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单集时长不超过10分钟的网络微短剧,是一种新兴的视听艺术形态,当前正处在从粗放式发展的高产量阶段迈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因内容新颖、节奏快、成本低等特点,视频平台纷纷入局,不断为网络微短剧的创作加码。研究报告显示,重点网络微短剧2021年上线量为58部,2022年则增长至172部。全面认知和科学把握其内在的创作特点,是推动网络微短剧深入发展的重要环节。

网络微短剧结合了网络短视频与网络剧的典型属性,既需要满足观众对于小体量叙事的要求,也需要呈现出富有吸引力的剧情。好的网络微短剧需要挖掘出网络用户观剧时的心理需求,兼具审美与情感的满足。

短视频的发展依托于受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催化出全新的媒介技术手段。网络微短剧的发展是短视频向高阶的递进,既符合大众填补碎片化时间的需求,也借助影视这一喜闻乐见的形式,解决部分短视频内容低俗化、节奏拖沓等问题,满足网络用户的视听新需求。同时,网络用户期望从网络微短剧中获得一种“替代性满足”。网络微短剧经常呈现出戏剧冲突集中、情感输出直接等鲜明特点,大多情节起伏落差大、振幅强,同时情节间隙小、反转多,动作连接紧密。网络用户从传统影视剧循序渐进、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中走出,在快速的开局、单刀直入的情节、不断迭起的高潮、直白的台词中迅速获得情感上的认同。

网络微短剧的创作发扬短小的叙事优势,遵循网络用户需要“留白”空间的需求。在保证叙事主干逻辑清晰度的基础上,留给网络用户适当的想象空间,既符合网络微短剧快节奏、精简叙事的典型风格,也满足了网络用户观看作品时参与式、沉浸式的心理需求。网络用户在观剧时置身其中,可与剧情完成互动,投入自身感受和认知,完成艺术的二次创作,实现自我求解。

网络微短剧的高情节强度决定其快节奏的叙事方式,从而产生与之相匹配的叙事视角。在故事开篇就将观众带入一个全知视角,让观众更快地进入故事,并沉浸在剧中人物的视角之中,在不同角色的反复切换中增强自身代入感,在多变的情节和高频的反转中感受剧情行进的紧张感。好的网络微短剧更加考验摄影师与剪辑师的专业能力,拍摄视角的逼真度、全面性,以及对交叉、对比、闪回蒙太奇的合理运用,都是提升网络微短剧叙事能力的关键。

网络微短剧作为网络文艺的新生业态之一,对于推动网络文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需要认识到,当前网络微短剧不同程度上存在文化内涵薄弱、剧情浮夸、题材猎奇、与现实生活脱节、内容同质化、视听语言缺乏专业性等突出问题。网络微短剧亟待在创作质量上持续发力,以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相比传统的电视剧、网络剧,网络微短剧压缩了内容时长,但仍然需要在“小体量”中突显“大主题”、追求“大格局”,提供深层次的思考,以满足受众的精神体验。继续强化价值引领、拓宽题材范围、增强叙事策略、深入挖掘网络用户需求等,是实现网络微短剧健康发展、有序发展的主要途径。

(摘编自张智华、曹馨丹《网络微短剧:“小体量”追求“大格局”》)

材料二:

在注意力稀缺的网络时代,微短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可以像飓风一样迅速到来,也可以像潮水一样快速退去。微短剧要想健康可持续发展,吸引人的同时还得留住人。笔者在此想再强调两点:

首先,微短剧作者在创作中要坚持“内容为王”,树立精品意识,不能走网剧、网络电影那种“先粗犷发展,再提质升级”的老路。具体而言,作品要贴近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反映群众关切,让作品彰显温暖现实主义的底色。比如,以北京大杂院生活为背景的《胡同儿》,一方面融合了奥运会等大的时代背景,另一方面立足百姓真实生活,聚焦家庭职场热点话题,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同时让人耳目一新,成为播放量突破3亿的爆款作品。又如,医疗题材短剧《仁心》,虽然每集仅有短短的2分钟,但展示了主人公不仅治愈疾病也治愈“人心”的价值追求,好看而又富有温情。这种不拜金、不炫富、不猎奇、不洒狗血的作品能够获得观众的认可,说明温暖的现实主义能够赋予微短剧旺盛的生命力。

其次,发挥好平台的规范引领作用,压缩劣质作品的生存空间,为优质作品提供更多传播机会。微短剧的传播高度依赖渠道和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讲,汇聚了大量作品的平台,不仅是单纯的播放渠道,也是创作力量的“蓄水池”和行业人才的“孵化器”。平台鼓励什么、禁止什么、限制什么,会直接影响创作者对于题材和创作方向的选择。我们看到,一些微短剧平台常常通过平台号召、创作扶持的方式来吸纳和培养创作者;还有一些平台通过举办微短剧大赛来发现和培养创作人才。这些都为优质微短剧的涌现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平台要加强对微短剧内容的审核把关,提升自身发现、审核、处置问题内容的能力。

(摘编自刘俊《微短剧,吸引人更要留住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种新兴的视听艺术形态,网络微短剧具有内容新颖、节奏快、成本低等特点,正迈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
B.网络用户选择网络微短剧可以获得“替代性满足”,他们认为循序渐进、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
C.摄影师与剪辑师的专业能力会影响网络微短剧的品质,因而聘用好的摄影师和剪辑师可能提升网络微短剧的叙事能力。
D.如果微短剧作者缺少精品意识,不讲究作品内容,走网剧、网络电影“先粗犷发展,再提质升级”的老路,很难有大的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微短剧结合了网络短视频与网络剧的典型属性,如果剧情富有吸引力,就更易于满足大众的情感需求。
B.网络用户沉浸在微短剧剧情中,将自身感受和认知投入其中,使微短剧叙事主干逻辑清晰并实现自我求解。
C.网络微短剧压缩了内容时长,但不能压缩主题,需要继续强化价值引领作用,不断提高作品创作质量。
D.如果劣质的作品在微短剧平台泛滥,就会挤占优质作品的传播空间,也会影响微短剧的健康发展。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以研究报告为论据,通过具体的数字展现了网络微短剧蓬勃发展的现状。
B.材料一在介绍网络微短剧时,主要介绍了其优点,而对其具有的问题并没有详细展开论述。
C.材料二以《胡同儿》《仁心》为例,展现了具有温暖现实主义的微短剧作品的魅力。
D.材料二使用类比论证的方法,将微短剧平台比作“蓄水池”“孵化器”,使论述生动形象。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网络微短剧,请结合材料分析二者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5.网络微短剧获得网络用户青睐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一加以概括。
2023-12-12更新 | 362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绍兴会稽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座古建筑往往是某一地域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其一木一瓦一柱均记录着历史的更迭,蕴含着古老的智慧。同时,不同地方的古建筑各具特色,反映了各地的气候环境、地域文化。沿海地区长期受海洋环境影响,其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海洋特色,如福建土楼、广东客家围屋都是沿海地区建筑的代表。北方的古建筑又是另一种风貌,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庄严肃穆的孔府孔庙便是其中的代表。那么,如何用音乐讲述古建筑的故事,表现古建筑背后的文化?

