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9509 道试题
1 . 双向启动子可同时结合两个 RNA聚合酶来驱动下游基因的表达,研究人员构建了下图所示的表达载体,以检测双向启动子作用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可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构建好的表达载体导入植物细胞
B.为连入GUS 基因,需用SalI和SphI酶切已整合了双向启动子及LUC基因的质粒
C.在培养基中添加壮观霉素可筛选出成功导入表达载体的微生物受体细胞
D.可通过观察是否出现荧光和蓝色物质确认双向启动子的作用
2 . 某野生型松鼠的体色是褐色,褐色源于黄色素(由M基因控制)和黑色素(由N基因控制)的叠加。现有一白色纯合品系A,该品系黄色素和黑色素的合成均受抑制。研究人员让品系A与纯合野生型松鼠进行杂交,所得F1的体色均为褐色。研究人员利用F1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让F1雌松鼠与品系A的雄松鼠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褐色∶白色=1∶1。
实验二:让F1雄松鼠与品系A的雌松鼠杂交,后代有4种表型,分别为褐色(占45%)、黄色(占5%)、黑色(占5%)和白色(占45%)。
不考虑致死、突变及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根据以上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仅由实验一不能判断控制松鼠体色的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控制体色色素合成的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品系A的基因型为mmnn
C.F1雄松鼠的减数分裂过程中,体色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了互换
D.若让F1雌、雄松鼠相互交配,则后代各表型的比例可能为29∶1∶1∶9
3 . 在全球新发病例中,肺癌位于所有新发癌症之首,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我国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约占肺癌总数的85%。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调控着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其中抑癌基因P16在NSCLC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与原癌基因相互制约,抑制了异常肺上皮细胞的增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16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细胞癌变
B.P16表达的蛋白质能够抑制细胞的增殖
C.P16甲基化会导致NSCLC的发生
D.NSCLC发生的原因是P16突变成原癌基因
4 .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已知阿奇霉素可抑制原核生物核糖体中蛋白质的合成;青霉素可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使细菌裂解,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肺炎支原体的DNA上可能有蛋白质与之相结合
B.支原体自身的蛋白质均在宿主细胞核糖体上合成
C.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比青霉素的显著
D.人患病毒性流感时,不宜服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
5 . 在植物细胞中参与淀粉水解的酶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耐高温不耐酸,能以随机的方式从淀粉分子内部将其水解。β-淀粉酶不耐高温,但在pH=3.3时仍有部分活性,它能使淀粉从末端以两个单糖为单位进行水解。在淀粉、Ca2+等处理方式的影响下,β-淀粉酶在50℃条件下经不同时间保存后的活性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淀粉酶在理化性质上的差异只与组成其的氨基酸的种类或排列顺序相关
B.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产物是麦芽糖,β-淀粉酶的活性随pH升高逐渐增强
C.比较可知,30 mmol·L-1Ca2+处理方式最有利于较长时间维持β-淀粉酶的活性
D.在前50min,2%淀粉的处理方式使β-淀粉酶的活性先增强后减弱
6 . 不对称PCR是利用不等量的一对引物来产生大量单链DNA(ssDNA)的方法。加入的一对引物中含量较少的被称为限制性引物,含量较多的被称为非限制性引物。PCR的最初的若干次循环中,其扩增产物主要是双链DNA(dsDNA),但当限制性引物消耗完后,就会产生大量的ssDNA。不对称PCR的简单过程如图所示。假设模板DNA分子初始数量为a个,6次循环后开始扩增产生ssD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限制性引物和非限制性引物均需要依据模板DNA的碱基序列来设计
B.据图可知,最后大量获得的ssDNA与图中甲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C.上述过程中子链分别沿限制性引物的5′端、非限制性引物的3'端延伸
D.该不对称PCR过程中需要(26-1)a个限制性引物
7 . 如图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乙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病,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1)由遗传系谱图可知,甲病为___染色体___(显性/隐性)遗传病;乙病为___(显性/隐性)遗传病。
(2)II-4的基因型是___;III-2的致病基因来自___
(3)II-1与II-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__
(4)医生建议Ⅱ-1通过辅助生殖对极体进行遗传筛查,降低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下图为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性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不考虑基因突变,若第一极体X染色体上有2个B基因,则所生男孩___(患病/不患病/不一定患病);若第二极体X染色体上有1个b基因,则所生男孩___(患病/不患病/不一定患病)。

8 . 如图是一种基因型为AaXBY的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像(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B.该细胞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精子
C.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细胞的基因型是AaXBXB
D.该细胞DNA数目是体细胞DNA数目的一半
9 . 胰岛素抵抗(IR)是指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的一种病理状态,常伴有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并易导致代谢性脂肪肝。
(1)高脂饮食可引起_____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肝和_____将葡萄糖转变为甘油三酯,引发肥胖,进而易诱发人体产生IR。
(2)Akt是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Akt磷酸化受阻会导致IR。为研究荔枝核皂苷对IR的影响,研究人员用荔枝核皂苷对Akt磷酸化受阻的IR模型鼠进行灌胃,测得模型鼠的血糖降低,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的mRNA相对量增加。据此推测,荔枝核皂苷能降低血糖的原因是_____。若要进一步确定荔枝核皂苷是通过改善IR,而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来降低血糖,需在上述实验基础上检测_____
(3)研究发现,代谢性脂肪肝患者体内细胞因子IL增多,诱导不能表达CX蛋白的T细胞(CX-T细胞)内CX蛋白高表达而成为CX+T细胞,并且检测发现脂肪肝代谢产生高浓度的乙酸分子。因此,有人推测CX-T细胞需分化为CX+T细胞并在乙酸诱导下才能攻击肝细胞,引起肝细胞损伤、死亡。为验证上述推测,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
实验材料及用具:CX-T细胞、细胞因子IL、乙酸、细胞培养皿、肝细胞等。
10 . 为研究Atu5117启动子能否独立启动下游基因的表达,研究人员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获得“Atu5117启动子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嵌合序列”,再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仅使用1种限制酶),以获得含有“嵌合序列”的重组DNA分子。相关过程、基础质粒及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重叠延伸PCR反应缓冲溶液中一般要添加Mg2+,以激活______,PCR中预变性时间比循环过程中变性时间长,其原因是______
(2)由阶段2“变性后杂交”的原理可知,引物2和引物3在碱基序列上的要求是_____
(3)阶段3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的酶有______,它们作用的化学键是______
(4)本实验中,在阶段3需破坏基础质粒上T7启动子的结构,从而使得GFP的表达仅受Atu5117启动子的调控,因此,在设计阶段1和2的引物时,需确保______(填引物名称)上含有______(填限制酶的名称)的识别序列。
(5)提取受体细胞的相应DNA,利用与阶段3相同的限制酶酶切,进行DNA电泳检测,结果如图2。已知Atu5117启动子、GFP基因、基础质粒的序列大小分别约为490bp、750bp、2750bp(bp代表碱基对),据图判断受体细胞______中成功导入了重组DNA分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