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两千年来的“宰相制度”,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而产生,中国宰相制度在不同朝代都具有其特殊性,但它们相继而变却有一定的趋势。“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也推动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强化,由君主集权发展到君主专制,最终推向了君主独裁。同时,“宰相制度”的演变,从形成到最后废除,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确立、发展到最后的衰落过程。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摘编自苗中泉《从三强并立到帝国秩存一一西汉时期东亚国际体系的演变》


有学者在研究西汉时期东亚政治形势时制作了以上三幅示意图。请从以上图示中任意提取西汉时期东亚政治形势演变的一个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析。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19世纪,人类社会发生了很多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如下表

序号重大事件
11804年,海地独立
21814年,斯蒂芬森的蒸汽机车火车头问世
3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4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实际可用的电动机
5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
61884年,“柏林会议”召开
71885年,印度“国大党”建立
81894年,埃俄比亚抗击意大利入侵
91895年,兴中会建立

从材料中提取2条或2条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阐述19世纪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2021-07-0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铁路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当中国社会进入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科举制恰恰成了新旧经济、政治、文化三对矛盾的焦点,因而成了社会转型的一个综合性障碍。鸦片战争后随着国运日趋乖蹇(编者注:不好),科举制也步入日暮途穷之境了。1905年9月2日,清廷颁诏,谕令自次年起停止科举考试,从隋朝以来绵延了1300多年的科举取士制度至此被画上了句号。

——摘编自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科举制度的认识。(要求:自拟论题,结论不能重复材中的观点,论述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格局经历了美国和苏联的对立争霸、两极格局终止以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分化,这是国际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世界多极化形成的过程则是比较漫长的。在冷战结束之后,世界开始逐渐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在此期间一定会有多种政治力量之间的较量,所以过程也是充满了曲折。在今后的一段时期里,在世界政治经济相互作用下,世界的战略力量将继续开始斗争,单极与多极、霸权与反霸权以及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这些因素都是组成未来世界多极格局的基础条件。

——摘编自凌溢隆等《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的发展》


提取材料信息,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世界现代政治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证。(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1-03-21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龙里县九八五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年代层级中高层及低层级
省数道、路数州数郡(府)数县数
秦始皇二十六年236不详
西汉平帝3131031578
东汉顺帝3131051180
隋大业五年21901255
唐开元二十八年315道3281573
宋宣和四年326路2881234
元朝4412省183路971425

(注:州道路设置初期均为监察区)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多种趋势,从中提炼出两条信息,并分别予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信息,说明要有史实依据)
2021-02-0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宋朝历史地位学术界有不同评价。第一种是“积贫积弱说”,如钱穆主张宋朝是“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第二种是“造极之世说”,如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他认为宋朝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登峰造极的时代。两说在学术界各有拥趸,不断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造极之世说”飞速崛起,大有取代“积贫积弱说”的趋势,许多学者均对宋代的历史地位给予很高的评价。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积贫积弱说”与“造极之世说”只是宋朝的正反两面,并无任何冲突。

——摘编自朱永清《“积贫积弱”抑或“造极之世”——民国以降两宋评价的嬗变与纠结》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以上材料中选择你赞成的观点加以论证。
8 . 下表为不同学者关于全球化进程阶段划分的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两阶段说第一阶段:1492-1992年,这500年为不自觉的过程
第二个段:1992年以来,进入下一个为期500年的自觉的发展过程,因为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绝对优势
三阶段说第一阶段:单一中心对多中心的侵性和单一中心确立。从15世纪全球化进程源起到19世纪70年代大英帝国霸权的确立
第二阶段:单一中心的维持与更选。从1880年一直到1972年美元本位的终止,经历了欧洲中心向美国中心的转变
第三阶段:多中心的复兴和单一中心的衰落。从70年代一直持续到现在。美国相对衰落,全球的政治、经济表现出某种整合趋势
四阶段说第一阶段:原始资本积累进程。一方面是一部剑与火的血腥历史,另一方面也是促进建立全球联系的历史
第二阶段:商业资本进程。商业资本大量投向国际贸易,促进了全球各地的联系
第三阶段:工业资本进程。从18世纪起,工业资本以技术革新为前导,以海外投资至斯为前导,为目标,从两条线上巩固和发展已存在的全球性联系,把单纯的商业贸易关系发展为生产、销售相结合的多层联系
第四阶段:金融资本进程。大进程,全融资本依靠强大的垄断力量支配着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并影响到人类其他一切活动

——据崔兆玉、张晓忠《学术界关于“全球化”阶段划分的若干观点》


分别指出上述材料中三种划分方式审视全球化的视角,并从社会制度演变的角度重构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700年来中国温度波动趋势图

——据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整理


在图中的古代史阶段,任选一个时期,建立材料信息与这一时期某-领域的关联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关联性。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期基本描述
春秋战国青铜货币大量出现且货币形状繁多,其中赵国铲币、齐国刀币、秦国圆形方孔钱、楚国蚁鼻钱较著名。
秦汉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公元前118 年,汉武帝废除汉初邦国制币权,由中央统一铸五铢钱。
唐朝621年,唐高祖下令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结束了秦汉以来以重量铢两定名的钱币体系,出现具有高级铸币形态性质的年号钱币,大小钱币的兑换进一步明确。
宋朝1023 年,宋仁宗下令在成都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钞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 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春秋战国到宋代货币演变趋势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