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南宋的数学家杨辉“善于把已知形状、大小的几何图形的求面积,体积的连续量问题转化为求离散变量的垛积问题”.在他的专著《详解九章算法·商功》中,杨辉将堆垛与相应立体图形作类比,推导出了三角垛、方垛、刍薨垛、刍童垛等的公式. 如图,“三角垛”的最上层有1个球,第二层有3个球,第三层有6个球……第层球数比第层球数多,设各层球数构成一个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的最小值;
(3)若数列满足,对于,证明:.
2024-06-1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检测数学试卷
2 . 牛顿迭代法是牛顿在17世纪提出的一种在实数域和复数域上近似求解方程的方法.比如,我们可以先猜想某个方程的其中一个根r的附近,如图6所示,然后在点处作的切线,切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用代替重复上面的过程得到;一直继续下去,得到,…,.从图形上我们可以看到接近r接近r,等等.显然,它们会越来越逼近r.于是,求r近似解的过程转化为求,若设精度为,则把首次满足称为r的近似解.
已知函数.

(1)试用牛顿迭代法求方程满足精度的近似解(取,且结果保留小数点后第二位);
(2)若对任意都成立,求整数a的最大值.(计算参考数值:
2024-04-02更新 | 718次组卷 | 8卷引用:云南三校2024届高三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六)数学试题
3 . 我国古代名著《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句名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意思为:一尺的木棍,每天截取一半,永远都截不完.已知长度为的线段,取的中点,以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如图1),该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再取的中点,以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如图2),图2中所有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以此类推,则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12更新 | 1271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数学试题
4 . “牟合方盖”是由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首先发现并采用的一种用于计算球体体积的方法,当一个正方体用圆柱从纵横两侧面作内切圆柱体时,两圆柱体的公共部分即为“牟合方盖”,他提出“牟合方盖”的内切球的体积与“牟合方盖”的体积比为定值.南北朝时期祖暅提出理论:“缘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即“在等高处的截面面积总是相等的几何体,它们的体积也相等”,并算出了“牟合方盖”和球的体积.其大体思想可用如图表示,其中图1为棱长为的正方体截得的“牟合方盖”的八分之一,图2为棱长为的正方体的八分之一,图3是以底面边长为的正方体的一个底面和底面以外的一个顶点作的四棱锥,则根据祖暅原理,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以一个平行于正方体上下底面的平面,截“牟合方盖”,截面是一个圆形
B.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牟合方盖”的内切球的体积与“牟合方盖”的体积比为
D.由棱长为的正方体截得的“牟合方盖”体积为
2023-05-01更新 | 2805次组卷 | 9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第九次考前适应性训练数学试题
5 . 下图改编自李约瑟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用于说明元代数学家郭守敬在编制《授时历》时所做的天文计算.图中的都是以O为圆心的圆弧,CMNK是为计算所做的矩形,其中MNK分别在线段ODOBOA上,.记,则(       
A.B.
C.D.
2023-02-23更新 | 5681次组卷 | 13卷引用:云南省2023届高三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数学试题
6 . 公元前 300 年前后, 欧几里得撰写的《几何原本》是最早有关黄金分割的论著, 书中描述: 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 使较大部分与全长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的比值, 则这个比值即为“黄金分割比”, 把离心率为 “黄金分割比” 倒数的双曲线叫做 “黄金双曲线”. 黄金双曲线 的一个顶点为, 与不在轴同侧的焦点为的一个虚轴端点为为双曲线任意一条不过原点且斜率存在的弦, 中点. 设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则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有(       
A.B.
C.D.若, 则恒成立
7 . 丹麦数学家琴生是世纪对数学分析做出卓越贡献的巨人,特别是在函数的凹凸性与不等式方面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成果.定义:函数上的导函数为上的导函数为,若在恒成立,则称函数上的“严格凸函数”,称区间为函数的“严格凸区间”.则下列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____________.
①函数上为“严格凸函数”;
②函数的“严格凸区间”为
③函数为“严格凸函数”,则的取值范围为.
8 . 中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称一个正方体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内切圆柱所围成的立体为“牟合方盖”,如图(1)(2),刘徽未能求得牟合方盖的体积,直言“欲陋形措意,惧失正理”,不得不说“敢不阙疑,以俟能言者”.约200年后,祖冲之的儿子祖暅提出“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后世称为祖暅原理,即:两等高立体,若在每一等高处的截面积都相等,则两立体体积相等.如图(3)(4),祖暅利用八分之一正方体去掉八分之一牟合方盖后的几何体与长宽高皆为八分之一正方体的边长的倒四棱锥“等幂等积”,计算出牟合方盖的体积,据此可知,牟合方盖的体积与其外切正方体的体积之比为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