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好的政治社会是由中等阶层(阶级)的公民组成的”,在这样的城邦,立宪政体得到良好的发挥。因为中等阶层“乃是一个国家最安稳”的阶层,“他们不像穷人那样觊觎邻人的东西,别人也不觊觎他们的东西„„;他们既不谋害别人,本身又不遭别人谋害,所以他们很安全的过活。”这主要反映亚里士多德
A.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B.主张在政治生活中应遵循中庸思想
C.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D.强调公民应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2021-02-06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指出,“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孔子
A.主张德治,施展政治抱负B.决心恢复周礼,匡正社会秩序
C.开创私学,注重因材施教D.整理文化典籍,献身教育事业
3 . 下列有关孔子教育思想和教育地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周游列国失败后,开始致力于创办私学,开创了古代私人讲学之风
B.从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C.以“成人”、“成君子”为教育目标,不仅独善其身,还要兼济天下
D.他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2021-02-04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斯坦格鲁认为:掌握证据的一般概念后,他(亚里士多德)界定了研究万物所得到的证据与有关这些事物的真实结论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他就给世人指明了科学的方向。单单 这一项功劳就令人印象深刻,为他赢得了重要的历史地位。这项“功劳”是提出
A.物质受形式的支配B.哲学的研究对象
C.三段论的工具科学D.中庸之道的人生境界
5 . 孔子是最先起来掀起教育变革的代表人物,他倡导的教学模式与儒人们参与的以前用来培养 武士的六艺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在六艺之外,他要求弟子学习的课程主要有
A.礼、乐、射、御、书、数B.《诗》《书》《礼》《乐》
C.《大学》《中庸》《论语》D.《易经》《春秋》《论语》
2021-02-0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孔子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下列各项中,符合孔子的“君子”人格规范的是
A.“邦有道则仕,无道则隐”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君使臣以礼,臣使君以忠”D.“君子忧道不忧贫”
7 . 孔子是对中国和世界影响极为深远的人物。孔子到底长什么样?不同历史时期对孔子形象有着不同的描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示1在汉代画像石和壁画上出现最多的是“孔子见老子”。孔子形象的共同点都是侧身像,看不清五官,高大魁梧的身体微前倾,做躬身状。《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一位郑国人描述孔子外貌的侧面描述:除了身高突出外,孔子还上身长下身短、肩膀有些往前探、胳膊稍长、额头饱满突出
图示2唐朝吴道子篆刻的《先师孔子行教图》是目前流传最广的孔子画像。观察孔子的五官,脸型棱角分明,大额头、大鼻子、长胡子,以及点点龅牙。孔子身材高大魁梧,和汉朝的区别在于,唐朝的孔子变“胖了”
图示3南宋画家马远的《孔子像》,拱手而立,沉静肃穆,若有所思。看到这个或许有人想说:“孔子减肥成功了!”确实,宋朝很多画师创作的孔子像,不再是身材魁梧,都是这样很瘦弱的样子。同时,这一时期孔子的额头也进一步变大,以示充满着智慧
图示4我们现在对外宣传的孔子像,不胖不瘦,不高不矮,面部轮廓圆润,不再棱角分明,孔子成了一个很中庸、仁爱的人,几个标志性的特征都还保留了,如大额头和长须

材料二 各时代有各时代的孔子,即使在一个时代中也有种种不同的孔子。孔子多辞谬说…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悌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

——庄子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失败),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这种做法)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几(希望)矣。

——韩非子

自尧舜以下,若不生个孔子,后人去何处讨分晓?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

——朱熹

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仲尼虽圣,效之则颦。

——李贽


(1)请分别对图1、图2、图3、图4孔子的形象特点作出合理历史解释。(每幅图对一项特点作出解释即可)
(2)指出庄子和韩非子对待孔子的相同点,并结合两人各自的主张加以说明。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待孔子的不同点,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8 . 柏拉图认为,文艺可以使青少年的性格变得高尚、优美,善于辨别美丑,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孔子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基本原则,认为诗、礼、乐是人们进行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修养的几个必经的阶段。据此可知
A.中西思想家重视文艺对个人的影响B.雅典公民拥有更多自由权利
C.人文主义精神影响古希腊文艺发展D.儒家重视个人多方面的修养
9 .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2)古代东西方的先哲孔子和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的标准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和柏拉图所提出的理想社会的标准。
2021-01-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普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元前5世纪,在西方文明的发祥地雅典,思想家柏拉图在一本书中为人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一个由哲学家统治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们和谐相处,各谋其事,举国上下协调一致,秩序井然。这本书就叫做《理想国》。

而在此之前大约100年,东方有一位文化巨人,也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了人类社会,他用一生的精力,试图创造和建立一个有爱心有秩序的太平盛世,但他最终还是带着他的理想和遗憾在纷争的战乱中离开了世界。不过他没有想到,在他离开后,一代又一代人继承了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这个曾经养育他的民族。

公元17世纪初,当西方传教士跨进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时,竟把这里误认为是他们的老祖宗柏拉图笔下的理想国。令他们难以理解的是,一个凝聚着数十个民族、有着亿万子民的大帝国,依靠什么思想而如此和睦相处呢?后来他们发现,支撑着这个泱泱大国的思想基础就来自那个东方的文化巨人,他就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人们都尊敬地称他为孔子。

——《一代宗师孔子解说词》


(1)上引材料中,孔子、柏拉图两人共同关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内容,分别概述他们二人的理想社会。
(2)材料中“公元17世纪初”,中国应该是哪个朝代?请你任选这个朝代的一位历史人物,加以叙述(注意:必须有人物姓名、主要贡献、简单评价等)。
2021-01-2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油田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