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侵华前,太行地区手工业较发达,各地就地取材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如造纸、熬盐、采药、酿造、陶瓷、皮革、丝织、草帽、竹业等,几乎遍布太行区各县。但日伪严密的经济封锁和残酷的军事扫荡使太行抗日根据地手工业种类减少、规模缩小,无法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根据地政府开始推行互助组、合作社这种新的生产模式,重新整合劳力资源;对有重大发明及创新者提出表扬并予以奖励,举办生产展览会宣传技术创新,将手工业工人、技术人员组队研究技术改进。采用公私联营、开办训练班、奖励劳动英雄的方式以提高群众生产能力和生产积极性。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手工业发展。

——摘编自岳谦厚赵智荣《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手工业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行根据地手工业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太行根据地手工业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玄宗(685—762年)爱好演奏琵琶等乐器。开元年间,玄宗创制法曲(隋唐宫廷燕乐的一种)《霓裳羽衣曲》,不杂夷音,清雅婉转。天宝十三年,玄宗融合边防将领敬献的印度《婆罗门曲》,形成新《霓裳羽衣曲》,主要在宫廷内宴上表演,重大庆典时也向百姓表演。《霓裳羽衣曲》被后世誉为“唐代中原汉乐与西域龟兹乐交融发展的最高艺术成就”。

——蒋远桥《<霓裳羽衣曲>的创制、演变和表演》

材料二   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馀庆。永徽之人舞而咏,法曲法曲舞霓裳。

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

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乃知法曲本华风,苟能审音与政通。

——唐白居易《法曲》节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霓裳羽衣曲》的诞生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白居易对霓裳羽衣曲的评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从顺应历史潮流、增进人类福祉出发,我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并同有关各方多次深入交换意见。我高兴地看到,这一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欢迎和认同,并被写进了联合国重要文件。我希望,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携手前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政治格局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当前实现持久和平应该关注的问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工业1840—1945年平均中心变动轨迹(平均中心:通过计算研究区域内所有工业分布的平均坐标而得出。)

——据刘静等《中国近代城市工业时空演变分析》


提取材料信息,对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加以阐释。(要求:明确写出近代工业时空演变的趋势,阐释要紧扣中国近代的历史背景或重大事件,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2-05-27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列宁认识到在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要实现社会主义,就必须正确处理同广大农民的关系,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把他们吸引到无产阶级方面来,与他们建立巩固的联盟,如果采用暴力剥夺,就会葬送全部事业。这一认识促使俄国
A.逐步建立小农土地私有制B.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D.拉开了农业集体化的序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代官员除按照官品的高低享受俸禄外,还有各种名目的添支钱,公用钱(资助官员公务活动的经费)。政府不仅向官员发放钱财,还会发放羊肉、米、面等物。这些举措
A.加剧了官僚的腐败程度B.削弱了地方割据的根基
C.提高了行政决策的效率D.促进了文官政治的发展
2022-05-27更新 | 600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1932年底,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会通过决议,开始在全国实行身份证制度,但唯独不给农民发身份证,以“防止广大农业居民在国内各地不受控制地移动”。该制度反映了苏联
A.探索国家治理的新途径B.城市化出现了严重危机
C.试图建立城乡二元体制D.工业化暴露出一些问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茶叶及茶文化向域外传播自唐代始。贞元年间,贾耽的《皇华四达记》记载了当时中外交往的7条路线:例如有两条路线可进入朝鲜半岛,并可进一步延伸至日本;自安西入西域道;以广州为支点.通过海路到达东南亚、天竺,再通过波斯湾进入幼发拉底河,到达终点“乌刺国”(今伊拉克北部的巴士拉),另有以一安南为支点,通过海路到达天竺的线路等。茶叶消费品的外输,不仅是对外贸易,更是与茶有关的文化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的传播。茶文化是唐代文化制度输出的具体形态。同时,这些与中国相邻、位于第一圈层的国家又把茶文化向更远圈层传播,以中心区为核心、周边地区为外围的“地缘文明”的规模逐步扩大,使茶文化从中国走向世界。

——摘编自明海英《长江流域饮茶习俗及其对外传播―访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长刘礼堂》

材料二   茶作为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随着地理大发现后世界性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而传入西方,尤其在英国社会由上至下渐次传播开来,至18世纪末期基本实现普及。饮茶在英国社会被普遍接受,为其本土化奠定了重要基础。饮茶的本土化直接体现为饮茶方式的转变,英国人的饮茶偏好由绿茶逐渐转为红茶且添加牛奶和糖。此举不仅受到绿茶与红茶价格对比发生变化的影响,而且与红茶的温性属性且能更好地和牛奶、糖相结合有关。牛奶为英国饮食传统中的重要部分,糖的大量食用则是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风潮,该做法也暗合于当时人们关于饮食可以调整身体健康的社会认识。不仅如此,饮茶在英国的本土化更体现于其文化内涵的变化,它舍弃了中国茶文化所包含的精神追求,而更加重视家庭饮茶所蕴含的脉脉亲情。

——摘编自刘章才《饮茶在近代英国的本土化论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茶文化对外传播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末期饮茶在英国社会被普遍接受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帕格沃什运动是罗素、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在 20 世纪 50 年代发起的反对核武器和战争的国际和平运动。1957 年 7 月,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号召下,来自不同阵营和中立国家的 22 名科学家在加拿大的帕格沃什举行第一次国际会议,讨论如何评估核武器大规模试验的后果、如何控制核武器和达成全面裁军、科学家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等。此后,帕格沃什会议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参与国际政治事务的国际组织和国际运动,长期致力于敦促各国政府寻求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并在促成核裁军和军备控制谈判中担任重要角色。无论是在政治关系紧张的冷战时期,还是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新世纪,帕格沃什运动超越意识形态,动员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密切合作,为军备控制、核裁军与国际安全献计献策,同时也用科学知识影响政府、媒体和公众,表现出富有成效的、旺盛的生命力。

——摘编自游战洪、刘钝《论帕格沃什运动的历史经验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帕格沃什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帕格沃什运动体现的价值理念。
2022-05-26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1885-1894年新生行业中商办企业表(资本单位:两)。根据表内容可知

——资料来源: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等

A.商办企业创办适应了民生需求B.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C.近代民族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D.企业地区分布趋于均衡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