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近年来多省多地相继出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探究镉的危害,某校学生进行如下实验:
【提出问题】重金属元素镉对人类有多大的危害呢?
【实验过程】
①取32只体重为3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
②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然后分别用配制的溶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实验,其结果如表
组别镉浓度(mg/mL)生理盐水用量24h死亡数
A010mL0
B0.01510mL2
C0.03010mL3
D0.04510mL6

③得出结论: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__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       
(2)实验结论: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着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________,据此推测,镉含量越高,对人体的危害________
2019-01-0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弥勒市朋普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阶段考试生物试题
2 . 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明同学做了下面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按照下图分别连接好,然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再将甲、乙两套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四天后,甲装置中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没有变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将甲、乙、丙三套装置中的肉汤用酒精灯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
(2)乙装置中的肉汤没有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
A.空气没有进入试管中             
B.保持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
C.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内         
D.乙装置中的肉质比甲装置中的肉质好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
(5)丙装置中的肉汤仍然没有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12-2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个旧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2-13八年级上·广东汕头·期末
名校
3 . 在探究硬币上是否有细菌的小实验中,将硬币在培养基上轻轻一按,这一做法在细菌培养方法中叫做(       )。
A.种植B.接种C.培养D.接合
2018-12-17更新 | 959次组卷 | 9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
4 . 某班同学做“检测硬币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甲乙两组实验方法步骤如下表,请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方法步骤
甲组乙组
1取两套一样的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编号为①、②的标签取一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
2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①号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②号培养皿不做处理。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
3、把①号、②号两套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其他实验条件都保持一致。把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
每天观查一次,做好记录。每天观查一次,做好记录。

(1)甲组同学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组同学设置的①号和②号培养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推测甲组同学在实验中,能在__________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
(4)甲组同学通过重复组实验,在相同编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都能观察到菌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组同学的实验方法步骤不科学,原因是该组实验方法步骤中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科学的流程是
A.配制培养基→接种→高温灭菌→冷却→恒温培养
B.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C.配制培养基→冷却→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
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冷却→恒温培养
2018-11-02更新 | 1053次组卷 | 33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建民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在实验设计中,不能作为对照的一组是(  )
A.25℃和0℃B.有空气和无空气
C.温度和水分D.有光和无光
2018-07-09更新 | 744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2-2013学年云南省建水县建民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7 .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成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影响它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光、温度外,还有土壤的潮湿程度等。请你以“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题,设计探究实验,并回答问题:
题目: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彫响
提出问题:土壤湿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土壤湿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制订并实施计划。
(1)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设计实验时,应给鼠妇提供_________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并观察鼠妇对这两种环境条件做出的选择。这种实验称为______________实验。
(3)若有10只鼠妇,每分钟统计一次分别在两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出两种环境下10次的总数和平均数。这样处理数据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4)得出结论:你预期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常见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以及消瘦等。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会对人体多种系统造成损害。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一:将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步骤二:甲鼠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乙鼠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的操作,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1)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小鼠是_____
(3)步骤一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_____
A.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
B.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
C.如实记录,重新再做一次实验
(6)该实验方案在设计上只用两只老鼠做实验行吗?为什么?请指出_______________
2018-06-2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生物
9 . 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以禽畜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蚯蚓是否喜湿润的土壤呢?李凡同学就这个问题设计一组对照实验进行探究,他将20条蚯蚓放在干土与湿润土之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统计次数12345
湿润土中(条)47121620
干土中(条)43210

(1)该实验可以证明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土壤环境中。
(2)该对照实验设置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3)除了上述因素影响蚯蚓外,还有许多其他非生物因素影响蚯蚓生活,请你说出其中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蚯蚓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者,它能把有机废物转变为无机物。
10 .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和石块下发现了鼠妇在爬行,搬开花盆和石块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他们决定对“光是否影响鼠妇的生活”进行科学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这个探究活动。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 
(2)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过程中,实验变量应该是 _____
(4)在实验过程中,创设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的目的是形成一组______实验.
(5)为保证实验结果准确,需要1只还是10只鼠妇?_________(填1只或10只)
(6)做完实验后要怎样处理鼠妇?______
(7)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       
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
阴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_.从中得出的实验结:_______________
2018-01-1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泸西县逸圃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