跟古建筑一样,民族民间音乐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一个地方的民间音乐与古建筑,它们背后的地域文化是相同的。因此,创作中,有的音乐家会以人们熟悉的民间音乐为基础,通过现代音乐语言表达人们对古建筑的独特感知,赋予古建筑特殊含义。比如,由北京民族乐团打造的民族管弦乐组曲《中轴》,以北京特色曲调为音乐语汇,让听众在变化的节奏与音韵中,感受钟鼓楼、永定门、神武门等古建筑背后的人文韵味和文化内涵,进而领会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群所承载的厚重历史。

音乐作品与古建筑在结构上有相通之处。除了选用极具浓郁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作为表现手段,音乐家还会根据古建筑与音乐在结构布局与节奏韵律上的相通性来建构作品,以音乐结构的布局展现古建筑的布局。取材于福建土楼的大型交响诗篇《土楼回响》,就通过对称性的调性结构布局展现土楼铺展开的扇形对称建筑结构。同时,作品还将个性化的声部结构与灵动的旋律结合,运用《新打梭镖》《唔怕山高水远》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客家山歌独唱、树叶独奏等多种艺术形式,在现代交响乐丰富的音色变化中展现土楼的层次感与色彩感。

古建筑是砖、瓦、木、石等不同材料的组合体,而音乐作品尤其是大型交响乐作品的演奏往往也是不同乐器相互组合或配合的结果。因此,利用乐器音色的不同,将不同乐器有机组合,能够构筑起立体化的音响空间。这种立体化的音响空间与古建筑在感官上具有相似性,所以听众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看到”古建筑,“触摸”古建筑,反过来,也可以通过古建筑“听到”音乐的旋律。比如,上海民族乐团推出的民族音乐会《紫禁城》,用古老的编钟叩响悠远的金石之声,再现了紫禁城600年的沧桑历史;用弹拨乐器演奏呈现了紫禁城建筑木结构的灵动与精巧,表达了对先人精妙绝伦建筑技艺的赞叹。

音乐与古建筑的结合乃至融合,为挖掘传播古建筑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及活化利用古建筑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辟出新的道路。

近年来,一些地方以“音乐+古建”的形式策划举办古建主题音乐会,把音乐演出搬到古建筑之中,引导观众以音乐为媒与古建筑展开“对话”。比如,今年7月,“世遗之城”泉州举办的“世遗就在咱厝边——2023古建音乐季”,就选取泉州府文庙与洛阳桥两处古建筑作为主要演出场地。清雅灵动的琵琶声扣人心弦,古朴幽雅的南音让人回味无穷。在别具一格的沉浸式演绎中,音乐与古建筑相映成趣,让观众感受到音乐作品与古建筑共同营造出的历史氛围。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来了,游客来了,古建筑与现代人的生活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其人气得到提升,功能也得到拓展。

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凝聚了中国人文思想的精髓,从古建筑中可以窥见当时的社会思想、文化精神。保护利用古建筑不仅是对建筑本身的保护,更是对历史和文脉的传承。过去,我们对古建筑的保护经常采用的方式是“修个围栏拦起来”“搭个棚子遮起来”,或者对古建筑缺损的部位修修补补。

对文化遗产而言,最好的传承是利用,最好的保护是发展。音乐与古建筑的结合,不仅让古建筑在音乐作品的演绎中被更多人“看见”,也让古建筑承载的文化以音乐为载体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民族管弦乐组曲《中轴》,把建筑上的砖、瓦、石、木化为音符,让建筑及建筑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得以乘着音乐的翅膀进行跨时空传播,并在这种跨时空传播中获得恒久的生命力。

更为重要的是,音乐与古建筑的结合还为年轻人走进古建筑背后的传统文化搭建起便捷之桥。比如,前文提到的《紫禁城》,就是一群90后从年轻人的视角出发创作出来的。他们用多媒体舞台影像营造变幻莫测、妙趣横生的不同景致,让静态的建筑与动态的音乐有机融合,成功实现对紫禁城从帝王宫殿到精神象征再到建筑瑰宝的文化解读。在《紫禁城》的助力下,紫禁城600年的厚重历史,以年轻化的语态、清新灵动的姿态实现了破圈传播。很多年轻人由此对紫禁城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产生共鸣,萌生出对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的关切和思考。

