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材料一

“网生代”,指的是伴随互联网出生与发展的一代人,他们在数字化、网络化、娱乐化的时代浪潮中成长,从幼儿时期就开始过着一种“屏幕环绕的生活”。在北京大学教授、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看来,所谓的“网生代”,他们不需要学习就天然地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好似网络世界里的原住民。从此角度来看,当今的青少年接触网络几乎是与生俱来且无法避免的,他们的网络生活要比成年人所想象的更为丰富甚至复杂许多。因此,如何为青少年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让他们健康触网,成为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张颐武以网络“饭圈”乱象举例说:“一段时间以来,频频出现粉丝非理性追星乱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部分粉丝不顾社会公序良俗和基本是非,无底线追星,甚至为犯错明星辩护开脱;二是畸形“饭圈”在网络平台和商业资本的裹挟下,助长“流量为王”的不良风气,严重违背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三是部分青少年被不良粉丝群体误导,脱离正常追星轨道,造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四是一些“粉头’为谋取私利,把普通粉丝组织起来,为明星炒作热度、集资‘打榜’、制造话题,“饭圈’形成势力化群体,与明星形成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关系。”

张颐武表示,针对“饭圈”乱象的相关整治措施,旨在遏制畸形的“饭圈文化”,倡导形成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是立足当下和着眼未来发展的必要举措。而网络生态的整治离不开全社会各方面力量从多角度着手,合理分工、正确引导、共同推动,以战略眼光、从长远角度筑牢间清朗的基石。他特别提及,互联网平台的运作机制,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影响 AE 各大互联网平台是网络内容的重要出口,伴随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互联网企业入能只顾追求商业利益,他们需要担负起社会责任,对于不适宜青少年观看的内容需要有一定的管理举措。

目前,各大平台都在加强管理,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相关舆论也形成了新的态势,毫无疑问,这些社会综合治理举措都致力于为青少年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12月,中国19岁及以下网民群体占比16.6%,总数达1.64亿。且随着网络技术和业态的选代更新,网络内容生产和传播几乎是野蛮式的,作为网络空间里最为活跃的青少年群体,他们的网络素养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网络生态的优劣。那么,青少年应该具备怎样的网络素养?

张颐武认为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重视:一是青少年亟需在网络时代具备自我辨别力及认知力,自觉抵制低级趣味、“三俗”内容;二是他们在具备这两种基础能力之后,需要进一步拥有选择判断的能力,筛选出与他们成长相关、优质且有意义的内容来开展自己的网络生活。他谈道:“毋庸置疑,青少年在当前的网络世界里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他们不仅是互联网内容的接受者,也是创造者及分享者。网络上海量的信息一方面十分有活力、有正能量,另一方面也有很多负面的、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容,所以青少年触网需要在树立明确的底线意识的同时,拥有向上的、更高的追求。”

(摘自谯娇《张颐武:网络空间越清朗,越有利于青少年的声音被倾听》)

材料二

网络内容建设是引导培育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的关键。网络内容建设呈现的网络文化产品,反映的是网络思想舆论工作的实际成效,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价值取向。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成熟、独立的价值观念尚未形成,安全用网、理性上网、科学上网、明辨是非的意识和能力还很薄弱,在网络中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内容的影响和侵蚀,损害其构建良好的精神世界。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精心打造能够吸引青少年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着力创建优质化的令青少年愿听愿看的网络内容,使正能量的精品网络内容充满网络空间,让青少年在网络空间中见到什么是真善美,做到辨别假恶丑。

当前,网络内容建设存在的问题影响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的养成。一方面,网络空间中低俗化、同质化、单一化的网络内容大量存在众多网络内容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感染力。《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1)》数据显示,短视频平台中仅有32%的未成年人在上网时经常和总是主动选择“青少年模式”,仅有14.9%的高中生会自觉使用“青少年模式”,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青少年模式下的短视频服务内容普遍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资本对文化市场的渗透使得网络内容生产商品化、逐利化,网络内容建设逐渐让位于流量关注,利益导向逐渐取代价值导向。如资本对“饭圈”的推波助澜与营销机构的引导,不问是非对错、不管善恶美丑,致使“流量至上”、拜金主义等畸形价值观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成长。

(摘自王苗《以优质精品网络内容引导培育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的青少年属于“网生代”,他们接触网络几乎是与生俱来且无法避免的,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无疑有益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B.整顿网络乱象、营造健康网络空间,互联网企业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筑牢基石,要以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把控好网络内容的平台出口关。
C.当少年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内容的影响和侵蚀,因此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使正能的精品网络内容充满网络空间具有重大意义。
D.当前,网络内容建设任务艰巨,网络空间中低俗化、同质化、单一化的网络内容依旧存,产品商品化、逐利化的倾向仍没有完全扭转。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日益进步的技术手段,造成了网络信息的海量爆发以及“野蛮式”生长态势,直接导致青少年接触到不良网络信息内容。
B.一些粉丝、商业资本“粉头”商业平台等各方形成势力化群体相互之间形成利益关系,促使畸形“饭圈文化”产生。
C.网络内容建设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价值取向,打造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有益于构建青少年美好的精神世界。
D.“青少年模式”是一种已经实施的网络“护苗”举措,但这种模式下的视频服务呈商品化、逐利化趋势,青少年少有使用。
3.结合材料,下列表述所涉及的内容最贴近材料二论证范围的一项是(     
A.世界青年大会秘书长伊迪奥拉·帕斯霍拉里说互联网因青年而蓬勃发展,青年因互联网而活力迸发,“网络空间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世界青年由此而相连”。
B.腾讯集团副总裁兼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介绍,腾讯员工的平均年龄这两年才刚刚达到30岁,“纵观全球,青年创作已成为互联网一个重要的特征”。
C.“5G时代,超级算力、超级链接以及大容量的连接数目将会改变目前各种互联网的应用。”荣耀集团总裁赵明认为,“5G时代,青年会拖着世界往前走。”
D.基于搜索引擎关键词的数据分析显示,目前青少年上网用于学习的搜索仅占0.6%,而玩游戏、看动漫和社交的占比分别为47.4%、15.5%和8.5%。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刚出版的《黑池坝笔记(二)》,自然是7年前《黑池坝笔记(一)》的延续。这些碎片式的随笔,是诗人陈先发在黑池坝湖边散步时内心的游思,与黑池坝既有关又无关,体现出一种断想短章式的复合文本形式。套用宗白华先生散步美学的说法,这无疑是陈先发的散步诗学,而在我看来,这种散步诗学本质上是一种语言诗学。诗人始终端坐在语言的轮椅上,以诗一般的语言谈论写作、诗歌和诗歌语言,以语言的灵性带动思辨,融语言灵性与思想于一炉,由此建立起个人的语言史和思想史。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也恰恰是在语言问题上,形成了诗人与诗人、诗作与诗作的根本区别。正如论者所说:陈先发式的写作,一直注重语言的‘在场’。在他看来,写作的最高意义是对我们时代精神的记录。在《黑池坝笔记(二)》中,陈先发更加坚定地通向语言之途,有意识地凸显语言的神秘性、独创性和未完成性,以此对诗人、写作、世界和时代旁敲侧击。

