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的创造行为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人脑最高层次的机能。创新思维与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密切相关。聚合思维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发散思维以形象思维为基础,试图就同一问题沿不同角度思考。简单说来,聚合思维是把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都考虑到之后,再寻求一个最佳答案,而发散思维则是围绕着问题多方寻求不同答案。聚合思维强调对已有信息的理解和运用,而发散思维则强调对未知信息的想象和假设。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律的总结,天文学家对海王星与冥王星的发现等,都是聚合思维带来创新与发明的佐证。而牛顿在苹果树下的奇思遐想引发对万有引力的研究,凯库勒受炉火金蛇狂舞的启发提出苯分子结构的设想等,则说明了发散思维在自然科学的创造活动中大有可为。可以说,没有聚合思维,就没有创新和变革的条件和基础;没有发散思维,就没有创新和变革的想象基础和想象动机。

可惜的是,在不少国家的教育制度中,对学生聚合思维的关注和培养要远远多于对发散思维的关注和培养,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发展轨迹大体形成上图所示双曲线。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被知识的经验性和规律性所束缚,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学校和家庭过分强调聚合思维对认识事物规律的主导作用,最终造成学生发散思维被干扰抑制。

(取材于岳晓东、龚放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对于影响创造力的个体因素,一些研究者聚焦于思维过程、认知方式和智力水平,而另一些人则着重关注包括情绪、动机、人格、自我效能感等非认知因素的影响机制。

一般认为,积极情绪可能增强个体在不同观点间的转化、联系能力,促进思维的发散性和认知的灵活性,有助于创造力提升;消极情绪则不利于创造性表现。此外,研究表明,情绪的激活水平与创造力也有密切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出倒U型特点:从较低到中等水平的情绪激活能逐渐提高认知坚持性,带来越来越好的创造性表现;极端高的激活水平使得思维无序,极端低的情绪状态又无法达到促进创造力思维的基本阈限。在情绪激活状态下,个体可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有助于提高个体在创造力任务中的认知加工水平。有学者认为,积极情绪可提高认知的灵活性和包容性,影响时间较短;消极情绪可提高坚持性,影响时间相对较长。

几乎所有学者都承认内部动机对创造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当兴趣、愉悦感和挑战性成为人们从事一项任务的动力源泉时,表现会更具创造性。外部动机对创造力的影响不一,指向创造本身的外部动机可提高创造力,而指向创造结果或任务完成度的外部动机会抑制创造力。

(取材于李晓巍、郝宁等人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人本主义创造观认为,创造力是人与生俱来的,是人充分认识和展开自我的本性时必然会达到的一种境界。但从系统演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谨慎地对待创造力的发展。如果说,当下通过运用实证测评的手段研究人的创造力可能还在人类的控制范围之内,那么,未来人工智能的水平会不会超越人独有的创造力?会不会出现拥有创造力的新物种?会不会通过基因改造设计出在创造力方面更加发达的超级人类?这些问题都不得而知。

在一些科幻电影中,人们用无限的创造力尝试各种各样的创造,出现了新技术、新工具、新物种,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但另一方面,创造也带来了新威胁和新挑战。现在的整个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经过长期演变和进化形成的,是不同物种和环境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博弈达到的一种平衡状态,新物种的出现必然会打破这种平衡。正因如此,创造力应该是有规范和限制的,不能随意发挥和利用。创造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应贯穿伦理的考虑,既遵从人的理性而又超越理性的桎梏,确保人类所创造的未来适合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取材于郭佳楠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都以创新思维为基础。
B.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都可以引发创造活动。
C.图中的双曲线说明随着人的年龄增大,创造力会明显下降。
D.学校教育不应该强调聚合思维对认识事物规律的主导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创造力”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影响创造力的因素既包括认知因素,也包括非认知因素。
B.积极情绪可能增强思维的发散性,从而提高个体创造力。
C.在极低情绪激活水平之下,积极情绪也不易产生创造力。
D.对完成任务速度快的个体来说,外部奖励会激发创造力。
3.根据材料三,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本主义创造观认为,人的创造力必然达到充分发挥。
B.从系统演化的视角来看,创造力的作用是发展变化的。
C.用实证测评手段研究人的创造力,可能暂时是安全的。
D.超级“人类”可能会打破物种与自然界现有平衡状态。
4.根据三则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聚合思维对深入认识事物的规律具有重要作用。
B.灵活而开放的认知态度是创造力人才应具备的。
C.吸引人又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常常会激发创造力。
D.基于人类伦理的创造力需要打破一切既有平衡。
5.下面是课文《离骚》的两项学习任务,请任选一项,联系材料内容,说明它是否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学习任务设计
任务一:诗文联读结合学过的《屈原列传》思考:《离骚》中作者不断反省自己,你认为他迷途知返了吗?为什么?
任务二:情境写作假如你是感悟经典之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推广活动的骨干成员,请为《离骚》写一篇推荐词。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为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上海市将数字无障碍确定为“底线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出许多有温度、有成效的实招,希望打造出跨越数字鸿沟的“上海方案”。

上海市从“规范、场景、服务”三方面入手,提升老人的数字化体验。“规范”是通过相关规范导引,对政府网站、应用程序等完成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让网站对老人更友好、更适用。“场景”主要是通过建设“为老服务一键通”场景,如“预约就医一键成”“叫车出行一键达”“政策咨询一键知”等,以达到让老人在接受数字化服务时不再依赖手机。“服务”是通过建设“数字为老培训基地”等措施为老年人提供数字化技能培训。

不仅有实打实的举措,上海还尝试创新体制机制,为跨越数字鸿沟打牢基础,最重要的就是广泛动员各方力量,让政府、企业等各施所长,形成合力。

上海市今年举办的开发者大会,吸引数百家企业参与到跨越数字鸿沟的行动中。比如,音频头部企业喜马拉雅利用大数据分析,挖掘老年群体的兴趣,有针对性地组织和推送相关内容;许多老人也在喜马拉雅平台上担当“主播”,成为“银发网红”。

