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建立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与西欧六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的变化。到1970年,欧洲共同体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政治经济实体。

1970年欧共体六国、美国、苏联经济发展相关数据

项目欧洲共同体六国美国苏联
面积(万平方千米)116.29936.302240.20
人口(亿)1.87042.04802.4277
国民生产总值(亿美元)486397424750
钢产量(亿吨)1.092671.19301.15884
汽车产量(万辆)936.4824.491.7
水泥产量(万吨)11120.36405.69524.4
出口贸易(亿美元)885426128
黄金外汇储备(亿美元)270.3117.0

——摘自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提炼材料信息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以1970年的欧洲记者视角自拟主题,撰写一篇新闻报道。(要求:主题明确,史实清楚,逻辑清晰,字数约200字。)
2 . 【中国历史上的广州商品交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朝以来广州商品交易的概况

唐代岭南

市舶使司

设置于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或稍前。广州是全国最早设立也是唐代唯一设立市舶使司的港口城市,其官长市舶使代表朝廷总管东南海路的外交和外贸。市舶使登记外来商船的货物,检查有无违禁品并收税,然后才准外商进入交易。

明后期的“广州交易会”

1554年底至1555年开始,明朝政府在广州举办主要面向葡萄牙和日本等国商人的“广州交易会”。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商人也直接和间接地和广州交易会发生联系,东南亚各国和印度客商与中国开展的进出口贸易也大多通过广州口岸。

清中叶“一口通商”体制

1684年,清政府在东南沿海设立江、浙、闽、粤四个海关,实行有限的对外开放;1757年,清政府宣布撤销江、浙、闽三海关,只留粤海关,这种体制通称为“一口通商”,对外贸易统一为“十三行”办理,清政府采取了严格管理和限制的政策;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被迫开放五口通商,“一口通商”格局结束。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创办于19574月,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由商务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对外贸易中心承办。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采购商最多且分布国别地区最广、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被誉为“中国第一展”。广交会第一年即成交8686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从1965年开始,广交会年出口成交占全国外贸年出口总额30%以上,19721973年,占比均超过50%。自2007年春季第101届开始,广交会开始设立进口展区,正式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由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由单一出口平台变为进出口双向交易平台。20201015日至24日,第12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网上举办,展期10天。

——摘编自郑学檬《中国经济通史》等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信息,确定一个主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3 . 【西方社会治理中的政府角色】

材料   治理既包含国家治理,也包含社会治理,社会治理从世界范围看,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是以北欧国家为代表的福利国家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由政府为社会提供覆盖广泛的社会保障;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自治模式,以社会为主导,通过公民社会实施社会治理。美国有着“小政府”“大社会”的历史传统,美国社会治理主要依靠社会自治实现——通过以社会组织为代表的公民社会实施社会治理。20世纪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经历了“旁观者”、“参与者”、“干预者”、“主导者”、“监督者”的角色变化。通过对这一历程的考察,可以探究美国联邦政府如何进行转型,为转型国家的社会治理实践提供一些经验与反思。

——摘编自张骁虎《20世纪以来美国社会治理中联邦政府角色的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次角色变化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2-1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天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重要的世界性危机

时间危机概况
19141919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造成巨大人员和经济损失,加速了欧洲霸权衰落的进程。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世界格局发生深刻改变
19181920西班牙大流感1920年春季,在全世界造成超过超过5亿人感染,2500万人死亡。突如其来的大流感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结束,也开启了欧美国家全民医疗卫生系统和社会福利保障系统的讨论与尝试
19291933经济大萧条由美国股市崩溃开始,逐渐演变成世界性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迫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放弃盛行一时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加大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德、日、意等国甚至走上法西斯集权道路
1939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法国等传统强国失去了对于世界格局的支配权。美国再次成为最大的赢家,利用自身的实力,主导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秩序的建立,“美国规则”成为世界的规则
1962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企图在古巴建立导弹发射场。美国总统肯尼迪下令对古巴实行军事封锁,并进行战争威胁。该次危机险些引发双方之间的直接冲突。苏联被迫撤走导弹,危机才告平息
1973第一次石油危机欧佩克的阿拉伯成员国宣布大幅提高原油价格,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根据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世界性危机”自拟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其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禁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为主题。