语言的神秘性意味着世界的神秘性。一个诗人对世界和语言要完成双重的体验。一个小说家呢?对世界重在体验,对语言则重在理解,他最核心的需要,是语言的工具理性。而诗人须更深地参与语言中禁忌的、混沌的、神秘性的一面。这种语言神秘性似乎是对世界神秘性的模仿,在坝上记事中,陈先发多次述说这种神秘性,比如那个令人费解的巫师老乔,奇异本领突然而来又突然而去;那些精神病人能够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刺绣作品,因为他们更能直观世界和语言的神秘。

语言的独创性意味着语言的个体性和思想的创造性。按陈先发的意思,一个优秀的诗人应当能够清算语言的遗产恢复与拓展语言的表现力,能够把字和词的沙子拧成语言的绳子形成不可复制的个体语言特性。个体化的语言并不意味着独语,而是意在提醒诗人自己,必须要有语言危机意识,慎重对待一切习以为常的公共性语言对个体语言的驯化。另一方面,在语言与思想的关系上,陈先发更强调语言的生成性。他借王尔德的话 语言,它是思想的母亲,而不是思想的孩子 表明,语言孕育思想,语言的创造性就意味着思想的创造性。他的这种笔记体写作同样如此,正是借助语言的召唤和催生,语言学、诗学、社会学、心理学、现象学哲学等各路思想纷至沓来,如奔马、闪电,亦如流水、落叶。

语言的未完成意味着作者写作和读者接受层面的创造性。陈先发不仅强调诗人写作的主体性和个体性,更深谙读者的接受美学之道。诗将世上一切‘已完成的’,在语言中变成‘未完成的’,以腾出新空间建成诗人的容身之所,这才是真正的‘在场’,而作者在一首诗中的完成度越高,读者就越难在这首诗中抵达他自己。换言之,未完成的诗歌语言为诗人的创造和读者的再创造提供了可能。但需要注意的是,最好的阅读,是凝视语言的发现力而抑制语言带来的每一种情绪冲动。可惜的是,今日之读者不少还陷在情绪冲动的圈囿里。

(摘编自江飞、陈先发的散步诗学

材料二:

构建中国现代语言诗学理论体系,需要历时性地探索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理论的历史生成规律,从语言之维重新勾勒中国现代诗学及诗歌创作的语言史。同时,需要共时性地考察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影响力和理论价值的新诗语言原理,全面立体地呈现百年中国现代新诗语言艺术原理的历史脉络和整体风貌,揭示这些语言艺术原理的美学价值和推动新诗形式发展与创作实践的现实意义。

要全面发掘、整理和提炼中国现代新诗的语言艺术原理。新诗是多元发生的文体,不仅是思想文化大变革的产物,也是语言大变革的产物。而现代新诗的语言艺术原理正是随着现代新诗的诞生而诞生、发展而发展,并成为中国现代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诗语言艺术理论的复杂性在于:其提出者是多元的,既有创作新诗的诗人,也有专业的诗论家和语言学家:其借用的思想资源是多样的,既有中国古典诗歌语言观,更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意象主义等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语言观;其理论形态和话语形式是多样的,既有工具性的诗歌语言观,也有本体性的诗歌语言观,既有经验的感性的只言片语,也有相对科学的严谨的学理表述。因此,需要在纷繁复杂的文献和诗学理论中,细致而全面地发掘、整理和提炼那些具有较高价值的新诗语言艺术原理。

要还原、解析中国现代新诗语言艺术理论的历史生成特点和规律。为了实现诗体的大解放,创造国语的文学,胡适主张并践行了以白话取代文言,以语言的自然(自由)打破古典诗歌的语言束缚(格律)。这次语言解放树立了白话的正宗地位,但也造成新诗语言散文化之异。为了矫枉救弊,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格律诗派吸纳古典诗歌和民间歌谣的语言特性,京派文人对诗语形式做了更深的学理求证,并大量翻译外国诗歌,试验外国诗体,推动了新诗第二次语言解放;三四十年代,经由三次大众化讨论和新民歌、朗诵诗、街头诗等运动,新诗语言的民间化、大众化特征日趋鲜明,自由化、散文化与格律化并行不悖。新时期,以现代语言学为基础的西方形式主义文论被引入国内学界,在诗歌创作领域掀起第四次语言解放。诗学理论批评也发生了语言论转向。在每个时期,诗人、诗论家和语言学家都通过对西方语言、中国古典语言和中国民间语言这三种语言资源的不同配置,从各自的写作经验和专业立场出发提出自己对新诗语言的看法。

(摘编自江飞《构建中国现代语言诗学理论体系》)

材料三:

我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研究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作为中国诗歌界的泰斗《中国新诗总论》的文编谢冕一开讲就说明了自己的初心。谢冕始终关注着中国新诗领域的理论与批评。他介绍,中国新诗的创立,不是先有创作,而是先有理论。在从不成熟慢慢地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中国新诗的理论价值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访谈的最后环节,对于中国新诗今后的发展脉络和趋势这一话题,谢冕表示,《中国新诗总论》中体现了一个核心思想——诗言志,即诗歌要表达人民的志向和愿望。在过去的100年中,中国诗歌的这一伟大传统没有中断,今后的中国新诗依然会秉承着这个传统继续发展下去。

(摘编自《全民阅读红沙发系列访谈·回望中国新诗百年理论蝶变》)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散步诗学”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断想短章,更是诗人陈先发对创造、对生活、对时代精神的思考。
B.与小说家不同,诗人追求选用的语言与诗人对生活的体验在神韵和情感等方面高度一致。
C.语言的独创性就是用独特的方法组成语言,而这种语言形成了一种不可复制的语言风格。
D.诗人创作时应该留给读者再创造空间,读者阅读时也应该被作品带来的情感变化所左右。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面立体地呈现百年中国现代新诗语言艺术原理的历史脉络和整体风貌,有助于构建中国现代语言诗学理论体系。
B.由诗人、诗论家、语言学家等提出的新诗语言艺术理论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与新诗的产生和发展密不可分。
C.胡适对现代诗歌语言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造成了新诗语言“散文化”之弊端。
D.中国现代诗歌语言借用中国古典语言和民间语言以及西方语言等语言资源,各时期它们占的地位和分量不同。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是一篇评析创作者陈先发语言特点的小论文认为陈先发有意识地凸显语言的神秘性、独创性和未完成性。
B.材料二直接入题,指出构建中国现代语言诗学理论体系的要求,接着从两个方面具体论述构建这一理论体系的方法。
C.材料三虽为访谈录,但特点并不明显,而主要介绍谢冕对诗歌理论的认识及对诗歌创作发展方向的理解。
D.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所不同,但都采用的是先提出观点再分条论述的总分式论证结构,论证思路是一致的。
4.“散步诗学”是材料一提出来的理解陈先发诗学主张的一个重要概念,请给它下个定义。
5.中国新诗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史,如何创造新时期中国诗歌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请结合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山水画的真正独立,似乎在中唐前后。随着社会生活和宗教意识的变化,人世景物从神的笼罩下慢慢解放出来,日渐有了自己的现实性格。正如人物、牛马从宗教艺术中分化出来而有了专门画其的画家一样,山水、树石、花鸟也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而被描画赞颂。