(摘编自姚帅《用现代音乐彰显古建筑之美》,《光明日报》;出版日期2023.09.14)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建筑之所以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某一地域历史和文化,原因一是其建筑材料有地方特色,二是其建筑风貌有地方特色。
B.第二段里的“跟古建筑一样”,指的是同一个地方的民间音乐和古建筑有相通之处,都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C.不同乐器的配合诞生不同的音色,从而构筑起立体化的音响空间,使听众可以“看到”古建筑,“触摸”古建筑。
D.音乐与古建筑的结合乃至融合,既挖掘了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还为新时代利用古建筑提供了新思路。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音乐家可以利用民间音乐和现代音乐语言创作出关于古建筑的音乐,说明其背后的地域文化是一样的。
B.推出大型交响诗篇《土楼回响》的原因,就在于通过对称性的调性结构布局展现土楼铺展开的扇形对称建筑结构。
C.以“音乐+古建”形式出现的古建主题音乐会,让观众能够感受到音乐作品与古建筑共同营造出的历史氛围。
D.第七段的“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用“活化石”比喻古建筑所反映的社会思想、文化精神。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A.民族音乐会演奏《长城》,通过多元化的民族器乐呈现和不同音响的组合,既塑了长城的“形”,又铸了长城的“魂”。
B.听到打击乐的有机组合,就可以联想到长城的磅礴气势和壮丽;听到清逸的小提琴,就可以联想到长城的细腻……
C.长城这一静态的古代建筑,通过现代音乐作品,不仅“活”了起来,而且长城背后的历史文化也通过音乐作品得到阐释和传播。
D.民族音乐会演奏的《长城》,让长城历史、长城文明变得更加具体,让雄伟长城在《长城》的演绎中被更多人“看见”。
4.能够彰显古建筑之美的音乐有何特点?请简述。
5.第7段“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或者对古建筑缺损的部位修修补补”可否删除?请作出判断,并简析理由。
2023-11-17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选考科目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隐入尘烟》这类“很苦很善良”的故事,戳中了中国人最隐秘的情感与生活软肋。无论是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还是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老四和贵英的故事为他们提供了另一条现实出路。

一种传统的、区别于城市景观与想象的生活模式随之出现:日渐衰败的农村以及那些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们,成为这一新的“农村精神”想象的载体;借助他们的日常生活,对他们进行诗意的浪漫化想象,使它们成为现代都市焦虑年轻群体的对立面。

但我们能够通过比较不同阶段对《隐入尘烟》的评论发现一些分裂。2月的点映以及7月影院上映时的观众,大都会围绕着电影本身进行讨论。例如,即使在众多的赞美中,我们依旧会看到许多批评之声:在处理电影人物时,李睿珺所展现出的“凝视”和想象。

而在8月底流媒体上线后,在短视频中爆火的《隐入尘烟》似乎变成了另一部电影。短视频用户们关注的是电影中所流露出的浪漫、善良与乐天知命,是那种“农民式”、沉默却又真挚纯洁的爱情,还有他们在面对外部的剥削与伤害时的隐忍。

短视频用户们,看到了一个新的《隐入尘烟》:一种区别于城市充满精神内耗的田园乡居生活,那里的人们都是自足的。

很有意思的是,短视频用户对电影的重新观望,恰恰是这部电影早期所受批评的主要部分。制作者们把个体遭受的外部矛盾转化为个体冲突和命运体认,从而消解了个体存在的社会环境与现实。创作者本身对此并非一无所知,但当他们发现自己对此无可奈何时,便转而通过老四和贵英的生活模式,寻找一种改变自我的鸵鸟式方法,从而获得暂时的心灵安慰,同时也规避了自己的公共责任,钻进了自我的洞穴。

当短视频用户对老四和贵英纯洁朴实的爱情念兹在兹时,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些人物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真实遭遇下的种种伤害。与其说老四和贵英的爱情是真实的,不如说它是一种遭遇着爱情信仰危机的现代群体憧憬和想象。《隐入尘烟》里面的“农村”更像是一个怀旧的空间与符号,并不具备特别真实性的书写与刻画。

后期爆火的《隐入尘烟》,更像是一部被短视频用户们重新阐释的三四线城市新电影。并非他们误解了李睿珺的这部电影,而是他们根据自身的诉求和想象,重新解释与塑造了这部电影的内涵。

作为文艺片,《隐入尘烟》的电影叙事依旧是老调,但它清晰地展现了当下人的矛盾心理:渴望与怀旧、想象与保守。有时不得不承认,他们之所以能够进入创作者们的视野,成为被言说和被想象的角色,正是来自于想象化的阐释;否则,他们往往真的只能“隐入尘烟”。

(重木《<隐入尘烟>逆袭背后,是中国人对“很苦很善良”的执著》,有删节)

材料二:

《隐入尘烟》没有“隐入”,它的成功带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偶然,未必可以复制,但对于创作者、观众和市场来说都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

上线视频网站后,完整的素材成为各种短视频博主大V们的创作源泉,线上观影不止没有转移线下的观影热情,反而成为了促使更多观众走进影院的动力源头。这样的案例至少让行业对于电影与短视频、电影院与流媒体的针锋相对看到了新的可能性。

李睿珺导演在近期接受《影视独舌》采访时谈到,《隐入尘烟》的成功出圈,对他来说“是一种回应”。“无论是票房成绩还是观众讨论,对我是一种认可,给我的创作带来了信心,也给投资方带来了信心。它可能也会让影院有所思考,往后是不是还要一竿子打死某部看起来卖相不佳的电影。我们常说,任何电影都有它的受众,影院需要适当地给它们一些机会,也许就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

社交网站上,普通的观众们在热烈“交锋”着这样一部苦难的影片是否真实照见了生活,日常里常见而又被视而不见的种种,连接着更多相似的经验和共鸣,借由一部电影的观看被传达和讨论,已经越发稀缺的人性光辉和温暖在寒凉的现实之外也让不少观众感受一种别样的“治愈”。

电影学者戴锦华在与李睿珺的一次对谈中谈到,“电影应有的一个社会功能是让我们经由银幕,看见那些不可见的人。看见那些空气一般地存在在我们的周边,却被各种各样的社会因素、社会偏见、社会的结构所遮蔽的人。”她恭喜李睿珺,“它显然接续到了我们的自身的电影的脉络当中,而且它的这种现实的和电影的成就都非常宝贵。”