从以上8块浮雕中任选2个或以上浮雕,以“英雄”为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历史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王朝倾覆】

材料   关于清王朝的崩溃,过去多从王朝的对立面来进行研究,把王朝覆亡史纳入辛亥革命的范畴。研究王朝是如何被革命推翻的,研究推翻王朝的力量……这些研究无疑是必要的和重要的。但是,现在我们发现,这种单一视角的模式难以对许多重大问题给予合理合情的解释。我们需要放宽视角,转从更大空间的多维视野来审视历史的问题和问题的历史。既然我们是研究清王朝的崩溃,那么除了从王朝权力结构的外部来寻找原因外,还应该从其内部来考量;除了从推翻王朝的异己力量一面来寻求答案外,还应该从王朝自身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自我崩溃的另一面来分析。

——摘自郭卫东《倾覆与再建》


根据以上材料,围绕“清王朝的崩溃”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具体,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2-0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救国与探索】

近代史上改变落后中国的四种流行方案

方案一救亡抵抗外来侵略是首先任务,只有独立才能教国。
方案二启蒙落后在于民众的心智,只有启蒙才能救国。
方案三翻身落后在于阶级压迫,只有推翻了反动势力,才能救国。
方案四近代化落后的原因在于未完成近代化,必须全面向西方近代文明学习。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

针对如何改变落后的中国,近代史上曾流行过以上四种解决方案。请结合所学,指出最优方案并阐明理由。(说明:最优方案可以是表格中的一种或若干种的组合;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01-16更新 | 19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3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所拥有的大量资料表明,希腊文明事实上不是一个商业文明,而是一个以农业为其主要社会与经济基础的古代文明。这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古典希腊城邦的主要社会与政治力量即公民的主体是自由农民,而不是手工业者或商人,也就是说,古希腊文明根本的经济基础是农业而不是工商业。证据的第二点是,同中国古代一样,在古代希腊人的思想中同样存在着重农轻商的观念,农业是最为高贵的,它同其他所有职业形成一种对立,而商业和手工业则是低贱的职业。

——摘编自黄洋《古代希腊土地制度研究》

材料二 在古代希腊,谷物的生产不能自给,自然经济意义上的农业难以成为城邦社会的经济支柱,更不是城邦社会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商品经济意义上的农业不仅在希腊的农业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且处于重要的地位,它与工商业一起,共同构成了城邦社会经济基础的主体部分,成为城邦社会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正是由于工商业的发展这一内因,才使古代希腊进入古典时代后达到了它的全盛时期,取得了各个方面的辉煌成就。可以设想,如果只有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而没有工商业的推动,古希腊的历史是不会出现一个古典时代的。

——摘编自王瑞聚《古希腊罗马论丛》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古代希腊的经济属性”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9 . [百年党史●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资源作为宝贵的历史遗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记载,反映着革命先辈的崇高革命精神。红色旅游资源也因为是革命精神的承载客体而具有了深刻的精神内涵。

围绕“红色旅游”,选取以下任意- - 幅图片,以导游身份向游客宣讲红色历史、传播革命精神。(要求:主题鲜明、史实准确、符合逻辑,不超过300字) .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近代中国面临多种选择:一是保守派的排外与故步自封;二是洪秀全的天国乌托邦;三是洋务运动。当时的中国要从封建社会迈向近代化,在当时既无阶级基础,又无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统治阶级上层,从学习器物开始。即使太平天国取代了清政权,也会按《资政新篇》的路子去走,但这实际上走的仍是洋务运动之路。洋务运动的核心就是建立新工业,搞洋务不单是中国的必由之路,凡是遇到西方侵略的国家都会采取同样的解决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叩关入侵,“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他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

——摘编自孟昭《全国第五届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综述》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完整,逻辑清晰)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