和企业相比,政府的长处在于营造环境、培育生态,为跨越数字鸿沟提供公共产品。相关部门在前端通过开放场景、引领需求,引导企业快速找准为老服务的切入点;在后端,政府通过开放数据、优化接口、建立规范,推动相关产品和服务更加适老化、更具体验感。这种叠加了政府公信力和市场活力两方面优势的生态,使得跨越数字鸿沟的行动在突出公益性的同时,也具备了自我造血能力,形成了内生驱动的良性循环。

为提高老人数字化体验度、感受度和满意度,上海市根据不同老人的数字化适应能力,为他们跨越数字鸿沟“引荐”最合适的“伙伴”。

其中,“随行伙伴”聚焦会使用手机的老人群体,围绕交通、医疗、金融、文娱、政务等常用领域,开展互联网应用的适老化和信息无障碍改造,为这些群体开发更多大屏、大字、语音操作、简洁直达的App、公众号和小程序。“智能伙伴”针对的是不会用手机的群体,除了继续打造“一键”场景,还将研发智能电视、智能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在帮老人进入数字时代的同时,推进“银发数字经济”。“互助伙伴”是对数字化培训的升级,不仅有志愿者群体深入社区授课,更有在全市银行网点、运营商营业厅等布局数百个“微站点”,让老人在遇到数字化应用难题时,可就近找到帮手。“互助伙伴”还将推动“数字反哺”行动,鼓励子女做老人的数字化老师。

(取材于张懿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OPPO持续关注“银发族的科技困境”这一议题,试图在方方面面为银发族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产品和服务体验。

OPPO在国内24个城市的线下门店举办“O学堂”,包括手机摄影、智能生活指南、反诈课程等,致力于以更低的学习成本和更方便的学习渠道,帮助老年用户提升使用手机的体验感。OPPO还在银发族用机的便捷性方面,对手机操作做出优化,推出了关怀版的语音人工智能助手,只要用户开启“小布助手”,说出“开启简易模式”的语音指令,小布助手就能够自动开启系统中的大字体、大图标的简易界面,同时调大音量,减少老年群体手动操作的不便。

考虑到老年群体比年轻人更难处理手机故障,OPPO还专门开发了远程诊断服务。在用户授权允许的情况下,OPPO客服人员可借助远程诊断服务,快速诊断用户手机的软硬件问题,并通过智能检测,实时反馈处理结果。这一人性化服务,让年长用户足不出户就可获得官方的使用帮助,及时理清并解决手机使用过程中的困惑。

此外,OPPO还推出了远程守护功能,为年长用户和监护人之间架设起一道“桥梁”。在两台手机建立互信和开启远程守护功能的情况下,OPPO可以向监护人的手机展示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等安全事件,并允许监护人及时处理潜在风险;为家人设置守护范围,使监护人能够查看父母的实时位置,设置安全范围和生效时间,共享电量、步数、屏幕等,可以预防老年人走失,让监护人随时了解家人的用机情况。

解决银发族的科技困境,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以OPPO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已经逐步意识到了自身的社会责任,发挥着自身品牌和渠道的资源优势。帮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是每个科技企业都应该践行的社会责任。

(取材于杨琭珞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是保障“底线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B.“规范”是通过建设基地等让网站对老年人更友好、更适用。
C.“场景”的目的是让老人在接受数字化服务时不再依赖手机。
D.“服务”是通过为老年人提供数字化技能培训提升其体验感。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上海方案”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政府相关部门在前端开放场景、引领需求,帮助企业找准为老服务切入点。
B.政府相关部门在后端开放数据、优化接口、建立规范,来推动适老化改造。
C.政府与企业合作,既能突出数字产品与服务的公益性,又能激发市场活力。
D.“智能伙伴”为会使用手机的老人研发智能设备,推进“银发数字经济”。
3.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OPPO“O学堂”课程丰富,包括手机摄影、智能生活指南、反诈课程等。
B.用户可以通过OPPO“小布助手”帮助开启“简易模式”,进入简易界面。
C.远程诊断服务能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获得官方的帮助,自行解决手机故障。
D.启动远程守护功能需要在年长用户手机与监护人手机之间建立互信关系。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助老跨越数字鸿沟只是为了让老人在数字生活中更好地操作手机。
B.“互助伙伴”最重要的是依托现有的志愿者群体深入到社区授课。
C.远程守护功能有可能带来监护人过度干涉、侵犯老人隐私的风险。
D.帮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科技企业发挥的作用远超过政府部门。
5.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请简要概括帮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提升数字化体验,全社会应该如何形成合力。
2022-05-08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用铁锅演示中国天眼,用扫帚模拟宇宙射线,把吃剩的碎骨还原成模型来普及古生物学……近两年,短视频平台成为科普新阵地,涌现出许多流量与好评齐飞的科普短视频与科普博主,让我们看到了科普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科普类短视频的走红反映了几个趋势。首先,信息传播从文字扩展到视频,拓宽了抵达彼岸的路径。其次,人们看视频也从追求娱乐转为追求知识,说明相当多的人既希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也希望借知识提高生活质量,诸如家庭场景下心脏复苏急救知识等科普视频,只要有通俗讲解,便会受到公众欢迎。此类实用性强的知识视频不仅有利于健康,甚至还能在紧急和危难时刻拯救生命。

科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于民,有助于提升科学素养。一些反科学、伪科学谣言之所以能够迅速传播,恰是因为部分人科学素养的缺乏。于国,有助于培养科技人才。把科普做好,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爱上科学,进而投身科技强国事业,科技创新大军才会后继有人。

基于此,创作者如何进行科学传播就变得至关重要了。正如作品翻译需要信达雅一样,科学传播也需要准易趣就是对科学知识的解读和诠释是准确的,至少是符合目前主流科学界的认知;就是让深奥的科学知识容易理解,让人能听明白;就是讲解生动活泼,使之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取材于李忱阳、张田勘、胡俊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近来,科普类短视频在网上颇受欢迎,但是,有些内容缺乏科学性。这些育儿方式,让孩子少长10厘米”“我们每天干的这些事,关乎巴西热带雨林存亡”“这几个手势在关键时刻能救命 ……一些貌似科普的内容是将前些年层出不穷的网络谣言短视频化,也难怪有媒体呼吁不能放任这类短视频跑偏。