(澎湃新闻:《<隐入尘烟>票房破亿,文艺片出圈的偶然与累积》。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日渐衰败的农村以及留守的老人,成为新的“农村精神”的载体。
B.《隐入尘烟》早期所受的批评引发了短视频用户对电影的重新观望。
C.《隐入尘烟》在线上的成功,让行业转变了对电影与短视频、电影院与流媒体之间的矛盾的看法。
D.《隐入尘烟》在票房和社会关注度上的成功,给导演、投资方带来了信心,也可能让影院愿意给予文艺片更多的机会。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入尘烟》的故事情节、人物情感让大众情绪产生共鸣,其中包括对爱情的憧憬和向往。
B.制作者们对造成个人悲剧的社会环境和现实并不缺乏了解,但还是采用鸵鸟式的方法,规避了公共责任;而观众们对影片是否真实照见了生活也有争论。
C.《隐入尘烟》“老调新声”,通过想象化的阐释,让当下的现代人“隐入尘烟”。
D.电影学者戴锦华认为,《隐入尘烟》的出圈,实现了电影“看见那些不可见的人”的社会功能。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隐入尘烟》式”治愈功能的佐证的是(     
A.小说《活着》的主人公福贵的故事令读者念念不忘。
B.电影《冈仁波齐》精准定位资深影迷、文艺青年、对信仰有关注的人、西藏地域文化爱好者等人群,获得巨大成功。
C.B站纪录片《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火爆网络。
D.林黛玉为贾宝玉代拟的诗句“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让人起田园之思。
4.有一句网友对《隐入尘烟》的评价广受赞同:“全片不说一个苦字,却苦出了天际;全片不说一个爱字,却爱到了极致。”根据材料一,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根据材料二,概括《隐入尘烟》获得成功的积极意义。
2023-07-2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出台,为网络文学如何面对“自然增长的红利日渐微薄,面临自我‘升级’的大考”指明了方向——除了要发挥娱乐、消费的载体功能,还要创作“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以此为契机,从创作上看,在保持传统类型热度不减的情况下,现实题材开始崛起,幻想类作品一家独大的格局发生变化。

网络文学的主题趋向更加契合时代精神。记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革命史,反映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巨变和普通人的生活变迁,是现实向作品的主要题材选择。《长乐里:盛世如我愿》以“穿越”的手法书写发生在上海的革命行动,并通过对比展示新旧时代的沧桑变幻;                              ;《特别的归乡者》书写脱贫攻坚……它们在不同的领域里描绘着日新月异的中国面貌。

反映五千年文明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类作品,以及以东方神话元素为基础的幻想类作品,是传统文化“两创”在大众文化领域里的具体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由此被激活。《燕云台》《大汉光武》用进步的时代历史观在波诡云谲的传奇故事中展现人物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功绩;《廊桥梦密码》创新民间故事的新讲法,向世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廊桥的传统技艺;《大道朝天》《剑来》等融玄幻、仙侠、武侠和历史、悬疑等为一体,大量化用中国古代神话和道教文化元素,营造出浓郁的传统美学气韵。

近十年来,网络作家队伍一直保持增长势头,呈现出作家“四代同屏”、代际叠加且迭代加速的喜人景象。此外,据《2021网络文学作家画像》统计,网文作家从年龄上来说,已迎来“九五后”时代,网络作家职业覆盖种类达到一百八十八种。多种类职业背景和生活背景,带来了新鲜的人生经验和生命感受。网络文学的社会传播力和文化影响力彰显了网络作家的贡献,也提升了他们的地位,不仅完成了从“写手”到“作家”的转变,那些卓有成就的作者还步入“主流文学”殿堂。

(摘编自《中国艺术报》桫椤的《新时代以来网络文学发展观察》)

材料二:

任何艺术形式,当提及经典化诉求时,往往是原始形式发展到一定水平,得到了更多资源,也遇到“瓶颈期”的时刻。当下语境提及的“网络文学经典化”,也符合这个规律。令人反思的是,当下“平台红利”带来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关注,没有使某些网络作家反思创作瓶颈,反而滋生出志得意满之态。然而,借助“平台”所获得的暂时胜利,不等于网络类型文学可以“一家独大”。

其实,针对“编辑”与“评论”来说,目前全民写作基础上的网络商业机制,已显现出了问题。传统文学编辑(期刊和出版社)是文学权力持有者之一,他们掌握筛选作品的权力,也实际担任“培养作家”的职能。编辑对作品的挑选、定位、引导、修改,会对作家创作产生巨大影响。而文学网站的商业化,导致其CP(“网络内容供应商”)成分越来越大。一方面,网站字节的容量大大超过传统期刊和纸质书籍,它可让更多的作品被大众看到,这无疑增加了网站对作品的包容度;另一方面,网站的盈利性,也需要有海量作品撑起文本数据库。因此,网站文学编辑,不再精心修改稿件,不再设置较高门槛。编辑变为“文字服务员”,以读者为中心,为作者创造相对公平的竞技场。但问题是,海量字节信息流,也造成了作者和读者的浮躁心态,不利于作家成长及作品经典化。作品缺少塑形挤压,也缺少必要的筛选与打磨,甚至会让好作品缺少节制,变成超级冗长的“文本星云”,进而影响作品进一步的经典塑造。

其次,批评家功用淡化。很多研究者盲目排斥鄙夷网络文学,有些批评家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研究范式陈旧僵硬,缺乏对新问题的敏感性与处理能力,不能对新文本做出有效研究应对,进而导致“失语”。网络传媒面前,传统批评家的权力也被分化,让位给豆瓣评分、网站弹幕这类“大众点评”。毫无疑问,这些举措加强了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但读者权力被无限放大,无原则的吹捧与无理性的抨击,都使得大众评论愈发充满狂气、戾气等负面情绪,相对客观中立、具有较高文化素养、促使网络文学实现经典化的批评力量,却被大大地隔离,甚至削弱了。

阻碍网文经典化的因素,也存在于目前的网络文学研究界。一是完全的“断裂”态度,二是“纯技术化”的倾向。中国目前的网络文学研究,起自后现代思潮,理论方面的探索,主要着力点在后现代理论、传播学与产业学,对具体现象、思潮和作家作品的研究,还很不充分。主要研究思路也是文艺学式的,缺乏多学科的介入和整合,诸如现代文学研究、通俗文学研究、文化研究等诸多学科。更有某些研究者,完全以网文研究为“新媒体”创新之物,割裂研究的联系性与历史性,忽略甚至蔑视其他学科传统对网络研究的有效性。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将网文研究“技术化”的倾向。这些研究者,热衷于技术术语的炫耀,企图以技术术语包装出一整套全新的、不可理解的“游戏化学术语言”,以对应产业对网络文学的资本定位。

