愈,后一回屠戮旋踵。坚船利炮的打击和胁迫,让这个政府一次次以灵魂为代价,以求得肉体的苟安。它们,用血泪写成,用屈辱风干。它们,拧成了一道道绳索,套在了中华民族的脖颈上,愈挣扎,便勒得愈紧。

——摘编自赵彦《晚清那些年:一个民族的创伤记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庚子年”间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大规模侵略战争及不平等条约(至少三个),并说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 唐代文学创作和对外交流等方面呈现出盛唐气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诗歌在唐朝达到顶峰。仅据清代康熙年间所编的《全唐诗》所录,唐朝就有诗人两千二百多人,作品四万八千九百多首,作诗的人上自帝王、公卿、官僚,下至布衣,旁及僧、道,几乎遍及各个阶层。诗歌与唐人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一首好诗写出之后,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可以传到很多地方。除了传抄这种主要的传播方式外,还有传唱、题壁等多种方式,这些传播方式共同促使唐诗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唐代文化是在大一统局面下发展的,带有统一帝国的宏伟,呈现一种兼容的气度。太宗时,丝绸之路向西南(指南亚)延伸。当时从广州出发到达波斯湾、红海等地的航线已经开通,广州港中外商船云集,带把壶、高足杯等外来物品不仅满足了贵族的奢侈需求,也引起了仿制的兴趣,直接借鉴外来造型的“胡瓶”,成为唐代相当流行的器物。由于唐朝的稳定和强大,当波斯被大食呑灭时,波斯王选择投奔唐朝,在长安度过自己的晚年。

——《中华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诗歌在唐朝发展到顶峰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概述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并分析唐朝对外交流发达的原因。
2020-12-03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晋中新大陆双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被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祚(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

——【明】张燧《千百年眼》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分析,该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后世是如何改进的?
2020-12-02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晋中新大陆双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检测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忽必烈即汗位之时……实现了中国空前的大一统,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复杂。他为了巩固对这个偌大国家的统治……建立了以蒙古贵族为主要统治者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材料二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度》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实行行省制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
5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朝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这就是三公九卿制度。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的职责分别为: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从秦开始,丞相正式成为官职,为中央政府中皇帝之下的最高长官;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为丞相的助手,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相当于副丞相。三公之间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于皇帝,便于皇权集中。

——来自百度

材料二   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之间形成了一种什么关系?这些措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唐代的宰相是哪三省的长官?宋代在宰相之外又增设了哪些官职?
6 . 自由是人们的普遍追求,近代西方对自由进行了不懈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史不是艺术史或科学史,抑或文学史,甚至民族史。它是欧洲人在精神方面鲜明地获得自我意识自由的历史。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二 马丁路德提出,在自由之路上,唯有通过信仰、成为基督徒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在这一过程中,基督徒通过信仰而获得的自由使其成为了“众人之主”。然而马丁路德同样提出,每个基督徒同样也是“众人之仆”,要通过爱上帝、爱邻人来荣邪上帝,实现自我救赎。从这个意义上讲,马丁路德将自由与道德和行善联系了起来,劝诫世人通过遵循耶稣基督的教导积德行善以获得自由。

——肖樊《马丁路德的自由观》

材料三 孟德斯鸠认为,由于人们已经习惯于被压迫与统治,奴性也已经渗透到当时人们的心里了,若想要启蒙,真正有效的方法还在于呼唤人们的理性,从而由内向外进行彻底的改变。当人们呼唤理性之时,专制政体的压迫统治与宗教神权不合理的迷信统治将会溃不成军。在理性启蒙后人们重新找到的自由,并不是广义上的属人的自由而总是疫限定在一个团体内,法律就成为了自由背后的必然概念。人类寻找的自由就不应该是站在法的对立面而是被法包含其中。

——摘编自刘斌、贺如璋《法律规范下的理性启蒙与自由》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我意识自由”的含义,并指出其产生的根源。
(2)据材料二,简述马丁•路德主张的获得自由的途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孟德斯鸠所说的自由的本质及阻碍自由实现的障碍。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自由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某班同学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了历史研究性学习,根据他们搜集到的部分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料一   中国香港发行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邮票


