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某高中学校有室内、室外两个运动场.假设同学们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个运动场锻炼,也可选择不锻炼,一天最多锻炼一次,一次只能选择一个运动场.若同学们每次锻炼选择去室内、室外运动场的概率均为0.5,每次选择相互独立.设同学三天内去运动场锻炼的次数为,已知的分布列如下:(其中
0123
(1)记事件表示同学三天内去运动场锻炼;事件表示同学在这三天内去室内运动场锻炼的次数大于去室外运动场锻炼的次数.当时,试根据全概率公式求的值;
(2)是否存在实数,使得?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记表示事件“室外运动场举办集体锻炼活动”,表示事件“王同学去室外运动场锻炼”,.已知同学在室外运动场举办集体锻炼活动的情况下去室外运动场锻炼的概率,比不举办集体锻炼活动的情况下去室外运动场锻炼的概率大,试比较的大小,并证明之.
7日内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数学试题
2 . 设点集,从集合中任取两个不同的点,定义A两点间的距离
(1)求的点对的个数;
(2)从集合中任取两个不同的点A,用随机变量表示他们之间的距离
①求的分布列与期望;
②证明:当足够大时,.(注:当足够大时,
2024-05-19更新 | 64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等四县区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3 . 现有个编号为的小球,随机将它们分成甲、乙两组,每组个. 设甲组中小球的最小编号为,最大编号为;乙组中小球的最小编号为,最大编号为,
(1)当时,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2)令表示“事件的取值恰好相等”.
①求事件发生的概率
②证明:
2024-06-1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6月热身考试数学试卷
4 . 小明进行投篮训练,已知每次投篮的命中率均为0.5.
(1)若小明共投篮4次,求在投中2次的条件下,第二次没有投中的概率;
(2)若小明进行两组训练,第一组投篮3次,投中次,第二组投篮2次,投中次,求
(3)记表示小明投篮次,恰有2次投中的概率,记表示小明在投篮不超过n次的情况下,当他投中2次后停止投篮,此时一共投篮的次数(当投篮n次后,若投中的次数不足2次也不再继续投),证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三维空间中,立方体的坐标可用三维坐标表示,其中.而在n维空间中,以单位长度为边长的“立方体”的顶点坐标可表示为n维坐标,其中.现有如下定义:在n维空间中两点间的曼哈顿距离为两点坐标差的绝对值之和,即为.回答下列问题:
(1)求出n维“立方体”的顶点数;
(2)在n维“立方体”中任取两个不同顶点,记随机变量X为所取两点间的曼哈顿距离
①求出X的分布列与期望;
②证明:在n足够大时,随机变量X的方差小于
(已知对于正态分布PX变化关系可表示为
2023-08-25更新 | 2009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新校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数学(理科)试题
6 . 现有一批疫苗试剂,拟进入动物试验阶段,将1000只动物平均分成100组,任选一组进行试验.第一轮注射,对该组的每只动物都注射一次,若检验出该组中有9只或10只动物产生抗体,说明疫苗有效,试验终止;否则对没有产生抗体的动物进行第二轮注射,再次检验.如果被二次注射的动物都产生抗体,说明疫苗有效,否则需要改进疫苗.设每只动物是否产生抗体相互独立,两次注射疫苗互不影响,且产生抗体的概率均为
(1)求该组试验只需第一轮注射的概率(用含的多项式表示);
(2)记该组动物需要注射次数的数学期望为,求证:
2021-06-04更新 | 3695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考前练笔数学试题
7 .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等较严重疾病.而今年出现在湖北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某医院为筛查冠状病毒,需要检验血液是否为阳性,现有n)份血液样本,有以下两种检验方式:方式一:逐份检验,则需要检验n次.方式二:混合检验,将其中k)份血液样本分别取样混合在一起检验.若检验结果为阴性,这k份的血液全为阴性,因而这k份血液样本只要检验一次就够了,如果检验结果为阳性,为了明确这k份血液究竟哪几份为阳性,就要对这k份再逐份检验,此时这k份血液的检验次数总共为.假设在接受检验的血液样本中,每份样本的检验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都是独立的,且每份样本是阳性结果的概率为p).现取其中k)份血液样本,记采用逐份检验方式,样本需要检验的总次数为,采用混合检验方式,样本需要检验的总次数为.