审关趣味和美的理想由具体人事转到自然山水,当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变异的间接而曲折的反映。与中唐到北宋的社会变异相适应,地主士大夫的心理状况和审美趣味也在变异。经过中晚唐沉溺声色的繁华之后,士大夫一方面仍然延续着这种沉溺,同时又日益陶醉在另一个美的世界之中,这就是自然风景的世界。自然对象特别是山水风景,作为这批人数众多的世俗地主士大夫居住、游玩的环境,处在与他们的现实生活亲切依存的社会关系之中。而他们生活的时代既不再是在门间士族压迫下要求奋发进取的初盛唐时代,也不同于六朝贵族的掠夺开发时期。他们的现实生活反映了一种满足于既得利益,希望长久保持和固定,从而将整个封建农村理想化、牧歌化的观念。

门阀士族以其世袭的阶层地位为荣,世俗地主则以官爵为荣。这两个阶层对自然、下层人民的态度并不完全一样。不同于少数门阀贵族,经由考试出身的大批士大夫常常由野而朝,由农而仕,由地方而京城,由乡村而城市。这样,丘山溪壑、野店村居倒成了他们的回忆和追求,从而对于这个阶层而言具有某种普遍的意义。除去技术因素,这也正是山水画不成熟于庄园经济繁荣的六朝,反而成熟于城市生活相当发达的宋代的缘故。中国山水画不是门阀贵族的艺术,而是世俗地主的艺术。这个阶层不像门阀贵族与下层人民那样等级森严、隔绝严格,这种社会阶层的特征也相当清晰地折射在中国山水画上:人与自然那种愉悦亲切和牧歌式的宁静,成为它的基本音调即使点缀着负薪的樵夫、泛舟的渔父,这也依然只是一幅掩盖了人间各种痛苦和不幸,懒洋洋、慢悠悠的自然经济下农村的理想图画。

与现实生活相适应的哲学思潮,则可以说是形成这种审美趣味的主观因素。禅宗从中晚唐到北宋愈益流行,其教义与中国传统的老庄哲学对自然的态度有相近之处,禅宗教义和老庄哲学都采取了一种准泛神论的亲近立场。要求人与自然合为一体,希望人从自然中获得灵感,来摆脱人事的羁绊,获取心灵的解放。千秋永在的自然山水高于转瞬即逝的人世奢华,顺应自然胜过人工造作,丘园泉石长久于院落笙歌……它们构成了中国山水画发展成熟的思想条件。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材料二:

自我们今天能够见到的最古老的山水画——隋代展子虔《游春图》一问世,中国画家就没再打算规规矩矩地画山。中国画里的山,像佛塔,像蘑菇,像城堡。古人画山水,表现出充分的任性,所以中国山水画,从来不是客观的地貌图像。即使作者为他的山水注明了地址,我们也几乎看不出是什么地方。

中国古人从来不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对待宇宙。中国古人没有像西方那样的”“二分的思想。在中国人看来,世界没有分裂成主体客体两个部分,而外部世界(自然)也没有成为主观世界(自我)的对立者,不是一个独立于自我之外的他者,因此也不仅仅是一个的对象,自然就是自我,二者如身体发肤,分割不开,如庄子所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一滴水、一粒沙、一片叶、一只鸟、其实都是人类感觉器官的延伸。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几乎构成了中国古代思想和艺术的核心观念。

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里说,中国风景画较西方风景画早出现一千三四百年。这只是一种大而化之的说法,实际上,古代中国没有风景画。在古代中国人的心里,山水不只是风景,山水画也不是风景画。风景是身体之外的事物,是的对象,山水则是心灵奔走的现场-山水中既包含了痛苦的体验,也包含着愿望的实现。人不是置身于风景之外的,而是内化于风景的,身体是风景的一部分,风景也是身体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因此,风景就不再是风景,中国人称其为山水。山水不是山和水的简单组合,或者说,它不只是一种纯物质形态,还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正因如此,在千年之后,我们得以透过古人的画卷,看见形态各异的山水,比如董源的圆转流动,范宽的静穆高远,王希孟的青春浪漫。

(摘编自祝勇《空山》)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先人物是宗教艺术的表现对象,人物画没有从宗教绘画中分离出来;后来人物画不断发展独立出来。
B.中唐到北宋时期,大批士大夫不习惯城市生活,而怀念乡村。他们喜爱山水风景,创作山水画寄托情思。
C.地位显贵、有世袭之优势的门阀士族与一般是农家出身的士大夫对自然山水、社会底层人民的感情有所不同。
D.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往往展示出自然经济下农村的理想状态,其实,在当时的社会,农民有着诸多的不幸和痛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初盛唐时代,士大夫受到门阀士族的压迫,有进取之心;中唐时期,士大夫地位提高,生活状态也发生了变化。
B.六朝时期,庄园经济繁荣,给山水画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但受当时绘画技术的限制,山水画未能成熟。
C.中国“天人合一”观念与西方“主”“客”二分观念在认识、对待自然界方面区别较大,相比而言,前者更科学。
D.材料二批驳了中国风景画的出现早于西方风景画的观点。根据作者的观点,“中国风景画”这一说法是不严谨的。
3.下列各项中,与材料一画线句子中的“基本音调”最契合的一项是(     
A.水影山光翠荡磨,春风波上听渔歌。垂垂烟柳笼南岸,好着轻舟一钓蓑。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C.乞求无得束书归,依旧骑驴向翠微。满面风霜尘土气,山妻相对有牛衣。
D.范宽墨法似营丘,散落人间二百秋。咫尺画图千里思,山青水碧不胜愁。
4.材料一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请简要分析。
5.中国古代山水画画家画山水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2022-11-1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材料一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已经从依靠户籍制度建立的定居型社会转变成要素自由流动的迁居型社会,从依靠血缘、地缘的熟人社会转变成业缘化的生人社会,从低流动、被动流动的乡土中国转变成高流动、全方位、多元化、主动流动的迁徙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3.76亿,较2010年增长了69.73%。其中,省内流动人口为2.51亿,较2010年增加了1.16亿人,增长了85.70%;跨省流动人口为1.25亿,较2010年增加了3896万人,增长了45.37%。人口流动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可以看出,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

常态化的迁移流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空间位置,更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交往方式、内在文化乃至社会治理理念。在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转变的过程中,以下三个方面的改变是确定无疑的。

