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5 道试题
2016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论述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20世纪中后期中国青年人择偶标准的变迁

(单位:%)

择偶标准1948~1966年1967~1976年1977~1986年1987~1996年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26.628.812.6515.6
本人成分、政治面貌30.523.515.513.9
学历10.611.712.625.3
职业17.825.828.240.7
籍贯4.24.96.74.1


上表反映了我国青年人择偶标准变化的多种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中国成立,在国际斗争中,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坚持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在建国后的三四年中,我国同苏联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签订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及其他各种专项协定和议定书等,共达110多种,而与其他国家订立的各种协定,总共才二三十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外交活动的对象中,既包括发达国家,更多的是发展中国家;既有欧美国家,又有亚非国家;既有大国,又有小国;既有中国的周边国家,又有与中国远隔重洋的国家。

——摘编自《新中国外交的特点》


根据材料,指出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外交方针的发展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实施背景方面予以简要说明。(说明:只答一种变化趋势即可。要求史实准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学者指出,国际自由贸易是工业革命后世界贸易的基本准则。工业革命以来,国际贸易的主要倡导国家经历了由英国到美国再到分散化发展的变化趋势。

——据“百度百科”等整理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对材料中国际贸易主要倡导国的三种变化趋势,任选一种分析其出现的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民们的最初动机只是一种求生存的需要,只是想从领主那里要来人身自由的权利,要来自由经营工商业的权利。他们来到城市,是为了自己能有新的生活,而不是重入别的领主的枷锁。当他们的个人要求汇聚在一起时,就变成了一种集体指向,取得自治权就成为共同目标,因为城市自治是市民个人自由的前提。

——刘景华《中世纪城市与欧洲文明成型》

材料二   18301880是英国地方政府改革和发展的实质性阶段。……随着选举权的扩大,地方政府体制改革的第一次高潮也出现了。1834年《济贫法》改革、1847年《乡镇改革法》、1848年和1875年卫生改革、1870年《公共教育法》等相继出台,确立起英国地方政府新的管理体制。地方行政机构不再由中央任命,而由地方选举产生。上述每一个立法都规定建立一个互相分开并均由地方选举产生的地方行政机构。

——张钢,李廷《英国地方政府管理》

材料三

治理模式主要特征
美国1)社区被赋予自主规划和治理的权限;(2)第三部门发展程度较高,在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发挥较大作用;(3)借助市场化机制完善社区治理。
英国1)建立了政府、NGONPO、社区、私人企业等多方的多方互助合作关系;(2)政府下放权力,培育社区自治能力。
日本1)社区居民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2)市民组织和町内会等组织成为了社区居民多方式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途径

——边防,吕斌《基于比较视角的美国、英国及日本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世纪城市“自治”的实质,并简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英国地方政府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基层治理发展的总体趋势。
2024-02-0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代货币的演进历程一览表

时期

货币演进的主要表现

时期

货币演进的主要表现

二里头遗址

出现海贝、仿制贝

北宋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开始出现铜铸币

纸币成为单一流通货币

春秋战国

形成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明、清

白银逐渐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

晚清

政府开始铸造银元

西汉至唐初

统一铸造五铢钱

南京国民政府

实行法币改革

铸行“开元通宝”钱

2016

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根据《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等编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种中国历代货币演变的主要趋势,并就其中的一种趋势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代政论特点之一即为注意于民本、民族之观念,上复先秦古学,下开近世风气。明初之刘基、方孝孺,与明末清初之黄宗羲、王夫子分别代表此两种趋势,皆对专制天下之弊政加以严重之攻击。然而此数人之学术既仍本之儒家,而明代一般之儒者更不能脱专制天下之结习。如张居正、吕坤诸人流连于尊君思想之中,视刘、方有逊色,他无论矣。故就大体而言,明代儒学仅为转变时期之前夕思想,不足以预于转变潮流之本身也。

——摘编自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4-03-0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史学家恢宏的胸襟,首先呈现在时间与空间的辽阔上。时间上贯通古今,空间上囊括环宇,恢宏胸襟,至此而极。太史公写《史记》,上起黄帝,下讫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止,述接近三千年的历史,这是世界有史以来第一部贯通数千年的历史。《史记》采用纪传体,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史学体例,其优点为能兼容并包,天下巨细,靡不可收而载之。

在空间上,太史公于写中国历史以外写他所能知道的整个世界,匈奴、朝鲜、大宛,列传。写及大宛,兼写乌孙、康居、奄蔡、大月氏、安息、条枝、大夏、身毒等国,人迹所至,日月照临,全写到《史记》里面去。这是一部时间、空间极为辽阔的历史,可以当通史与世界史之名而无愧。

时间、空间极为辽阔的贯通古今中外的历史,不易写成,亦难精确详瞻,史学家缩小研究范围,以断代史、专门史、专门问题作为毕生沉潜的天地,为自然的趋势。历班彪、班固、班昭而写成的《汉书》,为西汉两百年的历史。《史记》写三千年的历史,50万言,《汉书》写两百年的历史,80万言,可见《汉书》保存历史之功。

——摘编自杜维运《史学方法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适切角度,自拟主题,为司马迁的《史记》写一篇历史书评。(要求:选取角度与拟定主题相匹配,符合材料意涵,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评述清晰,作答要素应包含主题、具体评述和相关历史背景,照抄材料原文不得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大变局呼唤人类文明的重建。今天,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交往日益普遍,一个更加活跃的全球社会出现端倪。表4所示为部分学者和政要的相关言论。

言论提出者
迄今为止的全球化进程具有双重性质:一是猎取、奴役和殖民的全球化;二是西方价值的全球化。”现今世界已拥有一个世界文明,它源于西方文明,是其科学、技术、工业、资本主义互动的产物,其中包含了一些普遍价值”法国学者埃德加·莫寒
如果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避免,那么,五大洲的成员共聚一堂,“避免文化冲突和危机的旅美学者商唯一前提,就是确立一种与全球化进程相适应的全球文明新理念”戈令
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习近平

——据陈曙光《世界大变局与人类文明的重建》等整理

围绕“全球化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从表中提取一条或多条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所示为1000~1973年世界不同地区人均GDP水平(货币单位:1900年国际元)和最大地区间差距。

地区1000年1500年1820年1870年1913年1950年1973年
西欧400774123219743473459411534
西方衍生国400400120124315257928816172
日本4255006697371387192611439
亚洲(不含日本)4505725755436406351231
拉美400416665698151125544531
苏联400483667917150126015729
世界435565667867151021144104
最大地区间差距1.1:12:13:15:19:115:113:1

注:西方衍生国是指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加拿大。

﹣﹣摘编自姜少敏《经济全球化、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力量的博弈:过程、现状与趋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表格中各历史节点选取两条相互关联的信息,拟定主题,并对其展开论述。(要求:明确列出两条信息,联系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4-01-1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安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材料提取信息,得出我国人口迁移的某种趋势,并展开论述。(要求:信息源自材料,史实准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3-12-08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等5地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