网络谣言视频化,因其可视化而往往更具迷惑性,是新出现的一股浊流。一些缺乏必要资质的所谓创作者打着科普旗号,在视频中采用夸张的标题和言之凿凿的解说吸引眼球,实际上内容本身缺乏科学依据,经不起推敲。有些科普内容甚至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会诱发网民恐慌情绪。整治科普类短视频中的伪科学乱象,是维护网络环境风清气正、保障网民享受高质量网络生活的应有之义。

伪科学视频误导受众的问题应强化监管。职能部门应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审核平台在首页头条、App弹窗等流量集中位置是否存在伪科学视频;若平台纵容伪科学视频传播或清理违规信息责任落实不到位,应及时对其进行处罚。针对伪科学短视频所涉内容领域广、种类多等情况,监管部门也可邀请各行业专家共同参与辨别。此外,还应广开言路,积极听取网民的建议,引导社会力量共治共管。

特别指出的是,有人对网络学习产生了严重依赖,这一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必须看到,这些提供知识快餐的新型传播,无法取代科学化、系统化的专业学习。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获取知识,学习者的思考与辨析都至关重要。学习者只有通过思考与辨析,才能对自己所得到的知识去伪存真、正确领会。

(取材于梅麟、史志鹏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为什么会有白头发?记忆保存在哪里?时光能倒流么?……说起自己小时候读过的科普启蒙书,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被誉为共和国明天的一块科学基石的《十万个为什么》。

1956年,国家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们很受鼓舞。经过前期的摸索实践,1959年,最终确定要突破条框,从回答各种问题这一创新角度,为青少年编写一套自然科学类百科图书。大量科学界大师参与编写的这套经典书籍,成为中国最权威的少儿科普图书。仅第六版,就有768位优秀科学家和科普作家参与编写。可以说,有一个‘院士天团’在为这部国民级科普书护航。

2022年,陪伴了一代代人成长的《十万个为什么》进入61岁。可这套国民级科普丛书并不是一位老爷爷,不仅历经6次改版更新,不久前更是紧跟潮流,从书本走向数字化短视频,让科学知识变得更有魅力。其实早在202111月,出版社便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注册了十万个为什么官方账号,邀请一批院士、教授参与制作科普短视频,他们利用各自所长,将《十万个为什么》中的问答以实验、动画、实景装置等各种形式展示讲解出来,更加通俗生动,便于青少年理解。目前部分视频已制作完成并上线,播放量超过几百万,获得众多网友好评。

曾担任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海洋分卷主编的汪品先院士表示,《十万个为什么》里有大量的富矿没有完全开发出来,这些科普短视频值得继续做下去。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冯杰表示,这些短视频所具有的全面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使之成为吸引民众接受知识的有效方式。本次推出视频版《十万个为什么》,是希望用短视频这一科普形式扩大科学知识的影响力,从而推动全社会树立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风尚。

(取材于赵语涵、吴翔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短视频平台在科学普及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B.科普类短视频的走红与人们喜欢追求娱乐密切相关。
C.做好科普对提升公民素养和打造科技强国都很重要。
D.实用性强是某些科普视频受到公众追捧的原因之一。
2.根据材料二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短视频化的网络谣言相比于一般的谣言可能会更具迷惑性。
B.有些科普短视频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会诱发网民恐慌情绪。
C.“伪科学”短视频所涉内容领域广、种类多,需要社会共管。
D.科普短视频是一种“知识快餐”,会妨碍系统化的专业学习。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传播需要“准易趣”,其中的“易”要求在内容上不能传播深奥的科学知识。
B.科普类短视频在质量上参差不齐,大多数内容本身缺乏科学依据,经不起推敲。
C.少年儿童出版社1956年从回答问题的创新角度为青少年编写了《十万个为什么》。
D.与纸质科普书籍《十万个为什么》相比,短视频版会更新潮,更生动,更有魅力。
4.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怎样才能保证网民从科普类短视频中所获的知识是正确的。
5.结合材料一或材料二的内容,说说材料三中《十万个为什么》科普短视频获得网友好评的原因有哪些。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和乌鸦很相像的那种怪样子的墨鸭,整排地停在舷上,它们的脚是用绳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鱼,起水的时候船户就在它的颈子上轻轻地一挤!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鸭整天地捕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但是,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儿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

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________,没有________,没有________,没有________……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取材于夏衍《包身工》)

材料二

解放之后,在镇反运动的一次诉苦大会上,我听到过一个老年的纱厂女工说:“你们说,我们给资本家做牛马,其实呀,连牛马也不如,我们是苍蝇、蚊子一样的虫豸。东洋老板和带工头打死一个工人好像在地上踏死一个蚂蚁一样,一点也不算稀奇。”这是实话,一点也不夸张。

解放之后,我去看过上海的曹杨新村、控江新村,我也曾陪外宾去看过工人医院。看到这些,不知别人是什么感觉,我却总很自然地联系起包身工的生活。包身工的形象,想起来会使软心肠的人流泪。什么面黄肌瘦、骨瘦如柴这些话,都是不能形容她们的情况的,没有病的包身工是很少的,最多的是肺病、脚气病、皮肤病。有些包身工的两只脚已经肿得像碗口一样粗了,还是成天成夜地站在机器旁边工作。去年冬天我在北京参观了一处女工宿舍,看到她们床边有书籍、报刊、雪花膏、香水等,我替她们感到了幸福。最初我混在包身工群中观察的时候,最使我受不了的是那种难闻的臭气。那时正是上海的5月黄梅天季节,包身工们是成年累月不可能洗澡洗头换衣服的,请你们设想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滋味!