迁徙转变必然导致人际交往的异质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随着部分追求经济动机的农村人口离开熟悉的亲属网络、职业网络以及乡土网络流动到城市中,农民之间不再具有共同的身份、进行共同的生活或劳动,农民内部之间出现了分化。外出的农民与村庄之间的联系削弱,村庄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衰退。接受城市文明的流动人口的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方式逐渐向城市人口靠近,且随着流动人口的代际传递,传统的农耕文明、乡愁本色逐渐褪去,而留守农村的人口仍然遵循着传统的乡土交往习俗。其次,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也同样经历着从同质化到异质化的过程。社区人口的户籍化转变为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混居,同一社区内部人群的社会地位差异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以情感联系为主转向以市场交换为主。与此同时,在社区居民的逐渐陌生人化过程中,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行为方式等也存在差别,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

几千年来,农民被土地束缚,世代定居于乡村,形成了天然的稳定性以及自我延续的静文化。安土重迁的习俗不仅支配着个体的生活与社会交往,同时也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在吸引农民从农村向城市自由流动的同时,也使得中国传统的静文化发生转型。迁徙中国的大规模、高水平、主动的人口流动,实际上伴随着静文化的退化以及动文化的建构。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农民冲破土地的限制,告别了过密化的农业,血缘、亲缘关系形成的差序格局不断松散,由此瓦解了传统意义上乡土中国的乡村社会共同体与文化基础,导致根植于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方式的静文化逐渐退场;另一方面,随着人口流动规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较多到巨大,流动原因趋于多元化,社会主体、社会空间、社会网络以及社会关系不再受限,自由流动的文化观念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文化观念。

乡土中国的社会治理理念具有浓厚的乡土伦理,以乡村为基,历代相习、积久而成。首先,乡土伦理具有内生性,乡村秩序在村落中自然形成并依靠礼俗规则加以维持和延续;其次,乡土伦理具有习得性,无须专门学习,村民便可以在日常交往中学习并遵守。乡土中国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习惯、礼仪等变化缓慢,世代积累的经验足以维持和保障社会秩序,因此乡土中国是一种礼治社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松绑,人口的空间位置变化导致社会交往的异质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文化观念的动态化,这种转变打破了熟人社会的秩序。传统礼治的约束力日趋弱化,走向式微,法治成为迁徙中国的秩序主导。契约关系代替伦理关系成为社会治理的基础。理性化、法治化、公共性是迁徙中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文明的支撑力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以法治为基础。

(摘编自段成荣《由乡土中国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

材料二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转型日益凸显,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这意味着在乡土结构依然留存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经济与文化观念都已经受到现代化的渗透,中国的乡土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现代性的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村落依然还是相对于城市而存在的,但是聚居在村落的人们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乡土性本质特征的变化,新农村的建设必须加快步伐。

费孝通先生在对农村社会乡土特征的分析和高度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这充分体现了志在富民”“以民为本的思想。只有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进行新农村建设才为真正的建设。后乡土社会里,大量农民涌入城市,频繁地四处流动,更换职业,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正是因为主体需求的问题。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其次要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结构性问题;最后要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事业的投入,尤其重视教育的投资。

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建设新农村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后乡土社会农村的建设问题,并不是单纯的国家问题,也并非单纯的农民问题,更不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问题,所以只依靠任何一方单纯的努力都是不够的,只有各方形成合力,建设新结构、新主体和新功能的新农村这一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摘编自朱珠《浅析中国的新农村建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社会已变为迁居型社会,2020年中国农民省内流动人口数量比跨省流动人口数量多。
B.一部分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外出的农民与村庄断绝了联系,村庄的向心力在不断减弱。
C.工业化、城镇化吸引农民从农村不断流向城市,这使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不断松散。
D.在全球化和现代化冲击下,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乡土社会的结构已经消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如今中国社会呈现出高流动、主动流动的特点,人口流动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
B.随着社会的发展,同一社区内部人群的社会地位差异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以情感联系为主转向以市场交换为主。
C.中国乡土社会的乡土伦理具有内生性和习得性,村落的人们不需要学习这些乡土伦理,就可以自觉遵守。
D.费孝通先生以民为本,志在富民,他对农村社会乡土特征进行分析概括,提出了关于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能体现“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的一项是(     
A.农村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
B.农民依靠土地、以农业为主的生计模式已转换为“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
C.村民的生活方式从单一的村落生活迈向“乡—城”的两栖生活。
D.在农村人与人交往讲求礼尚往来,由此农村社会产生了“礼物流动”的习俗。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中国文字起源甚早,就书法看,早期文字如甲骨文,已具有了对称、均衡的规律,在线条的组织、笔画的起止变化方面已带有墨书的意味、笔致的意义。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也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有记载可考者,当在汉末魏晋之间。当然,这并不是忽视、淡化甚至否定先前书法艺术形式存在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可以说,先前书法艺术的产生、存在,不仅属于书法史的范畴,而且也是后代的艺术形式发展、嬗变中可以借鉴与思考的重要范例。那么,究竟什么是“书法”呢?我们可以从它的性质、美学特征、源泉、独特的表现手法方面去理解。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摘编自张志和《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

材料二:

中国书法作为象形文字的艺术表现,看似孤立于世界文字之林,其实在很多方面有着与世界文化接轨的基础。

第一,中国文字和书法体系的孤独性,反激出它交流世界、融入世界的内在要求。

方块字是一种倾向于视觉艺术的直接符号,它以直观视象为基础,将表音、表形、表意三者融为一体。中国人习惯在书写中思考,书写就是思考。中国书法艺术更是将文字的书写由符号表达提升为艺术创作,在文辞美的基础上,追求结构、线条、水墨等造型美,双向同步地在文辞美、造型美中倾诉书者的内心世界。这种表意文字导致中国人形象、悟象、灵象思维的异常发达,并构成了整个思维的东方色彩。

拼音文字则更倾向于听觉,这使西方社会更看重听觉艺术,如音乐。文字和口语的同音,使两者难以分离,难以像我们那样产生与生活口语相分离的、只用于书写的书面语言或文言文。由于它不表形只表音,由表音到表意便需要经过翻译、分析,是一种间接的转译符号,这使得使用拼音文字的民族,分析的、逻辑的、实证的思维更为发达。

今天,世界文化已经进入当代综合发展的阶段。世界和中国,都有强烈的双向交流需求,都希望在交流中互适互惠。这种愿望,不止表现在世界市场和社会一体化进程所激发的人才、知识、经济和资本的交流共进,更表现在文化和思维对交流共进的迫切渴望。随着世界正在出现的学习中文和中国书法初热期的持续,中国文字思维将会怎样营养和影响人类,完全可以预期。也许这才是“孔子学院”最深刻的意义。

第二,中国文字和书法体系的变异性,在世界华语地区和一些周边国家扩散出两个泛汉语、泛汉文、泛书法圈,为中国文字和书法走向世界架设了桥梁,提供了经验。

由上亿人构成的世界华人和华裔的汉语社区,是中国文字和书法向世界播扬的桥头堡,早就存在了几百年。华人华裔圈的汉语、汉文和汉字书法,为了适应各自的文化环境,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异,这种变异了的汉语、汉文和汉字书法,形成中国文字和书法体系走向世界的第一个泛汉语、泛汉文、泛书法圈。