(摘编自《上海文学》房伟《跨越鸿沟:网络时代文学经典化的挑战与机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网络文学除了发挥娱乐、消费的载体功能,越来越多地凭借现实题材、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等行为完成自我升级。
B.当前网络文学尽管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得到了丰厚的“平台红利”和高度的政治关注,但依然有瓶颈期的尴尬和经典化的诉求。
C.只有展现日新月异的时代面貌,主题趋向更契合时代精神或具备浓郁的传统美学气韵的网络文学作品,才能成为网文经典作品。
D.在当前的网络商业机制下,文学网站编辑的“哨兵职能”被弱化,批评家功用被淡化,这两者都是阻碍网络文学经典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商业化的文学网站,应该着意控制网站字节容量,以防止出现“多而不优、大而不强”的现象。
B.读者权力的适度扩大,再加上客观中立、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专业批评力量,于网文发展有益。
C.为使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研究界应当彻底摆脱文艺学式的研究思路,注重多学科的介入和整合。
D.从创作上看,当前网络文学在传统类型和现实题材方面都有发展,因此不需在创作题材上着力。
3.下列事例中不适合填入材料一空缺处的一项是(     
A.《大国重工》等“工业流”作品展现中国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历程。
B.《浩荡》将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史投射进普通人的奋斗史。
C.《朝阳警事》以女警王益娟为原型,展现基层民警们的日常状态。
D.《庆余年》借穿越到庆国的范闲,写了三代风云人物的起落更替。
4.两则材料看似写作角度不同,实则“殊途同归”。请作简要分析。
5.作家麦家认为,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应互相取长补短。结合两则材料,从题材、评论与传播这三个方面,简析传统文学应如何从网络文学中汲取养料。
2023-02-28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诸暨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与疾病相互斗争过程中,不断借鉴、吸取、融合中国古代丰富的哲学、文学、地理、天文、佛学、道学、儒学以及诸子百家学说的精华,形成的传统医学独特的宇宙观、生命观和疾病观。中医药文化内涵丰富,涉及医道、医理、医术,包含精神文化(如大医精诚、天人合一、致和尚中等核心理念)、行为文化(如维护整体、自然顺势、善治未病、平衡阴阳等行为方式)和物质文化(如器物形态、建筑环境和品牌形象等)。中医药文化传承处在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中,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的流变性。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不离宗,中医药文化传承,要坚守中医药核心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发挥其引领作用。中医药文化传承是一种继承性传承,体现为传承者和文本的沟通,如对中医经典的研习,体现为传者和承者的互动,如对老中医、中药专家的经验传授和临床实践带教等。师古不泥古,中医药文化传承是一种创新性传承,体现在对中医古籍文献研读的新理解、对经典名方的开发与利用中,如屠呦呦基于《肘后备急方》,改善实验方法,成功提取抗疟疾的有效成分——青蒿素等;体现在师承式传承和学校教育中,是传者和承者在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中不断互动后的一种超越;体现在承者不断推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创新中医药的理法方药,提升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时代应用价值与活力,推动中医药的产业发展,服务人类健康。

——摘自《中医药文化传承战略思考》

材料二:

世界各国的传统医学,在同疾病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为人类健康贡献了古老的知识和智慧。但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在现代医学的冲击下,传统医学多趋于萎缩或被替代,唯有中医药保持着绵延不息的生命力,成为世界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关注,根本原因在于中医药具有整体观念的理论内核、原创性的辨证思维以及开放包容的学术品格。

中医药学整体观念受到古代哲学气论思想的深刻影响,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内核,对当今世界复杂疾病的诊疗将产生深远影响。其一,它将人自身视为统一和完整的整体例如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组织器官相互协调、相互为用;通过阴阳五行学说将人体功能完美自洽。其二,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观深刻阐释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三,人具有社会属性,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对人的精神情志和生理机能产生影响。其四,人的灵性与身体的和谐统一。由此可见,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从四个层面对人进行了深刻把握,即人体本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心身和谐。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病机的本质概括。辨证与论治是中医防治疾病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辨证是前提,根据中医理论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关于疾病本质的正确诊断结论,中医学在演进的过程中发展出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八纲辨证等辨证方法;论治则是针对辨证已经判断出某一病证的病邪性质和病变部位之后拟定针对性的治法治则,选择合适的处方,斟酌用药。目前,中医学辨证论治和西方医学辨病论治相结合的模式是研究的热点和关键。中医辨证思维讲究整体、注重变化和个体化的诊疗,根据每一位患者体质状态,所患病证的不同阶段,不同状态,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调理。将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辨病有机结合,对治疗多因素、复杂性重大疑难疾病具有优势,能够推动中西医学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中西方国家在文化上的沟通与交流。

开放包容是中医药学科奠基的思维起点。中医药萌芽之初,知识形态表现为零散、模糊的医疗经验,《黄帝内经》吸纳了秦汉以前中国古代哲学、天文历法等多学科的成果,其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实际上,两千多年医学史演进过程中,中医药学正是凭借其开放包容的学术品格,充分地与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包涵的多学科进行知识互换,广泛地吸收融合各领域的发展成果,从而为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文化、技术基础。如中医学术发展史上蔚为可观的金元四大家学术争鸣,即受到了宋代主流思想理学的影响;而金属针具之所以发展成为针灸操作的主要器具,与当时冶铁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

开放包容是中医药学科变迁的直接因素。近代百年间,西方医学思潮大规模传入,中医药面临前所未有的冲突与变革,中西医之间的论争与争鸣成为了当时医学界的核心问题,而改良中国医学的主张成为了近代中医发展的新趋向。沟通中西医、参合中西医、取长补短、择是而从等具体主张并不完全一样,但是几乎所有提倡改良中医的人士都主张或不反对吸收西医的长处。中医药继承了传统医学理论的精髓,同时不断融汇新知,在自身内部及其他异质医学之间交流互鉴,不断丰富完善。