我写那篇《包身工》是在1935年(发表是在1936年春),离开现在已经二十四年了,这样计算一下,对现在的青年工人来说,大概这些都已经是“历史上的陈迹”了。人吃人的社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工人给资本家当牛马、当虫豸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是我们得记住:要赶走帝国主义,要推翻这个人吃人的社会制度,我们的先人曾付出了无数的生命、血汗和眼泪。幸福不是无代价可以得来的。为了今天的幸福,为了更福的将来,爱党、爱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应该是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

(取材于夏衍《从〈包身工〉所引起的回忆》)

材料三

夏衍的报告文学作品《包身工》主要反映了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作品描述的社会生活虽然已经远去,但是,其中蕴含的人性光辉、人文关怀,如今读来依旧使人震撼,发人深思。

好的文学作品能真正触及社会的灵魂。在特殊的年代,能写出伟大的作品,作者都需要巨大的勇气。20世纪30年代,社会的环境极为特殊,作家要深入生活现场,付出的艰辛与惊险,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可想而知。夏衍凭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悲悯情怀,在黑暗中探索光明。

《包身工》充满感情、带有温度,其旋律是积极向上的博爱。这种爱积蓄了力量,震撼读者的心灵世界,点燃读者的情感火焰。作者笔下散发出博爱情怀,对女童工有着深切的同情,对她们遭遇的不公和悲惨命运进行直接揭露。夏衍的笔像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解剖着那个时代的“脓疮”,对那个社会进行“刮骨疗毒”,把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以形象的方式记录下来,他要告诉世人那里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世界,是怎样的真相,进而呼唤善良的人起来抗争。

报告文学创作,如果不是基于对社会的真情实感,不是基于发自内心深处的召唤,那么作品就是苍白无力的。在今天,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无数或激动人心或发人深省的事件不断上演,作家也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火眼金睛”。无论是讴歌时代,还是记录社会,报告文学作家都要为社会的进步贡献文学力量,以有温度的作品感动读者,进而凝聚人心,激发更大的前行动力。

(取材于曾散《以有温度的文字探索光明——读夏衍的〈包身工〉有感》)

1.填入材料一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热      温情   希望B.光      温情   希望
C.光      希望   温情D.热      希望   温情
2.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被饲养的小姑娘的境遇和墨鸭的境遇是不完全相同的。
B.二十世纪的技术、机械与体制没有给被饲养的小姑娘带来希望。
C.“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暗喻不合理的制度一定会消亡。
D.“锭子上的冤魂”是指在铺设枕木的劳作中被压榨至死的奴隶。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包身工在资本家眼里只是单纯用来谋利的工具。
B.包身工只有成天成夜工作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
C.解放后,工人拥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水平。
D.没有先人的付出,吃人的制度就不可能被推翻。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夏衍用“饲养”一词表明包身工是不被当人看的,以此来揭示剥削者丧失人道的罪行。
B.夏衍在混入包身工中观察的时候曾因包身工身上散发的难闻的臭气而对他们心生厌恶。
C.夏衍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深入生活现场的时候,虽然需要付出艰辛,但是不会有危险。
D.夏衍通过含蓄揭露女童工遭遇的不公和悲惨命运来反映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
5.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简要说明夏衍能写出“带有温度”的《包身工》的原因。
2022-05-05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5 . 阅读《乡土中国》(节选),完成各题。

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力。这是血缘社会的基础。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亲属是由生育和婚姻所构成的关系。血缘,严格说来,只指由生育所发生的亲子关系。事实上,在单系的家族组织中所注重的亲属确多由于生育而少由于婚姻,所以说是血缘也无妨。

大体上说来,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变动得大的社会,也就不易成为血缘社会。社会的稳定是指它结构的静止,填入结构中各个地位的个人是不能静止的。血缘社会就是想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作用——生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空间本身是浑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

但是人究竟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地扩大。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社群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这还是以土地可以无限扩张时说的。事实上,每个家族可以向外开垦的机会很有限,人口繁殖所引起的常是向内的精耕,精耕受着土地报酬递减律的限制,逼着这社群分裂,分出来的部分另外到别的地方去找耕地。

如果分出去的细胞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个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还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把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那是说否定了空间的分离。以我们自己来说罢,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我10岁就离开了家乡——吴江,在苏州城里住了9年,但是我一直在各种文件的籍贯项下填着江苏吴江。抗战时期在云南住了8年,籍贯毫无改变,甚至生在云南的我的孩子,也继承着我的籍贯。我的孩子凭什么可以和她从来没有到过的吴江发生地缘呢?在这里很显然在我们乡土社会里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进去。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

(选文有删改)


请根据选文内容回答,在以血缘为主导的社会中,地缘和血缘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2022-05-04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的时间界限

模糊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的界限,将历史叙事等同于文学叙事,是基于西方历史文本得出的认知,是一种缺少宏观观察的当下考虑。这样的认知与考虑倒置了历史叙事与叙事发生的先后顺序,忽略了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曾经的包含关系,同时也是对中国古代文本中强烈时间意识的漠视。中国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之间,具有明确的时间界限。

寻找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的界限,首要在如何定位历史叙事:是将历史叙事视为叙历史事,还是将其视为以历史的方法叙事。前者是站在当下的立场上用后起的叙事理论观照既有文本,后者是追溯叙事始于叙史的书写传统从而确认历史叙事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独特性。在中国古代文本中,历史叙事是叙事的最原始形态;叙事这一概念以历史叙事为基础发展或扩大,不能影响历史叙事作为一种既有形式存在的事实。

历史叙事与叙事的关系,类似于历史与历史学的关系,现代学术体系下后者的范畴大于前者,但在产生时间上前者早于后者。所以,我们认为,历史叙事,即以历史的方法叙事,其重心在历史。

叙事始于叙史这一命题,不只具有字义相通的自证逻辑,更是中国经典文本实际存在状态的体现。中国文学叙事衍生于历史叙事乃至记事,这里使用衍生一词,是对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方法部分重合的基本解释,也为明确历史叙事中包含有文学意味的非主观性。

历史叙事的方法与文学叙事的方法存在部分重合,但这并不影响历史叙事方法的独立性。其一,中国早期文本中存在与历史叙事相对应的文学叙事系统,历史叙事是一种独立的存在。其二,以散文为形式的文本中,历史叙事的方法先于文学叙事的方法产生,文学借鉴了一些历史叙事的方法,并反向影响历史叙事的方法,但这都与历史叙事的方法的独立性无关。其三,退一步讲,【甲】历史叙事的方法在文学叙事中完全适用,【乙】不能构成历史叙事等同于文学叙事的充分条件,【丙】文学叙事的方法显然不能在历史叙事中完全适用。