另外,在长达千年的历史时期内,汉字曾经是东亚地区的国际通用文字。在东亚汉文化圈内,汉字和记录日本语、朝鲜语等的准汉字和非汉字,以及契丹文、方块苗字、日本假名等20多个借源汉字创造出来的多民族文字,形成了“一文多语”“一母多文”的文字传播圈。在这个传播圈内,中国书法艺术一直不同程度地以变异形态存在着,发展着。其中日本、韩国、新加坡保存得较好,中国书法在那里至今仍极有活力。这种以汉语、汉文为基础、为核心的“一文多语”文化圈,是汉语、汉文和汉字书法走向世界的第二个泛汉语、泛汉文、泛书法圈。

(摘编自肖云儒《中国书法的文化意义》)

材料三:

近代以来,特别是进入当下信息社会、互联网时代,中国书法受社会大变革、技术大发展、知识大爆炸、风尚大迁移的深刻影响,发展业绩显著,但发展瓶颈也明显,挑战与机遇同在。西学的进入,书写工具的变化,一度文化无用论特别是国学无用论、传统文化无用论及浮躁肤浅学风、书风的盛行,商品化和市场机制的风行,加之对中国书法中以文人书法为主体的文化书法这一主线疏于研究,认知缺失:所有这些,都在影响和冲击着当代和当下书法发展。而后者格外突出,因而也格外重要。其重要性在于,中国书法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独特的、优秀的符号,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发展和提升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和内容。因此,文化书法的复兴,就成为书法界、文化界不得不直面的时代课题。

(摘编自孙月沐《中国文化书法的复兴之价值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在其产生之初在结构、笔画等方面已具有书法的某些特点,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
B.拼音文字不表形只表音,转换为汉字时需要翻译、分析,这使得使用拼音文字的民族分析的、逻辑的、实证的思维更为发达。
C.“孔子学院”最深刻的意义就在于在世界与中国进行的双向交流中,让中国文字思维为人类提供营养。
D.当今社会,中国书法受到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对文化书法疏于研究,认知缺失,给书法发展带来强烈的冲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硬笔书法是中国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反映了其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B.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之所以能够名满天下、传诵至今,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其绝妙的书法艺术。
C.中国的汉语、汉文和书法艺术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当今社会在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异。
D.学习中文和中国书法的热潮在很多国家正在兴起,由汉字所形成的具有东方色彩的思维将会在世界上产生影响。
3.下列说法可以加入材料三,来论证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中国的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
B.汉字作为“母符”,表音、表象、表意始终不离不弃,多重功能始终结合,也始终将画趣融于书法本体之中。
C.书者对自己创作的定位,对作品结体关系、气韵脉势的把握,常常考验着他简易思维的水平。
D.当下汉字书写键盘化和网络语言对白话文规范化的严重冲击,让人不能不为书法的未来担忧。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2022-11-1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准确把握重点、关键、支撑、目标等工作着力点,才能做到整体谋划、全面推动、取得实效。

在选题策划上,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要突出新时代现实题材精品生产的主体地位。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创造了无数波澜壮阔的伟大奇迹,孕育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生动故事,广大读者迫切希望能够读到更多深刻反映新时代历史巨变、描绘新时代精神图谱的优秀文学作品。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强调聚焦新时代现实题材文学创作,就是为了进一步强化文学出版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担当。通过优化选题结构、规划选题重点,突出新时代现实题材文学创作在选题计划中的占比和分量。同时,倡导新时代现实题材精品生产与多样化题材精品生产相互促进,目的在于以选题内容的丰富性,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阅读需求。

长期以来,文学出版一直存在数量与质量的结构性矛盾,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作品大行其道,脱离现实、无病呻吟的作品比比皆是,反之,称得上高峰的精品却如凤毛麟角。如何提升文学出版的品质,如何推出更多的精品力作,成为长期困扰出版界的一个难题。为人民奉献有正能量、有感染力,传得开、留得下的文学精品,对文学出版来说至关重要。这就意味着对那些可出可不出的作品坚决不出,杜绝无效产出;对那些只有市场效益而内容有害的作品坚决不出,决不能在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而对那些基础好的作品,则要本着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与作者一道精心打磨,久久为功,将璞玉浑金铸造成为文学精品。

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的支撑点,是实现全媒体条件下的文学创作与多介质传播的深度融合。文学出版基于媒介技术的支持,推动出版流程重塑再造、产品形态和产业形态转型升级,不同媒介通过内容、渠道、平台、终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提高文学精品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被制作成有声书、电子书,可以促成文学IP运营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更重要的是能够针对读者多样化文化需求,依托新技术、新媒介和新商业模式,为作家与公众搭建起思想与艺术互通的平台,聚合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最大程度地发掘文学作品的内容资源优势,传播知识、引领精神、启迪审美。

文学出版属于大众出版,其商业属性相对来说表现得更明显一些。但是,如果一味重市场需求、轻价值引领,重故事情节、轻文化底蕴,忽视社会效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则会导致文学的庸俗化、低俗化和媚俗化,最终将失去读者和市场。文学出版要倡导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必须服从社会效益。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把效益提升作为目标,则意味着文学出版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文学精品必然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在市场上广受欢迎,而且具有长远性。同时,这些作品的多介质传播所衍生出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将进一步促成效益提升这一目标的实现。

(摘编自路英勇《紧紧抓住推出文学精品这个关键》)

材料二:

优质原创文学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在某种意义上恰犹如科技创新一样,需要时间与精力的大投入,如果将这些量化为经济计量也同样是一次大投入。但这种投入无疑是值得的。它一方面为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提供优质的精神文化精品,同时也是在为文化企业提供独有的核心竞争力,且降低了在复制、生产、传播和衍生开发等后续价值延伸增值过程中的成本,这种产业链越长,优质原创文学作品无形价值的开发和利用就越充分,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就越强。

尽管理论上如此,但由于当下种种复杂的因素,一些优质原创力在一定时间内未必完全能够释放出它本该产生的强大文化影响力及经济效益等现象也并不鲜见。对此,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优质原创文学的产生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美成在久。相关部门特别是管理部门,一定要保有足够的耐心,摒弃那种急功近利的政绩观与业绩观,充分尊重艺术生产规律。坚持以强原创为基石。一方面,在各种资源配置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都应旗帜鲜明地围绕着原创力坚持党和国家的标准与尺度,大力扶持、表彰和奖掖原创,尤其是现实题材的文学原创,在全社会倡导与培养尊重原创、呵护原创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事前审核和事后监管等多种手段,抑制低端重复出版现象,比如明确规定中外文学名著单位的专业出版资质与门槛,对校勘者、译者和责任编辑等相关人员的相关资质与能力进行基本审核等。

