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塞罗与自然法精神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法者,王之本也。”

——摘自《韩非子》

材料二       事实上存在着一种符合自然的,适用于一切人的、永恒不变的,真正的法——正确的理性。这个法通过自然的命令鼓励人们履行他们的责任,又通过自己的禁令制止人们为非作歹。……用人为法来削弱它,在道义上永远是不正当的;限制它发挥作用,也是不允许的;使它全部无效,更是完全不可能的。元老也好,人民也好,都不能解除我们服从这一律法的责任。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下另外一条;它更不会今天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

——摘自【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出两条关于韩非子与西塞罗的法律思想不同的信息,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说明合理,史论结合)
2 . 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进一步论述道:“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它是唯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这说明他
A.开创了斯多亚学派的自然法思想B.是罗马帝国晚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法学家
C.论述了人生而平等的人文主义核心理论D.确定了保障平等的具体的法律条文
2021-04-01更新 | 115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古罗马由贵族担任立法者,平民保民官可以制定适用于平民的条例。法典在公布及定稿之前应先征求大众的意见。从此,平民与贵族出现在同一个法庭上,行同样的手续,按同样的法律进行审判。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体现自然法平等的理念
B.是近代立法规范的源头
C.已经发展到成文法阶段
D.充分维护了平民的权益
2019-05-30更新 | 281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滦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材料一 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

法是一种自然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

——西塞罗

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故顺情性则弟兄争矣,化礼义则让乎国人矣。

——荀子

材料二 唐代统治者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以礼入法”,然后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中华法系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影响着亚洲与其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和西塞罗关于法律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比较罗马法系和《唐律疏议》代表的中华法系的区别。
5 . 提到罗马文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罗马法。罗马法的演变过程是
A.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B.习惯→成文法→习惯法→法律总结
C.法律理论→法律总结→成文法D.习惯→习惯法→成文法→法律总结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按照自然法理念,人人生而平等。但当这一理念向实践提出挑战时,罗马统治集团最终择取的态度还是强调万民法,回避自然法。这说明了
A.万民法高于自然法和人为权力
B.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C.自然法未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D.自然法受现实因素限制难以完全实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塞罗说,制定法律的目标是“为了保障公民的福祉、国家的繁昌和人们的安宁而幸福的生活”(《论共和国·论法律》),“法律应成为恶的改造者和善的促进者”(《国家篇·法律篇》)。这说明他
A.开始提出自然法思想
B.批判了市民法的狭隘
C.认为法律要公平正义
D.主张公法要高于私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公元2世纪的罗马法中规定:“奴隶处于主人的支配权下。……主人对奴隶拥有生杀权;而且所有通过奴隶取得的东西,均由主人取得。”但在此律文后,罗马法继续明确规定:“但是在今天,任何罗马市民和其他一切受罗马国家权力管辖的人均不得过分地和无故地虐待自己的奴隶。”这主要表明罗马法
A.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B.有利于保护平民的利益
C.蕴含着自然法的理念
D.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自然法精神源自古希腊。罗马的法学家认为它是合乎人性、合乎理性的法律,适用于包括奴隶在内全体人类,是永恒不变的法律,一切制订法都应以自然法为标准。可见,自然法
A.维护罗马现存政治经济制度
B.是罗马照搬希腊制度的例证
C.是罗马法中具有最高效力者
D.推动罗马法趋向公平与正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古代罗马,西塞罗不仅从理论上对自然法进行阐述,而且将其与司法实践相联系,明确提出了相关的诉讼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未经审判不得定罪处罚追究罪责的程序应合法;审判公开;罪刑相适。这说明古代罗马
A.法律体系逐渐趋于完备B.重视自然法在程序法中的运用
C.法律应用范围不断拓展D.司法实践渗透了公民法的理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