作为经典文本的组成部分,中国历史叙事的存在环境是历史的。同时,中国历史叙事的表达方法也是历史的,具有强烈的时间意识和开阔的时间跨度。

中国历史叙事高度重视事件的发生时间,包括《左传》在内的大量历史叙事文献可以为证。中国历史叙事所建立的时间秩序,保证了历史真实被客观陈述,是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差别在文本中的呈现。

开阔的时间跨度,决定了中国历史叙事注重的是历史事实而非历史的意义。事件的连续性与全面性,是观察中国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在时间方面具有明确界限的另一个视角。文学叙事中的事在时间上一般是连续的,历史叙事则多由片段事件组成;文学叙事多为线性叙事,历史叙事是一种点式叙事。这是历史文本开阔的时间跨度给我们的直观启示。

明确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的时间界限,是定位经典文本性质的基础与前提,也是历史叙事这一概念介入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意义即学术增量所在。

(取材于杨金波的相关文章,有删改)

1.在文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即使      因为B.既然      于是
C.即使      于是D.既然      因为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所谓历史叙事就是“叙历史事”。
B.历史叙事因受文学叙事影响,方法有部分重合。
C.文献可证,历史叙事只重视事件的发生时间。
D.历史叙事是不追求事件在时间上的连续性的。
3.下列对文章行文思路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说明:选项中的“两种叙事”是指“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     
A.将两种叙事混淆的错误性——追溯历史叙事——两种叙事相重合——历史叙事的时间意识与跨度——明确两种叙事的“时间”界限的前提
B.将两种叙事混淆的错误性——定位历史叙事——两种叙事的关系——历史叙事的时间意识与跨度——明确两种叙事的“时间”界限的意义
C.要弄清两种叙事的关联性——追溯历史叙事——两种叙事的关系——历史叙事追求历史真实陈述——明确两种叙事的“时间”界限的前提
D.要弄清两种叙事的关联性——定位历史叙事——两种叙事相重合——历史叙事追求历史真实陈述——明确两种叙事的“时间”界限的意义
2022-05-04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10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顺利实施火星捕捉制动,正式踏入环火轨道。所谓火星捕捉制动,就是指高速“行驶”的火星探测器在靠近火星时“踩一脚刹车”,在大速度增量减速后被火星的引力场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制动捕获的机会是唯一的,所以如何实施近火制动以保证探测器被成功捕获,是整个火星探测任务中技术风险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环节之一,决定着整个探火任务的成败。如何“踩好刹车”,大有学问。

首先,这脚“刹车”的力道大小是极为考究的:如果探测器“刹车”太轻,就会飞越火星继续围绕太阳公转,耗费数年时间等待下一个“制动窗口”;如果探测器“刹车”太重,就有可能直接撞上火星。据公开资料显示,苏联、美国、日本的火星探测任务都曾在“火星捕获段”遭遇失败。据了解,天问一号的目标轨道距离火星最近处仅400km,而此时它的速度已高达28km/s,想要成功实施近火捕捉制动,就必须在10分钟内将它的速度降低到约1km/s,其难度可想而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科研团队攻坚克难、不畏艰辛,通过无数次仿真实验和反复分析,最终确定为天问一号配置13000N的轨道控制发动机,实现制动。

此外,“视觉盲区”也是天问一号踏入环火轨道面临的巨大挑战。这是因为天问一号在实施火星制动捕获时,距离地球达1.92亿公里,它将数据传输回地球需要10.7分钟。如此漫长的通讯延时形成了一段“视觉盲区”,导致地球的工作人员无法对火星捕获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天问一号必须“自主”完成“踩一脚刹车”。为确保这一环节顺利实施,科研团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在分析了近千种故障工况后,确定了关键参数及阈值,编写了近两百份故障预案,设计研发了器务自主管理器双大脑、姿轨控计算机三核心、测控通信多通道切换策略等技术,确保天问一号在无法实时控制的情况下,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反应。

成功实施火星制动捕获,标志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绕、落、巡”三大目标中环绕目标的顺利达成,为后续探测器着陆与巡视任务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充分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智慧,是我国航天事业自主创新、跨越发展的标志性成就。

(取材于赵竹青、章斐然等的文章)

材料二

128日,我国第五部航天白皮书——《2021中国的航天》正式发布。这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后的第一版白皮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白皮书总结了过去5年中国航天取得的进展。一是运载火箭发展迅猛:据统计,5年间,我国共实施207次火箭发射,长征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为96.7%;以长征五号为代表的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陆续投入使用;商业运载火箭不断涌现,形成陆地、海上多样化的发射能力。二是中国空间站建造全面实施:6名航天员先后进驻中国空间站,开启了中国长期驻留太空的时代。三是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环绕、着陆、返回”三环节圆满收官、“嫦娥四号”首次着陆月背巡视探测、“嫦娥五号”带回1731克月壤。四是火星探测任务顺利完成:“天问一号”实现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五是空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形成……

总体来看,航天技术的更新推动了新能源、新材料等大批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智慧城市、无人驾驶汽车等新业态产业的兴起,也为未来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白皮书更擘画了未来5年中国的太空发展蓝图,明确未来5年中国航天的发展方向,并介绍了在“探月工程”、“行星探测”和“深空探测”等方面的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

探月工程方面,中国政府批准了三次登月任务,计划在月球南极建立月球基地:拟定2024年发射“嫦娥七号”对月球南极进行详细勘测,绘制月球南极阴影陨石坑中冰的分布图;预计2030年发射“嫦娥八号”,测试载人国际月球科研站的“核心技术”;计划在2025年以后在月球上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等。行星探测方面,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计划在2024年发射首颗小行星探测器,名为“郑和”,它将对近地小行星进行采样并研究具有类似小行星轨道的冰冻彗星;二是计划在2028年完成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完成木星系探测等关键技术的攻关等。深空探测方面,计划于2024年发射“巡天”太空望远镜,它具有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远镜(世界上现用最伟大的望远镜)相同的波长,堪与其媲美。在未来5年发展的基础上,还计划于21世纪30年代初发射“太极”天基引力波探测器,以便观测到频率更低的波,从而将有效提升探测极端天体和极端事件发生几率的能力。