(摘编自潘凯雄《强原创:文学创作与文学出版永恒的主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准确把握重点、支撑等工作着力点,才能在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时做到整体谋划、全面推动、取得实效。
B.文学出版一直存在着数量与质量的结构性矛盾,出版界需要提升文学出版的品质,为人民奉献真正的文学精品。
C.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要把效益提升作为目标,文学出版在追求经济效益第一的同时也要适当考虑社会效益。
D.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创作和传播优质原创文学作品,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来说都是值得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选题策划上,为了丰富选题内容,尽可能地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应使多样化题材精品生产与新时代现实题材精品生产地位相当。
B.基于媒介技术的支持,文学IP经营的经济效益能够实现最大化,如文学作品可以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被制作成有声书、电子书等。
C.文学出版如果一味重视市场需求和故事情节,忽视社会效益,就有可能会导致文学的庸俗化、低俗化和媚俗化,最终将失去读者和市场。
D.因为优质原创文学的产生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所以优质原创文学在一定时间内未必能够释放出它本该产生的强大文化影响力及经济效益。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优质原创文学的产生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美成在久”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曹禺从1930年起几经揣摩构思,又用半年的时间全心写作,终于在1933年完成了《雷雨》。
B.茅盾于1931年10月开始创作《子夜》,至1932年12月5日完稿,共十九章。
C.1942年在重庆,仅用时十天,郭沫若就完成了五幕历史话剧《屈原》的创作。
D.从1975年开始构思、准备,直到1988年5月,路遥终于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创作。
4.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才称得上文学精品?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5.请从作家、出版企业和出版管理部门的角度,任选其二谈谈如何推动文学出版的高质量发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逻辑,是有效思维的判断标准。要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必须讲逻辑。语文教学该如何讲逻辑?重要的是要让逻辑思维训练和学习任务紧密结合,向教学过程自然渗透。

文本解读常常需要在语境中推断词义,这种方法运用得好,既是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又是逻辑推理的示范或训练。如《史记·刺客列传》中写荆轲竭力劝说燕太子丹允许他取樊於期的人头献给秦王时,有这样一句话:“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句中的“乃”翻译为“就”还是“才”?翻译为“才”在语意上是说得通的,但是,仔细推敲,就会发现不甚合理:“才”表示必要条件,即没有樊於期的人头就肯定杀不了秦王,但有了樊於期的人头也未必杀得了秦王;“就”表示充分条件(有了前面的条件就一定有后面的结果),即有了樊於期的人头就一定杀得了秦王(当然,这也意味着要杀秦王可能未必要取樊於期的人头)。荆轲面对“不忍”的太子,一定要勾画出杀秦王高度可能的愿景才行,从这一点来看,翻译成“就”要比“才”合理。在文本解读中抓住几例像这样的逻辑推理和学生探讨,不仅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还会有助于他们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和心态。

一段话在字面的意思之外可能还隐藏着重要信息,想要捕捉到这些信息,往往需要细致的逻辑推理。例如:“(四叔)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祝福》)根据这段话,可以推理出关于“我”和四叔的重要信息。首先,“我”是新党或支持新党的人;其次,四叔不仅守旧而且消息闭塞。根据“所骂的还是康有为”的“还”字,可推知康有为等人在当时已算不得新党了。这点在《祝福》开头的第一句话“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中便可得到印证,有新历才谈得上“旧历”,而启用新历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事情。也就是说,辛亥革命之后,四叔骂新党骂的却还是康有为,足见其消息闭塞。

另外,逻辑对于写作也是有意义的。中学生写作时大多选择写议论文。在证明某个观点时,可指导学生想一个“虚拟论敌”。这位“论敌”可能会针对论点举出反例或从论点推出错误,也可能会质疑论据及隐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面对这些,我们需要再进一步考虑怎样使自己的论证免于受到攻击或能抵御攻击。例如,让学生构思“兼听则明”的论证提纲,可以先让他们找出反例,再让他们限定前提、构建框架。反例可以有“三人市虎”“父子骑驴”,表明听得越多越糊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听“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评价还不能形成正确认知,可李世民有时只听魏征一个人的建议就够了。学生可在充分思考以上反例的基础上指出论证关键——“兼听”在“多”,更在“异”(听到不同观点),并由此限定前提——听者要有胸怀,善辨别,从而总结出“兼听则明”的原则——独立思考,为我所用。

逻辑,说到底是对有效思维规则的概括,学生努力遵守逻辑来思考,就仿佛在聆听高于自己的声音,心灵会逐步走向作品的核心,甚至拓展出未曾有过的境界,生成未曾有过的观点。

(摘编自徐飞《讲逻辑,把语文思维教育落到实处》)

材料二:

无数生动的例证足以说明,如果不具备起码的逻辑知识,人就容易被谬误和诡辩所糊弄,就不能清晰、有条理地思考和说理,就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先看几个简单的例子:

1:如果我想出国工作,我就必须学好外语;我不想出国工作,所以,我不必学好外语。

这个推理是不正确的,因为“想出国工作”只是“必须学好外语”的充分条件,却不是必要条件。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也随着中国搞市场经济,有许多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有许多外国人来中国工作或经商,即使有些人不出国,也有很多机会与外国人打交道或做生意,因此,若可能的话,仍有必要学好某门外语。

2:你不能证明你没有患癌症,因此,你患了癌症。我这里有治疗癌症的特效药,你赶快掏钱买吧。你的命都快要没了,捂着那些钱有什么用?

2犯有“诉诸无知”的错误。这是骗子的逻辑,是不正确的推理,就像下面这个不正确的推理一样:“你不能证明你没有犯案,因此,这件罪案就是你干的。”司法上有“无罪推定”原则:除非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一个人犯罪,否则那个人就是无罪的。

下面看著名的“美诺悖论【注】”;

1)或者你知道你要研究的东西,或者你不知道你要研究的东西。

2)如果你知道你要研究的东西,研究是不必要的。

3)如果你不知道你要研究的东西,研究是不可能的。

4)所以,研究或者是不必要的,或者是不可能的。

仅从字面看,(1)(2)(3)三个前提似乎都是正确的,但问题在于(1)中“你知道你要研究的东西”这个推定是有歧义的:

A)你知道你要研究的那个问题。

B)你知道你要研究的那个问题的答案。

在(A)的意义上,(3)是真的,但(2)却是假的;在(B)的意义上,(2)是真的,但(3)却是假的。故(2)(3)两个前提不在同一种意义上为真。从一对真的前提,即(2B)和(3A),却推不出任何结论,因为它们说的不是一回事。

(摘编自陈波《中学生应该学点逻辑》)