(1)若,试求p关于k的函数关系式
(2)若p与干扰素计量相关,其中)是不同的正实数,满足)都有成立.
i)求证:数列等比数列;
ii)当时,采用混合检验方式可以使得样本需要检验的总次数的期望值比逐份检验的总次数的期望值更少,求k的最大值
2020-08-28更新 | 2162次组卷 | 7卷引用:第三章统计案例单元测试(基础版) -突破满分数学之2019-2020学年高二数学(理)重难点突破(人教A版选修2-3)
8 . 某校数学兴趣小组由水平相当的n位同学组成,他们的学号依次为1,2,3,…,n.辅导老师安排一个挑战数学填空题的活动,活动中有两个固定的题,同学们对这两个题轮流作答,每位同学在四分钟内答对第一题及四分钟内答对第二题的概率都为,每个同学的答题过程都是相互独立的挑战的具体规则如下:
①挑战的同学先做第一题,第一题做对才有机会做第二题;
②挑战按学号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进行,第1号同学开始第1轮挑战;
③若第号同学在四分钟内未答对第一题,则认为第轮挑战失败,由第号同学继续挑战;
④若第号同学在四分钟内答对了第一题,满四分钟后,辅导老师安排该生答第二题,若该生在四分钟内又答对第二题,则认为挑战成功挑战在第轮结束;若该生在四分钟内未答对第二题,则也认为第轮挑战失败,由第号同学继续挑战;
⑤若挑战进行到了第轮,则不管第n号同学答对多少题,下轮不再安排同学挑战.
令随机变量表示n名挑战者在第轮结束.
(1)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2)若把挑战规则①去掉,换成规则⑥:挑战的同学先做第一题,若有同学在四分钟内答对了第一题,以后挑战的同学不做第一题,直接从第二题开始作答.
令随机变量表示n名挑战者在第轮结束.
(ⅰ)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ⅱ)证明.
9 . 超级细菌是一种耐药性细菌,产生超级细菌的主要原因是用于抵抗细菌侵蚀的药物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不断的发生,很多致病菌也对相应的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更可怕的是,抗生素药物对它起不到什么作用,病人会因为感染而引起可怕的炎症,高烧,痉挛,昏迷甚至死亡.某药物研究所为筛查某种超级细菌,需要检验血液是否为阳性,现有n)份血液样本,每个样本取到的可能性相等,有以下两种检验方式:(1)逐份检验,则需要检验n次;(2)混合检验,将其中k)份血液样本分别取样混合在一起检验,若检验结果为阴性,则这份的血液全为阴性,因而这k份血液样本只要检验一次就够了;如果检验结果为阳性,为了明确这k份血液究竟哪几份为阳性,就要对这k份血液再逐份检验,此时这k份血液的检验次数总共为次.假设在接受检验的血液样本中,每份样本的检验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都是独立的,且每份样本是阳性结果的概率为p).现取其中k)份血液样本,记采用逐份检验方式,样本需要检验的总次数为,采用混合检验方式,样本需要检验的总次数为.
(1)运用概率统计的知识,若,试求P关于k的函数关系式
(2)若P与抗生素计量相关,其中,…,)是不同的正实数,满足,对任意的),都有.
i)证明:为等比数列;
ii)当时,采用混合检验方式可以使得样本需要检验的总次数期望值比逐份检验的总次数期望值更少,求k的最大值.
参考数据:
2020-05-24更新 | 176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2019-2020学年高三5月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
10 . 设是由组成的列的数表(每个数恰好出现一次),.若存在,使得既是第行中的最大值,也是第列中的最小值,则称数表为一个“数表”为数表的一个“值”,对任意给定的,所有“数表”构成的集合记作
(1)判断下列数表是否是“数表”.若是,写出它的一个“值”;

(2)求证:若数表是“数表”,则的“值”是唯一的;
(3)在中随机选取一个数表,记的“值”为,求的数学期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