白皮书还指出,中国始终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为了和平目的探索,不断拓展外层空间,这中间饱含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艰苦奋斗的心血与汗水。我国伟大的航天人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体现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取材于王帝元、谢龙、赵竹青、初梓瑞等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火星捕捉制动,是指通过“踩一脚刹车”,使探测器被火星的引力场捕获。
B.火星制动捕获的力道大小极为考究,太轻会与火星相撞,太重会飞离火星。
C.“视觉盲区”导致天问一号无法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恰当的判断和反应。
D.天问一号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完成“绕、落、巡”三大目标。
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及未来规划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空间站建造全面实施,开启了中国长期驻留太空的时代。
B.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了航天技术的更新。
C.“嫦娥七号”计划绘制月球南极阴影陨石坑中冰的分布图。
D.即将发射的“巡天”可与NASA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相媲美。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2月10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刹车”顺利,完成火星捕获,正式踏入环火轨道。
B.天问一号将数据传输回地球需要10.7分钟,漫长的通讯延时被称为“视觉盲区”。
C.“郑和”小行星探测器将于2024年发射,研究具有类似小行星轨道的冰冻彗星。
D.未来5年,将发射“太极”天基引力波探测器,能有效提升探测极端天体的能力。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问一号探测器是中国航天首次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有效尝试。
B.未来中国对木星系的探测,同样可能面临如何踩好“刹车”的问题。
C.未来5年,对小行星、火星、木星的探索将是航天工作的重中之重。
D.以天问一号等为代表的航天工程凝聚了航天人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5.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简要说明我国航天事业获得快速发展的原因。
2022-05-0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A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8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汉字最初讲究的是实用功能,但随着时代发展,又被赋予了更多美学追求。这样,汉字字体设计的美学追求也出现了。

综合来看,汉字字体设计的美学追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简约之美。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讲究得意忘象,以有见无;讲究虚实结合,计白当黑。这些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容渗透进书法、绘画、音乐等多个艺术领域,影响深远。汉字字体设计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追求简约是其美学基础。形象简洁、寓意丰富、线条朴素无雕饰便是现代汉字字体设计的基础。二是中和之美。中和即中正平和,字体设计中规中矩、敬正端明,枯润浓淡、断连藏露都十分恰当。在现代的各种字体类型中,最常见的字体如宋体、黑体、楷体、隶书等都能充分体现出字体的中和之美。汉字设计的另一个美学追求是意境之美。宗白华曾经这样评价意境:“造化和心源的凝合,成了一个有生命的结晶体,莺飞鱼跃,剔透玲珑,这就是意境,一切艺术的中心之中心。”在汉字字体设计中,意境美主要表现为整体美,给每一个字都赋予生命,给它充分的自由和多样性,并融入丰富的情感,让观看者沉浸在一种美妙的意境之中。

汉字字体设计的美学追求还可从心理学视角进行分析。心理学视角是从观看者的心理层面考虑的。在设计汉字字体的时候,首先要关注人视觉思维的接受性。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感觉,人类认识这个世界就是从视觉开始的。传统的心理学认为,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视觉,通过视觉产生的第一反应是一个人最为直接的反应,也是人最为本能的反应。所以,在字体设计时要注重字体的美感,从而保证所设计的字体能够及时抓住观看者的眼球。其次,汉字字体设计还要关注内容的民族性。内容的民族性主要是指在设计字体时所用元素要考虑观看者的民族特性,以适应观看者的接受心理。比如,对于一些忧伤的内容要选择暗淡的颜色,对于一些喜庆的内容要选用热烈的红黄色等。第三,汉字字体设计还要重视形式的融合性。著名学者滕守尧在《审美心理描述》中曾经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字体设计,他指出:“许多事实证明,在大多数人眼里,那种极为规则的图形是没有多大意思的。相反,那种稍微偏离一点的、稍不对称的、无组织性的、排列上有点零乱的图形似乎有更大的刺激性和吸引力。这种图形一般能唤起更长时间和更强烈的视觉注意和更大的好奇心。它的有趣恰恰就在这里,先是唤起一种注意和紧张,既而是对其积极的组织,最后是组织活动得以完成,开初的紧张消失。这是一种有始有终、有高潮起伏的经验,这样的经验当然不再是平直乏味的。”滕守尧先生的这段话很好地从心理学视角说明了汉字字体的设计原则。最后,汉字字体设计还要符合时代的需求。在现代社会里,个性张扬,中西文化融合,并且在不同的时间阶段有不同的社会新闻热点。在设计汉字字体时,若根据这些热点来设计汉字字体,赋予汉字字体以时代特征,能充分引发接受者的心理共鸣。

材料二

作为平面设计中信息传达的构成元素之一,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的视觉传达中占有主导地位。设计师们在平面设计中对汉字的运用由来已久,他们不仅充分利用汉字的形、音、义特征,而且结合几千年来汉字书法的演变,用平面设计的形式美学加以提炼,设计出了许多既符合现代造型特征又融入图形创意元素的作品。综合起来看,常用的字体设计主要有印刷字体、手写字体和创意字体,这三种字体的美学风格各具特色。

印刷字体的设计更注重规整调和。印刷字体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因为书籍装帧、包装设计、海报招贴等很多都需要印刷出来,所以印刷字体的设计十分常用。印刷字体的设计法则是更加注重规整调和,它有传递画面主题、阐述思维方式、调和整个画面的作用。在整个作品设计中,印刷字体起着协调平衡、统一画面内容的作用,能够促使形式美的最终达成。

手写字体的设计更注重             。手写字体不同于印刷字体,手写字体表现出更多的随意性和亲切感。手写字体的设计没有太多固定规则的约束,优秀的设计作品中融入手写字体能够更有个性风格。手写字体的书写工具有很多种,如钢笔、毛笔、铅笔或者马克笔等。不同的书写工具传递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再加上字体书写的随意性,所以手写字体能够十分巧妙地传递一些个性化的思想和风格。