【注】美诺悖论:古希腊一位富家子弟美诺在与苏格拉底对话中提出的一个论证,记载于《柏拉图对话集,美诺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语文教学讲逻辑,重要的是让逻辑思维训练和学习任务紧密结合,要多安排逻辑思维学习任务。
B.材料一中使用《史记·刺客列传》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在语境中推断词义是解读文本的好办法。
C.如果一个人擅长诡辩,说明他不具备起码的逻辑知识,因此不能清晰、有条理地思考和说理。
D.材料二例1错在把充分条件误认为必要条件;例2“诉诸无知”错在推断时故意将未知当依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二都是以逻辑为论证话题,但前者重在从老师角度谈教法,后者重在从生活角度谈辨识。
B.通过对《祝福》中“还”字进行语义挖掘,既可一窥当时的政治形势,又可知鲁四老爷的守旧闭塞。
C.在写作议论文时,想象一个攻击性的“虚拟论敌”,可以帮助我们完善自己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D.根据材料二对“美诺悖论”的阐释,可以判断中国古代“自相矛盾”的推理过程符合这一特征。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虚拟论敌”对“玩物丧志”观点提出攻击的一项是(       
A.玩物一定丧志吗?不玩物就不丧志吗?
B.玩物会丧志,所以人不应该有喜好。
C.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颢认为博闻强识是“玩物丧志”。
D.文学编辑马未都沉迷于收藏,后来成为著名的收藏家。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下面是《大卫·科波菲尔》谋得斯通姐弟诱骗大卫去做童工的片段,文中划线句都隐含着“大卫要去当童工”的推理结论,请指出①②③处的逻辑错误,并说说作者设置人物这样的逻辑谬误语言,显现出谋得斯通姐弟怎样的形象特征。

那天晚上昆宁先生就在我们家过夜了。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我把椅子放在一边,正要走出屋去,谋得斯通先生把我叫住了。他接着就郑重其事地走到另一张桌子前面,他姐姐正坐在那里写什么东西。昆宁先生两手插在口袋里,站在那里朝窗外看。我就站在那里看他们几个人。

“大卫,”谋得斯通先生说,①“对年轻人来说,这个世界是干活儿的地方,不是忧心忡忡地闲逛或瞎哼哼的地方。

“就像你那样。”他姐姐插嘴说道。

“简·谋得斯通,请把这事儿交给我吧。我说,大卫,对年轻人来说,这个世界是干活儿的地方,不是忧心忡忡地闲逛或瞎哼哼的地方。对于像你这样的小孩子,尤其是这样。你的脾气需要好好地改一改,最好的办法就是强迫它去适应干力气活儿的那一套规矩,把它压弯,把它压断。”

②“在这里,拧,可是不行的。”他姐姐说,“拧脾气要打掉。必须打掉——也一定会打掉!

他看了他姐姐一眼,一半是责怪,一半是赞同,然后他接着说:

“我想你也知道,大卫,我没有很多钱。至少现在你知道了。你已经受了不少的教育。受教育要花很多钱。③即便不用花很多钱,而且我也供得起你,我也觉得呆在学校里对你一点儿好处也没有。你的出路就是到外面去闯一闯,而且越早开始越好。”

2022-11-13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五校(三明二中、宁化一中、大田一中、沙县一中、龙溪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但人对作为理性的核心成分的逻辑的了解还十分有限。正因如此,逻辑不是被戴上神秘、深奥、抽象的光环,被敬而远之,就是被轻蔑地视为虚无、刻板、教条、缺乏活力。很多人没有受过基本的逻辑训练,任凭外部刺激指导自己的行动。但对人类历史发展真正起作用的人来说,观念的力量尤为重要,而观念的运作正是一种逻辑运作。可见,具备良好的逻辑素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进而提升现代生活的人文精神境界非常重要。

逻辑不仅是一门独特的科学,还是一门奇异的艺术。科学在知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艺术在行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从这一意义上讲,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的目的。然而,除非逻辑既是一门艺术,同时又是一门科学,否则这一目的是不能达到的。人类理智的本性就是要成为理性。对于人来说,理智生活是一种发展着的东西。理性并非意味着不会犯错。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自在的理性需要一种逻辑的力量来克服它的这种先天的不确定性,从而使理性的德行臻于完善。从这种意义上说,逻辑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逻辑不仅仅是科学,是艺术;还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和驱使人们将人类的思维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已经确立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公理化的逻辑体系表达出人类对臻至完美的理论所应当具有的形态的认识和向往。其中逻辑公理的选择体现出人们对理论本身的最深思熟虑的判断和洞察力。逻辑规则和定义体现出人们为追求无可置疑结论而对推论施加的严苛条件。推理链条的环环相扣反映出人们对思维编织的精细严密的要求。从公理出发,一些简单的定理立刻就能得到证明,这些定理进而成为那些更深奥的定理的基石。这样一座精美的大厦就严密地建立起来。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理论将其中所有的论证一一抽出,那么这一理论就会因只剩下一堆描述性语句而坍塌,理论的结构性力量和活力由此丧失净尽。而一个确立了逻辑有效性的理论意味着它获得了一种逻辑的品行。它因逻辑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内部和谐、外部精巧、经久耐用。

逻辑能力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这种能力是通过对世界的领悟内化而成的潜在逻辑,因此它具有某种自然习得,甚至与生俱来的性质。但它同时也具有模糊性、直觉性和不确定性,要使这种潜在的逻辑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深刻性、确定性、批判性和反思性,在语言表达上具有清晰性、规范性、一致性和相干性的显逻辑,就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强化逻辑训练。

(摘编自朱建平《逻辑:一种文化和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第二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知与行的角度看,逻辑既是独特的科学,又是奇异的艺术,科学和艺术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使理性臻于完善。
B.从某种意义上说,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的目的,但前提是逻辑是艺术同时也是科学,否则这一目的不能达到。
C.人类理性的活动是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常常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
D.人类自在的理性存在一种先天的不确定性,需要用逻辑的力量来克服这种弊端,从而使理性的德行臻于完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没有受过基本的逻辑训练,很多人的行动常常会在外部刺激指导下进行,这就需要以观念的力量使逻辑得以运作。
B.逻辑作为一种理性的精神,能够促使人们将人类的思维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探求和确立最深刻和最完美的知识内涵。
C.公理化的逻辑体系包括逻辑公理、逻辑规则和定义等,能表达出人类对臻至完美的理论所应具有的形态的认识和向往。
D.在证明定理的过程中,可以从公理出发,先证明一些简单的定理,再以这些简单的定理作为那些更深奥的定理的基石。
3.某地工商管理部门对商户的纳税情况总结如下:
①该地所有人员都缴纳营业税了。                      ②该地的卖鱼的商户缴纳营业税了。
③张三是最早缴纳营业税的人。                         ④该地有人没有缴纳营业税。
经过详细考察,发现上述断定中只有两个是正确的。请你根据相关逻辑知识,分析以下哪项结论可以从上述条件必然推出(     
A.该地卖鱼的商户缴纳营业税了。
B.该地有人没有缴纳营业税。
C.该地所有人都缴纳营业税了。
D.该地没有一个人缴纳营业税。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什么地球出现危机后,中国人不是逃离地球,而是要带着地球一起跑?”面对外国人问出的问题,《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回答:“……中国人特别有家国情怀,即便发生了灾难、战争,很多人也不愿离开家乡,死也要死在那儿。”

