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小明问妈妈:“为什么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向前爬?”妈妈说:“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了信号。”妈妈的回答属于科学探究的
A.观察B.实验C.提出问题D.作出假设
2019-07-17更新 | 979次组卷 | 46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办公室里许多老师的桌上都摆有鲜花,但鲜花茎秆下切口若被细菌感染,则会大大缩短其保鲜的时间、而研究表明,柚子皮的提取液有明显的杀菌作用。
提出问题:柚子皮的提取液能延长鲜花保鲜的时间吗?
作出假设:______
制定和实施计划:某生物兴趣小组成员设计的实验方案如表:

组别

玫瑰花

培养液

添加剂

其他条件

A

5支

1000毫升

10毫升清水

相同且适宜

B

5支

1000毫升


实验分析:
(1)表格中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______
(2)为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每组不是选用1支而是5支玫瑰花外,还应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______。为确保玫瑰花保鲜的时间不同是由实验变量引起的,实验所用玫瑰花的生长状况、品种、开花的时间都应______
(3)A、B两组相比,若______组玫瑰花保鲜的时间更长,则说明柚子皮的提取液是可以延长鲜花的保鲜时间的。
2019-06-24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江油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3 . “吃饭前要洗手”,是小时候妈妈和老师就开始为我们培养的卫生习惯,饭前真的需要洗手吗?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运用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请结合图中他们的讨论内容,分析回答问题。

(1)“饭前真的需要洗手吗?”请将这一问题转化成可以探究的具体问题表述出来_____
(2)甲、乙、丙、丁4位同学所讨论的其实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具体操作环节,请用4位同学的代号,将他们针对的操作环节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_____
(3)甲同学提出“应该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接种到培养基上”,在该实验中“接种”的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
(4)乙同学提出“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要高温处理”,其目的是_____
(5)丙同学提出“培养细菌和真菌需要培养基,要问老师怎样配制培养基”,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是_____,因此,需要从培养基中获得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有_____
(6)丁同学的问题“最后能够看到的是什么呢?”指向了实验的结果,最终能够用肉眼看到的是细菌和真菌的_____
4 . 为了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同学们做过如下的实验:

(1)检测池塘水中有没有组菌和真菌。实验步骤如图,请回答:
①B过程是培养细菌和真菌一般方法过程中的______过程。
②D过程中如果观察到的菌落呈线毛状,絮状或蛛网状,有时还出现各种颜色,可判断这是______菌落,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生殖方式分别是:______生殖和______生殖。
(2)检测教室中有没有细菌和真菌。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牛肉汁与琼脂混合配制培养基;
②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平铺在两个培养皿中(编号A.B),并进行高温处理,冷却后使用;
③设置对照实验;
④将两套培养皿同时放入恒温箱中培养,几天后观察培养皿中菌落的生长情况,请回答:
请完成上述步骤③中对照实验的设计:A组:______;B组:______
(3)通过以上实验可知,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和______等条件。
2019-06-20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19年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试卷生物试题
5 . 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关闭阀门a、b后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②将整个装置移到适宜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光照前阻断叶片间有机物运输)。
③打开阀门a,将透明塑料袋中气体通入甲,待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
④打开阀门b,将黑色塑料袋中气体通入乙试管进行检测。
⑤取下叶片A、B,用酒精脱色处理,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①暗处理的目的是把叶片中原有的___________运走耗尽。
(2)预计步骤③将观察到木条在透明塑料袋收集的气体作用下________,写出产生该气体过程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来自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填生理活动)。
(4)步骤⑤中,若只有A叶片变蓝色,则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将2只健康的相似的小鼠分别放到密闭的甲、乙玻璃罩中,甲玻璃罩内不放绿色植物,乙玻璃罩内放一盆绿色植物,并置于黑暗环境中,小鼠先死亡的应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2019-05-04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学情调研生物试题
6 . 李明同学学习了植物生殖的知识后,想观察一下玉米是怎样结出果实、种子的,于是种了些玉米。当玉米开花时,李明又担心玉米受粉不好,采用了人工辅助授粉。正好他表弟来他家玩,他表弟就帮他忙。但让他气愤的是,表弟帮助授粉的玉米没有结出果实或结出的果实稀稀拉拉,籽粒很少。原来表弟在采集花粉时,并没有采集玉米的花粉,而是出于好玩,采集了旁边别的植物的花粉。于是他产生了疑问:植物只有接受同种植物的花粉才能结出果实吗?
(1)假如他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疑问,应该做出的假设是:______
(2)实验过程中,他重新种植了一些玉米(不考虑季节影响),并将这些玉米平均分成差不多的甲、乙两组。快开花时,分别用半透明纸袋将玉米雌花穗包起来。分别采集玉米花粉和南瓜花粉,将玉米花粉撒到包好的甲组玉米雌花穗上,将南瓜花粉撒在乙组玉米雌花穗上。玉米开花后,经过传粉受精能产生果实和种子,植物这种繁殖后代的方式属于______生殖。
(3)实验预测:如果能够形成果实的一组是甲组,那设计乙组的作用是______
(4)这种实验不能够只种两株玉米,也不能只进行一次实验,还不能够局限于一种植物进行实验。其中的道理是______
(5)植物有多种繁殖方式,如葡萄还可以采用______方式来繁殖(填“扦插”或“嫁接”)。
2019-02-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7 . 为研究动物的行为,某同学进行了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该同学的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我找到食物的时间
第一次267秒
第二次193秒
第三次90秒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______行为。通常小鼠找到食物后会发出种叫声,引来其他小鼠,这种叫声起到了传递______的作用。
(2)在上述实验中,若把小鼠换成蟑螂,蟑螂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食物,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__,这种学习能力的强弱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决定的。
2019-02-2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8 . 下图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甲放在温暖地方,乙放在寒冷地方。

(1)你认为能萌发的种子是____
(2)B种子与A种子构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其中实验组是____
(3)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____
(4)如果A种子也没萌发,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提示:请回忆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____
2019-02-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江油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9 . 绿色植物叶绿素的合成是否与光照有关?某生物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请利用刚萌发出的玉米幼苗及其它用具设计并完成实验。
(1)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实验用具)
①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健康玉米幼茁若干,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标记为A.B。
②A组幼苗放在有光照的环境中,B组幼苗放在____
③将它们置于其它条件____(填“都相同”或“不相同”)的适宜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幼苗叶片的颜色。
(2)预测实验结果和相关结论:
①A组叶片变绿B组不变绿,说明____
②A组叶片不变绿而B组变绿,说明叶绿素合成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③A组和B组叶片均变绿,说明____
2019-02-0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江油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10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三个培养皿中分别放上大小差不多的馒头,分别进行下列处理后进行培养。数日后观察馒头发霉情况记录如下:
装置处理方法及培养环境实验现象
不给馒头洒水,置于19﹣25℃的室内馒头没有发霉
将馒头洒水湿润,置于19﹣25℃的室内馒头上长满了霉
将馒头洒水湿润,置于冰箱冷藏室(4℃)馒头没有发霉

上述实验现象说明(  )
A.霉菌是真核生物
B.食物发霉是霉菌引起的
C.霉菌适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
D.包括A、B、C
2019-02-02更新 | 147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