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我国古代乡村治理的演变进程表明,乡里两级行政架构、以宗法组织为依托、邻里监督设计、互助互济机制是乡村治理的共性形态,乡村治理事实上承载统计户籍、组织生产、赋役催驱、维护治安、教化民众五大重要任务。政府管控不断深入基层、乡约政教化、乡官差役化是演变的重要趋势,呈现出政社互动的特征。

——摘编自王伟进、陆杰华《政社互动:我国古代乡村治理的演进特征及其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基层治理”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洋务运动首开学习西方医学教育办学经验的先河,为中国传统中医教育注入了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打破了中国医学教育单一中医学课程结构的框架。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苏联为师,形成了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新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加速发展、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迅猛推进,高等医学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我国医学教育课程设置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了新的理念,一种新型的复合型课程体系正在形成。

——摘编自黄睿彦《近现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历史变迁与启示》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学术界认为,世界现代化是突破原有的农业大生产力形态向工业大生产力形态引起的社会巨变。在具体阐述现代化的进程时,有学者提出了这一世界规模的大变革经历了三次发展浪潮和经济现代化发展的三大阶段(经济起飞、向技术成熟推进、大众高消费)的观点,如下图所示。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个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并予以阐述。(要求:趋势表述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讲到,古代的政治讲汉、魏晋、唐、宋、明、清,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几个朝代,大体上便可代表中国历史之全进程。首先讲政府职权的分配,我们可借此认识中国传统政治之大趋势,及其内在之根本意向。第二个范围讲考试和选举,让我们先知道中国历来政治上规定着哪种人才可参加政府。 中国历史上考试与选举两项制度,其用意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来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这才是中国政治制度最根本问题之所在。第三个范围则讲政府的赋税制度,这是政府关于财政经济如何处理的制度。


参考材料,自选材料中所列的朝代(或时期),以钱穆先生“第二个范围”所涉内容为视角写一篇历史小论文,题目自拟。(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字数:350字左右。)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所示为某学者在论述“20世纪国际格局演变”历史过程时,所拟定的子目标题。

20世纪初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的动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的终结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极格局孕育的多极化趋势
冷战后“一超多强”的多极化趋势

——据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对20世纪以来的国际格局演变进行分期,并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分期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4-02-05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6-19世纪全球人口与经济趋势统计表

时间全球人口与经济趋势
约1500年欧洲人口达8000万
18世纪欧美城市化进程加快;多数工业集中在南亚和东亚
1750~1800年印度工业开始衰落
1750~1850年中国人口翻番;美洲人口增长6倍
1784~1814年英国从中国进口3亿镑茶叶
18世纪晚期奥斯曼帝国失去对造船业的控制
1795年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首次出版
1796年爱德华·詹纳研制出天花疫苗
1798年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出版
约1800年欧洲人口达1.8亿

——[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这一主题,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时期相 关现象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符合主题,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3-08-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北宋(71)南宋(62)
高级官员208
中级官员1510
低级官员128
无官职记录2436

材料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材料三   一、德业相劝: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业谓居家则事父兄,教子弟,待妻妾,在外则事长上,接明友,教后生,御僮仆。二、过失相规:……同约之人各自省察,互相规戒,小则密规之,大则众戒之。三、礼俗相交:礼俗之交,……值月主之,有期日者为之期日,当纠集者督其违慢。凡不如约者,以告于约正而诘之,且书于籍。四、患难相恤:……凡有当救恤者,其家告于约正,……若不急之用,及有所妨者,则不必借。

——摘自《吕氏乡约》

材料四   宋代社会、宋代文化的特点如果用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来概括,就是出现了“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趋势。所谓平民化,是指普通民众具有比以前更多的生存发展机遇,受到社会更多关注。世俗化,主要是指关注俗世生活的取向。人文化,则是指更加关心“人”自身的价值,社会价值取向相对理性,关注人的教养与成长。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的再认识》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四的观点。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定时期内的看似纷繁无序的历史事件,其实会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呈现出历史发展的脉络,隐含着历史发展的趋势。探究相关历史事件的联系,获得历史认识,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

以下是20世纪四十年代以前中国重大历史事件混编:

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西安事变/遵义会议/国民大革命/五四运动/井冈山根据地


从材料混编的事件中选出三个相关的历史事件,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选历史事件和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选择三个相关的历史事件;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这一重要论断揭示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他在论述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的疆域时,还特别提到中国历史上对民族地区的治理:“秦代设置南海郡、桂林郡管理岭南地区,汉代设立西域都护府统辖新疆,唐代创设了800多个羁縻州府经略边疆,元代设宣政院管理西藏,明代清代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历朝历代的各族人民都对今日中国疆域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史金波《略论中国历史上民族政策演变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演变提出一个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两汉至明清行政体制的演变
根据图中的相关内容,指出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任一角度或整体),并举例说明。(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