这与费孝通《乡土中国》的主题不谋而合。在过去以农为主的中国社会,人们极少迁移,因为所谓农耕,就是要靠土地吃饭。

在现代说法中,“土气”是一个贬义词,但在费孝通看来,“土气”实际上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土气”,也就是接地气,它象征着人们与大地的亲密接触,充分熟悉,“土气”其实是辛劳、知足的代名词。也因此,大批的中国人逐渐变得守旧而崇古:老祖宗留下的都是财富,那么凡事照搬经验去做就行。因此在现在看来的“食古不化”,殊不知,是因为在以土为生的年代,“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久而久之,整个社会变得稳定而缺乏流动,很多人一辈子就只在一个小范围内活动。周边人抬头不见低头见,遇事总是能热心帮一把,人们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稳固而与外部隔绝的乡邻关系,慢慢地也就有了“万事不求人”的生活状态。

带着地球流浪,是一种回馈,也是一种责任,感谢你当年的养育,如果可以,我也不会扔下你独自逃亡。不靠土吃饭、早已经用工业化普及农业的西方人,大概很难懂中国人的传统恋根情结。

(摘编自《外国人看不懂〈流浪地球〉的背后,藏着深层的文化认同差异》)

材料二:

中国人讲的“家”是很有弹性的,小到一家三口大到无限远。比如平常我们都喜欢说“我们是自家人”。什么叫“自家人”呢?你再扩大点,比如“国家”,在英文里面“国家”是“State”,并没有一个“家”的意思在里面。其实,几乎各个地方的语言要表述“国家”的时候,他们的概念之中都不包括“家”,只有我们中国,或者受我们中华文化影响的地区,比如日本,的确也会有“国家”这个说法。所以“家”你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它挺麻烦的。它牵涉的范围非常之广,因为它是一个不断有伸缩弹性的东西。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人讲这个“家”恰恰能够说明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他说“西方的社会像一捆柴”。我们把这一捆柴里面的每根柴,理解为不同的个体、个人。把他们绑起来就成为一个社会或者团体,叫做“团体格局”。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的影响力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费孝通就用这个形象界定了我们中国社会的基本特质,他给它一个名字,叫“差序格局”。

费孝通说,因为整个社会是个差序格局,“家”的概念是可以伸缩的,跟我友好的那个关系网也是可以不断伸缩来回的。他还说,中国人对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正因为“公”“私”的界限没那么分明,中国传统社会里面特别喜欢讲人情、讲关系,又要讲面子,因此那些规矩就包括了很多不言自明的东西,包括了很多我们叫“礼”的东西,这是一种礼治。我们不太需要讲契约,我们就讲信用,好比你跟别人做生意、做买卖,你丧失了信用之后,就没人再找你做了。

假如这个社会,什么都是讲规矩、讲礼治、讲面子、讲关系、讲人情,那么法律在哪里呢?所以费孝通说,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的贪污问题很严重,是因为我们其实不太有法律观念,也不太有公共观念。

我们过去讲儒家道德,都是从小的教化,而这个教化都是有社会土壤的。但是假如今天城市不是乡土社会,农村也不再是过去的乡土社会的时候,这个儒家伦理就纯粹只是一套抽空现实环境的教条,那又该怎么办呢?

(摘编自梁文道《〈乡土中国〉:家,到底是什么呢》)

材料三:

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

家与国的统一性,中国社会以家为本位。由家到家族再到胞族,由胞族到胞族联盟,在此基础上,扩大到非血缘关系的社会联盟,由此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准国家性质的社会。

国与族的统一性,国是政权概念,族是种群概念。中国这块大地上,存在过许多民族。这许多民族,不管是共时态存在还是历时态存在,均可以寻到某种内在的关系。

国与国民、国土(国域)的统一性,中国的国土其核心地区是相当稳定的。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国家、国土、国民、国君、国权、国学、国枢是一体的。

家国情怀究其本是一种哲学意识,是人对其本——家与国的意识。与别的哲学意识不同的是家国意识的突出特点是情理合一。在生活中,家国情怀与其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念,还不如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情感,一种既厚重又绵长的家国浓情。正因为如此,家国情怀也被视为一种美学情怀。

(摘编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在不断地发展中积淀的共同情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一种精神与情结。
B.家国情怀是中国人的一种共同的情感,在《流浪地球》与《乡土中国》中其表现形式是完全一样的。
C.材料二详细地解读了中国人对于“家”的理解,并可以对材料一中的家国情怀进行必要的补充。
D.材料三认为家国情怀是人类共同的意识,是情与理的合一,全面地体现为厚重绵长的家国浓情。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农为主的中国社会相对固定,人们主要靠土地吃饭,而这种不流动使中国社会呈现出了土气。
B.中国传统社会中“公”“私”界限不太分明,是一种礼治,人们之间讲信用,是不需要任何契约的。
C.费孝通运用比喻形象通俗地界定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特质,差序格局下的“家”的概念是可以伸缩的。
D.带着地球去流浪,是中国人传统恋根情绪的体现,早已用工业化普及农业的西方人是很难去完全读懂的。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菜根谭》【做事留余地】
B.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增广贤文》【世态炎凉】
C.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旷怡亭口占》【即便是经历世事沉浮、阅尽人间沧桑,依然能够对细微的事物有着未灭的关怀与悲悯】
D.靠种地谋生的人才知道泥土的可贵——《乡土中国》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任选两种,分点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可是所不同的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的确有些人这样想过。返朴回真的老子觉得只要把社区的范围缩小,在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无事了。不论在社会、政治、经济各个范围中,都有认为“无政府”是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所谓“无政府”决不是等于“混乱”,而是一种“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

②可是乡土社会并不是这种社会,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③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的社会。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我们在旧小说里常读到杀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从现代看去,可能是残酷的。但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④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于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

⑤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⑥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曾子易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⑦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尽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⑧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

材料二:

①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第1042条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②据农业农村部网站9月21日消息,近日,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印发《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其中提出,治理重点包括高价彩礼、人情攀比……。

(来源:2022年9月21日《经济观察报》)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从某种角度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因而社会秩序多少会受影响。
B.礼是乡土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有的可能是残酷的,但只要是合于礼的就是合式的。
C.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律无异,二者的区别在于法律具有强制性,而礼则发自本能。
D.道德和礼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若做了不道德的事,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
2.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引用“颜渊问仁”的事例是为了说明礼不是靠外在权力来推行,而是人主动服从。
B.第三段至第六段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明确地指出了礼与法律、道德的不同之处。
C.文中“曾子易箦”的例子论证了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本能或者天意所构成的秩序。
D.本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为了论证这一中心,文中多处运用对比论证。
3.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社会,是“礼治秩序”的典型代表。
B.从小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和严谨的仪式操练,有可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彬彬有礼、温润如玉的君子。
C.一般说来,古代官员的父母去世后,官员不归乡仍在朝为官,是违背礼的,停职回乡守制才合乎礼。
D.如果说某些西方国家当前新冠疫情处于失控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反对用人为的“计划”与“统制”。
4.彩礼和嫁妆是我国传统婚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出现的“天价彩礼”却让不少家庭不堪重负。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析为何“天价彩礼”问题无法依靠“礼治”而要依赖“法治”来解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