资料二   16~18世纪的中外科技成就简表

中国主要成就欧洲主要成就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是对我国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哥白尼著《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
徐光启著《农政全书》,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农业百科全书。哈维著《血液循环论》,系统地、完整地、科学地研究血液和心脏运动。
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牛顿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经典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资料三   关于科技的认识电力能源的开发,电机工程的发展,使得独立的电力工业部门日渐成为近代工业体系中的重要部门之一。同时,以电机制造、家用电器为主体的电器行业迅速崛起,成为新兴的产业部门。电在日常及家庭生活中的用途更是十分广泛。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酸雨是由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与云中的水蒸气混合而成的,它正严重地损害着北欧、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的森林、湖泊和耕地。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爱因斯坦心里十分清楚,科学是人的理智的产物,科学本身是合理性的。它创造手段,而不创造目的。它适合于人利用这些手段达到合理的目的。当它被滥用时,科学的工具就变得像小孩手中的剃刀一样危险。

——摘自李醒民《论科学家的科学良心——爱因斯坦的启示》


(1)根据资料一,任选其中一项科技发明做简要介绍。
(2)根据资料二,从中提取一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说明。
(3)根据资料三,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4)请你为这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拟定一个主题。
2020-11-2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汾阳中学、孝义中学、文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评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普罗泰格拉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材料二   以下分别是意大利三位人文主义者的言论:

我们的绘画,我们的雕塑,我们的知识,总而言之,不胜枚举的一切都是我们创造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各种语言和文字也是我们创造的。

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可灭的、非永恒的,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

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也可以探测地狱的深浅。苍穹在他面前并不显高,地核在他面前并不显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指挥一切,努力获得荣耀,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

——摘编自王军、徐秀云编著《意大利文学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关于改革提出了许多建议,这些建议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在经济领域内实行自由放任主义,反对重商主义;在政治上实行“主权在民”的理论,各级官吏都是人民公仆,一旦政府压迫人民,人民就有权利推翻它;在宗教上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反对政教合一。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者思想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二,简要谈谈你对人文主义的认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启蒙思想对欧洲的影响。
2020-11-2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汾阳中学、孝义中学、文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评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是孔子总结出来,作为一个仁者,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和缓和敌对阶级矛盾的原则,这里讲的宽、惠都是说对劳动者的态度要和缓一些。孟子认为,只顾“君之仓原实,府库充”,而不管人民的疾苦,将导致上下的阶级矛盾尖锐,劳动力逃亡。消除这种社会危机的办法,只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矣”。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董仲舒在理论上发展了《公羊传》的“大一统”思想,他潜心研究,建构了一整套旨在维护中央集权君主政治的天人合一政治论。他将阴阳五行学说融贯于整个理论,将政治、历史和哲学融为一体,政治思想体系相对完备。董仲舒以儒为主,揉以阴阳五行、法、墨等学说的天人政治论,对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可谓前承孔、孟,后启朱、王。

——摘编自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一书中说:“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以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但秦汉以来,在君主专制制度下,“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完全颠倒了本来的君民关系。基于此,黄宗羲把那种谨守所谓君臣大义的人,称之为小儒之见,盛赞汤、武伐暴的正义性。

——摘编自苗润田著《中国儒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孟子政治主张的相同点,并简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对儒学发展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的主要思想,并指出其对近代民主革命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的商鞅变法基本上解决了由奴隶制所引起的种种社会矛盾,并为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同时也强化了封建国家机器,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经过商鞅变法,使偏僻落后的秦国变得“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乡邑大治”;且使过去那种诸侯卑秦的状况变成“诸侯畏惧”的局面。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继位后,全盘推行汉化。他模仿汉族王朝的礼仪,建太庙、祭祀孔子、养国老;仿照汉人官制,大定官品,考核州郡官吏;设立太乐宫,议定雅乐,除去郑、卫之音,依据儒家六经,参照各国音乐志,制定声律。通过吸取汉族的先进文化,学习封建的统治思想及理论,北魏建立了有效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制度。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北宋中期,由于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加强,客观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也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于是王安石便被推上了历史的潮头。经过王安石富国强兵的变法,宋王朝不仅做到了财政收支相抵且有盈余,军事力量也有所加强。但是不论变法措施在形式上多么完善,都会因皇权专制政体本身违背公正和人权的大道原则而难以实现其预期的变法目的,并且广大老百姓不可能成为变法的最终受益者,反而会成为借着变法名义被更加严酷剥削的对象。

——材料一、三均摘编自张金龙《论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涉及的商鞅变法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主要内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而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