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2 道试题
1 . 中国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因其独特的建筑结构而闻名,其外观有五层而实际上内部有九层,隐喻“九五至尊”之意,为迎接国庆节的到来,有网友建议在黄鹤楼内部挂灯笼进行装饰,若在黄鹤楼内部塔楼的顶层挂4盏灯笼,且相邻的两层中,下一层的灯笼数是上一层灯笼数的两倍,则九层塔楼一共需要挂的灯笼数为(       
A.360B.511C.1022D.2044
2024-05-2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2 . 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得著的《几何原本》中记载:任何一个大于1的整数要么是一个素数,要么可以写成一系列素数的积,例如.对于,其中均是素数,则从中任选3个数,可以组成不同三位数的个数为(       
A.18B.32C.36D.42
2024-05-21更新 | 263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数学试卷(二)
3 . 《Rhind Papyrus》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一个类似这样的问题,请给出答案:把600个面包分给5个人,使每人所得面包个数成等差数列,且使较多的三份之和的是较少的两份之和,则最少的一份为(       
A.5B.10C.11D.55
2024-05-08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4 . 圣·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其中央主体建筑集球、圆柱、棱柱于一体,极具对称之美.为了估算圣·索菲亚教堂的高度,某人在教堂的正东方向找到一座建筑物,高约为,在它们之间的地面上的点三点共线)处测得建筑物顶、教堂顶的仰角分别是,在建筑物顶处测得教堂顶的仰角为,则可估算圣索菲亚教堂的高度约为(       

A.B.C.D.
5 . 如图的形状出现在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中,后人称为“三角垛”,“三角垛”最上层有1个球,第二层有3个球,第三层有6个球,第四层有10个球,…,设从上往下各层的球数构成数列,则       

   

A.B.C.D.
6 . 北斗七星是夜空中的七颗亮星,我国汉代纬书《春秋运斗枢》就有记载,它们组成的图像我国古代舀酒的斗,故命名北斗七星.北斗七星不仅是天上的星象,也是古人藉以判断季节的依据之一.如图,用点表示某一时期的北斗七星.其中四点看作共线,其他任何三点均不共线,过这七个点中任意两个点作直线,所得直线的条数为(       

A.18B.17C.16D.15
2024-03-03更新 | 349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
7 . 冰嘎别名冰尜,是东北民间少年儿童游艺品,俗称“陀螺”.通常以木镟之,大小不一,一般径寸余,上端为圆柱形,下端为锥形.如图所示的是一个陀螺立体结构图.己知分别是上、下底面圆的圆心,,底面圆的半径为2,则该陀螺的体积为(       

   

A.B.C.D.
2024-02-27更新 | 1119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4届高三学年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
8 . 《算法统宗》是一部中国古代数学名著,全称为《新编直指算法统宗》,由明代数学家程大位所著.该书在万历二十一年(即公元1593年)首次刊行,全书共有17卷.其主要内容涵盖了数学名词、大数与小数的解释、度量衡单位以及珠算盘式图和各种算法的口诀等基础知识.同时,书中还按照“九章”的次序列举了多种应用题及其解法,并附有图式说明.此外,《算法统宗》还包括了难题解法的汇编和不能归入前面各类别的杂法算法等内容.其中有一首诗,讲述了“竹筒容米”问题.诗云:‘家有九节竹一茎,为因盛米不均平,下头三节三升九,上稍四节贮三升,唯有中间两节竹,要将米数次第盛,若有先生能算法,也教算得到天明’(【注释】三升九:3.9升,次第盛:盛米容积依次相差同一数量)用你所学数学知识求该九节竹一共盛米多少升?(       

         

A.8.8升B.9升C.9.1升D.9.2升
2024-05-30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9 . 密位制是度量角的一种方法,把一周角等分为6000份,每一份叫作1密位的角.在角的密位制中,单位可省去不写,采用四个数码表示角的大小,在百位数与十位数之间画一条短线,如1周角等于6000密位,写成“”,578密位写成“”.若在中,分别是角所对的边,且有.则角用密位制表示正确的是(       
A.B.C.D.
2023-10-10更新 | 1190次组卷 | 1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2024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10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对于实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B.若,则
C.若,则D.若,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