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44 道试题
1 . 咖啡馆的历史,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社会史。

1652年,伦敦出现了英国第一家咖啡馆,到清朝中叶,咖啡开始进入中国。鸦片战争前,清朝闭关锁国,只留广州一个通商口岸,在广州居留的洋商找不到咖啡馆,只能自己开店。大约在1836年前后,就在今天广州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附近,丹麦人开了一家咖啡馆,那是广州的第一家咖啡馆,也是中国的第一家咖啡馆。不过敢进这家咖啡馆的华人一个也没有,因为官府严禁国民沾染洋人的生活习气。鸦片战争后,上海设立租界,一个犹太人在英租界开起咖啡馆。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加,帮洋商打理生意的华人买办数量暴增,他们模仿着洋老板的生活方式,成为中国第一批喝咖啡的人群。进入民国后,西风进一步东渐,留洋读书成为时髦,接触咖啡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在洋人、买办和归国留学生的影响下,咖啡生意在广州、上海、天津、汉口、北京等大城市日渐兴盛起来,老北京的大碗茶还在,但已经不再独霸天下。


结合近代中国咖啡馆的变化,论证咖啡馆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要求选取至少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证,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外国学者对西方某国政治近代化的道路有如下的评论:“这是反面经验,因为它引发了反对它的民族主义,但也是正面经验,因为在占领者走后……在政治辩论中,祖国、人民、民族、个人自由等概念具有重要地位。”这段评论描述的是(     
A.光荣革命实现英国政体的转变B.美国联邦宪法颁布的伟大意义
C.容克贵族主导了德意志的统一D.法国大革命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2022-09-24更新 | 277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罗马法物权制度中有一条著名的“共有”制度,指两个以上主体共同拥有对某一物的所有权,与现代的“共同共有”观念不同,罗马法更侧重“按份共有”,并对共有人的权利义务、共有物的分割等都做了细致的规定。这是罗马法(     
A.维护平民利益的表现B.对一元整体的着重强调
C.多元精神的典型范例D.发扬光大了自然法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表是通过《全唐诗》对唐朝时令节日中民众开展丰富多彩体育活动的统计。这反映了(     
节日重阳节端午节寒食节清明节
体育活动登高竞渡   投壶斗鸡   秋千   蹴鞠   踏青   击鞠拔河   踏青   放风筝   蹴鞠   马术   斗鸡   射柳
A.诗人热爱体育活动B.唐朝国力强盛
C.体育活动融入民间D.全民参与健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左传》里边讲“使华臣具正徒”,“使华阅讨右官”,华阅为华元之嫡长子为大宗,华臣为小宗。这种现象集中体现了春秋时期(     
A.贵族政治逐渐向官僚政治转变B.权力异化冲击宗族血缘关系
C.宗法关系的亲疏决定等级贵贱D.分封制的实施稳定政治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汉代的许清、许劭为当时著名贤士,他们开办讲坛,每月初一命题清议,评论乡党,褒贬时政。评后验证,众皆信服,凡得好评之人,无不声名大噪,这引得四方名士慕名而来。此举反映了(     
A.读书人极重视声名B.察举制社会影响大
C.世家大族势力扩大D.社会重学风气浓厚
7 . 明代中期以后,适逢海路打通,新物种得以引进,继哥伦布交换之后,美洲的一些农作物引进中国(见下表),这些作物在中国的广泛种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时期引进的农作物
明朝一清初甘薯、番茄、烟草、花生、马铃薯、木瓜、玉米
A.推动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B.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
C.加速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D.为对外贸易出超奠定基础
8 . 宋朝城市中的坊市界限已完全打破,大城市消费水平的高涨、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夜生活的发达,都达到空前水平;国内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结构,在地方贸易网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江南、川陕、北方、西北几个较大的区城市场。这主要得益于(       
A.政府放松对市场时空限制B.海内外商品贸易畅通无阻
C.纸币交子开始在市场流通D.农业和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青苗法也叫常平敛散法或者常平新法。宋神宗即位以后,不断征求救荒之策’于是王安石以他在鄞县的经验,向宋神宗建议推行青苗法。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启用王安石推行以青苗法为代表的新法。其法先是变卖库存的常平仓粮,以所得现金贷给农民,一年后归还,收息两分。一般每年借贷两次,借贷金额按户等有差别,户等越高可得贷款越多,贫户借贷则须富户担保。青苗法的好处就在于把常平仓的实物变成货币,然后贷给人民,收回时收取利息,使常平仓不仅能够救灾,还减少了实物管理的麻烦,并能增加收益,这一变革可以克服常平仓仓储不足以及管理困难的弊病。青苗法推行若干年之后,其中的弊病就显露出来。元丰六年(1083年)初,朝廷又规定各地对当年的青苗钱实行定额敛散,以确保上缴一定的利息收入,并避免无限制发放青苗钱。

——摘编自王一胜《王安石与青苗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青苗法推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宋朝青苗法的推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