摘自《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根本遵循》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药文化是在与疾病的相互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其传承处在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中,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的流变性。
B.屠呦呦改善实验方法,成功提取青蒿素,说明中医药文化传承是一种继承性传承、创新性传承、师承式传承。
C.辨证与论治是中医防治疾病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辨证是前提;论治是拟定针对性的治法治则,合理用药。
D.凭借其开放包容的品格,《黄帝内经》吸纳了秦汉以前中国古代哲学、天文历法等多学科的成果,初步形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医药发展的动力或生命力,但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改良中国医学”并不是全盘接受西医的做法,对此中国医学界人士要有清醒认识。
C.中国古代自然、社会科学知识,甚至冶铁技术都可为当代中医药学科发展提供营养。
D.广泛吸收,取长补短、择是而从等主张都体现了中医药学科开放包容的学术品格。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医药文化传承”观点的一项是(     
A.张仲景为了治疗大范围瘟疫,他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撰写完成《伤寒杂病论》。
B.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盛赞扁鹊医德高尚。
C.“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对中医药的起源及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D.钱乙受《颅囟经》“小儿纯阳”之说的启示,结合其临床实践写成《小儿药证直诀》。
4.材料一在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总结,中医药可缩短病毒清除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中医药在“防、治、康”各个阶段一体化参加抗疫并取得显著成绩,“场场不落”。请结合材料二谈谈疫情当下该如何保持中医药的生命力。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资本操弄的选秀节目借助电视台、互联网的威力,在大量吸引眼球的同时打造“流量明星”,并联手品牌赞助商实现注意力资源变现。这种套路的“成功之道”在于,既火了“偶像”,让大量粉丝群体体验了“养成系追星”的快乐;又火了品牌,让品牌赞助商在饭圈打投推高的数据中获得真金白银的收入,可谓一石二鸟。

自“倒奶投票”事件之后,偶像经济过度依赖饭圈青少年、通过畸形饭圈互撕等手段收割大众注意力资源红利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暴露,选秀节目被管控。但是,资本操弄的偶像经济裹挟饭圏青少年、肆意收割注意力经济红利,甚至不断越出道德法律红线的问题,却迟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任何产业的发展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都不能无视社会效益,偶像经济也不例外。饭圏粉丝是以青少年为主体,饭圈“乱象”表面上看是大量青少年追星行为造成的,但究其根源,是资本逐利偶像经济的脱缰失控。如果不对这一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有效监督治理,仅就饭圈乱象进行管控,难以产生长期效果。另外,单纯针对饭圈青少年行为开展治理,容易引发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又来对粉丝行为指手划脚”“喜欢一个明星有错吗?一有情况就拿饭圈说事,粉丝做公益的事儿怎么不见你们提?”当前,每当刷到主流媒体对饭圈乱象的评点、指责,不少饭圈青少年流露的常常是这样的委屈。不少饭圈青少年觉得对偶像“喜欢”是个人行为,掏的是自己的腰包,别人管不着。但恰恰是,饭圈青少年看似个人行动的背后,实际上是受人引导而实施的“从众”行为,有资本之手在上下操弄。我们不能坐视青少年被偶像经济深度绑架,价值观被少数“大粉”和劣质偶像带歪,更不能坐视偶像经济长期野蛮生长,通过“互撕互黑”搏眼球赚流量,操弄网络舆论、收割注意力经济红利。

(摘编自《粉丝文化缘何乱象不断》)

材料二:

由于组织内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机制,一些粉丝团的老大权力过大,经常出现资金流向不明、账目弄虚作假等问题,甚至组织者卷钱跑路事件也时有发生。资深粉丝蔡女士告诉记者:“有些带着目的来的,前面几次一定会做得非常好,然后有一个非常大的收益时,一下就跑路了,这种情况也会有。”这样的行为不仅造成了粉丝们的经济损失,也触犯了法律的红线。有些人以给明星做活动为名义集聚资金,拿到资金后就卷款潜逃或者用于其它支出,这会构成诈骗罪。

如今,粉丝们对偶像的全方位支持已然形成了独特的应援文化,依靠粉丝的应援心理营销,将应援活动与消费捆绑,成为商家捞金的一种重要手段。一位公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现在把粉丝当“韭菜”割的手段花样翻新,比如杂志可以搞AB版,就是明星拍两套造型让大家重复消费;如果要看一些爱豆花絮,一些平台需要单独付费观看。

(摘编自《疯狂的粉丝经济会走向何方?》)

材料三:

粉丝文化不能杂草丛生,需要社会力量帮助除一除草,施一施肥。一方面,粉丝要拒绝畸形的饭圈文化、理智追星,更要去追积极阳光、富有内涵的“星”。比如正在奥运赛场上的健儿,青年们可以成为他们的粉丝,去“追一追”他们那股拼劲,“追一追”他们那份爱国情。另一方面,明星作为公众人物,要带着粉丝向着“正能量”的方向行走,有的明星鼓励粉丝多读书、读好书,使阅读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习惯;有的明星带动粉丝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被年轻群体熟知和传播等等。互联网是个“扩音器”,公众人物在网上的三言两语,就可能会掀起蝴蝶效应般的巨大影响。一个长期占据粉丝注意力的偶像,可以挡住一个人的开阔视野使其失去自我,也可以为其打开一扇大门去认识世界,关键要看他有无道德责任心和社会使命感。互联网是个信息的“集散地”,既做“引流”,也做“分流”。让粉丝文化“向阳”生长,既要在法律层面上划出红线,用文明导向、理性价值涵养粉丝心态;也要让“明星”成为正能量的代言人,如此,两者都能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顶流”才是“正流”。

(摘编自《让粉丝文化“向阳”生长》)

1.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倒奶投票”事件使资本操弄的偶像经济裹挟饭圏青少年、肆意收割注意力经济红利的问题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暴露。
B.偶像经济在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时,必须充分重视社会效益,否则就可能出现饭圈“乱象”。
C.青少年追星行为不只是个人行为,还是受资本引导而实施的“从众”行为,他们的价值观也可能被少数劣质偶像带歪。
D.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公众人物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他们在网上的三言两语,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下列不属于资本的深度介入对粉丝文化产生危害的一项是(     
A.流量明星需要流量数据来证明自己的商业价值,而粉丝为了扩大心仪的偶像的影响力,就会使用各种方法来追捧他们,有时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B.有些人以给明星做活动为名义集聚资金,拿到资金后就卷款潜逃或者用于其它支出,这样的行为造成了粉丝们的经济损失。
C.一些平台需要单独付费观看爱豆花絮,这是一种依靠粉丝的应援心理营销,将应援活动与消费捆绑。
D.一个无道德责任心和社会使命感却长期占据粉丝注意力的偶像,可以挡住一个人的开阔视野使其失去自我。
2022-10-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蕺山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缓解劳动力总量减少速度是一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更直接的意涵或许还是延迟领取养老金。其实,在养老这个最普遍的社会伦理问题上,就经济谈经济,不仅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也缺乏现代经济学应有的高度和智慧。

