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98 道试题
1 . 高斯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享有“数学王子”的称号,以他的名字定义的函数称为高斯函数,其中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已知数列满足,若为数列的前n项和.
(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的值.
2023-03-16更新 | 1019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
2 . 科赫曲线因形似雪花,又被称为雪花曲线.其构成方式如下:如图1将线段等分为线段,如图2.以为底向外作等边三角形,并去掉线段,将以上的操作称为第一次操作;继续在图2的各条线段上重复上述操作,当进行三次操作后形成如图3的曲线.设线段的长度为1,则图3中曲线的长度为(       
   
A.2B.C.D.3
2023-06-16更新 | 1061次组卷 | 7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等2地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理)试题
3 . 我们把各项均为0或1的数列称为数列,数列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把佩尔数列)中的奇数换成0,偶数换成1,得到数列.记的前n项和为,则       
A.16B.12C.10D.8
2024-05-11更新 | 12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解题方法
4 . 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提出了由三角形三边求三角形面积的“三斜求积”,设的三个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面积为S,则“三斜求积”公式为,若,则用“三斜求积”公式求得的面积为(       
A.B.C.D.1
2023-05-21更新 | 1021次组卷 | 25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新八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数学试题1
5 . 《将夜》中宁缺参加书院的数科考试,碰到了这样一道题目:那年春,夫子游桃山,一路摘花饮酒而行,始切一斤桃花,饮一壶酒,复切一斤桃花,又饮一壶酒,后夫子惜酒,故再切一斤桃花,只饮半壶酒,再切一斤桃花,饮半半壶酒,如是而行,终夫子切六斤桃花而醉卧桃山.问:夫子切了五斤桃花一共饮了几壶酒?(       
A.B.C.D.
2023-01-01更新 | 948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文科数学试题
6 . 我国古代数学在宋元时期达到繁荣的顶点,涌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数学家,其中朱世杰与秦九韶、杨辉、李冶被誉为我国“宋元数学四大家”.朱世杰著有《四元玉鉴》和《算学启蒙》等,在《算学启蒙》中,最为引人入胜的问题莫过于堆垛问题,其中记载有以下问题:“今有三角、四角果子垛各一所,共积六百八十五个,只云三角底子一面不及四角底子一面七个,问二垛底子一面几何?”其中“积”是和的意思,“三角果子垛”是每层都是正三角形的果子垛,自上至下依次有1,3,6,10,15,…,个果子,“四角果子垛”是每层都是正方形的果子垛,自上至下依次有1,4,9,16,…,个果子,“底子一面”指每垛最底层每条边”.根据题意,可知该三角、四角果子垛最底层每条边上的果子数是(       )(参考公式:
A.4,11B.5,12C.6,13D.7,14
2023-04-22更新 | 945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3届二模数学试题
7 . 任取一个正整数,若是奇数,就将该数乘3再加上1;若是偶数,就将该数除以2.反复进行上述两种运算,经过有限次步骤后,必进入循环圈.这就是数学史上著名的“冰雹猜想”(又称“角谷猜想”).如取正整数,根据上述运算法则得出,共需经过8个步骤变成1(简称为8步“雹程”).现给出冰雹猜想的递推关系如下:已知数列满足:为正整数),时,       
A.170B.168C.130D.172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圭表,是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圭表和日晷一样,也是利用日影进行测量的古代天文仪器.所谓高表测影法,通俗的说,就是垂直于地面立一根杆,通过观察记录它正午时影子的长短变化来确定季节的变化.垂直于地面的直杆叫“表”,水平放置于地面上刻有刻度以测量影长的标尺叫“圭”,如图1,利用正午时太阳照在表上,表在圭上的影长来确定节令.已知某地夏至和冬至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面所成角分别约为,如图2,若影长之差尺,则表高AB为(       )尺.
A.B.
C.D.
2023-03-30更新 | 946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数学试题
9 . 1202年,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出版了他的《算盘全书》,在书中收录了一个有关兔子繁殖的问题.他从兔子繁殖规律中发现了“斐波那契数列”,具体数列为:1,1,2,3,5,8,13,…,即从数列的第三项开始,每个数字都等于前两个相邻数字之和.已知数列为斐波那契数列,其前n项和为,并且满足,则关于斐波那契数列,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
2023-12-30更新 | 888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10 .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a克糖水中有b克糖(a>0,b>0,且a>b),若再添加c克糖(c>0)后,糖水会更甜,于是得出一个不等式:.趣称之为“糖水不等式”.根据生活经验和不等式的性质判断下列命题一定正确的是(       
A.若,则的大小关系随m的变化而变化
B.若,则
C.若,则
D.若,则一定有
2021-08-23更新 | 2905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