创意字体的设计更注重装饰传导。所谓的创意字体,就是借助印刷字体的结构对字体进行重新设计,重新修改,从而使整个字体产生新的特征。比如,对字体的笔画进行弧度、斜度上的调整,或者通过对笔画的变形使原来传统的字体变得更加特殊,更加新颖。这种新的字形能够吻合画面整体设计的风格,也能够体现出设计者的美学追求,同时还能够折射一定的时代特征。这些创意汉字字体的设计,在注重装饰性的同时也展现了其应有的文化传导,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取材于李美清等人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的美学追求并非与生俱来,是随时代发展慢慢出现的。
B.汉字字体设计的中和之美表现为不仅形象简洁还中规中矩。
C.富有意境美的汉字字体设计能让观看者沉浸于美妙的意境。
D.汉字字体设计的美学追求和中国独特的文化内涵高度一致。
2.根据材料一,对汉字字体设计美学追求的心理学视角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理学视角既包括了字体设计者的心理角度也包括观看者的心理角度。
B.关注视觉思维的接受性主要因为人的内心感觉首先是通过视觉产生的。
C.关注内容的民族性主要是从适应观看者的接受心理这一角度来考虑的。
D.重视形式的融合性是因为不规则图形能带来更有趣的经验,避免乏味。
3.根据材料二,在文中画横线出填写恰当的词语。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字体设计融入了得意忘象、有以见无、虚实结合、计白当黑等哲学理念,有简约之美。
B.汉字的字体设计要符合时代需求是因为根据社会热点设计的字体更容易引起观者心理共鸣。
C.作为信息传达构成元素之一的汉字能在平面设计中占主导地位,是因为汉字有表意的特征。
D.虽然印刷、手写和创意这三种字体的美学风格各有侧重,但使用范围最广的还是印刷字体。
5.下面三幅图片是星辉中学为迎接“五·一”劳动节设计的黑板报大字标题,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结合上面两则材料说明理由。
2022-05-03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综合练习二)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类媒介载体逐渐打破彼此间的对立竞争关系,实现扬优互补、融合发展、合作共赢,构建起一种全新的媒体运作模式和传播体系,预示着融媒体时代的正式来临。跨文化传播是指各种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流动、共享和互动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跨文化、跨区域的一种延伸过程。在融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提升我国跨文化传播能力,优化跨文化传播效果,成为构建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融媒体时代给跨文化传播带来了先进的媒介技术,但是如果陈旧的思维不革新,再先进的媒介技术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归根到底改变传播思维是重中之重。要坚持受者本位的传播原则。研究海外受众对中国形象的接受途径和认知要素,摒弃秀肌肉”“大喇叭”“高音炮式的传播方式,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化硬传播软传播,将文化以更持久的方式潜入受众头脑。特别是要融通中外概念、范畴、表述,强调说理的同时注重陈情,将宏大叙事转化为故事性叙述,以小见大,润物无声,从而淡化宣教、灌输的色彩,消解海外受众对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等异文化的抵触感。要注重运用非语言和视觉传播的技巧。视觉听觉的感染力往往优于语言传播,可以有效减少海外受众在语言转化过程中对文化符号的误读,增强传播的有效性。

融媒体时代,随着媒介技术革新,内容为王的观念受到一定冲击。但在新媒体语境下,要把握好不变的关系,变的是信息技术、传播环境、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不变的是内容为王的信条。跨文化传播既不能自说自话,只传播政治性、严肃性内容,也不能过分依赖经典的传统文化符号。

一方面,要探求异质文化之间的共性,打破受众认知要素障碍。共通性是传受双方进行传播行为的前提,所以在内容选取上注重普世价值和共通理念,将时代发展进步和国家繁荣富强,浓缩到一个个具体可见的普通人身上,让浮动的符号在进入不同语境后,也可以实现落地,从而引起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的情感共鸣,获得普遍的文化认同。2017年制作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国进入新时代》以七个普通人为切入点,充分运用平民化视角,用讲故事的方式,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的时代发展和价值理念,有力提升了我国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要注重文化的差异性,挖掘优质的传播内容。坚定文化自信是跨文化传播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拥有5000年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我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但是,大量优质的传统文化资源还没有被挖掘和开发。所以,要深挖传统文化的精髓,避免机械输出海外受众熟知的经典文化符号,要将承载着中国精神和价值理念的文化作为传播载体,突出内容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增强吸引力,激发海外受众的好奇心。如中国的茶文化、酒文化、古建筑以及经典古籍等,这些带有浓浓中国元素的文化内容,都是海外受众感兴趣的传播内容,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和隔阂。

(摘编自段龙江《我国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材料二:

任何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都依赖于理解者和解释者的前理解,任何解释一开始就有先入之见。适用于文本的前理解是理解的助力,反之会成为阻碍。没有人可以在不具备任何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去真正理解文本,正是这些偏见本身可能成为阐释过程中的再创造,它不会使我们与文本分离,而是使文本向我们开放。前理解为理解者和阐释者提供了特殊的视域。在现代哲学阐释学的创始人伽达默尔看来,理解者和阐释者的任务就是扩大自己的视域,并使之与其他视域相交融,从而实现视域融合,而理解和阐释的过程就是一个视域融合的过程,一个全新视域构建的过程。

国际传播的目的在于使对方理解并接纳。面对西方社会的刻板成见,我国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着眼点,一方面在于调整我们的传播策略,改变单向度的传播惯性;另一方面在于研究西方的社会偏见因素,并相应地进行传播策略的积极调适。在此基础上,寻找共情的传播结合点,以西方社会可以共情的理解文本和解释文本,转译中国故事的话语表达,阐释他们陌生而又富有价值、有趣的中国经验。这些丰富的信息,定然会引致其扩大视域,并与之交融,从而实现视域融合,实现一个全新视域的构建。