毋庸讳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正一步步走近中国社会,劳动力充裕的人口红利越来越远,劳动力不足的压力步步紧逼。在劳动力供不应求、养老基金入不敷出的老龄化局面到来之前,未雨绸缪确实很有必要。然而,提高退休年龄,把千斤重担一头沉地丢给了临近退休的老人们,这种做法,显失社会公平。

公民在适当的年龄退休,靠领取养老金安度晚年,是劳动者神圣不可侵犯的基本权利,是社会和国家应尽的法定义务和伦理责任。打个通俗的比方来说,年轻的时候我们应该社会,年老的时候社会应该我们,这是社会延续、发展、繁荣的基本规律和法则。然而,大幅提高退休年龄的设想,却与这个朴素的基本原则冲突。当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3.5岁,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后,老人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不足十年,于老人们是勉强的超期服役,于国家和社会是推卸了一部分反哺和赡养老人的义务。

即便法律可以规定理论上的延迟退休,但却无法强制要求企业聘用老人上岗。我国一半以上的劳动者都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推行60岁以后退休制度,除去公务员、事业单位的老人可以自动延续就业,年老体弱的体力劳动者恐怕多数会无班可上,即使是白领专业人士也难幸免。一边是没法工作,一边是还没到退休年龄,这种两头落空的生存危机怎么解决?

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必须统筹考虑。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实质,是人口出生率的不断降低。在人口总体规模已经得到比较合理控制的前提下,既然可以预期到人口年龄结构的不利转折,不妨考虑许多专家所呼吁的建议,通过审慎、科学调整计划生育政策,适度调整人口出生率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避免人口年龄结构的硬着陆,这是我们这个人口大国必须考虑的重大国策。

同时,养老金制度要大力实施开源节流的改革。财政在养老投入上应该承担起更多的民生责任,企业也应该在养老支出上更多地反哺员工和社会;要通过实行养老制度一元制,让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退休员工让渡偏高的退休金给企业员工。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个复杂而艰巨的世界性难题,但这个问题不是猜不透的斯芬克斯之谜,国际上已经有很多发达国家顺利走过了这条路。只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真正做到超前预见、科学谋划、通盘考虑、真抓实干,我们应该能够找到一条百姓养老无忧的阳光大道。

(选自古广进《延迟退休无力单挑老龄化》,有删节)

1.下列对“延迟退休”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延迟退休缺乏人文关怀和现代经济学应有的高度和智慧。
B.延迟退休是缓解劳动力总量减少速度,是“延迟领取养老金”。
C.延迟退休是将社会问题的重担压在临近退休的老人们身上,此举有失社会公平。
D.延迟退休于老人们而言是“超期服役”,于国家而言是推卸了反哺和赡养老人的义务。
2.关于延迟退休可能带来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延迟退休与社会延续、发展、繁荣的基本规律和法则互相冲突。
B.法律可以规定理论上的延迟退休,但却无法强制要求企业聘用老人上岗。
C.事业单位的老人和白领专业人士不会受延迟退休的影响,他们可以自动延续就业。
D.年老体弱的体力劳动者,极有可能会陷入两头落空的生存危机中。
2022-07-2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蕺山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双减以其系统性的布局谋划,超越了原有的改革措施,推动减负改革实现由点状到面状的转变,也撬动教育生态系统实现整体性优化。正是这一前所未有的系统性改革优势,帮助回应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两个核心挑战——学段衔接问题和措施联动问题,从而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变革契机。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段衔接问题具体表现为基础教育阶段缺乏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和实践,其实质是基础教育应当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双减作为一场基础教育的系统性改革,其落脚点不再是课业负担治理本身,而在于引导基础教育的育人转向。双减改革中出台的30条细则规范了校内题海战术、校外补习培训,传达了对于重分数、重升学的应试教育的批判,也引导了学校和社会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反思。以双减落地为起点可以预见未来的基础教育会更加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强化回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这将为创新型人才的早期发展创设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因此,我们说系统性的双减,改革关注了基础教育的育人问题,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段衔接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化解路径。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措施联动问题要求我们系统规划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达成改革举措的关联和内洽。双减改革实现了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力量联合,围绕着教育生态优化这一主旨,在战略布局上达成了课程教学改革、招生考试改革、质量评价改革等多项改革的同步推进。当我们在双减时代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时,就可以充分借助双减带来的基础教育改革合力,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发展提供从家庭、学校到社会的整体性环境支持,从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人格塑造到专业发展的全过程的管理助力。

(《双减:基础教育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契机》)

材料二:

双减要减掉教育中的商业运作,实质上是强调了教育性质的公益性。教育是公共产品,而非公共的逐利产品。基础教育不是生意,是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不能让资本肆意横行。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校外培训机构,都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商业资本运作使教育异化,对应试资本化、教育流程化现象的重棒出击,表明要以最快速度、最严措施将教育从军备竞赛的圈套中拉出,减少应试化产品的批量生产,使商业逻辑回归教育逻辑。也只有对教育的公益性有所坚守,学生成长不再依靠家长的钱袋子,优质教育资源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教育公平、社会公平才能够实现。

减掉教育中的功利选拔与考核,标志着回归正确、专业的教育观念,弥合教育选拔与教育培育的鸿沟。如何切实开展素质教育,强化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的保障措施,从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角度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各级教育部门、学校与教师需要理性思考的。教育终究是赋予意义与人生希望的领域,若总以新概念、新方法的加法逻辑解决问题,则无法冷静纠错与剖析,回归教育观念的质朴实在。

减掉教育中短时、短视的套路与形式,标志着回归教育途径的长期主义,从追求教育效率转向遵循教育规律。长期主义不仅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价值观。当我们形成正确、专业的教育观念,确定教育中值得做的事情并坚持实践后,剩下的便是等待时间的回报。理想的教育生态需要从追求短视的效率回归长期的规律。

(《回归理想教育:对减负与教育本质的厘清》)

材料三:

