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世界诞生了多个重要的国际组织,如图为部分国际组织的标志。



国际组织体现了国际局势的演变趋势。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一类国际组织,概括国际组织体现的国际局势,并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写出选择的国际组织和体现的国际局势,阐释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 . 在中世纪时期,法国.德国两个国家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一个走向了统一,另一个却走向了分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国德国
王权自卡佩王朝(987~1328年)开始确止王位世袭制,历代法王都不必担心自己死后王权会落到其他家族的手中神圣罗马帝国采敢的“君主选举制"导致帝国长期陷于分裂局面。在该制度下,幸国中的强大势力并非是幸国皇帝,而是拥有选举并成为帝国皇帝的大贵族
语言在法兰西民族国家形成的基础上,法语迅速发展起来,逐步在各个领域排挤掉拉丁语,1539年规定,必须用法语来撰写各种司法文件,这就宣告了法语为国语。民族语取代拉丁语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宗教战争导致德语几乎成为人们所不齿的语言.三十年战争后,法国在欧洲大陆占了优势,不知不觉中法语成为德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德语与拉丁语的较量也持续了很长时间,在科学界,长期是拉丁语的天下。

——摘编自百度百科等网络资料


联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法德两国不同的发展道路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经济中心是指在世界经济发展运行中具有核心地位和火车头作用的国家或者国家集团。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世界经济中心发生过多次转移,下图是“世界经济中心转移趋势图”。

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



根据图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围绕“经济中心转移”,拟定一个具体论题(论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或论点,条理清楚,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殖民主义国家及前殖民地国家的人均GDP水平(1990年国际元)

150017001820191319501998
法国72798612303485527019558
意大利1100110011172564350217759
荷兰754211018214049599620224
葡萄牙6328549631244206912929
西班牙69890010632255239714227
中国6006006005524393117
印度5505505336736191746
印度尼西亚5655806129048403070
美国4005272575301956127331

——摘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从上述表格中任选两个国家,分别指出他们在某一时段的经济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趋势形成的原因。(要求: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5 . 【粮食安全】粮食与人类生产和发展息息相关,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材料一 对外粮食援助在国际社会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涉及政治考量、经济权衡、农业实力、安全战略等因素。美国的对外粮食援助由来已久。

时间事件目的
1947马歇尔计划向西欧、日本等国家运送粮食农产品等,促使这些国家和地
区经济发展,巩固美国的政治领导地位
1951实行《共同安全法》用粮食等农产品配合军事“援助”,作为实行侵略政策的工
1954国会通过第480
公法
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粮食援助,力图使其在粮食上依赖美国,
在国内外政策上受美国控制,并把他们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内
1974通过《杰克逊一瓦
尼克修正案》
以削减粮食等供应相威胁,要求苏联在中东问题上向美国
让步
1980卡特总统对苏联采
取部分粮食禁运
制裁苏联对阿富汗的侵略行为

——据魏嵩寿《关于美苏粮食贸易问题》整理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众多贫困人口膳食结构单一,淀粉类食物的热量在能量中占的比例高,营养质量低,主要集中在南亚及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在世界饥饿重点地区,营养不足人口有35个国家的6000万人面临着粮食紧急状况,其中有16个国家由于自然灾害、内战和冲突,粮食紧急形势更为严重。同时,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小农业生产者经营规模越来越不稳定,世界粮食的可供应量及稳定性都有所下降。因此,世界和各国政府、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采取重大措施,以在新世纪实现和确保可持续粮食安全。

——摘编自丁声俊、朱立志《世界粮食安全问题现状》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任选角度,对二战后粮食安全问题作出合理的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逻辑清晰,论述充分。)
2023-01-1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治理”一词在中国古籍中出现的次数

时期次数
春秋战国2
秦汉24
三国两晋南北朝20
隋唐103
五代、宋68
元明清364
摘编自方涛《治理内涵解析》“治理”在古代汉语当中,含有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百姓渴望和追求良政、善治的意思。从上表中任选两个时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两个时期间国家治理的演进趋势。(要求:明确列出两个时期,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先秦到秦汉人殉与俑殉盛衰情况曲线

上述曲线是学者对先秦、秦汉时期历史现象发展轨迹的分析,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历史现象的发展趋势,并进行简要阐释。(趋势可以从一个或多个阶段进行分析概括,阐释需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7-16更新 | 284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自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存在两对主要矛盾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斗争。请选取其中一种矛盾的发展趋势做为主题,结合史实进行论证并简要评价。(要求:明确写出论点,论证须有足够史实依据,评价要全面。)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从有了人类文明,文化就应运而生。当前学者围绕世界文化发展的概况和基本趋势提出了以下观点(下表)。

观点一文化孤立主义反对文化交往和沟通,要求返回并发掘“未受任何外来影响的”“以本土话语阐述的”“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
观点二文化霸权主义“西方特别是一贯富有使命感的美国,认为非西方国家的人民应当认同西方的民主、自由市场、权力有限的政府、人权、个人主义和法制的价值观念,并将这些价值观念纳入他们的体制”(亨廷顿)。
观点三文化同质化文化全球化“这一客观过程,并不是谁‘化’谁的问题,而是大家‘化’至一个共同的规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7-12更新 | 189次组卷 | 7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社会主义思想发展政治现象
19世纪早期圣西门、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在讴歌工业革命的同时,反对私有制、主张公有制,但从未认真考虑过如何彻底解决现存社会的问题欧洲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
19世纪中后期《共产党宣言》在肯定资产阶级历史贡献的同时,坚信资本主义将因无产阶级的斗争而被推翻巴黎公社建立
20世纪初列宁主义者认为帝国主义时代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者数国首先胜利;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十月革命成功。
共产国际成立
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打破对俄国革命模式的迷信,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社会主义思想或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任一趋势,并对此趋势做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趋势,阐述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