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4 道试题
填空题-双空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1 . 某校学生在研究民间剪纸艺术时,发现剪纸时经常会沿纸的某条对称轴把纸对折,规格为的长方形纸,对折1次共可以得到两种规格的图形,它们的面积之和,对折2次共可以得到三种规格的图形,它们的面积之和,以此类推,则对折4次共可以得到不同规格图形的种数为______;如果对折次,那么______.
2021-06-07更新 | 45870次组卷 | 74卷引用:2021年全国新高考I卷数学试题
2 . 我国度量衡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类似于砝码的、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环权”.已知9枚环权的质量(单位:铢)从小到大构成项数为9的数列,该数列的前3项成等差数列,后7项成等比数列,且,则___________;数列所有项的和为____________
2023-06-19更新 | 12189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3年北京高考数学真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北京天坛的圜丘坛为古代祭天的场所,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中心有一块圆形石板(称为天心石),环绕天心石砌9块扇面形石板构成第一环,向外每环依次增加9块,下一层的第一环比上一层的最后一环多9块,向外每环依次也增加9块,已知每层环数相同,且下层比中层多729块,则三层共有扇面形石板(不含天心石)( )
A.3699块B.3474块C.3402块D.3339块
2020-07-08更新 | 38639次组卷 | 144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Ⅱ)
4 . 设ab为两个正数,定义ab的算术平均数为,几何平均数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数学家D.H. Lehmer提出了“Lehmer均值”,即,其中p为有理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
C.D.
2022-05-11更新 | 5468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届高三二模考试数学试题
5 . 古代数学家刘徽编撰的《重差》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测量学著作,也为地图学提供了数学基础,根据刘徽的《重差》测量一个球体建筑的高度,已知点A是球体建筑物与水平地面的接触点(切点),地面上BC两点与点A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在点A的同侧,若在BC处分别测量球体建筑物的最大仰角为60°和20°,且BC=100,则该球体建筑物的高度约为(       )(cos10°≈0.985)

   

A.45.25B.50.76C.56.74D.58.60
2023-08-05更新 | 2230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苏省八市(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盐城)2023届高三二模数学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容易(0.94) |
真题
6 . 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朱世杰等研究过高阶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如数列就是二阶等差数列,数列 的前3项和是________
2020-07-09更新 | 10299次组卷 | 54卷引用:2020年浙江省高考数学试卷
7 . 十二平均律   是通用的音律体系,明代朱载堉最早用数学方法计算出半音比例,为这个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二平均律将一个纯八度音程分成十二份,依次得到十三个单音,从第二个单音起,每一个单音的频率与它的前一个单音的频率的比都等于.若第一个单音的频率为f,则第八个单音的频率为
A.B.
C.D.
2018-06-09更新 | 14708次组卷 | 99卷引用: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北京卷)
8 . 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皮埃尔•德•费马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几何问题:“已知一个三角形,求作一点,使其与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它的答案是:当三角形的三个角均小于时,即该点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连线两两成角;当三角形有一内角大于或等于时,所求点为三角形最大内角的顶点.在费马问题中,所求点称为费马点.已知在中,已知,且点MAB线段上,且满足,若点P的费马点,则       
A.﹣1B.C.D.
2023-09-02更新 | 1507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
9 .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步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要见次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其大意为:“有一个人走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6天后到达目的地.”则该人第一天走的路程为(       
A.228里B.192里C.126里D.63里
2023-10-12更新 | 1514次组卷 | 17卷引用:天津市五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10 . (多选)我国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牛、马、羊食人苗,苗主责之粟五斗,羊主曰:“我羊食半马.”马主曰:“我马食半牛.”今欲衰偿之,问各出几何?此问题的译文是:今有牛、马、羊吃了别人的禾苗;禾苗主人要求赔偿5斗粟.羊主人说:“我的羊所吃的禾苗只有马的一半.”马主人说:“我的马所吃的禾苗只有牛的一半.”打算按此比率偿还,他们各应偿还多少?已知牛、马、羊的主人应分别偿还a升、b升、c升粟,1斗为10升,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依次成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B.abc依次成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