在教育参与主体层面,双减为利益相关者指明方向,防范反弹风险引导社会认清教育的公益属性。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强调社会既要提供校外活动场所和资源,也要探索社区教育服务,还要宣传科学教育理念,破除抢跑文化等功利现象,不炒作考试成绩排名和升学率。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李昂然呼吁社会加大对公共教育的投入并利用市场机制有效调节和保障教师待遇。引导家长看清学生真正的发展需求。家长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参与者,要认识到知识之外的能力发展才是孩子成长隐性的刚需,双减政策正是改变育儿观念的契机。家长要提升自身育人素质和能力,理性规划孩子未来发展方向,不要盲目跟风送孩子去参加校外培训。学校要做提升教育质量的主阵地。如何开发出具有地方和校本特色的课后服务,把孩子从校外培训班回来;如何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课堂教学和丰富的课后服务,是当前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坦言,校外培训机构要从过去的单纯提分进行正确转型,走出学科培训,逐渐将学习诊断、针对性服务、志向生成、生涯规划等学生成长发展中突出问题的解决纳入业务范围,是校外培训机构未来的空间与机会。也有学者建议校外培训机构要做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回归公益心态,做好教育而非做大生意。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引导并努力做好学生、家长、教师、校长、培训机构、社会公众,各方工作。唯有做到合力育人、标本兼治,回归教育本质,双减才能真正落地开花。

(《双减背后的政策导向与实践探索》)

1.下列对“双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双减”是基础教育系统性改革,引导教育育人转向,推动了减负改革,有助于教育生态系统整体优化。
B.“双减”落地后,未来的基础教育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突出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C.“双减”要使教育从商业逻辑回归教育逻辑,教育是公共产品,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都必须坚持其公益属性。
D.“双减”要求家长提升自身育人素质和能力,理性规划孩子未来发展方向,因此是改变育儿观念的契机。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借助基础教育的改革合力,取得从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人格塑造、专业发展的管理助力。
B.如何开展素质教育需要各部门的理性思考,只有用“减法”逻辑才能解决问题,才能回归质朴实在的教育。
C.长期主义是方法论和价值观,理想的教育生态应该从追求短时、短视的效率回归到遵循长期的规律。
D.坚守教育的公益属性,让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多数人的权利,教育的公平性、社会的公平性才能实现。
3.根据材料三,双减如何做才能“真正落地开花”。
4.中国青年网说:“双减”是正本清源,激浊扬清的“苦口良药”,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22-02-1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网络支付焦虑打了谁的脸

“熟人可以篡改你的支付宝密码”,这一消息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刷爆朋友圈,声称只要识别近期购买物品或好友头像,就能找回登录密码,登录其他人的支付宝账号。随后,支付宝发表声明,称其风控系统并不会对所有用户提供识别方式找回密码,同时只有登录密码并不能支付;上海交大的密码与计算机安全实验室也表示对这一安全威胁的描述过于夸大。

看似并非重大的安全问题,依然让支付宝随后选择提高风控系统安全等级,目前只有在用户自己的手机上才能通过这种方式找回密码。无论支付宝还是微信,有关网络支付的“一场虚惊”已经不是第一次,公众的“闻漏洞色变”其实体现出了某种焦虑。

焦虑从何而来?从大的背景来看,网络支付与普通人的生活前所未有地紧密了起来,除了网络购物,还有线下支付、互联网理财、消费金融,多种场景的叠加,让网络支付已经成为普通人处理财产的一个重要渠道。但与此同时,公众缺乏技术基础,对互联网平台的安全创新并不了解,对网络支付安全性的信心并未建立起来。与此相对应的,大多数人并不担忧银行存款的安全。这种安全感其实正建立在对运营平台“靠谱”的判断上。从这一点来看,网络平台还应继续加强用户教育,正视用户们的困惑,特别是在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时,比如此次的用识别方式找回密码,要在其产品页面或事前对安全性进行说明。

但这次把板子全打在公众身上也未免偏颇。用户的担忧主要来自购物清单和好友关系,这两项数据太容易遭到泄露。事实上,用各种方式窃取用户隐私数据已成为网络黑色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拿购物清单来说,不管是电商平台,快递公司,还是手机和电脑所遭遇到的钓鱼网站和木马病毒,都有方法拿到这些数据。况且,包括机票改签、淘宝退货冒充公检法等“指名道姓”的社工诈骗频频见诸报端,也让公众对基于隐私数据的安全服务方式难言信心。由此可见,对用户隐私数据保护的薄弱正是网络信息安全必须突破的“瓶颈”。从这一点来看,公众对互联网支付的信任感,依赖于整个互联网安全环境的改善和个人隐私数据保护的进一步加强,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依然有赖于监管、产业和专业厂商等几方面形成合力。

不过,尽管面对这样的大环境,但在教育用户之外,互联网支付平台仍可有所作为,特别是可以借鉴传统银行信用卡的面密支付机制。比如,信用卡如遇盗刷,24小时内可申请追回。互联网支付平台能否实现这一功能?互联网带来的数据化让支付平台相比传统场景有了更多在技术上提升风控水平的空间,但这些创新与尝试是否能真正形成一个为用户所知的,涵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有效服务用户的安全机制和赔偿措施,目前并不明确。

说到底,互联网的安全与便利是一对矛盾,过于强调安全,将让产品的实用性难以保障。考虑到多种支付场景的复杂性,在当前的网络安全形势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来保护用户,同时加强用户教育,将是解决这一矛盾、真正提升用户安全感的关键。

(选自《经济日报》2017.1.13,有删改)

1.下列对公众产生“网络支付焦虑”根本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支付与公众生活联系紧密,已成为公众处理财产的一个重要渠道。
B.公众不太了解互联网平台的安全创新,对网络支付安全性缺乏信任感。
C.网络支付平台在推出新产品和服务时,对用户做产品安全性教育不够。
D.整个互联网环境存在着信息不安全的问题,对用户隐私数据保护薄弱。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网络支付平台要消除网络支付的安全问题,需要不断提高风控系统安全等级。
B.公众对网络支付安全性缺乏足够的信心,原因是网络支付平台不够“靠谱”。
C.互联网支付平台可以借鉴传统银行信用卡的面密支付机制以提升风控的水平。
D.要公众提增对网络支付平台的信心,就需要创新制度以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
2018-06-2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2017-08-10更新 | 5246次组卷 | 39卷引用:浙江省诸暨市诸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