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2022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解答题-计算题 | 容易(0.94) |
1 . 解不等式组及计算:
(1)解不等式组
(2)因式分解:
(3)解方程:
(4)先化简,再求值:,从,0,2中取一个合适的数作为x的值代入求值.
2022-06-21更新 | 3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2 分解因式-2022年暑假初三升高一数学衔接知识自学讲义(人教A版2019)
2022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解答题-计算题 | 容易(0.94) |
2 . 已知满足方程组,且.
(1)试用含的式子表示方程组的解;
(2)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化简.
2022-06-21更新 | 2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1 数与式的运算-2022年暑假初三升高一数学衔接知识自学讲义(人教A版2019)
2022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解答题-问答题 | 容易(0.94) |
3 . (1)解不等式,并将其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022-09-06更新 | 40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 一次不等式(基础版)
2024·全国·模拟预测
4 . 在解决问题“已知正实数满足,求的取值范围”时,可通过重新组合,利用基本不等式构造关于的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求范围.具体解答如下:
,得,即,解得的取值范围是
请参考上述方法,求解以下问题:
已知正实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024-01-15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南通名师高考原创卷(二)
20-21高一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概念填空 | 容易(0.94) |
5 . 不等式的解:_______,解不等式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使用______.
2023-10-1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精创】2.2.2 不等式的解集 学案(2)-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6 . 牛顿迭代法是我们求方程近似解的重要方法.对于非线性可导函数附近一点的函数值可用代替,该函数零点更逼近方程的解,以此法连续迭代,可快速求得合适精度的方程近似解.利用这个方法,解方程,选取初始值,在下面四个选项中最佳近似解为(       
A.B.C.D.
2023-04-14更新 | 105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3届高三一模数学试题
2024·江苏盐城·模拟预测
7 . 根据多元微分求条件极值理论,要求二元函数在约束条件的可能极值点,首先构造出一个拉格朗日辅助函数,其中为拉格朗日系数.分别对中的部分求导,并使之为0,得到三个方程组,如下:
,解此方程组,得出解,就是二元函数在约束条件的可能极值点.的值代入到中即为极值.
补充说明:【例】求函数关于变量的导数.即:将变量当做常数,即:,下标加上,代表对自变量x进行求导.即拉格朗日乘数法方程组之中的表示分别对进行求导.
(1)求函数关于变量的导数并求当处的导数值.
(2)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设实数满足,求的最大值.
(3)①若为实数,且,证明:
②设,求的最小值.
2024-03-27更新 | 733次组卷 | 2卷引用:压轴题03不等式压轴题13题型汇总-2
2024高一上·湖南邵阳·竞赛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理解:高斯上小学时,有一次数学老师让同学们计算“从1到100这100个正整数的和”.许多同学都采用了依次累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起来非常烦琐,且易出错.聪明的小高斯经过探索后,给出了下面漂亮的解答过程.
解:设①,则②,
①+②,得
(两式左右两端分别相加,左端等于2S,右端等于100个101的和)
所以③,所以
后来人们将小高斯的这种解答方法概括为“倒序相加法”
计算:= _____
2024-02-02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模块5 周期变化篇 专题4:解三角形以及实际应用【练】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9 . 判断正误,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
(1)若两直线相交,则交点坐标一定是两直线方程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
(2)无论m为何值,必相交.(        )
(3)若两直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有解,则两直线相交.(        )
(4)点和点之间的距离为(        )
(5)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中的位置可以互换,不影响计算结果.(        )
2023-10-0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3.1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导学案) -【上好课】高二数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10 . 在组合恒等式的证明中,构造一个具体的计数模型从而证明组合恒等式的方法叫做组合分析法,该方法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我们将通过如下的例子感受其妙处所在.
(1)对于元一次方程,试求其正整数解的个数;
(2)对于元一次方程组,试求其非负整数解的个数;
(3)证明:(可不使用组合分析法证明).
注:可视为二元一次方程的两组不同解.
2024-03-08更新 | 906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3+2+1模式新高考适应性统一考试数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