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某同学在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时,先将一块新鲜的干面包分为三等份,分别放入甲、乙、丙3个相同的洁净培养皿中,再将三个装置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

实验步骤

1

不滴水

滴入少量的水

滴入少量的水

2

同一环境的空气中暴露5~10分钟,盖上培养皿盖并封好

3

室温培养

室温培养

低温培养


(1)霉菌属于______细胞(填“单”或“多”)______(填“细菌”或“真菌”)。
(2)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时,可以选用乙和______进行对照。
(3)“实验步骤2”中的做法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______
(4)请根据所学知识推测,一段时间以后,装置______中的霉菌数量最多。
(5)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水分、______、有机物等。
2023-01-2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个旧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为了证明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同学们决定亲自做实验。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准备了下列实验材料用具:一桶河水,2只同种并同时孵化的蝌蚪,甲状腺激素,两个水槽等。
下表是同学们的实验记录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对象控制条件实验结果
甲组10只蝌蚪加不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平均37天发育成蛙(正常发育)
乙组10只蝌蚪加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平均26天发育成蛙(提前发育)

(1)根据实验目的,同学们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
(2)这个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除实验变量外,所用蝌蚪的种类、生长状况及培养的水质、温度、饵料等条件应该__________且适宜。上述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
(3)科学家为了研究甲状腺的功能,还进行了下述实验:首先将蝌蚪的甲状腺破坏,发现蝌蚪停止了发育,不能发育成蛙。然后在饲养缸的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发现破坏了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成蛙。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是由__________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代谢,促进幼年个体的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应该如何处理实验中已发育的青蛙?__________
2022-12-1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包括(       
①提出问题 ②制定计划 ③作出假设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⑥表达与交流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④⑤⑥②③C.①⑤⑥③②④D.①③②④⑤⑥
4 . 小奇同学是一名寄宿生,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之后,他和室友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干净整洁的寝室与潮湿脏乱的寝室相比较,哪里的空气中细菌和真菌多一些?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奇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分组
步骤
ABC
第一步配制好相同的培养基加入3组培养皿中,分别标上A、B、C.
第二步将3组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
第三步不做任何处理
第四步将所有培养皿放于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第五步观察实验结果(菌落情况、菌落数目)并进行记录。
(1)表格中①处的操作方法为:将A组培养皿打开后在干净整洁的寝室内放置5-10分钟,则②处应为______
(2)步骤三中对A、B培养皿的处理方法属于细菌和真菌培养中的______过程。
(3)将所有培养皿进行高温灭菌的目的是______
(4)在三组培养皿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组。
(5)若A培养皿中菌落明显比B培养皿中的菌落______,则说明干净整洁寝室的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比潮湿脏乱寝室中的少。
5 . 如图是“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的装置图,以下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捕获的蚂蚁必须来自同一蚁穴
B.用饥饿的蚂蚁做实验
C.做实验可以用手直接移动桥
D.连接B、C岛间的“桥”和A、B岛间的“桥”的粗细和长短应一致,控制单一变量
6 .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以玻璃钟罩、长势一致的同种绿色植物、氢氧化钠溶液、清水等进行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示:1.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2.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实验步骤:
①将两盆植物置于黑暗条件下一昼夜;
②按图示摆放植物和溶液,放在阳光下4-5小时;
③各取两装置中植物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
④漂洗叶片,滴加A溶液进行检验,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1)本实验甲、乙两组装置可以形成对照实验,其中___________组是对照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
(2)步骤①中将两盆植物置于黑暗条件下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滴加的A溶液是___________。滴加A溶液之后甲组的叶片“不变蓝”,乙组的叶片“变蓝”,根据此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022-09-0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个旧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目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科学佩戴口罩是减少公众交叉感染、有效降低传播风险,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的有效途径。市面上的口罩种类繁多,为研究不同类型口罩的过滤效果,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以下五种口罩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图中的过滤效率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平均值,求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能力______(填“相向”或“不同”),其中,防护能力最弱的是______ 口罩。
(3)使用过的口罩上附着有大量灰尘、细菌,病毒等污物,应妥善处理。对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______:(填“高温蒸煮后重复使用”、“扔进专用垃圾桶”或“扔进普通垃圾桶”)。
2022-05-3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生物试题
8 . 为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生物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据图回答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馒头碎屑模拟的是口腔中______的作用。
(2)D步骤加碘液后,只有______号试管变蓝,另一支试管不变蓝,该实验证明了:______
(3)若要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完善下列设计方案。
①将B步骤中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唾液。
②将C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在______°C的水中,另一支试管放在4°C的水中。
2022-05-28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9 . 某班同学做“检测硬币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甲、乙两组实验方法步骤如表,请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

方法步骤

甲组

乙组

1

取两套一样的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编号为①、②的标签

取一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

2

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①号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②号培养皿不做处理

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

3

把①号、②号两套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其他实验条件都保持一致

把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

4

每天观查一次,做好记录

每天观查一次,做好记录

(1)甲组同学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所做出的假设是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推测甲组同学在实验中,能在______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
(3)乙组同学的实验方法步骤不科学,原因是该组实验方法步骤中缺少______
2022-05-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10 . 某校初一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知道核桃仁和花生粒所含能量是否一样,他们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重复3次,记录并计算,数据如表,请回答问题。

实验次数

1克核桃仁燃烧放出的能量/千焦

1克花生粒燃烧放出的能量/千焦

1

13.68

9.08

2

13.83

9.35

3

13.71

9.16


(1)实验中三次测定数据都有差异,最终1克核桃仁燃烧放出的能量应记为_________千焦。
(2)两种物质都设置了3组重复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过程中,除探究食物(花生粒、核桃仁)不同外,其他所有条件均__________________,以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
(4)如果整个实验操作过程科学规范,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5)核桃仁中能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_(填“无机盐”或“有机物”)。
2022-04-24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