(摘编自张芳芳《加强国际传播力建设的文本阐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先改变陈旧的传播思维,才能有效发挥先进媒介技术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B.新媒体语境下“内容为王”的信条不变,充分说明内容是跨文化传播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C.在融媒体时代,海外受众熟知的经典文化符号不属于优质传播内容,无法满足新需求。
D.研究西方社会“偏见”因素,并相应调整传播策略,是构建全新视域不可缺少的条件。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提高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应坚持“受者本位”的传播原则,化“硬传播”为“软传播”,重“陈情”而轻“说理”,消解海外受众的抵触感。
B.探求异质文化之间的共性,应注重所选内容的普世价值和共通理念,将时代变化浓缩到普通人身上,从而引起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的情感共鸣。
C.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和隔阂,增强对海外受众的吸引力,就必须选择那些具有文化独特性和差异性、包含中国元素的内容。
D.如果把西方社会对我国的刻板成见看作对我国国际传播文本的前理解,那么这种前理解会阻碍中西方之间的互相理解,进而影响国际传播。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伽达默尔观点的一项是(     
A.多年来,中国政府和高校与相关国家和高校先后签署了数百份互派留学生协议,这些留学生为国际文化交流、为各自国家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B.一位网络博主在短视频中生动活泼地讲解各地的文化景点,每个视频最后他都邀请网友推荐当地景点,网友反响十分热烈,他的视频也越做越好。
C.学习课文《中国建筑的特征》时,某班同学按照老师要求,先去自行选择参观一些古建筑,然后在班内交流探讨,加深了对古代建筑艺术的认识。
D.据设计者介绍,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诞生经历了一个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他自己先后创作了500多个卡通形象,绘制了上万张草图。
4.材料一在语言运用方面很有特点,请以第二段为例进行分析。
5.老木匠“阿木爷爷”擅长中国传统榫卯技术,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就能把寻常木头打造成精致的工艺品。他的视频在海外社交平台推出后迅速走红,其高超技艺让世界惊叹。他的事迹被评为“年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十大案例”之一。请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这一传播案例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伴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第三产业逐渐代替了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导致了许多传统工业基地结构性衰退;另一方面,新的生产、通讯、运输技术和方式不断出现,原有工业、交通、仓储用地的功能布局、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新的要求,导致其功能性衰退;同时,城市化的蔓延造成内城经济的严重萎缩,被围合于城市中心地带的产业类用地被废弃。

在城市的发展历史中,传统工业基地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它们见证过或正在见证着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历史进程。从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已开始争论工业时代的遗留物是保留还是铲除。到70年代早期,一些西方学者和政府机构就明确认为这些产业类地段是历史地段,并把一些城市20世纪初的工业区规定为历史遗产。80年代,随着许多城市对这些地段、地区的改造和更新,开发实践的成功与失败引起了更多关注和研究。那时的人们就已经认识到,这些传统工业基地乃是非传统的城市景观,是一种工业景观,对它们的开发再不能一铲了之,不仅要考虑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要考虑其历史文化价值。到90年代,城市的更新产生了更多不活跃的城市内部空间,其中包括衰退的产业类地段,这些工业遗产的再开发已成为全球性的普遍关注的问题。

工业遗产的再开发也是我国城市发展转型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大量的城市旧工业建筑面临着闲置与废弃,更新或拆除成为了摆在眼前的难题。随着我国对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意识的增强,出现了大量的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功能空间类型,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像北京798艺术区、上海的八号桥等。

对城市发展而言,工业遗产的改造和更新,不仅是改变一块土地的贫瘠与荒凉,也不仅是艺术、生态等处理手法的运用,而是通过改造和更新,让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取材于张善峰、张俊玲等人的相关著作)

材料二

首钢滑雪大跳台场馆由首钢园区老厂房和工业构筑物改造而成,不仅能满足冬奥会比赛、转播等赛事及配套服务需求,还保留了原有建筑的风貌,是冬奥会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

大跳台以石景山和四个70米高的冷却塔为背景,对跳台本体的高度进行了严格控制,将赛道与观众席部分下沉至水平面以下3米,使得跳台最高点不高于冷却塔最高点,实现了对首钢工业记忆的延续和对北京城市西部独特风貌的保护。

首钢已有百年历史,大跳台所在的园区曾见证中国工业的奇迹,承载了几代人的时代记忆。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团队请来在首钢生活三四十年的老工人,老管理者一起帮助判断,充分参考他们的意见,尽量保留了建筑原有的风貌。

“在制氧厂改造过程中,保留旧工业建筑是为未来保留一份首钢记忆。”首钢滑雪大跳台制氧厂改建负责人及建筑师白雪表示,制氧厂的造应性再利用按照其原有布局逻辑进行,对不同建筑采用了更多样的策略。对手冷却泵站,同样保留原有结构,尤其是顶部的大通风孔,并增的新的楼层,将其转换为整个滑雪大跳台区域动力中心的新通风站。

对于其它4座厂房,设计团队修改了结构,只保留底层的构造,在顶部增加了棱层和连接,从而增加了更具活力的混合使用空间。对于其它工业结构,包括标志性的分馏塔、大量的储液罐和储球以及管架,都进行了保存、净化和翻新。

此外,为使给原工业生产提供水源的群明湖更好地融入市民生活,设计团队结合对工业晾水池的水域生态改善,将原先方正的水岸线进行拓展,经过精确计算,将水体面积适当缩小,扩大绿地生态空间,形成丰富多变的群明湖景观节点序列,为城市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亲水空间。同时,基于群明湖开阔的景观视野,设计围绕群明湖铺设了长约3364米的健身步道,方便市民在活动之余,领略连续且多变的现代工业景观体系。

(取材于辛自强的相关著作)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传统工业基地”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它的衰退促成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B.正在逐渐地向城市的中心地带集中。
C.作为工业遗产的它是新型城市景观。
D.对它的改造是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世纪60年代前,人们对工业时代遗留物的弃留没有争议。
B.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传统工业基地已被规定为历史遗产。
C.在20世纪80年代,对传统工业基地的改造有成功也有失败。
D.在20世纪90年代,城市的更新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
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首钢园的改造实践表明,工业遗产的改造可以延续某地特有的集体记忆。
B.滑雪大跳台场馆是世界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
C.对细节严格把控是首钢工业园得以成功改造的关键,如对制氧厂的改造。
D.出于对工业遗产的保护,首钢在进行改造时,园内厂房都保留了原有结构。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我国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意识的增强,工业遗产改造和更新项目逐渐增多。
B.科技水平的提高和艺术、生态等处理手法的运用,为工业遗产改造提供了技术保障。
C.首钢工业园区在改造过程中大量采纳一些老员工的规划设计,保留了原有建筑风貌。
D.群明湖是由晾水池改造而成的,这一改造工程,体现了我国绿色、共享的办奥理念。
5.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说明工业遗产的改造和更新应坚守的原则,以及首钢工业园区的改造和更新是怎样体现这些原则的。
2022-04-28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一模(4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